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轻信偏方有风险,鱼胆中毒损健康

安徽疾控 2024-03-30


轻信偏方有风险

鱼胆中毒损健康








古语有云“地鲜莫过于笋,河鲜莫过于鱼”,自古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鱼是一种美味的食物,世人对鱼各部位的功效也各有说辞,很多人认为生吃鱼胆不仅能清肝明目,还能清火排毒。但鱼胆真的具有如此奇效吗?


《本草纲目》记载“青鱼胆,消目赤肿痛,吐喉痹痰涎”。除中医传统典籍记载以外,民间也有偏方认为生吃鱼胆能去火、清肝、明目。因此许多群众深信鱼胆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等药效,遇到“红眼(结膜炎)”、喉痛、皮肤骚痒等疾患,即吞服鱼胆以治病。


但鱼胆真的如中医典籍和偏方里说的那样,具有治病奇效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情况是,每年医院都会接诊数例因吞食或误食鱼胆致中毒的患者;吃鱼胆不但没有上述治疗效果,还可能因此对全身多器官造成危害,严重者甚至可致死亡。


鱼胆作为中药确实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中药方剂中的鱼胆是根据中医理论炮制而成的,其使用须中医师经过辨证施治和处方配伍,单独生吞鱼胆不能起到任何治疗效果。




不同鱼类的鱼胆毒效应相似,但毒力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鱼类的体型越大,鱼胆毒力越强,引起中毒的风险就相对越高。成人一次吞食鱼胆1个(鱼重1.75公斤左右)或4~5个(鱼重0.5公斤左右),即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鱼胆中毒潜伏期一般较短,最短者可在15分钟内发病,多数病例在2~6小时内发病。




鱼胆中毒的原因及机制



鱼胆具有多种毒素成分,包括鲤醇硫酸酯钠、牛磺胆酸盐、牛磺熊去氧胆酸盐、鹅去氧胆酸盐、氢氰酸及组胺等。


鲤醇硫酸酯钠、牛磺胆酸盐等,具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可破坏细胞膜及溶酶体膜等细胞器膜,引起细胞和组织器官损伤。


组胺可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诱发组织器官水肿、出血甚至坏死。


氢氰酸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阻断细胞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抑制细胞内的氧利用,使得细胞内氧自由基增加,引起细胞氧化损伤。


在多种毒性物质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人体中毒。





鱼胆中毒的症状



误食或吞食鱼胆后可出现以下症状,主要包括: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血、黑便、肠鸣音消失、肠梗阻等


肝损害:乏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肝区疼痛、腹水等


肾功能受损:血尿、蛋白尿、少尿甚至无尿、下肢水肿等


心脏、神经损伤:胸闷、心慌、头晕无力、视物模糊、出汗等。






鱼胆中毒的预防




1.在农村及僻远地区加强宣传鱼胆中毒的科学知识,使人们相信生吞鱼胆非但不能“治病”,还可“致病”。


2.杀鱼时坚决不能生吞鱼胆。


3.处理鱼内脏时避免弄破鱼胆,连同内脏一起丢弃。


4.杀鱼时如发现鱼胆溃破需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及浸泡鱼肉。


5.杀鱼时使用的刀具及时彻底清洁,避免污染其他食材。



请注意!



鱼胆中毒无特殊解毒药物,应重在预防,应避免生食鱼胆,发现疑似鱼胆中毒后要尽快到医院诊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内容回顾


全省可查!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官方通道开启!


助力职场家庭,促进母乳喂养


中心举办第七届“好书共读 收获同享”演讲比赛




关注我们,安徽疾控助您更健康!


主编 | 唐继海    责编 | 崔杰  何洁 

本期编辑 | 盛雪

主办单位 |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供稿 | 毒理实验室 杨同金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