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央视采访信口开河丢官,滁州全椒县的“酒局长们”应对舆论错在哪?

谢歌说事l 谢歌说事
2024-10-13
近日,安徽滁州市全椒县发生了一起官员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被指“信口开河”的闹剧,结果是3人丢官,上了热搜,引发舆论热议。

应对媒体是一种能力,特别对于体制内的官员。本文不对这几位官员的是非对错“说事”,仅就从舆情的角度来说说,基层官员应该怎样去应对媒体采访。

该事件的起因大致是这样是:


河水被污出现死鱼烂虾,恶臭熏天,必然是有污染源的。当群众希望环保局能查一查时,滁州市全椒县环保局承办人、环保局办公室主任杨仁义面对央视记者采访时称,“并没有接到12345热线,对此事不知情,也没去查看”。



随后,全椒县环保局长窦平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拿茅台酒打比方。窦平说:“对消防的水,我认为没有必要做。喝茅台也能喝死人。喝死人以后,需要对茅台做毒性分析吗?我认为没有必要”。

还有个水利局的局长也是,面对采访,语出惊人,他说:“我说真话,我还有两个月就退休了,我也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


结果,经央视曝光后,事件火上热搜。环保局长被网友称为“茅台酒局长”。不仅局长职务被免,同时还因“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信口开河”而把县委“主要领导”也拖下了水。


官方最终定性:

此次污染事件的原因并不复杂,但处置过程拖延拖沓,造成严重后果。同时指,此次事件本可避免,但一些干部在处置过程中心存侥幸、乱作为,面对问题遮遮掩掩,总想蒙混过关,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个别干部面对媒体采访时信口开河,造成不良影响。


近年来,舆论监督不在,造成基层官员在面对媒体时的表现令人堪忧,他们平时不加强学习,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在公共舆论场说话,特别是面对像央视这样的高级别媒体更是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信口开河,完全就是耍横斗狠和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难怪,滁州“信口开河”事件发生后上了热搜,招致网友调侃:几位官员讲的都是实话,他们就是那么想、那么干的,坚持了“实话实说”的原则。


澎湃新闻在该事件发生后撰文评论时指出:《追踪滁河污染真相》为官场官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反面案例”。
该文列举了个案例:9年前,也是央视记者就“3万套保障房闲置”问题到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办公室采访,但是一听采访,这位局长却直呼自己不是局长。不过,央视记者在住建局网站上发现,这位自称“不是局长”的人,正是局长刘朱。央视报道刊发后,这位局长很快就被免职了,这一下真的就不是局长了。每一个行政职务都对应相应的行政责任,“否定一切”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反而还会被戴上“撒谎”的帽子,到那时候就更加被动。

还有就是,“乱打比方”。一旦打错了,或者缺乏常识和逻辑,非但起不到更好理解的效果,反而可能产生次生舆情。记者调查中还发现,老百姓非常担心对流入滁河的污水是否具有毒性,也期待生态环境部门的水质检测结果能够给出专业答复。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来到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询问,得到了局长窦平这样的回复,他说:“对消防的水,我认为没有必要做。”为了准确表述他的意见,窦局长还特别打了一个比方:“喝茅台也能喝死人。喝死人以后,需要对茅台做毒性分析吗?我认为没有必要。
看看,以上就是澎湃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不服都不得行。要知道,茅台酒可以任由你几个官员随便喝,可喝了后,却是不能信口开河的。这“茅台”可是特殊商品,在舆论场上本就属于高敏词汇,一般老百姓是消费不起的,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可是,窦局长偏偏拿茅台酒类比被污染的河水去“乱打比方”,难怪,此言一出,即在舆论场上引发热议。

记得前年,湖北某地一经信局长酒驾被交警盘查后,称,“是市委书记喊我喝的”,引发舆情。后来,相关方为平息舆情发了个与某媒体的所谓“沟通函”也被流出,再引发“次生灾害”。一些平台在收到“沟通”电话后拒绝。再后来,尽管相关爆料文章瞬间被灭,当地辟谣称不实,但该事件仍然引发了网络舆情并冲上热搜。


估计那位书记平时待局长也不薄,可这局长竟弱智到给书记“挖坑”。

所以说,为官者和体制内的公职人员朋友们,人生不易,当时时刻刻引以为戒。因为,你说出去的话,或者是发出去的文字都是给社会大众看的,而不是给你上面的领导看的。平时,你的领导待你不薄,怎么在关键时刻就给领导下“药”了呢,所以一定要记得,千万别给你的领导挖坑。

再说滁州的这几个官员。其实想来,这几个官员看上去也都还本本分分的面对电视观众说了几句大实话,表现比较耿直。至少是假话不全说,真话也不说全。虽说在应对舆情时不能撒谎,可你是面对媒体哒,怎样说话,说啥话,得讲究点艺术。

足见滁州的这几个官员对舆情的认知,几乎是白痴,很明显存在一种“本领恐慌”。因而在面对媒体、特别是像央视这样的重量级大媒,当着全国电视观众也就只能“信口开河”了。你几个这样的表现,不下课,跑的脱,马脑壳,能够活出来的,都不是蚂虾。道理很简单,你给“人家”丢了脸,破坏了形象,遇谁都只能将你切割,还真以为组织上“培养一个领导干部不容易”了不是?

面对媒体采访,应当培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念。每一个部门都要学会“同一个声音说话”,永远传达与自己组织核心定位相关的信息。同时,坚守两个底线:一是组织(或企业品牌)底线,二是社会舆论及认知的底线。

平时的情况往往是,官强民弱,可一旦上了网,官民之间的强弱身份即发生变化,吃瓜群众的意见和评头论足就变得空前强大,几乎是独揽了舆论走势的话语权,哪里还由得着你在上面信口开河。因此,官员面对媒体的采访就连每一句话都得深思熟虑,慎之又慎。这些年来,本人见证过,不知有多少官员因为舆情而“死于非命”。“严书记”在出事前曾视察过当地的與情部门,说的话显得非常内行,但舆情落自己身上,就不知所措了……。被查前,是舆情,被查后,是坏的典型。

通过一些案例,你会发现,在网络中,特别是一些热点中,吃瓜群众的群体情绪是有着天然的短板的。网络中的网民之间彼此陌生,往往会因为对某一事件存在相同认知和情绪而迅速聚集,对某一事件形成观点一致的“大联合”。庞大的网民数量,再加上受平时的固有成见和情感投射等心理效应影响,一定程度上会因为某一件事或者是一个人,特别是官员中的领导干部,就会使得平时积累起来的某些情绪宣泄在瞬间爆发,而这种宣泄多于理性思考,这样的一个庞大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就会更为凸显,给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增加难度。所以,面对媒体采访,当引以为戒,一言一行都应谨慎。

面对媒体采访、当众说话,是一个从心理到行为的强化过程。世上没有天生的演说家,只要把握好说话的技巧,并跨出去,当众讲出你的想法和真话,其实你会发现,一切可能引发重大公共舆情事件的矛盾化解,都会显得轻而易举,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和因说话而练就的艺术人生。这,对一个地方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领军人物,特别重要。好好说话的艺术和高明之处在于,接受采访,表面上是针对媒体和网友,其实,是做给全社会看。

滁州这几个官员错就错在,犯了大忌。在基本事实不清时匆忙定调。面对官媒采访时开“捂”和推卸责任,而且是在没有调查清楚是由时,就“先入为主”地发表对自己虽然有利、但却并不够真实的结果和看法,乃至在不知所措时就来个信口开河。这是在给自己“埋地雷”,让自己陷入被动。这和出尔反尔上演“狼来了”的故事中的撒谎又有何异?而且是,面对媒体“空对空”发布与常识不符的言论,扯那啥“茅台酒”,还不引发舆情、造成 “次生灾害”?在应对媒体采访的过程中,因为时机和方式都表现出不当,闹出笑话,给事态带来更大的舆情危机就成必然。

舆论可是要说法的,有时候说法比事实还重要。说法一般先给态度,再给事实,甚至不必急于给事实。舆论同情弱者,道德、法律和舆论都是弱者的。滁州全椒县的“酒局长们”,不仅不示弱,更不懂得淡化强势行为,即使是你本身是有些理由的。面对媒体,就连装一装、做给社会看的样子也不会,那还不闹笑话?要知道,平时大桶大桶消耗油墨的人,他们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大忙人,人家哪有时间去从你的谈话里草中寻珠?更何况,央视很少被人愚弄,更不会愚弄自己,反倒是你,竟然在电视上信口开河,出错出丑。媒体不会在意你的职衔,你越是保密,越是泄露得更多。要知道,媒体发布信息和进行调查的任务与士兵保卫国家都是一样一样的,在自由世界里,记者与士兵都是平等的伙伴呢。

“酒局长们”还存在,应对媒体采访,顾左右而言他。事情都到这份上了,还想撇清关系,推卸责任、切割过快,为此付出丢了官帽不说,还把县委主要领导拖下水的沉重代价。既没有向社会舆论说明真相,未表达出作为环保部门负责人理应承担起的责任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像这样去应对媒体,还不招致“媒体审判”和舆论痛批?何该!

叫我说,体制内的朋友们,含辛茹苦,从农村考出来,都是祖坟冒了青烟,当个官,得他妈多不容易啊!当引以为戒。

往期阅读
广安网友华日白7年不屈抗癌路:尽管真正的崩溃很难被看见,但他却一直在为生命而歌
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仍在敲石子
事发内蒙开鲁建华镇:办蛮匠与咬卵犟巅峰对决的后果很严重:输家被免职(附评论)
官场油子:一幅令人痛心的官场画卷

那些不被媒体关注的底层,被遗忘的角落:路有冻死骨

川渝两地对燃气事件调查与处理结果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岂能罚酒三杯?

怀念老团长李浩天:浩然正气尚在、音容笑貌永存

范曾讨个小婆娘,全网的玻璃心都碎了?
都强行砸门暴力牵羊了,还和谈个锤子?
官方通报举报县委领导被逮捕事件调查结果:腐败零容忍的鲜明信号迁西县委书记:富贵到头,权力或将被关进笼子?
为啥有官员一被查,政协就受伤?
看司马南当年如何跪舔傅政华
没通过!
领导,这“杯”字可不能去啊!
-------------------
简 介: 谢歌说事,无党派、新媒体和网络人士、四川省新联会理事、四川云端舆情研判中心特聘顾问、广安市互联网联合会副会长。广安市、区两级新联会副会长、作协会员、广安市公安机关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网站论坛栏目主编、时评人。曾担任多家媒体编辑记者多年,从事新闻写作、时政评论和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在央视晚间新闻联播、重庆电视台、中国文明网、中国作家网、环球时评、光明网、中青网、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重庆日报、四川日报、四川政协报、原成都军区战旗报、川农报、华西都市报、四川新闻网等党报党刊及全国各类网站和主流媒体平台发表新闻、评论、散文及各类体裁文章10000余(条)件。多次获省市区新闻宣传“一等奖”、“先进个人”、连续5年获得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优秀版主团队、2016年获麻辣社区1000万网友评选排名前10的优秀网友之一,四川省新联会优秀会员、“最佳新媒体奖”。
谢歌说事:网聚民生,围观世相;说山说水,说人说事。
法律顾问:四川爱众律师事务所 张冬林律师
咨询电话:13198111998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谢歌说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