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问题的历史背景
梵华说印度(46):中印巴三国演义的“荆州”——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Kashmir)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个地名,位于南亚地区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三国交界之处。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区,但是自1947年以来中印巴三国在此就纷争不断。不仅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在此三次爆发大规模战争,小规模武装冲突更是连绵不绝至今,而且中国和印度也在此爆发过边境战争,中印边境对峙也更是家常便饭。在中印巴的三国演义中,克什米尔就如同魏蜀吴三国争霸中的荆州,乃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冲,中印问题和印巴问题的核心之所在。
理解克什米尔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关于英国殖民印度时期一个重要主权概念的区分,一般不太了解印度历史的朋友可能对此会感到很陌生,但是这却是至关重要的历史背景知识,即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其实是分为三个截然不同主权范畴:
(1916年英国殖民政府出版的印度殖民地地图)
克什米尔问题是在1947年英国殖民政府退出印度、印度取得国家独立之时产生的。英国在被迫放弃印度殖民地的时候,就用心险恶的酝酿出了肢解印度殖民地的计划。对于英属印度,由于缅甸因为爆发全国大起义赢得独立不在英属印度版图之内,英国将剩余的英属印度(注意不包含黄色的土邦和保护国)按照教派原则分割为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为主的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其中巴基斯坦分为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一个国家分隔为两个遥远的部分,也算是英国人的创举。对于保护国,由于尼泊尔、不丹、锡金三个保护国本来就是独立国家,因此也相应取得独立地位。
解决了英属印度和英国保护国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土邦的未来了。在英国议会通过的从法律上确认印度独立的《蒙巴顿方案》中规定:“授予土邦自由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中任何一个的权利。如果不愿加入,可以保持与英国原有的宗主国关系,但是得不到独立的权利”。这实际上就变相承认了土邦脱离印度的半独立地位,把英属印度殖民地大一统的版图又重新恢复到英国入侵印度之前的诸侯小国林立的状态。此时1947年的印度大陆上有553个土邦,占据了印度三分之一的国土,印度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最大的土邦海德拉巴,面积相当于法国,最小的土邦不过几十英亩,就是一个地主庄园。按照英国人的如意算盘,如果英属印度殖民地分裂成几十个国家,这对英国人继续施加影响力是有好处的。因此英国在撤离印度之前,积极鼓励大的土邦独立,小的土邦结成联邦。在英国人的鼓动下,1947年6月11日,特里凡特朗(Travancore)土邦率先宣布独立,6月12日海德拉巴土邦也宣告独立,等等。
领导印度独立的国大党自然不愿意看到印度四分五裂情况的出现。于是国大党一方面对外不承认土邦的独立,另一方面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来威胁土邦归并印度。印度国大党重要领导人巴特尔(Patel)对土邦王公们保证“土邦参加联邦后,除防务、外交和交通归中央管辖外,土邦王公仍然保留财政、税收和统治的权利”,但是如果不从,那么“将发动当地人民推翻其统治”。面对威逼和利诱,绝大部分土邦在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之时都选择加入印度,但是仍然有海德拉巴(Hyderabad)、朱纳格特(Junagadh),和克什米尔(Kashmir)这三个有实力的土邦问题悬而未决。
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
朱纳格特(Junagadh):朱纳格特是印度西海岸的一个小土邦,在81万人口中,印度教徒占86%,但是国王却是伊斯兰教徒。1947年8月15日印巴独立之际,朱纳格特国王宣布加入巴基斯坦。印度政府采取了对朱纳格特的封锁政策,并于10月出兵进入朱纳格特,国王乘飞机逃亡巴基斯坦,11月7日朱纳格特并入印度。
(海德拉巴、朱纳格特,克什米尔三个土邦的位置)
克什米尔的战略重要性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国际大国的关注,成为国际势力的角力竞技场。苏联政府支持印度政府,开始大规模援助印度;而美国则支持巴基斯坦,并于1954年5月签订了《美巴共同防御援助协定》,美国开始在巴基斯坦建立军事基地,并向巴基斯坦提供大量军事援助。
新中国刚刚成立,毛主席就高瞻远瞩的下达了立即进军西藏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和牺牲,迅速抵达了普兰、噶尔、察隅、亚东等边境重地,确保了西藏的安全和边境的基本格局,并与印度军队在边境地区形成接触。上个世纪50年代末,得到美苏等大国拉拢支持的印度政府急剧膨胀,不断以“前进政策”越过中印实际控制线,挑起了中印边境战争。战争结束后,中印两国形成实际控制线一直延续至今,但是由于中印双方对实际控制线的理解有偏差,中印边境摩擦始终不断。
1965年8月至1966年1月,印度巴基斯坦爆发了第二次印巴战争;1971年11月21日至12月17日,印巴两国又进行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导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独立。印巴两国几十年在克什米尔你来我往,互有胜败,克什米尔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双方在实控线附近的小规模武装冲突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克什米尔的战略重要性
尼赫鲁对克什米尔问题的强硬态度不仅仅是因为克什米尔是尼赫鲁的家乡,更是因为克什米尔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克什米尔是印巴两国的水塔。印巴交界的旁遮普(Punjab,意为五河流域)地区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重要的粮食产地,1947年印巴分治的时候,巴基斯坦分得了水浇农田2100万英亩,而印度只分得了500万英亩。旁遮普地区的五条河流,不是发源于克什米尔,就是发源于中国、流经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掌握了克什米尔,就是掌握了浇灌旁遮普粮仓的水龙头,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印巴纷争之初,印度就曾掐断掌控的水源上游,给巴基斯坦农业带来灾难,而且印度也曾向巴基斯坦提出缴纳水费的问题,两国一直闹到联合国和国际法院。
克什米尔在中印巴三国中的战略地位就如同三国魏蜀吴交界之处的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印度若得克什米尔则可分开中国和巴基斯坦,中国就会失去通往印度洋的出海通道,目前中国一带一路规划中的中巴经济走廊就是通过巴控克什米尔,对中国和巴基斯坦战略意义非常重大,这也是为什么印度不愿加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原因之一。巴基斯坦若得克什米尔则可形成对印度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并取得战略纵深优势,提高战略安全性(目前印巴实控线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太近)。此外,克什米尔距离中国新疆到拉萨唯一的通道——新藏公路,非常近,对中国的安全也很关键。
克什米尔的战略重要性决定了中印巴三国在该地区都不会退缩,寸土必争。特别典型的是中印巴三国实控交界之处的锡亚琴冰川,海拔高达5000多米,异常寒冷,平均气温为零下30-50摄氏度,冬季降雪量可达10.5米,空气稀薄,不适宜人类停留,但是印巴两国花费巨大代价,在此长期驻军,特别是印军占据锡亚琴冰川的高处,补给需要通过前线基地的直升机送达,异常艰难。而中国控制的加勒万河谷直接面对印军补给锡亚琴冰川唯一的陆路交通线,解放军沿加勒万河谷修建公路,逐步接近加勒万河口附近印度重要补给公路,让印度感到防守锡亚琴冰川巨大的战略压力,不惜越过实控线阻挠中方,这可能是本次加勒万河谷中印对峙爆发的原因之一。
(加勒万河谷刺向印度要害补给线,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印度人的谈判思维
印度和周边邻国几乎都有领土纠纷,原因各有不同,但是我感觉其中都有印度人谈判思维的问题。既然是谈判,当然目标是为了达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然而,印度的边界谈判思维比较特立独行,基本不顾对方的感受,一昧谋求印度利益最大化。在边界谈判中,印度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的特点,习惯性摆出一副傲慢的态度,拿着英国殖民政府的单方面制作的地图为依据,片面引用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单方面定义边界,而对谈判对方提供的合理历史依据视而不见,也不容对方反驳。这种“我告诉你边界在哪就是哪!”的态度,在印度建国初期欺负一下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小国有点作用外,对中国和巴基斯坦这样实力较强的国家根本不起作用。这种只强调自己利益最大化,而无视谈判对手的谈判,只能是一厢情愿。
印度的这种谈判模式对中国人来说可能会很不习惯,我刚到印度同印度商人进行合同谈判的时候,也是倍感水土不服。很多时候,刚开始合同谈判的初始阶段,印度人都会抛出一个让人惊掉了下巴的目标价格和条件,试探我方的反应。接着,会展开一轮又一轮漫长的磋商,考验我方的耐心,坚持不住就要吃亏。更加让人无语的是,印方每一轮谈判压榨出来我方的让步,都会被印方在下一轮谈判中视为自己的既得利益,新一轮谈判只会要求我方在新的起点做出进一步的让渡,有点得寸进尺的感觉。
中国人的行为规范深受孔孟思想的影响,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习惯换位思考问题,这非常符合博弈的原理,容易快速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谈判结果。而同印度人的谈判让我感觉印度人的谈判哲学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单方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谈判往往周期都很漫长,也很难达成公平的谈判结果。在印度呆久之后,我发现但凡需要你来我往拉锯式谈判的合同往往都是吃力不讨好,而搞好人际关系的合同谈判就易如反掌了。所以,同印度人谈判,不能陷入纠缠不清的讨价还价中,设定好既定目标,掌握好节奏,在谈判外多喝茶,多聊天,多谈文化,多交朋友,效果更好!中印两国人与人之间谈判如此,国与国之间谈判亦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