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比工作群还闹心的东西。
Sir要投一票给——
家长群。
即时通讯确实方便了我们的沟通,但也带来了一些扭曲和变质,家长群就是其中之一。
过去有事找家长,现在有事没事天天群里@所有家长。
过去学生放学,老师下班,现在是24小时在线候机,面对发问。
这种既折磨老师又折磨家长的设定,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存在。
家长群里最常见的是什么?
概括下来就是三件事:点赞接龙,彩虹屁,“表示表示”。
一张口,家长们说话的语气就能自动切换成对接甲方爸爸的热情+高考满分作文的抒情。
并熟练使用一系列social必备代码。
口头赞美怎么够。
群里总有热心揽事的,也有害怕掉队,被孤立的,争相示好。
甚至对于老师的附和,已经形成巴普洛夫效应,群里一有新动态,就不假思索地打出“好”“谢谢”“辛苦了”等标准文案。
老师说的话,赞就完事了。
没毛病!
什么叫一团和气?
这就叫一团和气。
有人说,为什么要把对老师由衷的赞美、关心和慰问说得那么不堪。
你这样很不正能量。
怕就怕这正能量。
有时候,它能吃人。
上周,一个叫缪可馨的小学生在上完语文课后,从四楼坠亡。
她的一篇作文被老师改得面目全非,原因是没有“传递正能量”。
而就在这之后。
班级的其他家长们,竟然在群里齐齐为老师点了赞。
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一家人”。
在爱和正能量的话术下,是一场不留痕迹的吞噬。
有时被吞掉的是生命。
更多时候,是孩子的心。
改一篇作文,点个赞,能有多严重?
Sir写过一部电影。
今天有必要再好好看看——
《女教师》。
外表和善、威严,热心教学工作,课里课外都“关心”学生。教室里很安静,能听到她时不时,往上面记几笔的声音——你陆续会听到,有的学生爸妈是法官、医生或在政府当差,他们一脸热切,巴不得快点被点名;另一些同学家里打小工、摆菜摊,就显得不很自在。“哈先生,请帮我送面和炸肉排过来。还要牛奶,跟一些大骨。”甚至还有老师小小暗恋的一位男家长,也被专门点名过来,陪她“谈个心”。达玛丽老师真厉害,当班主任才多久,那些成绩老不好的同学,个个都变优等生了。你也许很奇怪,为什么这些家长甘愿像供奉老妈一样,供奉老师,百依百顺。1983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处于一个特殊时期。除了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人,大家几乎都很穷,穷人的后代要想过好日子,只有华山一条路——既然七寸被捏住了,那家境好的还简单,把能送的乖乖送过去就是了。哈亚兰没妈妈,爸爸是残障人士,社会不给分配工作。她的老父亲说:“班主任,我可以替你去排队,反正我身残。”不,当时政治环境敏感,捷克人联系前苏联,那可是政治罪。这个可能会犯罪的“重任”,便落到了古丹卡在机场工作的父亲身上。为了女儿,这个老实的父亲在机乘通道,守了整整一个上午——其实,他只是个管账簿的小会计,和空乘人员一个也说不上话。更别提,拜托别人犯法了。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没去训练体育,都是在老师家里做家务,于是上门质问。
《女教师》双线叙事,一边是老师和家长礼尚往来,另一边,是一场密谋弹劾女老师的家长会。
校长看人数有点少,又说,“达玛丽老师的课堂成绩,在升学考中是不作数的。”连校长都这么保证,可愿意投诉的家长,还是只有这四位。
为了那一点点向上的通道,他们豁出命都愿意,何况是对一个能掌握孩子教育机会的老师献点殷勤呢?在一个班集体中,一个孩子的命运,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而且老师都不需要做多大的动作,只需要表个态就行了。)由于爸妈很给力,所以原来的差等生海伦,成功逆袭了。当她被达玛丽老师用爱的指头锁定时,其他同学会有多羡慕?同样的一根手指头,会充满权威地戳到古丹卡脸上。(对,就是那个前面寄不好蛋糕的父亲的女儿。)班主任怎么评价你,可胜过了任何官方盖章、认可的证书。小学到中学,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难怪家长不敢反抗。吕梁市离石区一名念四年级的小学生,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讨厌自己:老师,我真的不知道我那(哪)个方面做得令您不满意……一年级开学的第5天,您从讲台上把我的本子扔在了我脸上。每次回答问题,我都积极举手,可是一次次地失望,我再也不想把手举起了……
逢年过节,无论什么节日,钱物、礼物、食物,都一一送上……在《女教师》中,其他家长在弹劾班主任时,几个妈妈开始为老师说好话——
身为家长,你的忍让和妥协,你颠倒黑白的行为,看在孩子眼里,又是一种什么教育?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曾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儿子小四被别人抄试卷,连带记了大过。
这话说给谁听?
回到家,妻子抱怨他做事不够圆滑,不懂丢老师低声下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正直的父亲就像是小四的精神偶像,是他相信这个世界还有道理可讲的支柱。
还有人以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只是一个少年犯的故事吗?
小四(原型是杨德昌的同学),缪可馨这样的绝望,或许是少数。
学会了不再问为什么,自动变成下一个条件反射地点赞,毕恭毕敬献上“诚意”的家长。
老师是很伟大的,教书育人,对下一代的塑造至关重要。传道授业解惑,中国人明白老师的奉献,但也正因为此,会默许个别老师的越线。从小到大,Sir有很多位敬爱的老师。一晃好多年,Sir眼看着她们从青春充满干劲的样子,变成了如今满头银发的慈爱样子。但是教师是不是一个不可批评的群体,只要说了,就是抹黑和“负能量”?即使有,这光环也属于那些兢兢业业、关爱学生成长的老师。为什么每次都要用他们的光环,去给那些不称职的老师遮羞和开罪?
忘了和你说《女教师》的结局,故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那个在课堂上被老师说无可救药的学生。
你这个该死的小混账东西
后来成为了汽车修理工,兼职摔跤教练。
那个被老师说长大只能扫厕所的学生。
后来出国和母亲团聚,接受另一种教育去了。
那个被骂是蠢牛的学生。
学了医,并成为知名神经学家。
你看。
老师眼中的错,不一定是错。
老师也不该用她眼中的正负对一个孩子宣判。
就像《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英文名——A Brighter Summer Day。
他们可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就像那个被老师批评不正能量、视角阴暗的小学生缪可馨,她和电影中的学生一样,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如果她的未来可以被这样偷走。
那我们的未来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还不过瘾?戳图片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