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10集播完,我怕这9.6还会涨

毒Sir Sir电影 2022-11-03


与越来越“剧荒”的国产剧不同。


今年的英美剧,可谓是神仙打架。


上半年。


9.2的《浴血黑帮》、9.7的《我们这一天》完美收官。


下半年。


9.8的《风骚律师》、9.5的《傲骨之战》续写不败神话。


封神大战落幕,也意味着漫长的告别。


但还没等Sir感叹完。


一声枪响,伴随着尖叫与嘶吼声,打破另一个系列的沉默。


定睛一看,时隔两年半,是他杀回来了——



巴比伦柏林 第四季

Babylon Berlin Season 4 



Sir相信。


你不一定看过这部剧,甚至也不一定听说过这个名字。


但你一定在今年的互联网舆论场,看到过这部剧的一个名场面表情包:



作为奈飞有史以来最贵的非英语剧,甚至一度是德剧历史上投资最大的作品,从2017年诞生以来,就稳坐神坛。


豆瓣全部9分以上,第四季更是冲到9.6。


基本配置基本不用过多介绍。


剧本改编自德国作家沃尔克·库彻亚讲述魏玛共和国时代故事的系列小说;导演是拍《罗拉快跑》《香水》的汤姆·提克威;主演是《我们的父辈》里的哥哥沃尔克·布鲁赫,以及一群德片德剧圈老戏骨作配。


△ 上《巴比伦柏林》下《我们的父辈》,画风无缝衔接


Sir相信,要不是因为德语相对小众,这剧肯定能争一争过去十年历史、政治、史诗题材最佳作品的席位。


不信?拆解剧名就明白:


巴比伦,是圣经启示录中穷奢极欲、罪恶满盈的撒旦之城。


而在1920年代的德国柏林,被誉为当时欧洲最为现代化的城市。


可黄金时代的柏林为何会走向毁灭?


这部野心不小的史诗剧,带我们见证柏林苍穹下、改朝换代前。


大厦将倾时,那最短暂而微妙的一瞬。


不只在回顾历史,也给当下敲响警钟。



01


如果去搜索《巴比伦柏林》,肯定很多人都会说它是一众高分剧中的遗珠。

常见的几个词:

比如格调/逼格高,冷门/小众。

为什么?

Sir觉得,一是语言,二是门槛。

德语的小众,使得德剧势必不会如英美剧一般,会造成蜂拥效应。

但最重要的。

是这部的门槛确实不低。

比如剧集中最重要的年代设定:魏玛共和国。

是不是这个词一出来就想到中学课本?产生了被劝退的念头?

但其实如果换个说法。

这是1918年德国战败,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掀起二战,这之间的历史呢?

会不会就容易接受多了?

是的。

作为一个政治、历史剧,它聚焦的是德国历史上一段极为特殊的时期。

讨论的是,从一败涂地,到翻身成世界历史的大反派,这十五年,德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又是什么,让德国一度横扫欧洲无人能敌?

当然,拍剧不是写论文。

它不会给你讲大道理,也不会用枯燥的语言告诉你哪里是知识点。

它聚焦的那个年代中下层的群像

于是你可以自然感受到,一战之后,德国本土没有遭受大的破坏,在皇帝下台帝国解体后,社会上的混乱局面:

一方面,由于战争赔款,国内经济迅速崩溃,底层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各方政治力量趁机粉墨登场,基本上人类政治史上有名字的意识形态,都在魏玛共和国出现并发光发亮。


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保皇派,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反战思想……甚至是每一个主义里都还有各种派别。

我们常说《巴比伦柏林》有史诗感。

就在于用浮世绘一般的方式,展现了1920年代末的德国政治中心柏林的混乱社会现实。

还是得给没看过前三季的朋友交代下前情。

简单来说,你只需要记住几个人的名字:

格里安(沃尔克·布鲁赫 饰)、夏洛特、阿尔弗雷德。

前几季的故事,大致来说,就是分别用几条故事线,塑造了这几个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生活处境。

比如男主格里安。

曾是退伍军人,患有PTSD。

好不容易混成了警察,却身不由己,明明是忠于职责的工作,却常变成给上层人助纣为虐。

而在生活上,他又和自己的嫂子搞在一起,难舍难分。


比如女主夏洛特。

穷苦出身,靠着打拼成为了柏林警察局凶杀科唯一的女调查助理。

但之前,为了补贴生活,她不得不在晚上去夜店卖身挣钱,如今花了三季才和格里安走到了一起。


比如阿尔弗雷德。

豪富家庭,资本家少爷,但被强势的母亲压得喘不过气。

他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里豪赌一把,攫取反抗的资本,最后大获成功。

有可能,他会成为左右剧情的X因素。


而围绕男女主的还有政府高官的明争暗斗,社会运动的风起云涌,大萧条等国际政治事件影响,以及他们自己家人、生活的困境,每日所看所听所想(尤其是德国电影产业黑帮势力的繁荣),使得整部剧对于历史真实的真实还原和刻意改编——

都混杂在一起。

除了史诗感,很难用一个词来形容《巴比伦柏林》的气质。

但对于一个所有人都知道历史结局的故事来说。

《巴比伦柏林》的故事,有着一种文明注定走向毁灭的无可奈何。

时隔百年,那种淡淡的叹息与忧伤。

依然值得回望。


02

回到第四季,开始于1930年12月31日。

距离魏玛共和国消亡,纳粹彻底掌权,还有两年的时间。

这一天天气很冷。

但不影响女主夏洛特的好心情。

作为柏林警察局凶杀科唯一的女调查助理,她已经完成了阶层跃升,工作体面,收入不错,如今还收获了和格里安的爱情。

这天,她来到了音像店。

找到了心中的舞蹈神曲唱片:埃米尔·安格斯的《这一天价值连城》。

然后订好了约会,准备和恋人在新年跳第一支舞。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而在另一边。

男主格里安回家练习舞步,把耷拉的头发梳成大人模样,换上帅气新……军装?

纳粹的冲锋队服。


没错,此时的格里安已经成为了纳粹武装组织——冲锋队的队员。

而今晚。

他将跟随着冲锋队,进行一项突袭犹太人商店的行动。

《巴比伦柏林》写社会,也顺道展现了纳粹的成长变化过程。

但此时的纳粹还和大家想象中不一样。

前几季里,在曾经的政治警察头目温特等实权人物的眼中,纳粹不过是街头黑帮和混混,是脏手套和尿壶,干得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用完就弃。

如今第四季,当格里安他们准备大干一场时,却被来自慕尼黑的党中央下令摁住:


为什么?

因为如今的纳粹,准备进军国会,要走上正轨,“打砸抢烧”太跌份。

(纳粹是靠选举上台,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吊诡)

但慕尼黑指示没用。

因为在冲锋队长看来,希特勒,他凭什么管我?


看起来是首都的积极分子反对党中央的指手画脚。

但也恰恰证明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复杂局面,连纳粹党里,也混进了不少跟风之辈。

不出意外。

当晚的柏林街头乱作一团,冲锋队四处袭击犹太人的商店。


可能有人会问,警察呢?

别忘了格里安自己也是警察。

跨年夜的警察们,早就严阵以待了。

不过,是在看戏。


大萧条之后,社会动荡,经济凋敝。

明面上是冲锋队在打砸抢烧,但暗地里,警察也未必没有养寇自重的嫌疑。

等纳粹闹够了,警察便一拥而上抓人。

因此在第四季的第一集就贡献了名场面:

慌不择路逃跑的格里安,碰上了寻找妹妹的夏洛特。


这个跨年夜,让夏洛特大受震撼。

虽然事后证明了。

格里安是警察局派入冲锋队的卧底。

但格里安和夏洛特的争吵,结合上边冲锋队长辱骂希特勒。

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某种共识:

冲锋队的急速扩张,是人们真的信奉纳粹那一套理论么?

不一定。

当一个社会普遍出现了失业,贫穷,萧条,饥饿,困顿……的时候。

人性的恶就会被放大。

当一个社会的人可以不顾法律的明文而施展自己权力的时候。

人性的恶更会没有节制。

人讨厌当下,但恶意,却会为自己的愤怒,找一个发泄的借口。

尤其还,经常以一个正义的名义。



03

但夏洛特和格里安的争论,还是基层公务员之间的讨论,是普通人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而来到浮世绘的上层,这种政治变动的风声更紧。

大萧条之后的魏玛共和国,是一天不如一天。

《巴比伦柏林》里,经常能看到路边乞讨的百姓。

而另一边,资本家大少爷阿尔弗雷德却因为在大萧条里投机,挣得盆满钵满。

娶媳妇,办舞会,在柏林开party。

甚至大谈发展火箭,搞登月计划。

真正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种宴会当然也免不了利益勾兑。

各种政治要员出席,当然也包括前几季里大出风头的政治警察头子温特。

果然第二天,在得知跨年夜动荡之后,温特杀入警察局兴师问罪,质疑警方行动太慢。

局长告诉他,源头是慕尼黑的政治团体,冲锋队只是打手。

但温特认为,警察没有秉公,是软弱,是问题。


明面上看,是温特在报之前竞争警察局长失败的仇。

但实际上,也是在借此事敲打警方:

新一轮政治动荡即将开始,警察应该选边站了。

而《巴比伦柏林》在展现这种政治角力上,尺度一直很大。


比如前几季里,动辄血腥地镇压群众运动,抓捕左翼分子,上层为此进行利益勾兑。



很多人可能都会很好奇。

一战后聚集了德国精英们共同编制的《魏玛宪法》在当时算得上最先进的文明产物。

甚至当今的德国宪法还保留着它的许多条文,

但,为何以此建立的共和国,却充满着脆弱与动荡?

源头,除了《凡尔赛条约》丧失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瓜分,200亿金马克(约8万吨黄金)的赔款的压力。

更重要的。

是某种违背事实的共识,在民众间蔓延。

比如国家屈辱。

一战德国是战败国。

但问题是,战败时战火并没有烧到国内,德国民众并没有切肤之痛。

加上好战派的煽动,许多德国民众都对战败这事抱有不满。

他们甚至觉得——

失败,是因为有内奸递刀子。

因此,《凡尔赛条约》,成了魏玛共和国的“原罪”。

像历史上的魏玛的外交部长、百日总理施特雷泽曼,和法国总理白里安同时拿了诺贝尔和平奖。

剧中做了很真实的刻画。

他对右翼甚至黑色国防军的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因为他想尽最大努力,保持的德国利益和民主制度的平衡。

我所谓的和平调解
为的是不让新的协定建立在道德耻辱
以及对我们祖国的经济压制上


但一个缺乏真正洗礼的社会,是没有和平与民主的土壤的。

再伟大的政治家都没法力挽狂澜。

军队的宣传,民众的仇恨,最终让魏玛共和国先天残疾。

正义和善良的力量,只能摇摆不定、夹缝求生。

比如前几季里,警长本达曾抓住了泽格斯少将部署黑色国防军的把柄,人都带到警局准备审讯。

但大总统兴登堡的一则电文,就让本达、格里安所有的心血打了水漂。


比如渗透在警局的右翼势力温特警探,甚至会威胁嫌疑人在法庭大改证词,把屎盆子扣到看不清他们的共产党人头上。

用的,还是最下流的亲情威胁。


《巴比伦柏林》从当事人的视角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吊诡:

我们已经活在一个文明人构建起的地上天国里。

为什么我们依然活得这么痛苦、难堪。

为什么那些文明的法律条文,面对人性的堕落与恶意。

没有半点抵抗力?

为什么走马灯似的政治试验,一锅乱炖。

炖出了一个纳粹和希特勒?


04

如果你仔细看,《巴比伦柏林》的海报,每一季都有变化。


前三季,从纸醉金迷的载歌载舞,到金箔尽褪,露出大时代下迷惘的人。

再到第四季。

笙箫歌舞中,直视历史的两人中横亘出一条狂热的血河。


历史在洗刷中逐渐显露底色。

直到1933年,希特勒完全掌权。

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变化?

不管今天的人如何反思,在当时看来,都是民众的“人心所向”。

那些年,德国民众不好过。

经济上——

他们遭遇了大萧条。

1929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的浪潮席卷全球,让本就风雨飘摇的魏玛共和国经济遭受重创。

第三季片头。

格里安走出股票交易证券所。

惨白的灯光,飘飞的账单,人们像行尸走肉一样嘶嚎着。

而上方,则出现一双凌空的脚——

一个上吊的人。

资本家玩着做空的游戏,破产的人民该何去何从?


那些表面的和平之下,中下层生活悲惨,食不果腹。

政治上——

党争让社会愈加混乱。

血腥五月事件。

一次工人游行,造成了至少有33名平民死亡198人受伤,1200余人被捕。

而这基本上是两党相争的结果。


激化的阶级矛盾下,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被社会浪潮裹挟着向前。

像极了被强行推到示威者前线的格里安,在双方激烈对抗中跌跌撞撞。

也像每一个在无力掌控自己命运的德国人。

这就让民众滋生出一种强烈的情绪——

对混乱的恐惧和对秩序的渴望。



电影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无论是剧里让黑帮家族票房大卖的《激情恶魔》,还是剧外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大都会》。

无论是邪恶博士催眠梦游者杀人,还是底层爱上了上流阶级的机械人。

光怪陆离的布景、惊悚撼人的剧情。

德国表现主义背后,总是渗透着德意志民族服从威权的疯狂心理。

这么看来。

希特勒的上台似乎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2015年的政治讽刺喜剧《希特勒回来了》里,一个片段令Sir印象深刻。

当希特勒穿越到了现代德国,依然饱受追捧。

他通过极有煽动性的政治发言,成为电视综艺里冉冉上升的新星。

而挖掘他成为电视明星的编导,发现了他的真实面目,打算把他逼到天台,甚至开枪打死希特勒时。

夕阳余晖中,希特勒不紧不慢地回答编导的质问。

-你是个怪物
-我就是怪物
那你同时也得审判
那些选取出怪物的人
他们都是非常普通的人
他们决定 选举出一个不普通的人 
同时把这个国家的命运交给他


1933年时,没有人是被宣传欺骗的。

“不是希特勒选择了德国,而是德国人选择了希特勒。”

为什么?

你从来没有自问过
为什么人民需要我吗?
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和我一样
我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观
我是你的一部分 你们所有人的一部分


编导手一哆嗦,开枪打死了希特勒。

镜头一转。

原来,这是希特勒在拍摄有关“希特勒”的电影。

真实情况是。

编导不厌其烦地解释着“真相”,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而希特勒,再次成为活跃于媒体和银幕的“精神偶像”。


《巴比伦柏林》印证、又深化了这层历史基因的探索。

它告诉我们。

被看到的,不应该只是在痛苦和无所适从中选择希特勒的人民。

而应该是在选择的背后,那每一双助推人民,不得不选择希特勒的手。

街头底层——

基层纳粹混入了其他党,挑拨政府与民众的矛盾。

上层机关——

右翼势力想利用纳粹制造混乱、散播恐惧,为威权政府造势。


每一股势力都为自己着想,但每双手又同时在助推着人们的情绪。

于是最终。

纳粹式的价值观被塑造了出来了。

人们的样貌也扭曲了。

善恶不辨。

持续了很多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西贝偏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