查看原文
其他

拿了1.2亿赔偿,却不赡养亡妻父母!林生斌的人设生意,黄了

关不羽 功夫财经 2021-07-03

给关老师打 call

“卖人设”的生意里除了钱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林总的人生如戏,还是票价很高的那种。卖人设,真是“好生意”。

但是“人设”本身就是一种用于交易的产品,而不只是单纯的广告。

是时候谈谈“卖人设”这桩偏门生意了。没错,这真是一个财经题。“卖人设”的生意里除了钱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01

假学霸、假贞夫,“卖人设”是门好生意
高考数学成绩25分的“学霸”见过没?当红偶像马嘉祺同学是也,长见识了吧。“学霸”人设立得高高的,粉丝为他补课凑钱埋单30万,结果连30分都没有。这“投入产出比”,啧啧。
演艺圈无奇不有,奇葩盛开也不算意外。可是,普通人的套路比职业演戏的还深,就让人有点接受不了了。轰动全国的杭州保姆纵火杀人案苦主林生斌就是如此。
2017年的凶案震惊全国。妻子和三个孩子不幸遇难后,林生斌悲痛欲绝、痛不欲生的形象真是感动了千千万万人。四年间,他留下了无数深情怀念妻儿的影像和文字,收获了大批的粉丝。在他社交媒体的留言区里鼓励他坚强的、劝他重新开始的,满满的殷切之情。
他把所在小区的开发商绿城告了,最终获得了1.2亿赔偿。这个判决在法律界是有争议的,同情的舆论声浪无疑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后,他还顺势开创了服装品牌“童臻一生”,和他现代贞夫的互联网形象保持了一致。

6月30日,“童臻一生”的林总正式宣布女儿诞生,引发了“祝福”和“不祝福”的巨大争议。还牵扯出了新的“黑料”。最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的是,拿了巨额赔偿却不赡养亡妻父母,还让二老去找律师。对比悼念亡妻的长文里,深情回忆当年仰赖亡妻和岳父帮他生意起步的感人情节,着实让人寒心。
“贞夫”人设立不住了,倒也罢了。饮食男女,不必苛责。可是,对二老的凉薄,又谈何“深情”呢?
再看看林总在互联网的轨迹,更让人佩服他强大的心理。按照小女儿出世的日子算,林总至少两年前就“重新开始”了。一面私底下陪着新人笑,一面在网络上为旧人哭,还要面对“走出来”“重新开始”的温情鼓励,又是怎样的心境?
“走出来”可以,凉薄不可以。明明走出来还以“走不出来”示人,林总的套路比马同学还深,不去演戏是可惜了。
林总的人生如戏,还是票价很高的那种。卖人设,真是“好生意”。

02

信息技术升级,是骗子们的盛宴
卖人设,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业。虽说形象包装从来都有,比如一代红颜玛丽莲.梦露,被好莱坞有意无意地包装成胸大无脑的性感傻白甜,赢得了无数糙汉子的欢心。其实,梦露是实打实的高智商人士,智商高到爆表。上可以和达官贵人周旋,下可以与黑手党大佬厮混,游刃有余。

但是,前互联网时代,立人设也就是个产品增值的附加业务。并不能像马同学那样直接圈钱,更无力像林总这般大规模变现。没有互联网技术大幅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梦露女神也只能指望靠人设多卖出去几张电影票,林总这样的“路人甲”更是没法卖。
互联网技术让信息传播的成本接近于零。这一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却也产生了副作用——虚假信息泛滥。电信诈骗的泛滥就是技术副作用的体现,而“卖人设”的生意和诈骗只有一步之遥。
“卖人设”和诈骗很接近,都是靠虚假的信息获得利益。所有诈骗的本质都是玩弄信息,以虚假信息虚构事实牟利。

马老师不是学霸,林总并不那么深情,这些都是虚假的信息、虚构了事实,而且他们虚构事实的行为大量获利了。模式和诈骗何其相似?
但是,法律上很难界定这种行为。因为他们是以虚假的信息赚了流量,在从流量转换成了商业利益。
那么,“卖人设”更接近虚假广告咯?在产生流量的环节的确和假广告类似,但是“人设”本身就是一种用于交易的产品,而不只是单纯的广告。
很多的消费行为都包含了情感消费,娱乐产品尤其如此,服装品牌也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含量。只不过,你花钱买是让他们的人设变现,但是要告他们诈骗,却无法把这部分情感消费折现,也就无法量化计算损失。
因此,“卖人设”并不是目前法律意义上的诈骗。这是个灰色地带。“卖人设”赚取流量、博得好感,实现变现的产品并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虚假。“童臻一生”的服装是真的,马同学的写真、活动门票也是真的。司法怎么介入呢?或许这次粉丝凑给马同学的“培训费”可以做点文章,但是对林总没有什么办法。还是林总套路深啊!
防套路还得靠自己。

03

“完美人设”和唐明皇的痰盂一样,假的
既然诈骗可以防,卖人设的“局”也可以破。
原理是一样的。不正常的稀缺性,永远是可疑的。卖假古董总得说是唐明皇的痰盂什么的,“卖人设”的套路也是一样。可是,和所有的“局”一样,稀缺性的分寸很难拿捏,多半都是过头了。
比如演艺明星身兼学霸,就是不可信的稀有物种。不是说艺人智力天赋比正常人差,恰恰相反,有研究显示艺人的平均智商在各行业中是偏高的。没点智力天分,其实也成不了戏精。
但是,精力是有限的。演艺和学业都是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经营的。就算天资过人,精力终究有限,哪儿那么容易两头兼顾呢?何况名利场诱惑多,就算是精力过人加“时间管理大师”,也难免分心。所以,学霸明星不是没有,但是在偌大的演艺圈里能有几个?少年偶像们的学业水平,看看艺术类招生的分数线就知道了,按照正常的标准,那就是学渣分数线。“学霸人设”没翻车的那几位偶像,较真也就是个二本水平,这也算“学霸”?看破不说破罢了。马同学是学霸的可能性能有多大呢?
林总深情贞夫的人设可信度看上去更高,但也是看上去而已。深情好男人是有的,“童臻一生”就过了,反而不真实。个人情感是人心最柔软的隐私,人是有保护这部分隐私的本能的,男性更内敛一些。而林总能够坚持四年高调张扬地表达个人感情,着实罕见。情深似海、又能经年累月地公开情感表达的互联网情圣,概率可疑。
其次是商业化。家里有唐明皇用过的痰盂,人家也不一定拿出来卖啊。真学霸就算有演艺天赋,也不见得出来营业,比演艺成功率高的选择有的是。林总的商业操作更是明显有问题。好丈夫情深意切确实感人,但是以情感为商业卖点创品牌,还“童臻一生”那么夸张,这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力?既然是“卖人设”,这个“卖”就是个辨别真伪的节点。
关注稀缺性和商业化,可以屏蔽大多数的“卖人设”。而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用专业性屏蔽“人设”的干扰。

艺人学历高不高,和作品好不好没有关系。演艺自然有演艺的专业评价标准,我们真正消费的是作品,而不是艺人。何必过度关注他的私人生活呢?作品过硬,就是埋单的理由。
林总的服装也是一样,挑衣服不需要选老板。衣服做的好才是硬道理,
消费行为要少一点情感因素,尤其是光缆编制出来的虚拟世界。看上去触手可及的距离让人产生了眼见为实的错觉,那只是别人故意给你看的虚影。其实,“卖人设”虽是骗局,却也是阳谋。都说是为了卖而“设”出来的,还非要信?智商不在线的程度,比买假保健品的老人家更胜一筹。
互联网时代,要防火防盗防人设,对“人设”宁信其无,才是聪明的消费者。

功夫财经视频号上线!


了解最新、最全的财经热点新闻,
看懂事件背后的关键信息。
财经大咖汇聚,
把最有价值的内容讲给你听!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功夫财经视频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