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阿里云开发者公众号】读者群
建立个人学习观|地铁上的自习室
阿里妹导读
地铁上的自习室
学习观
初入职场
找到成长类型
理论成长型:对技术类资料,坐得住、看得进去、吸收的比较好,技术原理理解的非常透彻,能够较容易形成知识体系,并能将源源不断的新技术归纳接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实践成长型:对技术实现、工程运用比较擅长的人,善于对技术的实现落地,且在每一次落地后能够有非常多的范式和方法论沉淀,不断形成明确自己的工程风格,就是那些代码越写就越好的人。 经历成长型:对经历的人、事、物有独特的视角,在实际项目中,观察项目的细节、观察别人的行为、观察推进的SOP,不断树立自己对业务模式的理解、人的沟通技巧、事项落地的章法这些与实际运作有关的内容,说通俗点就是天生的PM。
大部分人,其实会在这个三角形中,同时具备多个方向的特质,但是总有一个是特别明显的主要特质,会塑造一个技术人未来对外的技术角色形象,理论成长型为主的人总容易成为一名“技术科学家”,实践成长型会走向一名“技术工程师”,而经历成长型对应的形象则是“技术商人”,我在此对这三种形象的概括可能并不科学,但是足够传神了,相信大家应该能够在周围的同学找到对应的人,当然,现实生活中可能形象与形象的边界也并没有那么明显。
这个时候,重点来了,当你能在这三种成长型中对应到自己的主要特质,那么就按照对应特质最高效的方式来提升自己,比如自己是个实践型的选手,那么学习技术最快的方式就是先找案例尝试实验性技术探索,遇到卡点再去查查资料,而不是找一本对应技术的底层源码原理开始阅读,对于这样的选手,原理的阅读更多的是来印证实践中的种种和梳理碎片化经验的。
路子不对,苦工白费,所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抓住头两年快速、高效的积累。
摆正学习态度
从学校刚出来的时候,最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就是搞不清“学习和工作”的关系。
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第一种是完全学习观念,再说通俗点,就是“学生思维”转变不过来,总觉得工作就是为了获得成长;第二种,是工作挣钱观念,就是毕业了就只为了工作绩效挣钱,而忽略了自身仍需“持续学习与反思”这个技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对于前者观念,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驳斥。我常常跟师妹说的一句话“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职场上,公司给你发工钱,买的就是你的工,是不会为了什么“让你安心学习”这种理由,或者让你做的事“有无成长价值”这种考虑,选择让你做什么工作内容。既然如此,其实并没有站位,能够完全决定自己做什么或不做什么,OKR的层层拆解也是为了各级员工更好的完成公司的目标,所以说在明面上从自身的角度,说什么“我觉得这件事没成长”这种话,甚至以此为由拒绝工作,是一种十分幼稚的行为。
对于后者观念,则更多的是一种提醒。在职场上,“把结果交给雇主,但把过程留给自己”,即便很多职场技能可能最直接的目标仍是为了更好的适应职场,那么这种适应性成长,带来的薪酬回报也会是实打实的,这甚至和几十万年前不断强身健体以在打猎过程中更好的追逐猎物的人类祖先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挣钱糊口,不寒碜。尤其在现在的互联网行业里,市场和行业的变化是在不断发生的,只会端着一个碗,却不会发掘新的碗,在行业汰换的大潮中,大家吃饭的锅燃了又灭灭了又燃下一口,总有一天会饿死。
尽管上述的说法太过现实骨感,可这就是真实的职场。结果才是工作的现实目的,但是可以将学习伴生在过程中,最终还是要回到“平衡”的状态。“我深知,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改变一件事要获得最终结果的诉求,但是当有机会选择获得这个结果的路径的时候,请尽量选择一条能给自己带来额外收获的路径,无论是技术沉淀、方法论总结还是认知提升,交付结果之余,让自己留有一点余温。”
在工作中,尽量让自己进入正向循环:工作达成结果的过程中,找寻学习价值,良好的结果,又可以提供给下阶段工作良好的情绪价值。以此,不让自己陷入日复一日的枯燥中,不断消磨掉自己的热情,毕竟工作过程中少有能让人快乐的,但是升职加薪可以,有所习得也可以。
经年有余
工作几年,工作上的事轻车熟路,即便刚开始看不到明确解法,但是细细拆解也就明白需要如何行事,这是时间和经历在我们身上留下的沉淀。然而,就是在这样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周身的事逐渐丧失挑战,世上又有那么多未知与挑战在那里,却不知该从哪开始,人往往会陷入一种迷茫,就是那种找不到“下一步”或者“下一个台阶”在哪里,应的是那句“拔剑四顾心茫然”。
明知自己有了问题,却不知问题在哪里,对于这一点,其实我也很难分享什么我自己比较认可的方法论,结合自身的境遇,仅以一次对话和一个行为来分享下自己的感受。
一次对话:焦虑迷茫的反义词是具体
前一段时间,因为觉得逐渐对工作乃至事业热情磨灭,就跟一位朋友探讨过这件事情。
朋友觉得人生的意义本就不只在工作,说我之前对待生活的态度太过潦草,下班休息在家的时候连个正经的爱好也没有,不如趁现在找个能让自己沉浸下来的爱好,准能抚平浮躁。我据理力争说我还爱玩游戏、爱盘串,也能磨炼心性,朋友说我这些东西仍是太潦草,须得正正经经系统地学点什么,才有源源不断的获得感和正反馈。
笑骂完此,她表情一脸严肃,变得一本正经,忽问起我:“你现在觉得你到底是哪里有问题,是对这的工作环境不满意?还是对现在做的事不满意?还是觉得干得没意思?你总得明明白白的列出来才合理啊”,当时的我面对这个问题没有作答,直至后面她在微信上跟我发了这样一段话:
“有句话我很喜欢,送给你:焦虑迷茫的反义词是具体。”
“这句话我非常受益,也是那天我问你问题的方式,是希望你可以把问题和情绪具象化。因为我们无法打败看不到的敌人,只能解决具体的问题。”
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遭遇不良状况后,从来没能进一步去分析自己到底陷入了什么问题,作为一名技术人或者工程师,我们习惯了对明确的业务问题,分析、拆解、建模、实现逐一解决的过程,却没能将这项宝贵的能力,用在解决我们自身人生的困惑中,只误以为困惑种种,不可言明。
一个行为:别停下
记得刚开始头一年工作的时候,那会还在上一家公司,有一次季度聊绩效,带我的大哥聊到最后跟我说:“你要记得,你现在这个时候是你成长最顺的时候,就是不断地做不断地想,千万别停下,一停就泄气了”。
这话放在现在看来,不免有些PUA的嫌疑,但是即便过了这么久,我仍然觉得“别停下”这句话是适用于每个时间段的。
每个人的思考方式或认知不同,我也不敢说这个观点就一定对,或许这种说法只适用于我这样的人:于我自身而言,我并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我很难保证在职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清晰的明白下一个阶段需要做些什么,陷入迷茫后,即便给我充足的时间立足自省,凭借自己的认知也难以看到一条明确的道路,每每至此,我就告诉自己先做好眼前事,边做边想,一旦有想法了就试试,觉得不行那就及时止损换一个再试,反正只要获得的体验足够的多,总会有量变引起质变的一天,别停下就对了。
业务听不明白,那就厚着脸皮多问问;需求想不明白,那就找张纸先画图;代码写不明白,那就找个案例先学学;道理不懂了,那就搜书多看看书;不知道该干嘛了,那就看看身边佩服的人在干嘛。这个世界的问题,总有看上去最不聪明,但却最直白的起手点,别停下,先干干试试。
有首歌唱的挺好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是走出来的,不是观想出来的,我特别害怕的是,当我有一天决定停下来,本意是想到特别清晰以后再走,却在长时间的停顿中不自觉地安逸起来,还美名其曰“换种心情”,而对自己身上渐渐弥漫开来的懈怠,视而不见。
随时开始
学习一事,从始至终。每一个阶段其实都能马上开始一门新的学问,如果觉得生活无趣,那么不如找一个新的方向,系统的学点啥,扩充下自己的能力图谱,也权当给自己找个乐子,别闲着。
找自身缺憾
学习最强的动力,私以为是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意,就是觉得不学不行了,非学不可。
就比方说,很多技术人的通病,就是不太会讲话,奇思妙想都在脑子里,就是不知道怎么调理清晰的讲出来,有的时候逼急了只能来一句“我给你看代码吧”,那么为啥代码能讲明白的事,口喷就不行了呢?代码天生是逻辑的,再加上有成熟的规矩和范式约束,自然是条理清晰,但是言语这事,就是因为每天都说,反正都是人话,哪有什么听不懂的顾虑,多数人就会忽略言语的组织和范式。但是在我们这个职业场里,越到后面,“讲出来”就会变得跟“做出来”一样的重要,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一直逃着不去解决也不行,就需要系统的看一些如《金字塔原理》《沟通的艺术》这样的书籍,甚至说《乌合之众》《人性的弱点》也免不了翻翻。
那么回到最开始,其实需要先明确自身的短板,不如抽时间给自己逐层画几个能力雷达图,对自己有个最初步的评估。
亦或者要解决的能力不是人的发展问题,而只是职场技能的自我评估,那么也可以针对具体的场景构建一个这样的雷达。
雷达图还是别的什么图不是重点,评估的问题或大或小也不是重点,重点是得真的去评估!回到前面的论点,就是要具体、要明确,你才会有个明确的目标去解决。如果你问我这玩意怎么打分,我会说凭自己的感觉就好,自满也罢不满也罢,都是自己的感觉,就算周围的人都觉得你做的不好,可你就是坚信自己是牛的,那么谁劝你学也没用;反之,明明已经在某一个圈子里登顶了,别人只配跟在屁股后头,可你自己就是觉得不满意,一直钻研,不也挺好~
索性,我们生活在一个值得窃喜的时代,因为我们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想要,就触手可得,但也因此大多数人是不珍惜的,但知识从不因获得途径变得容易而廉价,只会因我们的忽视与逃避而蒙尘。
找自身兴趣
回想一下,有没有什么一些事,是在你上学的时候说:“等以后自己上班挣钱了我就试试”。
回想一下,有没有什么一些事,是你在上班的时候说:“明年的时候我一定要做做看”。
回想一下,有没有什么一些事,是你在忙的时候说:“等过一阵不忙了,我就开始搞”。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有兴趣、有意愿,距离一个新的开始那么的近,却被我们找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就那么推迟了,直至推迟到遗忘,然后从未开始。我的老父亲自小总告诫我,不要“常立志”,争取“立长志”,虽然直到现在我也践行的不太好,但是越长大越感叹这句话真是又对又朴实无华,当年那个流鼻涕的小屁孩,丫的怎么就听不进去呢。
顺心意,在当下,即开始,别停下。
适当得法
善用工具
说实话,我没想到我能在地铁上变着花的学习,能坚持这么久,当然,也不是一开始就能这么顺当不排斥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去试,后来发现太单一的知识获取形式会倦怠,得搭配着来,米饭再香,也得偶尔来碗面条。
听:一开始最容易启动的方式,虽然跟多数人一样,一开始用《喜马拉雅》还是在上面听郭德纲相声助眠多一点,但后来在上班途中找书来听,尤其在那种嘈杂的地铁车厢里,带着耳机也比较清净,容易集中精神,发现每天都能有一点点小感悟,时间长了也能在写文章中略作引用。再后来,随着上面好东西逐渐开始要钱,忍痛充了一个,发现买来的东西质量是会高一些,更重要的是,钱都花了,不认真听心里觉得亏,反而是动力。完全没空间限制,有个耳机就能行,家务也行、走路也行、坐车也行、开车也行,不过不宜陷入深度思考,“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读:最简单的形式,一开始我更偏向实体书,后来发现实在是不好拿,就买了个Kindle,看的爽了一阵,后来又发现要看带图的内容,就又买了个IPadMini,为了防止自己玩游戏,还故意买了64G最小的版本,再充上一个每月19的微信读书,这一年下来,看的内容早就够本儿了~所以读书这事吧,拿啥玩意看不太重要,但是真的得看,可不能自己骗自己。 写:读书的事,一开始前面看的慢,记得也多,到后来前面看的越来越多,就记不太住了,可能还是对自己的大脑的记忆力太理想化。所以想到一句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是买了一根能搭配使用的Pad笔(配合App:GoodNotes),在地铁上也能站着书写,把自己感觉重要内容和感悟实时总结和记录下来,即便过了很久记不住书中原文,翻翻笔记也可温故而知新。
字迹歪歪扭扭,回头来看,想到当时在嘈杂的车厢里,心无杂念的写写画画,也觉得是一件有趣的事。
我这些方式,肯定是比较土的,相信大家会有更好的方式来配合自己,形式不重要,适合最重要,有心去找一找试一试也很重要。
坐得住
学习,还是要得让自己坐得住。
在环境中控制不住自己,就找个不需要控制的环境,有些人做事是需要先有仪式感的:地铁看不进去书,就回家再看;家里看不进去书,就找个咖啡店;咖啡店看不进去书,就找个图书馆自习室,去跟那些比自己小一轮的少年们一同学习,作为大人,还坐不住,那脸上总是挂不住的。
环境、方法、工具都同理,我们是为了学习才去做这件事的,不是为了好看地学习才做这件事,不要太在乎过程是否高明光鲜,坐得住最要紧,即便你就喜欢光着膀子、扣着脚、叼根黄瓜看经史子集,只要坐得住,心够静,那就这么来。
别太急功近利
看书不一定立马有感悟,学习也不一定立马有收获,别太急功近利,重点是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不断的持续、在积累、在酝酿,一定要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人生的某一个瞬间,曾经的所听、所看终会化作灵感予以反馈,剩下的,无需多言。
结语
上班、工作、下班、休息、睡觉。在退休前的绝大部分时光,可能都是这么度过的,即便有一天从打工人变成了老板,虽然流程变得复杂,大体框架或许也仍会如此。
我特别害怕未来的某一天,等到我体力跟不上,脑力也跟不上的时候,回想起这段平常的打工时光,满脑子除了那些需求项目,却想不出任何色彩,工作仅仅变成了工作,打工仅仅只是打工。
所以在这个尚可改变的年纪,我希望在这段过程中里,在每一个不同的空间,每一个不同的阶段,结合自己的状态,收获一些额外的东西,让自己学习的情态变成一种习以为常,随处而栖,皆有所悟,让自己经过的时光饱含重量,等到再跟那些后来人聊起时,丰富多彩,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