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论坛预告 |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现代化建设

分论坛预告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现代化建设


时间


2023年11月10日(周五)

下午 13:30—17:30

地点


德清国际展览中心一期E303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承办单位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第二地理信息制图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遥感院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金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测绘学会测绘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测绘科学与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主持人


燕琴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燕琴研究员,现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兼任民盟中央科技委员会副主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执行主编、《测绘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和《测绘科学》主编。研发了我国西部1:50000地形图测图、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识别、区域资源环境遥感监测评价等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多项。曾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目前正在主持智能化测绘、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地理空间大数据治理、空天地一体化地灾监测和海洋测绘等技术体系构建以及1909重大工程建设。


刘纪平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工学博士,国际制图协会副主席、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及信息网分会理事长、中国GIS协会常务理事,“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夏坚白院士测绘事业创业奖”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负责人。长期从事政务地理空间大数据、地理国情、应急地理信息服务等方面研究,创造了持续20多年服务国务院高层决策的佳绩,主持完成五代政府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自主研发与推广应用,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和标准10多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一等/二等奖10余项。

报告嘉宾




龚健雅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龚健雅,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测绘学科组召集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任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六委员会主席、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科学协会会长,现任武汉大学宇航研究院院长、亚洲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秘书长、《测绘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主编。先后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论文100多篇、EI论文300多篇),论著他引2万多次。获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省部级特等奖3次、一等奖7次,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Dolezal成就奖1项。

遥感智能解译框架与大模型及其在国土监测中的应用



苗前军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原司长

高级工程师,武汉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原任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司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测绘地理信息、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实践与思考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实施以来得到了有效推进,学理的认知和技术的创新在具体实践中得到检验。为继续统筹推进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亟需厘清自然资源概念并明确其分类,遵循落实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统一”原则,整体驱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从而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赋能与升维。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兼顾技术逻辑引领同时契合行政逻辑,提出自然资源的“六态”和“+”与被“+”的“四XUN(寻/询/巡/循)模式”;提炼一种普适性的思想方法,不但可以指导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也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提供参考。



史文中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长期史文中教授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现职香港理工大学─深圳技术创新研究院(福田)院长、香港理工大学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讲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空间信息联合实验室主任。1994年于德国Osnabrück大学获颁授博士学位,是英国皇家测量师学会及香港测量师学会会士,现任国际城市信息学会主席、国际期刊《城市信息学》主编。研究领域涵盖城市信息学与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遥感影像人工智能变化检测及目标识别、空间大数据分析与质量控制,以及利用光学雷达和影像数据为基础的移动测图与三维建模。已发表Web of Science 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20本。根据Elsevier BV与斯坦福大学学者发布的标准引文指数,在全世界学者中获引用居前2%。 获得专利40余项。获2007年中国基础研究最高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奖、2021年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杰出学者奖、Smart 50奖、2021及2023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20年国际空间精度学会奠基人奖、2017年测绘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12年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奖、2006年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奖等。系统发展遥感变化检测与AI技术,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顾海燕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博士,硕士生导师,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智能测绘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人工智能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智能解译与高性能处理,致力于解决实际业务中的技术难题。主持与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测绘专项等国家与省部级项目20余项,研发基础平台6项,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20 余篇,第一著者出版专著2 部,制定国家标准4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研发的成果已广泛应用到国土资源大调查、国家西部测图、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国家测绘应急保障等重大工程中。

FeatureStation-AI:遥感监测业务模型与人机协同智能解译系统

遥感监测是督察执法、国土变更调查、耕地保护监测、专项整治等业务的重要手段,常规监测模式是人工地毯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主观因素多。人工智能技术驱动遥感监测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本团队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组织联合攻关,突破了样本自动生成与精化、模型迭代优化、人机协同反馈学习等核心技术,建立了强时空自迭代的遥感监测业务模型,创建了AI智能引导的遥感监测新模式,研发了强业务、全流程、轻量化的人机协同智能解译系统,开展了耕地保护等监测业务的规模化生产,实现了由“人工地毯式”向“智能引导式”跨越,解决了业务自动化程度不高、通用模型适应性不强等问题,推动解决AI落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林珲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创会主席和名誉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创所所长和荣休教授。林珲目前担任任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2012年起担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多云多雨环境遥感、虚拟地理环境、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他曾经担任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在内的30余项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以及中国国家科技部与欧盟“龙计划”项目的中方首席科学家。他先后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米勒奖,亚洲遥感协会杰出贡献奖,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

大型基础设施形变星载InSAR监测的探索与实践

具有大范围地表形变监测能力的星载InSAR技术是遥感领域的前沿科技,在城市生命线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形变监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是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安全运维的核心关键技术。本项目团队在国家863、973等计划支持下,历时17年,以重大基础设施安全建设与运维为需求牵引,组织了对星载InSAR技术的联合攻关,突破了干涉图质量提升、形变稳健估计、模式智能解译与工程化综合处理等关键技术,形成了服务于重大基础设施雷达遥感监测的“理论研究-核心技术-工程应用-产业孵化”全链条创新一体化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安全建设与运维做出了重大贡献。



董春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博士,博士生导师,自然资源部高层次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党的二十大代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和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统计分析技术负责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分析评价技术负责人、国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平台负责人,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口学会区域人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地理空间科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交叉研究工作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11部,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奖15项,获国家专利10余项、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30余项。

NaturalMAE发布:自然资源监测统计分析与评价平台

自然资源监测统计分析与评价是准确回答自然资源现状、发展趋势、利用效率效益等问题的重要手段,当前尚未建立从数据、计算、分析、评价到服务、从并行化计算资源到软件化模型方法之间的高效、精准、精确衔接方法,缺乏充分利用高性能计算设施的分布式计算方法、软件模块和作业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自然资源监测统计分析与评价朝着知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本团队以问题、目标和成果为导向,组织联合攻关,突破了自然资源统计大数据融合、超大体量空间数据分布式高效精准计算、专题应用模型及指标柔性构建等关键技术,构建了综合反映资源结构、质量与优化分析模式的自然资源综合分析评价柔性指标体系,创建了数据融合-时空统计-综合分析-系统评价-智能服务的一体化模式,研发了高精度、工程化、工具化、场景化的自然资源监测统计分析与评价平台,开展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评价指标验证、耕地非农非粮化分析评价、水土资源要素匹配、生态廊道构建与分析等服务实践,实现了自然资源数据信息走向知识服务、由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实时、单一向综合、平面向立体、人工向智能的转型,解决了效率不高、模型构建不便、成果深度不足等问题,形成了面向不同目标的科学、系统解决方案。



张丽

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实验室副主任、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科技创新部部长/研究员

博士,博士生导师,获批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岗位,主要从事植被生态和海岸带遥感研究。主持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国家863计划子课题、省重大科技计划课题等国家级、中科院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5部。荣获测绘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联合国“全球脉动”奖等奖项。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天津市滨海湿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海岸带工作组主席、自然资源部中亚地理信息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学术(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地球大数据支撑海岸带自然资源监测与可持续发展

海岸带作为特殊的陆海耦合区域,在消除贫困、实现持续经济增长、保证粮食安全及创造可持续生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度动态的海岸带自然资源综合管理问题亟待解决。相关监测数据和指标的缺乏是制约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进程与政府科学决策的主要瓶颈之一。地球大数据具备宏观、动态、客观的监测能力,在支撑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报告与业内同行交流我们在地球大数据支撑海岸带自然资源监测与评估方面开展的研究和项目实践工作。我们构建了地球大数据驱动的“数据-指标-评估”海岸带自然资源监测与评估体系,利用地球大数据技术和方法生产了海岸带自然资源要素数据产品,期望打破自然资源数据获取与支撑 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共享壁垒,更好地推动海岸带自然资源监测与可持续发展事业。



侯伟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博士,硕士生生导师。2021年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生态安全格局模拟分析、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题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等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7篇,出版英文专著1本,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3项,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研究及应用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土地是基础性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空间,国土空间利用直接制约着生态系统碳平衡,也对社会经济系统碳排放承载能力有重要影响。以国土空间土地利用为切入点开展精细化碳源、碳汇调查监测与核算,分析碳收支空间格局、时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探索“双碳”目标约束下国土空间优化调控路径与策略,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和地方政府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报告基于国土三调和变更调查数据,结合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遥感数据以及统计、气象、生态以及其他多源数据,构建陆地国土空间碳源/碳汇核算与监测流程,研究碳收支空间化技术方法,实现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高精度制图,分析碳收支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碳流迁移规律,探索减排增汇绿色低碳发展的国土空间优化路径,更好地服务于自然资源监管。







大会专栏



分论坛预告 | 多元融合赋能测绘地理信息数字化转型分论坛预告 | 数字孪生赋能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将在浙江德清举行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三号)主办单位简介 | 中国测绘学会主办单位简介 |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主办单位简介 |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主办地简介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二号)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在“阅读原文”增加本文链接)

编辑:李   娟初审:徐慧波
终审:余   青

>>2023年中盘点文章合集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征稿启事

预见2023”“企业家风采”“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地信企业”“专精特”“会员动态”等主题宣传(专栏)进行中,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欢迎参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