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专访 | 潘路委员:加强博物馆文物防震预防性保护研究和建立防震区域性中心库房
“我国拥有可移动文物超过1亿件(套),‘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增至5788家,超过70%的国家一级、二级博物馆位于7度及以上高烈度抗震设防区。仅2008年汶川地震就造成数以千计的国家珍贵文物震损,灾后调查发现主要原因之一是博物馆缺乏防震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措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潘路连续两年关注自然灾害对文物的影响。今年两会期间,潘路将提交“关于加强博物馆文物防震预防性保护研究和建立防震区域性中心库房”的提案。
潘路表示,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博物馆文物的防震问题,并取得众多成果。近年来,我国博物馆蓬勃发展的同时,文物防震领域也逐步得到国家文物局的重视,2015年,国家文物局颁布《馆藏文物防震规范》,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一批馆藏文物防震预防性保护项目,但博物馆文物的防震工作仍需得到更多重视。
“相对于博物馆中文物遭受日常温湿度、光照、污染物等日侵月蚀,地震发生频率是非常低的,这也是地震灾害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原因之一。”潘路说,“然而地震一旦发生,它所造成毁灭性损害是巨大而又无法挽回的,国内外众多案例令人痛心疾首。即使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们有了馆藏文物在地震中的防护意识,但在2013年雅安地震中,仍有众多博物馆,甚至新建博物馆文物受损。”
潘路坦言,“如何预防地震对馆藏文物造成的破坏,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建筑状况和文物材质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科学合理的对策。”
因此,潘路建议,从国家层面上进行全面规划,分批开展博物馆与地震带分布调查和珍贵馆藏文物震害风险调查,进行地震易损文物评判工作。系统开展博物馆文物防震减灾技术示范和科学普及工作,全面提升博物馆从领导到从业人员的一体化防震减灾意识和理念。
“完善馆藏文物地震风险评估与应对技术体系,充分依托‘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深入研究地震对博物馆文物破坏的行为和机理,研发博物馆文物防震措施检验需求的‘超低频、大行程、高精度’地震模拟试验台,建立检验标准。”潘路说。
潘路认为,还要加强地震带区域性中心库房顶层设计和布局,谋划部署未来5年的重大研发项目和工程应用项目,在川、滇、闽、陕、甘、冀等强震多发地区,指导建立防震综合中心库房。同时,建立防震体系、环境监控和文物保护修复于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库房,将区域内中小博物馆的珍贵文物统一保护、管理和利用。
“要指导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按照文物材质梳理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馆舍-展藏设施-文物’一体化防震产业管理体系、技术方法、材料和成果应用机制。”潘路说,切实保障馆藏文物防震成套技术用对、用好,并在实践中继续探索馆藏文物地震风险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应用机制,综合提升馆藏文物地震风险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