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热搜停不停,她早就乘风破浪
在新浪热搜关闭的日子里。
Sir想起一个老热搜——
杨丽萍被指“失败”。
起因,她在抖音上发了一段吃火锅的小视频。
留言区顶到最高的竟然是这一条——
“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
迷惑吗?
迷惑。
一条分享吃火锅的视频,为什么扯到生育?为什么可以用这来评判一个舞蹈家?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点赞?
于是上热搜了,于是舆论爆炸了。
不少人跑到那名网友的账号下辱骂——
她招架不住,向大家表示“散了吧”:
“不好好读书的下场就是这样
“生育自由”“女性价值”的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言。
但你有没有发现,在这个事件中,有两种相反的声音,听着却如出一辙——
“不生孩子,失败。”
“生孩子,low。”
各自以自己的标准,肆意评判、否定别人的人生。
除了网络发言的偏激和分裂。
Sir还看到的是——
我们骤然面对多元、纷繁的价值观时的不知所措。
说白了,是你对生命的选择。
在所谓的“争议”之后,杨丽萍出来对媒体回应了:
云淡风轻。
因为某种程度上,杨丽萍是这次热搜乌龙中的“局外人”。
她会被这种无端的声音干扰和绑架吗?
事实上,杨丽萍早已用作品作出回答。
她的倾注,她的卓越,就是对热爱和幸福,一次令人叹为观止的实践。
△ 《雀之灵》《云南映像》
在这一种常人难以体会到的幸福中。
她真实地生活着。
至于要不要生育的问题。
柴静在多年前的访谈中问到过:“你知道对于大部分的女性来说,丈夫或者孩子,这是她们的命,(丈夫或孩子是)活着最重要的一部分东西。”
杨丽萍说:“她们的寄托的对象不同,我的寄托对象,可能是舞蹈。一朵花也是我的女儿,一棵树也是我的儿子,这样的一种天伦之乐。”
这回答同样,不锋利,很从容。
她在说人间的幸福是相通的。
无论你生儿育女,还是我为自然起舞。
不同的选择,只要不互相干扰,为什么不可以有共同的目的地呢?
原本。
杨丽萍不需要理会所谓的“争议”。
而一说到杨丽萍就拿生孩子说事的人,也不会是她舞蹈的受众。
这不同的圈层,因为互联网的下沉而猛然打了照面,我们才知道——
哦,这样的人还真不少。
还记得前段时间papi酱因为生孩子而被骂“婚驴”的事吗?
其实杨丽萍、papi酱都是局外人。
从头到尾,都只不过是网友以她们的人偶,打着舆论对决的过家家。
本质上,都是一种自负的僭越——
我生孩子,那么不生孩子的都有问题;
我不生孩子,那生孩子的都是“驴”。
他们要么不能理解,要么不愿意承认,那些过着和自己不一样生活的人,同样也有意义。
甚至更精彩。
一个人究竟有多少的可怜和委屈。
才需要这样偏执地贬低他人呢?
5月12日,一名翼装女飞行员安安(化名)从约2500米的直升机上跳下,但飞行过程中偏离预定路线,随后脱离摄影机拍摄范围。
6天后,她的遗体被发现。
微博评论区,不出意外地又吵了起来——
有人说极限运动是作死、自私、不孝。
死了活该,干嘛还浪费公共资源。
为什么说“不出意外”呢?
因为同样。
还是那群不接受别人不一样选择的网友。
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方式显得合理、有价值。
他们热衷于对走在其他道路上的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看,都说了你是错的吧,得像我这样才对。
去年《徒手攀岩》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时。
也有人说,“有什么用”、“外国之所以这么少”。
徒手攀岩大神艾利克斯·汉诺在完成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徒手攀爬酋长岩。
一面成90°,高914米,几乎没有支撑点的岩壁。
但即使是大神。
也没有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在徒手攀爬前,他要先在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摸爬、踩点。
像这个失手,如果发生在正式攀登时……
后果将不可设想。
但出现了意外,就该被嘲吗?
就因为,你没把生命用来每天朝九晚五、结婚生子、传宗接代……
还有什么用?
你看。
生命是拿来“用”的。
如果不能产出实际的效益——工资、孩子、成绩——就白费了。
艾利克斯攀岩有什么用呢?
在历时了数个月的筹备和训练。
在连续徒手攀岩4个小时后。
他终于登顶酋长岩。
然后……
稍作休息,三步两步走下了山。
那为什么还要爬?
什么也不为。
只为了山。
Sir同样看到,杨丽萍将她的生命总结为:
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
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一座山。
一条河。
一朵云。
都可以是人追求的意义。
一定要是“有用”吗?
关于做什么事才有意义,Sir更相信这句话: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
所以说。
你得去找,去赋予。
别攻伐着别人的在别处。
来对自己停顿的原地洋洋自得。
在种种对于“离经叛道”“不从众”的贬低中。
包含着的是一种我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内卷性。
“人是不能和人太不一样的。”
一旦你出离于拥挤的独木舟。
一旦你有违大多数人对于生活的期待。
某种程度上,就已经成为了他人的敌人——
你竟敢和我们不一样,是想怎样?
Sir先来说一部年代久远的电影。
但是对今天的冲击,仍然深刻。
陈凯歌的的《黄土地》。
第五代中破天荒的作品。
宛如一个民族寓言,道出了当所有人都被束缚于黄土之中,将是什么宿命。
八路军顾青到陕北搜集民歌。
暂住在翠巧的家里。
这个女孩听不懂什么革命、主义。
但她看顾青的眼神,射出光芒。
因为他说,“那边”的姑娘和男娃子一样读书认字。
因为他一个大男人,竟然做针线活。
她从没想到。
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另一种生活。
她只知道,自己有一门娃娃亲,过几个月就要被接过去,一半的钱爹已经拿了,另一半留着给弟弟娶媳妇。
做新娘子是什么样?
她在别人的婚礼上已经见识过……
顾青来的那天也看到了这场婚礼,回来他问翠巧他爹:“女子乐意?”
她爹:“乐意”。
他追问:“为啥?”
答:“婆家有吃。”
可是新娘子看上去还是娃娃吧……
她爹说:小啥小。出六月就14岁了。
听到顾青说,有的地方结婚已经不再媒妁之言,自由恋爱,也没有彩礼了。
他一脸费解。
噫,那还算个啥?
读书,恋爱,有什么用。
在他看来,自己没见过的生活方式,都是瞎胡闹。
那什么才叫正经过安生日子呢?
嫁女儿。
讨彩礼。
娶媳妇。
生娃子。
再继续……
如果杨丽萍能从自然中得到自由,那《黄土地》中的人物则被自然所囚禁。
“自然”既是指自然环境,同样指大多数人,观念上习以为常的自然。
如果你要从这样的循环中出逃呢?
翠巧等不及顾青回来接她。
在出嫁前,她往自己新的生活奔去,结果在夜渡黄河时,船被浪卷翻……
那个理想的图景。
她没奔现成功。
但她已经用生命,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海边的卡夫卡
还不过瘾?戳图片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