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代表委员专访 | 贺云翱委员: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文化润疆工程中的作用


“新疆是个好地方,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期待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文化润疆工程中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贺云翱是南京大学教授,在教学之余,长期从事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等实践工作。作为政协委员,他想的更多的是为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建言献策。


“调研力求走向田野、走向实践,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贺云翱还通过写信、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联系文化、文物部门、博物馆、考古等相关工作人员,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为了更好地履职,贺云翱做了大量的功课,提案均是根据他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调研而完成。


“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文化润疆工程中的作用”的提案,也是他多次到新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


“调研得到了新疆地方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他们也希望我把这些建议带到两会上来,这也是我作为政协委员的责任。”贺云翱说。


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疆这块土地上创造出灿烂中华文化,孕育和保存了众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遗产、民族遗产、长城遗产、农牧业遗产、手工业遗产、交通遗产、建筑遗产、宗教遗产、水利遗产、革命文物、屯垦戍边遗产等,无不印证历朝历代中央政府治理新疆、维护国家主权的伟大历程。”贺云翱说,它们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历史观,繁荣发展公共文化和文艺事业,促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等具有不可代替作用,是新疆实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的宝贵财富。


“充分发挥新疆文化遗产的作用,需要全面实施红色遗产价值传承弘扬工程。”贺云翱认为,要系统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调查、研究和整理,特别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产生的生产、生活、军事设施遗迹,推动兵团精神、胡杨精神等融入校园,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据贺云翱统计,量多质精的新疆文物资源转化成可作为参观目的地的比例仅为4.1%,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还需要下更大功夫。


因此,贺云翱建议加强历史见证物的专项考古调查与研究,加大戍边文物、文献、戍边故事等征集力度,并建立数字档案,在研究基础上加快形成一批成果,深入阐释文物内涵和时代价值,构建支持文化润疆工程实施的文物史料体系。


“对承载国家历史变迁重大事件的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要持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物保护环境,加强展览策划,推出‘云展览’,提高传播力影响力。”贺云翱建议,积极探索考古探源等研学基地建设,如烽燧研学、古道研学、古城研学等,真正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采写:徐秀丽 
编校:杨亚鹏 
审核:李   瑞
监制:李   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