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黄很暴力的国产片,我不吐不快
这一年,“尺度”“暴力”这样的词已经被说麻了。
动辄“一刀未剪”。
动辄“突破尺度”。
就拿刚刚上映的《爆裂点》来说,一开场就能看到现代“车裂”:人质被狂飙的汽车拖拽,最后被活生生从腰部撕开,血肉、脏器涂抹水泥地面。
难怪在港公映时会被定级“三级片”。
仿佛片中那些亟待释放、消解无门的愤懑情绪,最终都外化成为叠层的暴力场面。
个例吗?
显然不是。
Sir最近学到了一个新词:“发港疯”,说的就是这些港产片在视觉上“发疯”的情况,不仅是张家辉所说的“追赶跑跳碰”,更是肆无忌惮的暴力直给。
而“发港疯”的电影。
何止于港片。
如果和往年电影比较的话,你会发现,今年的内地院线,暴力,正成为创作者重要的表达手段和内容猛回潮,借用已故港片导演林岭东的片名,那就是“目露凶光”。
就是要让你从生理到心理都不舒服。
所以,为什么今年的华语片越来越“疯”了?今天这篇,Sir找到了@钱德勒,打算说清楚这个问题。
脱掉“疯狂”的外衣。
我们会看到,里面都是些说不出口的现实。
文|钱德勒
Sir电影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1
讲不出的暴力
今年,率先发“港疯”的其实是手快的邱礼涛。
年内,他已经有四部电影上映,7月份的《扫毒3》和8月初的《暗杀风暴》都属于流水线生产,惯性产出。
但是以暴力表达而言,8月底的《绝地追击》和国庆档的《莫斯科行动》就有些峥嵘骨架了。
先说前者。
《绝地追击》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扫毒题材,却与“扫毒”系列有着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
作为群戏主角的边防武警特战队,面临的最大敌人反而不是惯常思维里的毒贩,而是拥有致命摧毁力的特大山洪。
因此,隶属编号8077的战士们在片中遭遇了各种惨痛死状:
被泥石流吞噬、被洪水卷跑、被地雷炸飞。
毒贩与之相比,反而显得有些弱鸡。
这样的故事框架就传递出很港派的cult气质,是有一些连观众都戏谑的黑色幽默。
就像电影结尾,人牺牲得差不多了,雨就停了,指挥者长舒一口气,可以回家休息了。
最恐怖的施暴者非此者,而是彼者的错位表达。
这样的“手段”邱礼涛玩过好几次。
就像连续两部《拆弹专家》中,抛给正面人物和观众最有压迫感的设定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匪帮,而是钢筋水泥的城市体——
红磡海底隧道、香港国际机场分别要被炸了,它们会让更多人瞬间化为乌有。
犹如《绝地追击》中的山洪,来得正是时候,加大作用力,直接碾压脆弱人性。
为什么要这样?
邱礼涛的逻辑是,先把暴力极致化成为非人的环境作用力,但谁又都知道,这些力量又都有明显、确定的人格化,代表着普罗大众内心深处畏惧的神秘大手——
权势。
相比之下,见血见肉的暴力反而因为其确定性而变得常规。
而《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呢?
这回邱礼涛在国庆档交出的作业,豆瓣评分勉强及格。
在我看来,有邱氏气质的暴力表达只在开头结尾。
如果没有提前做功课,观众在走进电影院之前的预期可能是电影将比较完整地展示大劫案地全过程,但实际上重点在于中国警方如何深入异国他乡抓捕作完案的悍匪集团。
电影一开始,用黑豹《无地自容》快速地铺开上个世纪90年代初欲望蠢蠢欲动的世情长卷。
然后当机立断切入大劫案现场。
我觉得这种单刀直入,毫无铺垫的进入,本身就是一种“暴力”。
事实上也是如此。
非常密集的镜头涌出来,悍匪嚣张跋扈,一言不合就开干。
其中有一个细节,一个女悍匪看一名身材姣好的女乘客不顺眼,就煽动男伴实施强暴,她在一旁聒噪助兴。
这个过程被镜头表现出来了,虽然没有任何裸露镜头,但因为是同性别的施暴,已经能让不少观众感觉不适。
还好,这些暴力场面“恰到好处”地收住了。
电影主体部分就是很套路的“追赶跑跳碰”,加点枪火加些汽车、火车以及飞机,怎么爽怎么来,自然平庸就如影随形。
没想到的是,结尾居然有神来之笔。
洗心革面,帮助警方抓捕悍匪的国际老炮儿瓦西里(刘德华 饰)被抢打瞎眼睛,反水的承诺被兑现了。
一个红衣小女孩从人群中走出来,热情地喊“爸爸”,刘德华捏住她的手,重复三次“想我吗”,张涵予饰演的警察不忍心地把眼神挪开。
镜头语言显然是有解读空间的。
这个女孩究竟是不是瓦西里的女儿?观众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开头的暴力是赤裸裸的挑衅。
而结尾呢,是在一系列套路铺垫之后的曲笔,邱礼涛的黑色幽默又来了。
对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来说,是什么可以压制他到毫无反弹之力,很难讲,真的很难讲。
02
辱她的暴力
林超贤、邱礼涛都在“发疯”,狂轰乱炸、见血切肉。
实际上,内娱的电影也不遑多让。
我注意到两部卖座电影,有些镜头较之以前同类型,可以说在暴力表达上已经有点狠了。
第一部当然是暑期档的大爆款《孤注一掷》。
有人评价它是反缅北电诈行动的前哨声,在片中它用各种办法展示了电诈集团的残忍,比如把腿活活打折、利器戳穿手掌、走投无助者绝望跳楼等等。
但是对我来说,最高级的暴力戏,在豆瓣评论区中被屡屡提到的,就是陆秉坤(王传君 饰)让梁安娜(金晨 饰)下跪。
没有激烈的撕扯、没有咆哮的粗口,只是冷冰冰地命令,后面也没有继续展示。
但是观众马上就能感受到,暴力与性的协同,在性方面的侵辱是直捣灵魂深处的。
稍微延展一点。
片中逼人下跪的“辱女”戏,客观说,成为了今年不少电影故事依托的底座。
比如《拯救嫌疑人》,翻拍韩国《七天》,讲述一个母亲为了给被奸杀的女儿复仇,绑架了一名女律师的女儿,胁迫她为嫌疑犯辩护,让对方能够逃出法律制裁,然后被迫滑入她布下的制裁通道。
其他有些不伦不类的本土化改编就不说了。
到了结尾,有一处改编就很“诡异”,在原版中母亲为了惩罚真正的凶手,如法炮制,一点点地折磨对方,让他断肢流血,生不如死。
而在翻拍中,惠英红饰的母亲则引入了施暴帮手,用齿轮撕烂一切的粉碎机,凶手被吊着然后一点点地往下喂。
如果不受干扰,可想而知对于母亲甚至观众,凶手的惨状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情绪爽感。
结果为了过审,悟出真相的男女主角赶到,反而阻止了“电锯杀人事件”。在主角道德光环映衬下,母亲反而是一个发疯的变态杀手。
在某种程度上,受害少女母女俩在这个情节点上同时被施暴了。
戏剧化的道德,成了“帮凶”,看似不过是一个“死法”处理的改变,却让整部电影变得有些伪善,也消解了观众看类型片最原始本能的情绪宣泄。
故事里她被辱了,故事外观众也被戏耍了。
03
逃不开的暴力
在今年,前面电影中的两种类型暴力都有非常具象化的视听内容,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可能会有生理不适,但不至于感觉到真正的恐惧。
但是,有一部电影我看完之后是真的怕,那就是文艺片《河边的错误》。
它的暴力表达是无孔不入,又抓之无形的,因为暴力来源于一个人性被扭曲,被强行要求“正常”的时代切面。
片中有几个细节对人内心的挤压力堪称绵长。
第一个当然是片尾在浴盆里洗澡的小男孩,不但笑容与疯子如出一辙,把玩具丢在水中衣服上的动作更是严丝合缝的复刻,表面上看电影告诉观众,这个孩子有智力缺陷。
但更深层次的残忍是,这一段戏又是疯子的前传,童年。
换句话说,联想到B超下心脏怦怦跳的胎儿影像,马哲夫妇的经历是可以理解为疯子父辈的经历。
如果悲剧一再轮回,就像一个人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被刺杀,不止不休,不骇人吗?
第二个细节,异装癖许亮洗脱凶手嫌疑,也暴露不为世容的癖好隐私,他自杀未遂,带着锦旗感谢马哲,春风含面。
马哲走出电影院改造的警所,毫无预兆的一身巨响可以把观众吓得弹出座位,许亮跳楼砸在汽车上。
他主动配合了一次社会化的排异反应。
实际上,从马哲到疯子,从幺四婆婆到酷似海子的诗人王宏,除了局长,几乎所有人都是片中社会的异类。
死亡,只不过是一种排异结果。
在电影这样概念化的社会语境中,暴力就是日常,它必须保证所有人的整齐划一,从行为到思想,就像满大街的波浪头,没有个性,难以厘清真实的面像。
所以,我觉得《河边的错误》最暴力。
在主题上,甚至与《发条橙》有异曲同工之妙。
04
暴力背后的情绪
今天,把近一年的观影感受聚焦在“暴力表达”上,其实是想借这个话题讲清楚——
为什么这些国产电影中的暴力,让人印象深刻并且它们走得更远更深。
上述作品完全可以搭建出一个关于暴力的架构图:
表面的暴力是真刀真枪地去伤害身体,让它破裂、流血,让人感受到真实的痛,并且直面死亡的恐惧。
施暴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环境。
再深一层的暴力是不需要动手的,是来自规则,被道德包装,或者藏在宿命里对人的摆弄;
再再深一层,就是暴力的泛化,它成为流程和系统,是群体的语言和逻辑,顺者麻木逆者消弭。
所以,暴力的偶然性是依附于一个强悍的必然性,它就是真实社会齿轮的咬合。
如何看待暴力,当然也就是在说如何在成人世界里努力保持更多,稍微完整一些的人格残片生存下去。
说回今天话题的引子,林超贤的《爆裂点》。
是它让我看完之后,沉浸其中,久久回味,为什么会有全员发疯,警匪两道被一股邪火冲散,全部堕入无间地狱的奇观呢。
它背后有没有一个稍微合理的逻辑呢?
电影在暴力的第一层级上努力做到极致,花样百出,也存在套路。
有意思的是,量变到质变,它让“以暴制暴”成为一种被娱乐化包装的集体情绪宣泄。
这种感觉是我在看女制毒师(梁洛施 饰)这一故事副线,被击打出来的领悟。
林超贤拍这一段是很作者范儿的。
女制毒师身在重庆大厦2046室,决定冒险与警察合作救出女儿。
最后,女制毒师是抄起一把枪来到前夫的店铺,歇斯底里,最后用枪比着自己的下巴自尽。
从承担任务到发现被骗,是用血淋淋的方式致敬了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女杀手林青霞,更是展现出走投无路发疯的全过程。
一个决心带领女儿好好做人的母亲,随着可能性的希望一个接着一个被暴力掐灭:
丈夫入狱,被传病死;
被迫软禁在金三角制毒;
女儿嗑药,夜店鬼混,被古惑仔侮辱并拍下视频;
古惑仔勒索巨款;
解救女儿,女儿把古惑仔推下楼,成为谋杀嫌疑人;
丈夫没死,摇身一变挤入上流社会,试图拿一沓沓钞票打发母女俩。
直到相依为命的弟弟,任务失败,与一辆汽车同时被炸飞。
没有任何活下去的理由了,怪谁?
或许她一直隐约都感觉到自己是在谎言里走不出来,一旦真相的獠牙在市井人潮中显露,街头发疯诉诸暴力就成为最先选择的出口。
电影中,陈伟霆有一句台词是“三年又三年那种”,没得选只能进入暴力环境里,才是电影最犀利的表达。
所以你看。
现实世界里,对于困境死循环的恐惧,比如经济状况、比如价值感、比如亲密关系甚至比如健康……都可能长期积蓄在内心,酿成愤懑的火源。
尽管最终绝大多数人都在理性之上自劝自解自救。
但电影给的就是最极致的推演,抽掉理性、道德之后呢?怒火会怎么烧,怎么蔓延,如何吞噬一切。
而这,恐怕就是今年的电影在暴力尺度上特别出格的原因之一。
很丧吗?
倒也不是。
因为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也许如何走出情绪的炼狱,爬进希望的明天,就变成了头等大事。
毕竟。
人们所面临的共同考验,往往就是真的要相信点什么美好的事物。
只有这样。
才不至于对生活彻底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