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1涨到了9.4,但没结束

毒Sir Sir电影 2023-12-14

“一星运动”过去了。


当尘嚣退去,事实也许更清晰地浮现出来。


可以说说《辛德勒的名单》了。


最近这部影史经典,经历了从9.7到4.1,再从4.1到9.4的过山车。



这场运动主要聚集在B站上。


虽然豆瓣也涌入了一星,但由于超过一百万人打出的9.5分一时难以撼动,于是网友转向了数据量更小的B站评分体系。


原因呢,概括起来说就是这部电影“屁股坐歪了”。



10月17日,以色列反击哈马斯的铁剑行动升级。加沙一家医院突然遭到轰炸,哈马斯称这是以色列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400人。

概括一下这次舆论的传播逻辑——

对战争的谴责演变为对犹太人的厌恶。


在演变为对一切反映二战犹太人遭遇的电影的“一星”报复。



首当其冲,是《辛德勒的名单》。


因为这部电影的影响力最大,又是一部关于拯救犹太人的电影,被部分网友认为是“救错了”,“农夫与蛇”。


因为同情巴勒斯坦人民的遭遇。


所以《辛德勒的名单》必须一星。




例外是《万湖会议》。


这部展现纳粹商讨大屠杀的内部会议的电影,原本是反思历史的,却被今天的网友看出了“爽片感”。


表示要深入学习会议思想,坚决贯彻执行方针。



巴以冲突,是一个绵延不断、纠缠不清的话题。


在今天的媒体环境下,既缺乏充分的报道,又缺乏讨论的空间,几乎是不可能在中文社交网络上达成共识的。


比如,有人同情巴勒斯坦人。


另一些人则会问,那么之前被袭击的以色列人你们怎么不同情呢,这场冲突不是哈马斯先挑起的么?


再比如,“加沙地带一所医院被轰炸”。


这个消息最早来自BBC,引用的是哈马斯一方的说辞。


但很快新闻被质疑,比如以色列军方表示受伤人数被蓄意夸大,且袭击是由哈马斯的火箭弹造成,后续BBC经过核查和更多第三方采访后,也将新闻更正为:“哈马斯与以色列互相指责”。


有人相信了报道。


但有人则会说:BBC不一贯都是造谣吗,这也能信?



所以,要讨论孰对孰错,几乎无解。


但话说回来,即使一切责任全在以方,“一星运动”的合理性是否存在——


今天以色列政府犯了错,能否代表当年纳粹做的就是对的?


能否代表30年前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就拍错了?


今天发生的事,或许能改变你的立场,你的情绪。


但。


你的情绪和立场能改变历史吗?


不少人由于“反战”,反出了历史虚无主义。


否认掉世界的共识,否认掉我们自己教科书上也有的内容,怀疑起二战的大屠杀、集中营都是捏造的。




你会发现在这个信息纷乱的网络上。


要厘清一段历史并不容易。


要让电影的评分免受外部因素冲击,更不可能。


或者更直白地说——


多说无益。


你不可能说服他们,也不能阻止他们的情绪冲破堤坝,爆发下一次的“一星运动”。


既然急着去争辩、说服无效,不如平静下来去观察和理解——


他们为什么?

一个背景是,《辛德勒的名单》争议最激烈的阵地B站,是一个用户平均年龄仅21.8岁的地方,他们超过一半还是学生。


不少人,正处在“中二”的阶段。


这一来自日本的说法,出自TBS广播节目《伊集院光 深夜の马鹿力》,形容经常自以为是地活在自己世界、做出自我满足的特别言行,或赋予自己一些自认为帅气的特性但同时稚气未脱的人。


他们在叛逆期。


是自我意识的膨胀期,也是价值观剧烈摇晃和重组的时期。


常常表现为会蔑视一切权威,认为自己掌握了对世界的终极见解。


Sir不止一次提起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张震饰演的小四,遭遇的就是一场青春期的价值危机。


他突然发现,平时崇拜的父亲是怯懦的,教书育人的学校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喇叭里的政治人物是虚伪说教的。




那他该相信谁?


他的价值观在青春期的重组阶段,没有获得可靠的参照物,于是他只有在社团帮派中找到归属感。



其实。


抛开今日的巴以冲突。


B站上的一些言论并不新鲜,看看这些更早的留言和弹幕。


在纪录片《希特勒的崛起》的评论区。


希特勒被亲昵地称呼为“小胡子”,弹幕认为他的罪过是被西方国家夸大其词,那都是战胜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抹黑。



按照一些网友的说法,希特勒应该平反,因为他是“民族英雄”。




同样被册封为“民族英雄”的。


还有美国弗罗里达枪击案的嫌疑人。


一个视频中,笑脸盈盈的少年正在面对镜头,发表“我的目标至少是20 个”的恐怖言论。


但是此时,弹幕没有为远方的哭声而哀悼。


而是摇旗呐喊——


“抗美英雄”、“美丽的风景线”、“助力每一个梦想”。



今年,B站掀起一波百万UP主停更潮。


财经媒体的报道,全部指向市场的现实,“流量下滑”、“创作激励减少”、“广告分成问题”……


但在创作者看来,比起这些现实问题,更让人心灰意冷的是——


氛围的变味。


为什么今天B站的年轻人要抵制《辛德勒的名单》,以及一切二战电影。


他们可能根本没完整看过这些电影。


就算看了,也不在乎电影想表达什么。


他们只是知道——


电影是意识形态的工具,是表达立场的武器。


就像日剧《日本沉没》的弹幕里。


有人关心这部剧讲了什么吗?


大家给它打高分,仅仅因为片名“大快人心”。


弹幕不是为遇见同好而快乐。


而是一场充满仇恨的狂欢:


“普天同庆”“借你吉言”“请一定要沉没。”




在今天。


比起一部电影好不好看,能不能打动人,更重要的是——


你有没有存在的“正当性”。


一切关于电影的评价,仿佛都成了国与国之间的角力与斗争。


2017年,因为《战狼 2》和《敦刻尔克》同期上映,后者被集体抵制。


理由是:

 

给《战狼2》出钱的才是爱国者。


给《敦刻尔克》买票的就是“送子弹”。




2021年,东京奥运会进行时。


因为民族情绪的高涨,对比赛操作的不满。


所以即便是靠“手撕鬼子”雷出天际,连央视都要公开批评的《抗日奇侠》。


都能逆势翻盘,被爱国人士赋予新的“现实意义”。




抛开国籍、种族、立场,仅仅是感受一部电影带来的情感与震撼,理性平和地讨论一部电影的优劣。


还有可能吗?


实话说,Sir有点灰心


在市场间歇性红火,间歇性疲软的泡沫中。


电影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过去我们看一部电影,是在用黑色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


然而今天,很多人是在光明中寻找污点。


不是他们还需要文艺作品。


而是被片面事实煽动起的仇恨,被围栏圈养的民族主义,还需要发泄的工具,斗争的敌人。


昨天,是热卖的《雄狮少年》,因为一双符合大多数中国人外貌特征,却被过度解读的“眯眯眼”,哪怕被央视也表扬了,始终摆脱不了辱华指控。‍‍‍




今天,是反对战争、反思人性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因为今天的某种“反战需求”,就被扔进垃圾桶。


如果有人不同意这种偏激。


便被冠以——


“屁股坐歪了。”


“没有大局观。”


“大是大非面前,你还在谈作品?幼稚。”


其实,问题并不是《辛德勒的名单》评分被扭曲,因为如果你真的看了电影,真的不喜欢,当然也可以打一星。


问题就在于——


他们根本看也不看了。


因为没看过,也就没有感性认知,对这部电影也没有情感共鸣,那么《辛德勒的名单》就成为了一个单一的标签:挺犹太人的。


今天的一星,也是给标签打的一星,并不是给电影的。


所以,问题不是电影被骂了,是根本没有人在骂电影本身。


如果这样的经典都已经没有年轻人看了。


那么电影的明天,将会是什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老板娘没有假期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周迅黄渤张译刘德华,这个月都要爆

从前的万圣节已经死了

我就当这是晚安,老朋友

唉,于和伟和郭麒麟争什么

中国科幻,胆子都在这了

这对CP圈不到钱,可真着急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