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握时代脉搏 心系行业发展——文博界代表委员助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两会,关注文博。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文博界代表委员把握时代脉搏,心系行业发展,谏真言、谋良策、出实招,全方位助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 全方位加强文物保护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今年是四十周年。《文物保护法》是我国文化领域第一部法律,也是我国文物领域的一部基础性法律,为我国文物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新的时代背景下,《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工作正在进行。


“修订《文物保护法》,前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现在需要加快推进修法进程。”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理事会理事长韩永进建议,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统一思想,形成修法共识,坚持问题导向,抓紧修改完善草案,努力把新时代党关于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上升为法律规定。相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紧密配合协作,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争取更多的立法共识,形成更大的修法合力,共同推进修订《文物保护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加大了对不可移动文物利用的力度,然而,现行《文物保护法》只在第二十三、二十四条中涉及,范围的涵盖还不够全面。”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注意到。他建议对《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规中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内容予以完善,增加预防性保护规定,从综合保护的视角增加其空间、环境、文化内涵及必要的保护设施等保护内容,进一步强化尚未列入文保单位的文物点的保护,改变其最易遭受破坏的现状。


科技与人才在文物保护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深耕文物科技保护领域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建议,科技部依托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等文博单位和高校,组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石窟寺、壁画和土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与交流。他还建议,国家教育部门将文物科学与保护技术认定为独立学科,在高等院校设立相应院系,编写出版统一的教材,制定统一规范的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我国高水平文物保护研究和修复人才,为文物事业发展注入源动力。


近年来,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对我国文物造成的损害明显加剧。针对我国文物致灾风险多、抗灾能力弱,防灾整体水平不强等致灾原因,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建议,健全中央层面协调机制,文物、应急部门开展文物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掌握房屋建筑、桥梁、宗教场所、博物馆、旅游景区等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数据;探索开展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风险图编绘,与气象部门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文物灾害风险预判、防范和统筹部署工作;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将文物安全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强化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文物安全主体责任。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全国政协常委、故宫文物医院院长宋纪蓉建议,加强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址保护利用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并用现代科技手段准确精细化更新不可移动文物的全息数据,建立数字化平台。同时,不断完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的科学标准体系,加强指导保护修复工作。


红色水利遗产在当时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赓续红色血脉,增强精神力量的实物见证和生动教材。针对目前红色水利遗产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还比较少的现状,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建议,进一步摸清遗产的分布与保存状况,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水利设施提升保护级别,未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按程序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整合文物、水利、历史、档案等方面研究力量,加强水利发展史相关实物、文献、档案、史料、口述史的抢救、征集与研究,深入挖掘水利遗产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青州市政协副主席、青州博物馆研究馆员王瑞霞关注到,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遗产存在逐步消失的问题,她建议,国家民族工作部门牵头,文化旅游、财政等部门配合,积极推动民族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按照文化类别和保护紧急程度,制定合理的普查和保护方案,制定普查标准,采用传统文字记录与数字化相结合的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普查工作全面完成。


“为充分调动文物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以更好地做好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建议相关部门开展文物领域奖项评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陶瓷研究所所长耿东升说,“可设立国际交流、终身成就、突出贡献、青年学者等多个奖项,应涉及文物研究、考古、科技保护、鉴定等多方面。通过奖项的评选,支持和鼓励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从事文物保护工作。” 


凝聚共识 多角度推进考古工作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考古工作对于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考古事业迅速发展,考古成果丰硕,经费投入逐渐增加,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考古学科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考古工作成绩喜人。


“具有科研属性的省市级考古研究机构还都是行政事业单位,而不是科研机构,是制约考古事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长期从事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认为。他建议,相关部门需进一步深化考古机构管理机制改革,对省市级考古研究机构实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制度,纳入科研机构管理序列。


如何在城市建设和土地使用过程中保护好文物,个别省市已经施行了“先考古、后出让”的“考古前置”政策。贺云翱建议,各地政府应充分认识“考古前置”政策的紧迫性,各地文物管理部门、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土地收储部门、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土地使用单位等相关部门要积极作为、协调联动,落实“考古前置”政策,为保护好地下文物共同尽责。


科技的应用、多学科联合攻关在考古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建议,完善推行科技考古制度保障,制定田野考古中全面应用科技考古的工作手册(或导则),加强科技考古人才培养、标本库和数据库建设;提升考古装备水平,科学、规范、高效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筹建涉及考古、历史、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深入开展安阳殷墟遗址研究工作。袁靖还建议,设立田野考古奖,充分调动考古工作者积极性。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缺乏,加之对考古现场保护经验不足,现场一些文物信息受到一定损失。”从事文物科技保护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潘路建议,针对重大考古现场,组建国家级、省市级考古现场保护协作领导组、专家组,形成必要机制,合理调动全国和省市级专家及保护修复人员,加大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技术设备研发支持力度,保障考古现场保护和考古研究工作。


边疆地区的文物古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物例证。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建议,持续加强边疆地区考古工作,配合“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制定实施边疆地区重要考古规划和实施办法,围绕史前文明、中华文明基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一系列课题展开考古发掘,在“十四五”期间,也可以划地区、分阶段地展开边疆考古发掘和阐释展示工作。


集思广益 助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备案博物馆达5788家,跃居世界第三位,90%以上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年接待观众超过10亿人次,博物馆在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国民素养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博物馆相关法制建设仍有明显不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建议,尽快将博物馆立法补充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之中,由相关专委会加强统筹协调,开展立法调研,启动立法程序。充分征求不同类型博物馆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广泛凝聚行业及社会共识;明确突出重点、分类管理、规范有序、强化导向原则,将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功能定位、使命职责纳入法制框架,把文物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分离开来,加强博物馆资源整合, 有效破解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藏品权属不清、馆际交流不畅、文物活化难等改革难题,切实保障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比于传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运用网络化、系统化、数字化的手段和载体,在管理方式、公共服务、展览体验、藏品保护、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全面智慧提升,成为当今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全国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建议,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作用,加强博物馆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同时,从加强博物馆管理、完善藏品数字化建设、提升策展水平、改进观展体验等方面形成标准规范;认真研究博物馆智能化建设过程中的产权问题,做到产权明晰,资源共享。


智慧博物馆建设同样受到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齐玫的注意,她建议以正在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北京为例,在政府有关部门及各类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引导下,各方加强合作,力争打破体制限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提升等措施,推进现有博物馆从低碳运行向碳中和方向转换,各相关主管部门适当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推动北京市博物馆整体发展,积极探索多种方式支持北京碳中和与智慧博物馆建设发展。


“博物馆以‘教育’作为首要目的和功能,也是‘双减’后校外教育非常好的去处。”袁靖在谈到广受家长关注的“双减”话题时建议,部分省市先行先试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中小学可依据与学校特色整合原则、学校项目优先原则、就近就便与各类博物馆展开合作。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教育在社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并用法规政策做保障,增加校外活动经费中博物馆领域的占比,并通过中长期的专项运营经费作为保障。将博物馆学习落实于中小学课程,拥有课时保障,促使博物馆教育融入更普遍、更权威的各类课程。


关于如何提升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应急管理能力,马萧林建议,强化应对文物安全突发事件防范的风险意识,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分析研判文物安全形势,文物博物馆单位列出安全风险清单,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从源头上认识和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从国家层面出台文物博物馆单位规范性指导文件,进一步规范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工作,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指导文物博物馆单位科学编制防控火灾事故、自然地质灾害等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面梳理应急处置流程,协调各方面应急保障资源,强化各项应急管理措施落实。


近年来,中国各类博物馆在场馆设施建设、藏品保护研究、陈列展示和免费开放、满足民众需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培养博物馆专门人才,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安来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全国博物馆人才建设的规划,立足全国和整个博物馆行业,提出近、中期博物馆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政策、组织实施等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对设有考古和文博专业的高校等培养单位给予更具体政策支持,引导培养单位进一步推动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文物保护等学科的深度融合,鼓励培养单位将更多资源投向其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的遗产资源,鼓励各博物馆机构积极主动对接和沟通所在地的高校等培养单位,尽可能快地缓解当地博物馆专门人员数量不足和知识结构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相对于博物馆中文物遭受日常温湿度、光照、污染物等日侵月蚀,地震发生的频率虽然低但它对文物所造成的毁灭性损害是巨大而又无法挽回的。”为此,潘路建议,从国家层面进行全面规划,分批开展博物馆与地震带分布调查和珍贵馆藏文物震害风险调查,系统开展博物馆文物防震减灾技术示范和科学普及工作,完善馆藏文物地震风险评估与应对技术体系,在川、滇、闽、陕、甘、冀等强震多发地区,指导建立防震综合中心库房,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按照文物材质梳理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馆舍-展藏设施-文物”一体化防震产业管理体系、技术方法、材料和成果应用机制。


多年从事博物馆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十分关注如何让博物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让博物馆“活”起来。为此,王亚民建议积极推进博物馆管办分离,健全激励机制,开展博物馆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试点,落实博物馆从业人员享受科技创新扶持的政策,增强博物馆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动力和活力;博物馆可以成立自己的文化企业,让博物馆各部门认真做研究、办展览,而作为企业身份的博物馆文化企业,可以大大方方地做研发、做经营,各司其职、各守本分,不但可以保证博物馆形象的安全,而且可以激发博物馆的内在活力,企业的收益也可以更好地反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卢永琇针对如何推动中小型博物馆“内涵式”发展提出建议。她建议国家文物局联合各地政府部门,完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全国博物馆建设布局,统筹不同地域、整合不同层级、协调不同属性、促进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发展,提高博物馆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水平。实施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引入奖励机制,开展对中小型博物馆藏品管理、展陈设计、布展提升和观众服务为内容的一对一帮扶。


快速发展起来的众多非国有博物馆已经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文化强国的一支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配套性文件,对具有明显示范带动效应、公益性突出的非国有博物馆,尝试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并将其逐步纳入国家财政补贴名单。建议国家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有针对性地把非国有博物馆纳入其中,在规划制定、项目布局、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统筹考虑。




采写:李   瑞   徐秀丽
编校:高   游 
审核:徐秀丽
监制:李   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