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年轻人:嘴上爱着朱珠,心里全是妍珍

毒Sir Sir电影 2023-07-28
万万没想到。

这届年轻人,连看个动画片都能将自己的情绪压力带入其中。

就拿《长安三万里》来说。

人们看到高适。

看他自始至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不骄不躁,广大考公青年于是羡慕其——

内核稳定。


而李白呢?

人们看到他在吃了闭门羹后,不时狂笑,与空气对打,于是也想到了另一个让人“羡慕”的词——

发疯。


一边爱好“内核稳定”;一边……爱好“发疯”?


巧了。

Sir也是如此(这里代表Sir还很年轻的意思)。

看上去很分裂?

其实不是。

稳定和发疯,本质上,其实是同一个意思。


01

渴望“稳定”


《乘风2023》刚开播的时候,有一位女星登上了热搜,她与高适一样,收获了广大网友“内核稳定”的好评。

朱珠。


第一期里的名场面,当所有人起身迎接“品如”和“艾莉”时,只有她,低声地问了一句:

《回家的诱惑》是什么?


emm……情商不高?准备不足?

或许背后所反映的是,哪怕是在门面工夫要做足的娱乐圈,哪怕是不熟也要装出闺蜜情的综艺节目里,她也“不在乎”。

就像她在2016年《非凡搭档》里的那句话:

其实我也不太在乎别人怎么看

或者嫌不嫌弃我

我自己对我自己是很有信心的



朱珠是一个对自我有着丰盈的掌控感的人,在这个节目里,她不会轻易被旁人的看法左右,也永远保持理性乐观。


也因此,她被广大网友列为新一任“学习楷模”。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为什么这么羡慕“内核稳定”的人?

或许。

流行词里折射的是当下的流行情绪。


2020年“内卷”一词肆虐全网。


为竞争而竞争的过度消耗,却只能被迫卷入其中的悲哀,成为共识。


随后,与之相对的对抗性词语开始盛行。


2021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躺平”榜上有名。
既然这片土地从没真实存在高举人主体性的思潮,那我可以自己制造给自己,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最早的躺平学家之名言语录


2022,“松弛感”备受追捧。


至今仍是各家明星努力争取大众好感的营销关键词。



到了今年,“内核稳定”开始流行。


小某书上,相关博文轻松斩获上万人的点赞。



详细教程也铺天盖地。


从月计划到周计划,从月复盘到周复盘,手把手带你走上“内核稳定”的厉害人生。


新词层出不穷,看似花样百出。

但本质上,其实都在谋求“抗焦虑体质”。


为什么?

这是个前所未有的,充满着“危机感”的时代。

技术突飞猛进,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畅想着AI的未来,似乎过不了多久,我们身边的工作都会实现自动化进程。

但“人”呢?

在经济的压力下。

人,不得不又变了回去,变成了《摩登时代》里的卓别林,成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可替代机器。

一个不需要思想,只需要拼命的工具。


在这个基础上。

人们怎能不去怀念那个什么都慢的年代?

怎能不去渴望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心态?

说白了。

渴望一个不再紧绷易碎的自我,一种不再受外界因素所裹挟的自由。


是每个人,理想中的精神宇宙。

同时。

也是我们对这个世界不满的直接反映。

人,或许本不该如此。


02

放肆“发疯”


但,稳定的同时,我们却并不愿意“认命”。

还记得今年最热的韩剧是什么吗?

《黑暗荣耀》。

宋慧乔颠覆形象出演发疯的复仇大女主,一个荧幕罕见的极致疯女人,为了复仇校园霸凌者她不惜堵上自己的人生,在压抑与蛰伏中等到属于她的爆破时刻。


△ 多种疯笑


只是。

让这届观众嗑得上头的,却不是女主。

而是更疯批的反派。


他们以“西八”咆哮式精神状态完美演绎出“当代年轻人现状”,由此成功血洗B站。



没错。

这届年轻人就是这么的精分。


一边渴望着稳定。

一边又热爱着发疯。

他们的日常发言be like:陷入毫无逻辑、混乱失控的大段文字里,往往伴随各种符号和表情,或是括号注明各类癫狂的精神状态。


p.s.此类发言状态的学名为:发疯文学。



他们喜欢的影视剧是《怒呛人生》。


飙车、竖中指、fxxk随时挂在嘴边、出轨,跑到别人家里大小便......



为什么?

因为没有人真的会成为机器。

当你面对这个无常的世界,谁也无法保持情绪稳定。

举个例子。

谁都会在工作中遭遇领导/甲方的不合理要求,怎么办?

理性上告诉我们,要情绪稳定。

毕竟,根据今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6-24岁的青年失业率升破20.4%,为2018年以来的新高。

我们还需要这份工作。

于是,假装虚心接受,假装心底认同,然后重振旗鼓,继续完成剩下的工作,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但这是长久之计吗?

不。

我们同样需要私底下的吐槽,需要另一面的反抗。

还记得某瓣上关于“为什么会流行发疯文学”的帖子底下,高赞回答说:

“其实我们是不被允许发疯的,所以用发疯文学伪装一下。”


是的,“伪装”。

好像只有将情绪折叠,压缩成胡言乱语的时候,我们才能让不满的宣泄安全落地。

说到底。

人们需要宣泄的出口。

需要用“西八”、“fxxk”来排解自己的不满。

毕竟,我们首先,还是个活生生的人。

也正是如此。

神奇地,佛学出现另一充满时代色彩的派别——

博佛学


啥意思?

简单来说。

需要“内核稳定”时,我们便会去“敲电子木鱼,盘电子佛珠,积赛博功德,拜机械佛祖”。


但需要发疯时。

我们就会打开电子木鱼,疯狂点点点,那叫一个治愈。


△ 图源@斑点的不妙冒险|积功德拼的就一个手速


所谓一“鱼”两吃,两不误。

但问题是。

这两种极端情绪的背后,真的只是经济问题吗?


03

压抑的一体两面

如果要去找《长安三万里》中李白和高适的相同点,Sir觉得,无可避免地会提到一个词:

焦虑。

在电影里,这种焦虑是职场,是理想。

而在现实中。

它可以囊括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职业——

2022年的高校毕业生可能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季节,有数据统计,毕业前两个月他们的去向落实率仅为23.61%,于是,在有关青年网友的调研报告里,“焦虑”是多数人的心理常态,大家对“学习/工作”的焦虑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于“健康”。
学习/工作焦虑的占据77.1%,显著高于排名第二位的健康因素(30.0%)和占据第三位的外貌因素(18.2%)。

换做是你,能不焦虑吗?

比如说,感情——

当舆论场上男女对立越来越严重,当婚姻中的悲剧越来越集中,当电影电视里都在告诉你感情不可靠,婚姻不可靠时,你遇到一个你心动的人,还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吗?


换做是Sir,也得焦虑。

生育焦虑、技术焦虑、道德焦虑……层出不穷。

想起哲学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一书中重新解读过普罗米修斯神话的故事,他说,在现代功绩社会中,每个人不得不活成充满自驱力,甚至自我剥削的“功绩主体”——

啄食普罗米修斯的不是秃鹰,而是他的另一个自我,一个对自己严苛要求到不惜施暴的自我。

追求某种看似进步的自我管理,反而常常暗示着一种新的自我压抑机制。

恐怕,这才是焦虑的根源。

因为环境使然。

明明已经用尽全力了,却依然无法挽回生活下坠的颓势。

于是,置身于结构性困境的年轻人们,便不知不觉地在外力驱使下形成一种自我鞭笞。

将矛头指向自己。

怎么办?

寻找二舅那般,能够“治好精神内耗”的奇药?

△ 图源@衣戈猜想

还是投身“妍门”,做一个“顶级反PUA大师”,“著名反精神内耗大师”?



Sir给不了你答案。

但我却想起了《漫长的季节》里的一个镜头。

再也没有阶层优势的王响,再也没有身份地位的马队,再也没有幸福家庭的彪子,三个人聚在KTV里待了个通宵。

失意的人生,不过如此。

但。

在那首《Surprise》的音乐中,三人却甩开包袱,放飞自我,一通尬舞。


那一刻,他们活在了“当下”。

或许。

既然人生已经不可避免下坠。

那么至少,我们还可以选择下坠的姿势,还可以保持当下的尊严。

既然我们无法看清明天。

那么或许,不纠结、不回头地走下去,才是我们唯一的选项。

要知道。

“不确定”,同时意味着更多的可能。

“向前看”,才会拥有希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巴斯特冷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