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昨天(1月23日)开幕,龚正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参会致公党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上海市人大代表
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童丽萍:
龚正市长的报告以翔实的数据和实例全面回顾去年工作,高屋建瓴设定今年工作目标,处处体现“实”、突出“新”、强调“快”,每一项工作都是一篇大文章。面对复杂外部环境,上海市在市委、市府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落实国家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四“以”三“统筹”,围绕“五个中心”和“三大平台”建设持续发力,成绩斐然。在人民城市建设过程中,关注民生福祉,加强自身建设,依法治市,带领上海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勇毅前行,施工图成为实景画指日可待,令人振奋!
上海市政协委员
致公党上海市委秘书长刘新宇:
龚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全面,文风平实,很好地总结了去年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对今年的工作又做了较为详实的谋划部署,完成目标任务重任在肩。
上海市政协委员
致公党上海市委原专职副主委马进: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要在各项工作落实上更加用力。希望上海在各行业体制机制创新上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集中力量,攻克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任务项目不一定多,关键是每个任务项目推进要有较大进展,以体现上海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担当作为。
上海市政协委员
致公党上海市委常委马梅:
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实在,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阐述非常坦诚。科技创新关键是靠人。目前上海有一个结构性错位,一方面住房总量供应不够,另一方面很多商办楼宇入住率不高。建议系统性研究这个问题,通过一定的制度、政策将商办楼宇调整出来作为住宅供给人才落地所需。
上海市政协委员
致公党上海市委常委姚薇:
报告中提到的很多工作,都是我过去一年亲身参与的。目前,科学教育存在概念模糊、标准缺失、生态不健全的问题,建议:1.加快制定科学标准,支持和规范科学教育产业发展;2.加快建设多主体深度参与的科学教育生态分产业,组建高水平科学教育联盟,打造拔尖创新人才通道。
上海市政协委员
致公党上海市委常委顾薇玲: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详实,体现了大局意识,彰显了为民情怀。对 2024 年工作安排足足用了 20 页的篇幅把宏伟蓝图细化成了“施工图”,应该说思路清晰、措施有力,特别期待在 2024 年成为市民眼中的“实景图”。建议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布局,加快市级重点项目的建设步伐,同时在城市更新进程中,优化空间利用,释放更多“金角银边”,将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城市空间转化为市民身边的健身场地。
上海市人大代表
致公党上海市委常委唐宁玉:
听了龚正市长的报告,对照2023年年初提出的建设目标,深刻体会到2023年上海市在经济建设、创新发展、改革开放、民生福祉上所取得的成绩,感到上海最近几年围绕“五个中心”“五大新城”等战略任务,持续发力,不断突破,成绩令人瞩目。此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绿色、低碳的关注,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上海市政协委员
致公党上海市委委员孙静:
上海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了一个创新联合基金,整个盘子体量相对北京、浙江来说不大,建议可以更加紧密地和上海的研发需求相结合。例如,在材料研发方面要有五年到十年联合基金的规划,通过这十年的支持,调动上海的科研力量,包括全国研发能力,能够在解决“卡脖子”和关键科学问题上有所贡献。
上海市政协委员
致公党上海市委委员杨曙光:
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发挥了提振信心指出问题、明确方向的作用。一点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很多地方是前后协调一致的,报告如果能附加一个名词解释,就能让大家更容易地读懂报告、更深入了解所述内容。上海市政协委员
致公党上海市委委员胡耀敏:
上海市政协委员
致公党上海市委委员莫晓芬:
政府工作报告很全面,过去一年成效显著。建议针对“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化基础研究,支持应用研究,鼓励前沿交叉研究;针对“着力释放消费潜力”,着力把“流量”商业经济变为“留量”商业经济。
上海市政协委员
致公党上海市委委员韩一帆:
建议:1.更加重视绿色甲醇产业,进一步促进化工绿色转型。2.在推动建设基础学科前沿主体,加大科技设施重大研究设备,上海存在短板。希望加强这方面的管理,特别在用户使用方面,对上海的高校予以支持。3.依托上海高校,建设重大科技基础中心加快建设基础研究中心,提高上海科技竞争力。
上海市人大代表
致公党党员张华:
政府工作报告言简意赅、数据全面,对2023年工作总结客观务实,对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回避,2024年工作任务主线清晰,目标明确,让代表们坚定了信心。“五个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经济目标的实现路径清晰、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深、城市发展和民生保障等举措不断深入。
上海市政协委员
致公党党员王洁:
建议政府工作报告增加人口问题的相关表述。低生育率深究起因,文化致因占很大比重,建议加强对此问题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