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9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点击上方“生命季刊3”关注我们 文 | 慕荣以待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音频为昊宇弟兄朗读:
新冠疫情已经在美国持续半年有余。疫情不仅对美国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也对教会造成了强烈冲击。大多数教会的主日敬拜从现场的实体聚会改为网络敬拜,许多事工规模萎缩,甚至被迫终止。疫情仍在持续。教会何时恢复实体敬拜,成了许多教会面临的问题。本文将探讨与教会实体敬拜相关的四个问题: 第一,疫情期间是否应该坚持现场的实体敬拜? 第二,如何避免不同观点的人彼此批评论断? 第三,哪些理由拦阻了基督徒参加教会的实体敬拜? 第四,教会如何为实体敬拜做好卫生防护工作? 第一,是否应该实体敬拜 当疫情严峻到医疗物资紧缺、全民安全告急的情况下,为了协助社区抗击疫情,教会在聚会期间采用保持社交距离等安全措施是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在执行尽力做好卫生防护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彻底取消实体敬拜。即使有一个人在疫情期间愿意来到教会现场敬拜,教会的大门就不应该向他关闭。然而,许多北美的华人教会是借用美国教会的场地聚会,当美国教会关闭教堂,华人教会也不得不取消实体敬拜。 目前,美国各个地区的疫情已经度过高峰期,医疗物资供应充足,预防、检测与治疗体系趋于稳定,许多美国教会(尤其是在美国中西部)已经重新开放,基督徒陆续回归教会现场敬拜。但华人教会仍然面临恢复实体敬拜的困难。许多华人基督徒继续在家里上网敬拜,而不愿意回归教会。人们争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在疫情尚未结束时,是否有必要实体敬拜? 疫情期间,网络敬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于是,基督徒不得不重新思考教会观的问题。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基督是教会的元首。教会不是局限在一个建筑物的空间概念,而是超越空间的属灵团体。敬拜的本质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灵与诚实。人们用这些理由论证网络敬拜的合理性,但是,网络技术虽然可以满足某些敬拜的需要,却不能实现教会完整的功用。网络可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却无法传递一个拥抱带来的安慰。网络可以呈现弟兄姊妹的头像,却无法呈现众人一同领用圣餐时的合一。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教会的一部分功能,但绝对不能定义何为教会。父神所喜悦的教会应该是完整的,而非残缺的。教会不应该仅发挥一部分功能,而是充分彰显基督的丰盛。 的确,敬拜的本质不在于仪式,但是,主耶稣仍然吩咐我们用主餐和洗礼的外在形式表明救恩。教会的属灵本质是不受空间限制的。但是,上帝仍然用“不可以停止聚会”的命令要求基督徒在同一个地方聚集(希伯来书10:25)。第一世纪的基督徒受到罗马政府逼迫,他们聚会的风险是九死一生,但他们仍然聚集在一起祷告、掰饼。“不可停止聚会”这一命令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来的。今天,新冠病毒对个人的伤害远远比不上初代基督徒在逼迫中的患难。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给上帝的命令打折扣呢? 基督徒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才能实现深入的团契。设想,一个人的脚被撞伤,他的手会本能地去抚摸伤处,这样他才能感受到安慰。假如他的手无法触摸伤处,那么,他就要忍受疼痛。这样的身体显然是不健康的。教会的肢体之间需要近距离的团契,否则,教会的头就无法得安慰,基督的身体也会软弱残缺。当我们从主的眼光看待教会,我们就不会满足于长久地停留在网络上,我们会迫切地与教会的众肢体早日重新相聚。 因此,倘若可行,教会总应该有实体敬拜。对于教会的牧者而言,哪怕有一个人渴望来到现场敬拜,牧者也要对着这一个人主持敬拜。即使所有的会众都坚持在网络上观看敬拜,牧者也应该让会众看到他站立在教会的讲台上讲道。牧者需要向会众展现一个坚定不移的属灵阵地。即使会众都在网络上敬拜,他们看到的场景也应该是他们需要回归的那个地方。因此,每一个教堂的大门在主日都应该是敞开的。 第二,如何避免批评论断 有人出于“爱人如己”的理由,主张教会应该为保护弟兄姊妹的健康而取消实体聚会。有人则以“信心”为理由,主张基督徒不应该躲在家里网上敬拜。有人指责坚持现场敬拜的教会缺乏爱心。又有人批评网络敬拜的基督徒缺乏信心。当教会的大门敞开,必然有人来,也有人不来。如何避免批评论断,成了教会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 信心总是在实际处境中得以应用的。我们需要体恤别人的处境。人们对新冠疫情的严重性看法不一。有人将之与流行感冒同日而语,有人则视之为生死攸关的世纪大灾难。对疫情的不同认知导致人们应对疫情的方式不同。因此,弟兄姊妹展开关于疫情的对话时,需要首先聆听别人的想法,并在聆听和对话中矫正自己的观点。我们对病毒的严重程度是过度轻视,还是过度夸大了?我们对疫情的恐惧感是基于客观事实,还是凭着个人感觉? 家庭环境也可能影响一个基督徒在疫情期间是否去教会。在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一位姊妹渴望继续到教会敬拜,但未信主的丈夫坚决反对。丈夫认为,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教会是高危地带,妻子参加教会活动则是将全家人置于危险之中。丈夫没有信主。妻子不能用基督徒的信心要求丈夫。最终,妻子告诉丈夫:“圣经教导妻子要顺服丈夫,所以在这件事上,我听你的。但我必须敬拜我的神。请你让我带着孩子在家里专心地上网敬拜。如果你可以和我一起在网络上听讲道,我会更高兴。” 在疫情期间,这位姊妹没有来教会,并非她不愿意来,更不是她不敢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无需指责。 一位单亲母亲经历过化疗手术,身体虚弱,常有不适。她独自抚养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当疫情来临时,这位姊妹要比一个身强力壮的单身小伙子考虑更多事情。她背负的生活重担比别人多,她在疫情中表现得比别人更加小心翼翼,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对于这种情况,苛责她忧虑太多,并无助于建立她的信心。她更需要体恤和实际的帮助。 信心总是在实际处境中得以应用。在充分了解别人的处境之前,请不要急于做判断。参加实体敬拜的弟兄姊妹不要给网上敬拜的人贴上“信心软弱”的标签。网上敬拜的弟兄姊妹也不要用“莽撞”或“缺乏社会责任感”来批评回归教堂的人。不同的人处境不同,信心的挑战也不同。我们不能用是否回教堂敬拜作为标准论断别人的信心。 第三,哪些理由搅扰信心 我们不应论断别人的信心,却要省察自己的信心。哥林多后书 13:5说,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岂不知你们若不是可弃绝的,就有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吗。 新冠疫情是对基督徒信心的试验。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发现试验的结果,因为我们常常用“属灵”的幌子掩盖信心的软弱。人心比万物都诡诈(耶利米书17:9)。为了消除良心的责备,我们总是拿圣经真理为自己缺乏信心的行为做辩护。 在疫情期间,经常被提到的属灵原则是“不要试探神”。魔鬼试探主耶稣时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马太福音4:6-7) 主耶稣无需用跳楼的方式证明祂有父神的保护。我们也无需用疫情期间聚会的方式来证明神对我们的保护。圣经没有应许基督徒不感染流行病。把人的心愿当成神的应许,并把它作为彰显神荣耀的赌注,这是试探神。这是错误的神学应用。 但是,请不要用“不试探神”来掩盖自己不愿回教堂敬拜的真实动机。我们需要问自己:“我还不回教会里敬拜,是因为我不想试探神,还是因为我害怕感染病毒?” 真正的“不试探神”是为了让神的名不被羞辱。我们需要问自己:“我继续呆在家里可以让神的名不被羞辱吗?我若返回教会敬拜,可以让神的名得荣耀吗?” 真正的“不试探神”建立在正确的信心之上。正确的信心是相信自己即使感染了病毒,也仍然在神的护理之中。正确的信心是相信病毒不能夺走耶稣赐给我们的永生,也不能使我们与神的爱隔绝。正确的信心产生安全感和勇气。正确的信心把我们的目标指向神的荣耀。如果神要让我们平安地穿越瘟疫,以此来彰显祂的荣耀,那就求神的旨意成就。如果神允许我们感染病毒,那就让我们用受苦的方式荣耀祂,因为落在神的手中比落在人的手中更好。我们需要省察,我们不去教会是否真的是为了不试探神? 疫情期间,基督徒也常用“爱心”和“社会责任”为由证明不去教会的正当性。的确,基督徒应该为他人的健康着想。在公共卫生危机时,基督徒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在疫情爆发初期,人们对病毒蔓延的速度尚无把握,地方的医疗设施能否满足感染者暴增的需要也尚未可知;在疫情高峰期,很多地方的医疗设施出现短缺,病房床位饱和。在这种情况下,教会需要在聚会与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限制实体敬拜的规模,让高危人群留在家中网络敬拜,不失为智慧之举。 但如今,疫情在大部分地区已经趋于平稳,医疗设施足以满足抗疫的需要,大部分人都会通过戴口罩、多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方式保护自己与他人。教会的实体聚会并不违背爱人如己的原则,与承担社会责任也没有冲突。我们需要问自己:“我不去教会的原因是真的在关爱别人与社会,还是为了保护自己?” 愿我们都能谦卑地省察自己,求圣灵光照我们信心的本相,为自己的诡诈认罪悔改,建立起单纯的信心。 第四,如何做好卫生防护 教会的牧者有责任教导会众避免批评论断,警戒会众省察自己的信心,鼓励弟兄姊妹跨出信心的脚步,并为回归教会的人预备好清洁安全的场地。 在卫生防疫方面,我不是专家,没有太专业的建议。仅将我们教会的做法分享给大家。 我所在的教会有几位善于治理的长老和殷勤服事的执事。每个周六,他们当中总有几个人到教堂里消毒、清洁、整理场地,保证第二天弟兄姊妹可以在这里放心地敬拜。 教会颁布了参加实体聚会的健康标准,要求返回教会敬拜的人都没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也没有在近期接触过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一位执事在教堂门口作招待,为每位进入教堂的人测量体温。几位弟兄事先将敬拜大厅的座位按照六英尺的社交距离做了标记,会众坐在标识的座位上,并佩戴口罩。 疫情期间领用的圣餐是单独包装的饼杯,无需经由人手分装。在聚会之前,承载圣餐的盘子经过了消毒清洁。既然我们鼓励弟兄姊妹回归教会,就应该为弟兄姊妹的卫生防疫方面尽到我们当尽的责任。 结语 随着疫情趋于稳定,社会在恢复秩序,学校已经开学,商店已经开张。为什么教会恢复的速度还赶不上社会呢?地上的父亲都渴望他分散的儿女回家团聚,我们的天父岂不更渴望他的儿女早日团聚吗?“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 (希伯来书10:25)请不要把停止聚会当成习惯,更不要给停止聚会的习惯找借口。 如果我们敢到超市购物,为什么我们不敢走入教堂呢?如果我们在疫情期间不得不放弃一些事情,为什么首先放弃的是教会呢?如果恢复生活秩序必须有先后次序,为什么教会的恢复被放在最后呢? 新冠疫情是对基督徒信心的试验,它显明了上帝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它显明我们是否觉得基督很重要。足不出户地上网敬拜是轻松的,但主耶稣从没有呼召我们用轻松的方式跟随祂。主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我们是在背负十字架,还是在逃避十字架呢?我们说自己信靠掌管宇宙万物的上帝。可是在新冠疫情中,我们的表现与世人有何不同呢? 最后,我们以希伯来书10:35-36共勉: “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
麦克阿瑟牧师致00后年轻人:打开你的圣经!(含语音)
葛福临回应民主党大会:你是谁竟敢将上帝逐出?(中英文)
90后第二代:我们需要勇气(中英双语/音频)
贝鲁特大爆炸:黎巴嫩如何从基督教主导国变成这样?(含音频)
著名美国神学家:上帝给人类的四种约制(含音频)
著名美国神学家:称恶为善,称善为恶的世界(含音频)
谨防教会“网路化”与“政治化”(含音频)
其他
疫情中与教会实体敬拜相关的四个问题(含音频)
疫情中
与教会实体敬拜相关的四个问题
新冠疫情已经在美国持续半年有余。疫情不仅对美国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也对教会造成了强烈冲击。大多数教会的主日敬拜从现场的实体聚会改为网络敬拜,许多事工规模萎缩,甚至被迫终止。疫情仍在持续。教会何时恢复实体敬拜,成了许多教会面临的问题。本文将探讨与教会实体敬拜相关的四个问题: 第一,疫情期间是否应该坚持现场的实体敬拜? 第二,如何避免不同观点的人彼此批评论断? 第三,哪些理由拦阻了基督徒参加教会的实体敬拜? 第四,教会如何为实体敬拜做好卫生防护工作? 第一,是否应该实体敬拜 当疫情严峻到医疗物资紧缺、全民安全告急的情况下,为了协助社区抗击疫情,教会在聚会期间采用保持社交距离等安全措施是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在执行尽力做好卫生防护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彻底取消实体敬拜。即使有一个人在疫情期间愿意来到教会现场敬拜,教会的大门就不应该向他关闭。然而,许多北美的华人教会是借用美国教会的场地聚会,当美国教会关闭教堂,华人教会也不得不取消实体敬拜。 目前,美国各个地区的疫情已经度过高峰期,医疗物资供应充足,预防、检测与治疗体系趋于稳定,许多美国教会(尤其是在美国中西部)已经重新开放,基督徒陆续回归教会现场敬拜。但华人教会仍然面临恢复实体敬拜的困难。许多华人基督徒继续在家里上网敬拜,而不愿意回归教会。人们争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在疫情尚未结束时,是否有必要实体敬拜? 疫情期间,网络敬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于是,基督徒不得不重新思考教会观的问题。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基督是教会的元首。教会不是局限在一个建筑物的空间概念,而是超越空间的属灵团体。敬拜的本质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灵与诚实。人们用这些理由论证网络敬拜的合理性,但是,网络技术虽然可以满足某些敬拜的需要,却不能实现教会完整的功用。网络可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却无法传递一个拥抱带来的安慰。网络可以呈现弟兄姊妹的头像,却无法呈现众人一同领用圣餐时的合一。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教会的一部分功能,但绝对不能定义何为教会。父神所喜悦的教会应该是完整的,而非残缺的。教会不应该仅发挥一部分功能,而是充分彰显基督的丰盛。 的确,敬拜的本质不在于仪式,但是,主耶稣仍然吩咐我们用主餐和洗礼的外在形式表明救恩。教会的属灵本质是不受空间限制的。但是,上帝仍然用“不可以停止聚会”的命令要求基督徒在同一个地方聚集(希伯来书10:25)。第一世纪的基督徒受到罗马政府逼迫,他们聚会的风险是九死一生,但他们仍然聚集在一起祷告、掰饼。“不可停止聚会”这一命令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来的。今天,新冠病毒对个人的伤害远远比不上初代基督徒在逼迫中的患难。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给上帝的命令打折扣呢? 基督徒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才能实现深入的团契。设想,一个人的脚被撞伤,他的手会本能地去抚摸伤处,这样他才能感受到安慰。假如他的手无法触摸伤处,那么,他就要忍受疼痛。这样的身体显然是不健康的。教会的肢体之间需要近距离的团契,否则,教会的头就无法得安慰,基督的身体也会软弱残缺。当我们从主的眼光看待教会,我们就不会满足于长久地停留在网络上,我们会迫切地与教会的众肢体早日重新相聚。 因此,倘若可行,教会总应该有实体敬拜。对于教会的牧者而言,哪怕有一个人渴望来到现场敬拜,牧者也要对着这一个人主持敬拜。即使所有的会众都坚持在网络上观看敬拜,牧者也应该让会众看到他站立在教会的讲台上讲道。牧者需要向会众展现一个坚定不移的属灵阵地。即使会众都在网络上敬拜,他们看到的场景也应该是他们需要回归的那个地方。因此,每一个教堂的大门在主日都应该是敞开的。 第二,如何避免批评论断 有人出于“爱人如己”的理由,主张教会应该为保护弟兄姊妹的健康而取消实体聚会。有人则以“信心”为理由,主张基督徒不应该躲在家里网上敬拜。有人指责坚持现场敬拜的教会缺乏爱心。又有人批评网络敬拜的基督徒缺乏信心。当教会的大门敞开,必然有人来,也有人不来。如何避免批评论断,成了教会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 信心总是在实际处境中得以应用的。我们需要体恤别人的处境。人们对新冠疫情的严重性看法不一。有人将之与流行感冒同日而语,有人则视之为生死攸关的世纪大灾难。对疫情的不同认知导致人们应对疫情的方式不同。因此,弟兄姊妹展开关于疫情的对话时,需要首先聆听别人的想法,并在聆听和对话中矫正自己的观点。我们对病毒的严重程度是过度轻视,还是过度夸大了?我们对疫情的恐惧感是基于客观事实,还是凭着个人感觉? 家庭环境也可能影响一个基督徒在疫情期间是否去教会。在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一位姊妹渴望继续到教会敬拜,但未信主的丈夫坚决反对。丈夫认为,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教会是高危地带,妻子参加教会活动则是将全家人置于危险之中。丈夫没有信主。妻子不能用基督徒的信心要求丈夫。最终,妻子告诉丈夫:“圣经教导妻子要顺服丈夫,所以在这件事上,我听你的。但我必须敬拜我的神。请你让我带着孩子在家里专心地上网敬拜。如果你可以和我一起在网络上听讲道,我会更高兴。” 在疫情期间,这位姊妹没有来教会,并非她不愿意来,更不是她不敢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无需指责。 一位单亲母亲经历过化疗手术,身体虚弱,常有不适。她独自抚养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当疫情来临时,这位姊妹要比一个身强力壮的单身小伙子考虑更多事情。她背负的生活重担比别人多,她在疫情中表现得比别人更加小心翼翼,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对于这种情况,苛责她忧虑太多,并无助于建立她的信心。她更需要体恤和实际的帮助。 信心总是在实际处境中得以应用。在充分了解别人的处境之前,请不要急于做判断。参加实体敬拜的弟兄姊妹不要给网上敬拜的人贴上“信心软弱”的标签。网上敬拜的弟兄姊妹也不要用“莽撞”或“缺乏社会责任感”来批评回归教堂的人。不同的人处境不同,信心的挑战也不同。我们不能用是否回教堂敬拜作为标准论断别人的信心。 第三,哪些理由搅扰信心 我们不应论断别人的信心,却要省察自己的信心。哥林多后书 13:5说,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岂不知你们若不是可弃绝的,就有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吗。 新冠疫情是对基督徒信心的试验。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发现试验的结果,因为我们常常用“属灵”的幌子掩盖信心的软弱。人心比万物都诡诈(耶利米书17:9)。为了消除良心的责备,我们总是拿圣经真理为自己缺乏信心的行为做辩护。 在疫情期间,经常被提到的属灵原则是“不要试探神”。魔鬼试探主耶稣时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马太福音4:6-7) 主耶稣无需用跳楼的方式证明祂有父神的保护。我们也无需用疫情期间聚会的方式来证明神对我们的保护。圣经没有应许基督徒不感染流行病。把人的心愿当成神的应许,并把它作为彰显神荣耀的赌注,这是试探神。这是错误的神学应用。 但是,请不要用“不试探神”来掩盖自己不愿回教堂敬拜的真实动机。我们需要问自己:“我还不回教会里敬拜,是因为我不想试探神,还是因为我害怕感染病毒?” 真正的“不试探神”是为了让神的名不被羞辱。我们需要问自己:“我继续呆在家里可以让神的名不被羞辱吗?我若返回教会敬拜,可以让神的名得荣耀吗?” 真正的“不试探神”建立在正确的信心之上。正确的信心是相信自己即使感染了病毒,也仍然在神的护理之中。正确的信心是相信病毒不能夺走耶稣赐给我们的永生,也不能使我们与神的爱隔绝。正确的信心产生安全感和勇气。正确的信心把我们的目标指向神的荣耀。如果神要让我们平安地穿越瘟疫,以此来彰显祂的荣耀,那就求神的旨意成就。如果神允许我们感染病毒,那就让我们用受苦的方式荣耀祂,因为落在神的手中比落在人的手中更好。我们需要省察,我们不去教会是否真的是为了不试探神? 疫情期间,基督徒也常用“爱心”和“社会责任”为由证明不去教会的正当性。的确,基督徒应该为他人的健康着想。在公共卫生危机时,基督徒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在疫情爆发初期,人们对病毒蔓延的速度尚无把握,地方的医疗设施能否满足感染者暴增的需要也尚未可知;在疫情高峰期,很多地方的医疗设施出现短缺,病房床位饱和。在这种情况下,教会需要在聚会与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限制实体敬拜的规模,让高危人群留在家中网络敬拜,不失为智慧之举。 但如今,疫情在大部分地区已经趋于平稳,医疗设施足以满足抗疫的需要,大部分人都会通过戴口罩、多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方式保护自己与他人。教会的实体聚会并不违背爱人如己的原则,与承担社会责任也没有冲突。我们需要问自己:“我不去教会的原因是真的在关爱别人与社会,还是为了保护自己?” 愿我们都能谦卑地省察自己,求圣灵光照我们信心的本相,为自己的诡诈认罪悔改,建立起单纯的信心。 第四,如何做好卫生防护 教会的牧者有责任教导会众避免批评论断,警戒会众省察自己的信心,鼓励弟兄姊妹跨出信心的脚步,并为回归教会的人预备好清洁安全的场地。 在卫生防疫方面,我不是专家,没有太专业的建议。仅将我们教会的做法分享给大家。 我所在的教会有几位善于治理的长老和殷勤服事的执事。每个周六,他们当中总有几个人到教堂里消毒、清洁、整理场地,保证第二天弟兄姊妹可以在这里放心地敬拜。 教会颁布了参加实体聚会的健康标准,要求返回教会敬拜的人都没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也没有在近期接触过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一位执事在教堂门口作招待,为每位进入教堂的人测量体温。几位弟兄事先将敬拜大厅的座位按照六英尺的社交距离做了标记,会众坐在标识的座位上,并佩戴口罩。 疫情期间领用的圣餐是单独包装的饼杯,无需经由人手分装。在聚会之前,承载圣餐的盘子经过了消毒清洁。既然我们鼓励弟兄姊妹回归教会,就应该为弟兄姊妹的卫生防疫方面尽到我们当尽的责任。 结语 随着疫情趋于稳定,社会在恢复秩序,学校已经开学,商店已经开张。为什么教会恢复的速度还赶不上社会呢?地上的父亲都渴望他分散的儿女回家团聚,我们的天父岂不更渴望他的儿女早日团聚吗?“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 (希伯来书10:25)请不要把停止聚会当成习惯,更不要给停止聚会的习惯找借口。 如果我们敢到超市购物,为什么我们不敢走入教堂呢?如果我们在疫情期间不得不放弃一些事情,为什么首先放弃的是教会呢?如果恢复生活秩序必须有先后次序,为什么教会的恢复被放在最后呢? 新冠疫情是对基督徒信心的试验,它显明了上帝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它显明我们是否觉得基督很重要。足不出户地上网敬拜是轻松的,但主耶稣从没有呼召我们用轻松的方式跟随祂。主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我们是在背负十字架,还是在逃避十字架呢?我们说自己信靠掌管宇宙万物的上帝。可是在新冠疫情中,我们的表现与世人有何不同呢? 最后,我们以希伯来书10:35-36共勉: “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
慕荣以待 牧师,现在美国牧会。
敬请阅读新号文章:
生命季刊新号
请扫描关注“生命季刊3”,请转发给您的亲友
↓↓↓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本刊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