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卫生防病提示
十二月卫生防病提示
十二月气温进一步下降,呼吸道传染病进入发病高峰季节,安徽疾控在此温馨提示广大居民,在预防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同时,还要重点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
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冬季是流感高发的季节,近期全省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显著上升,流感病例激增,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明显增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保持低水平流行态势,从全球来看,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公众仍应适当做好个人防护。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患者疱疹液导致感染,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其中以1~5岁儿童居多。感染水痘主要以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病后1~2天后出现皮疹。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方式传播。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咳嗽较为剧烈,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做好手卫生,如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应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揉搓双手,并用流动水冲洗至少20秒;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肘挡住口鼻,不可直接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等。
2.多通风、少聚集。
居家经常开窗通风,每天室内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近距离接触,必要时规范佩戴口罩。
3.积极接种疫苗。
建议积极接种流感、新冠病毒和水痘等疫苗;目前尚无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因此加强日常个人防护是关键。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强抵抗力。
5.做好健康监测。
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乏力等症状,应居家休息,不要带病上班或上课,尽量减少接触他人。若出现病情进行性加重时,应及早就医。
肠道传染病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可通过污染的水、食物和污染的物品等方式传播。该病全年均有发生,秋冬季高发,常在学校、托儿所、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引起聚集性或暴发疫情。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3.做好病例管理。
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病愈后3天内应尽量居家隔离,期间尽量不与家人近距离接触,分开食宿。
4.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中毒事件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泛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冬季天气寒冷,门窗紧闭,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多发季节。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燃气、煤气热水器使用、安装不当或质量不合格,煤气灶或煤气管道发生气体泄露等均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预防措施:
1.加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在寒冷季节如有条件尽量选择集中供暖;正确安装和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室内使用煤炉、炭火取暖时,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定期对燃气、煤气灶具、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以及燃气、煤气管道进行检修。
2.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
家中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时,可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正常运行。
3.加强车内通风。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开启空调应使用外循环模式,并定时开窗通风;车在停驶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空调,也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
4.提高一氧化碳中毒紧急处理能力。
若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情况,应立即开窗通风,关闭煤气、燃气等设施设备,迅速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注意保暖,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我们,安徽疾控助您更健康!
主编 | 唐继海 责编 | 崔杰 何洁
本期编辑 | 盛雪
主办单位 |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供稿 | 卫生应急管理与急性传染病防治科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