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国语文》2020年6期目录及摘要

编辑部 外国语文 2021-09-1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学术前沿专栏

[彼得·汉德克研究]

(特邀主持人:冯亚琳)

彼得·汉德克小说《无欲的悲歌》中的情感空间 

郑萌芽(1) 

行走者的生存之旅 ———彼得·汉德克小说《短信长别》中的空间实践

张赟 杨欣怡(7) 

重复的多意性 ———论汉德克小说《去往第九王国》 

刘冬瑶(13) 

汉德克《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中的语言批判主题 

徐建华(19) 

彼得·汉德克戏剧中的本体怀疑 

张劲松(25)


外国文学与文本研究

(全国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哈利·波特》系列的双重叙事运动  

姜淑芹(32) 

当代澳大利亚人的“幻灭”困境 ———论约瑟芬·威尔逊的《灭绝》

张加生 桂晓梦(39) 

嗅觉景观:托马斯·沃尔夫南方身份书写研究

张鲁宁(45) 

异趣·影响·意识形态 ———英国浪漫主义东方想象的三大研究范式 

力勇(51)


外国语言研究

合并探测算法与晦暗效应、局部性连接和解释条件

张连文(59) 

韩国语接续词语法范畴设定研究 

 郑慧 黄进财(75)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中国山水诗歌意象的认知功能解析 

缪海涛 陈龙宇(80) 

文化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话语“误读”问题反思 

周媛 林克勤(85) 

多模态语篇视角下的中国抗战形象研究 ———以《生活》(1936—1945)中的中国报道为中心 

 周思邑(91) 

英汉“足衣”类词汇国俗语义共性及其生成的体认机制 

邬德平(100)


翻译研究

词典编撰之“责任”与“义务”平衡探索 ——— 例说《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之瑕疵 

曹顺发 张灿金(108) 

翻译学跨学科研究之路径 

穆雷 杨扬(118) 

历史语境与文化意图:劳兰·露丝·哈特利英译《国王修身论》研究 

王瑜洁 王密卿(126)


外语教育与教学论坛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生态建构 

王勃然 赵雯(134) 

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的“金课”建设 

毕凤珊 薛家宝(14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及验证方法研究 ———以英语文化课为例 

仇晓春 肖龙海(147)


书评与动态

数字化时代的多维翻译 ———《口述影像导论:实用指南》评介 

唐昉(157)


彼得·汉德克小说《无欲的悲歌》中的情感空间

郑萌芽

 (四川外国语大学  德语系)

摘  要:赫尔曼·施米茨定义,情感是空间性的、被灌注的氛围。彼得·汉德克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无欲的悲歌》发表于 1972年,作品回忆了母亲在奥地利克拉根福的乡下与大都市柏林之间颠沛流离的一生。本文尝试探讨作品主人公在恐惧、羞耻、绝望等情感张力中,如何被迫退行故乡、在绝望中自尽的情感运作机制。 

关键词:彼得·汉德克;情感空间;恐惧;羞耻;绝望 


行走者的生存之旅 ———彼得·汉德克小说《短信长别》中的空间实践 

张赟  杨欣怡

( 四川外国语大学 德语系) 

摘  要:在空间转向视阈下,主体的空间实践日益成为探究人与空间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代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 克于1972年发表的小说《短信长别》塑造了一位孜孜不倦的城市游走者形象,通过“行走”这一具体的空间实践,主人公捕捉当下世界的真实感受,并在观察、回忆、反思中重构出新的自我生存空间,演绎了一场现代主体透过脚步的丈量和经验的表达走出困境的生存之旅。小说向我们指明,漫步与行走作为现代人最普遍的空间实践,代表了主体与世界最直接的交互关系,也提供了一种现代生存的美学方案。 

关键词:空间实践;行走;城市;生存 


重复的多意性 ———论汉德克小说《去往第九王国》

刘冬瑶

(北京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德语系) 

摘  要: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小说《去往第九王国》的德文原名“Die Wiederholung”,可直译为“重复”。“重复”不仅是小说的三章标题中神秘符号的内部联系,也是文中同义反复、首语重复和回环文等修辞的核心要素。本文聚焦此小说,从内容和形式两大层面探讨文本对“重复”的述行,旨在向中文读者更好地解释原作德文标题的含义。 

关键词:汉德克;《去往第九王国》;重复母题;文学翻译 


汉德克《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中的语言批判主题

徐建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德语学院) 

摘  要:作为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作品“用语言的独创性探索了人类经验的边界和特殊性”。这位奥地利当代作家曾在早期“说话剧”中高度关注语言批判主题,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的创作开始围绕日常这一轴心展开。长篇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1970)可被视为汉德克诗学转折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反侦探小说的创作中,汉德克展演了言说主体在日常背景下行动与感受的被动状态:作为现代漫游者的主人公试图以冒险行动逃离城市、 寻找自我身份,却无法与他人达成言语交流,最终他逐渐意识到,凌驾于日常之上的逻辑语言真理观与无个性的语言流通导致了沟通的必然失败。一方面日常在此构成批评对象,另一方面建筑等日常事务则成为对逻辑语言的隐喻;而相比于维特根斯坦后期对于语言交流功用的强调,汉德克对语言的反思意识具有更丰富深刻的阐释空间。 

关键词:汉德克;语言主题;日常生活;交流;维特根斯坦


彼得·汉德克戏剧中的本体怀疑

张劲松 

(集美大学 外国语学院) 

摘  要:自20世纪60年代起,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以时代特有的本体怀疑精神,在对戏剧本体和人的本体的双重质疑中展开戏剧创作与实验,他相继推出了挑战传统戏剧、体现时代激情的“说话剧”,深刻质疑语言本体的“语言剧”,以及回归传统探寻自我的“新主体剧”。汉德克戏剧创作的这三大构成中既贯穿着他探索戏剧实验的完整历程,也展现了他的戏剧全貌和总体艺术风格。借此,汉德克终为当代德语戏剧赢得了国际声誉。 

关键词:彼得·汉德克;本体怀疑;戏剧实验 


《哈利·波特》系列的双重叙事运动

姜淑芹

 (四川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 

摘  要:《哈利·波特》系列显性的情节发展背后还有隐性的叙事进程。在宏大的外聚焦叙事框架之下嵌套着许多微观的内聚焦叙事,通过表层文本与潜藏文本的互动,形成一边建构一边解构的双重叙事运动。哈利·波特兼具英雄性与反英雄性,他的命运看似先天注定,实际是自由选择的结果,魔法世界的社会政治历史问题根源和出路都在于个体家庭的力量。关系整个魔法世界命运的宏大叙事和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微观叙事一明一暗,共同推进叙事进程的发展,塑造出多面的人物形象,表达出丰富的主题意义,引发读者做出复杂的反应。 

关键词:哈利·波特;隐含叙事;宏大叙事;微观叙事;自由选择 


当代澳大利亚人的“幻灭”困境 ———论约瑟芬·威尔逊的《灭绝》 

张加生  桂晓梦

(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 

摘  要:澳大利亚当代作家约瑟芬·威尔逊的《灭绝》(2016)一举获得了2017年迈尔斯·弗兰克林奖。小说标题“灭绝” 是一个至少有着三重所指功能的能指:即弗雷德里克生存希望的幻灭、地球濒危生物的灭绝和澳大利亚土著文明的衰亡, 并以冲突最大化的艺术形式呈现出“幻灭”张力。论文从上述三方面深入探究小说表层和深层所共同呈现的“灭绝”问 题,深入探讨了小说凸显的当代澳大利亚人生存的幻灭困境、人与自然的冲突困境、土著与白人文化的对峙困境,研究表明小说《灭绝》主题背后蕴含了作家对当代澳大利亚人面临的深层“幻灭”困境的作家担当。 

关键词:澳大利亚;威尔逊;《灭绝》;生存幻灭;土著文明


嗅觉景观:托马斯·沃尔夫南方身份书写研究

张鲁宁 

(南京林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摘  要:美国南方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在传记体小说《网与石》中借助嗅觉景观书写表现了主人公对南方的复杂情感。作为现代主义创作的代表作家,沃尔夫在塑造去异地求学或工作的新一代南方人时,着眼于传达其对现代性身份的反思及对生命本体意识的追寻,从而使其南方书写兼具现代性审美特质。此外,沃尔夫在揭示社会转型期南方人现代性体验时, 还表达了对民族身份的思考,并在作品中呈现了南方地域身份、现代都市身份、美国民族身份等多重身份追寻的复杂主题。 

关键词:托马斯·沃尔夫;《网与石》;嗅觉景观;南方身份 


异趣·影响·意识形态 ———英国浪漫主义东方想象的三大研究范式

力勇

(四川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 研究生院) 

摘  要: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对“东方”的想象日益受到当代学术界的重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相关的研究包括他者形象研究、溯源影响研究以及后殖民主义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研究等三大范式。但是,对于“东方”想象何以呈现出内在的异质性,既有的研究范式并未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本文认为,将现代性批判引入后殖民主义研究之中,也许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成为这一领域内新的范式选择。 

关键词:东方想象;他者形象;溯源影响;意识形态;现代性批判 


合并探测算法与晦暗效应、局部性连接和解释条件

张连文

(济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摘  要:探针搜索确定晦暗域,晦暗效应(OE)对局部性的本质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加标探测算法定位于特征标记的语段以确立语义接口解释。特征探针和语段边界(PE)产生晦暗效应、限定局部域。基于合并和探测域论证晦暗效应的本质及接口原则和制约条件,聚焦探测算法解释外移合并的允准机制和晦暗效应的局部性关联。合并一致性和接口证据支持了(次)外移的特征分析方法。晦暗效应和外移及接口条件须语段加标指示循环范畴。探测算法和A’-依存探针-目标一致性表明,外移域条件(CED)效应及次外移效应推导自合并、语段推导与特征一致性,解释条件取决于特征探测核查。探测算法统摄晦暗效应和标准冻结效应。选择性晦暗效应则触发了衍推和高度-局部性连接,即晦暗/透明度与移位类型的对称匹配度。在接口条件下,无歧义语链原则与冻结原则、最大值投射原则都属于接口解释原则。探测合并生成加标结构。研究证实限制 外移的晦暗效应源于探测算法以及解释条件;晦暗效应和外移运算须在探测算法下结合局部性和接口解释条件的互动获得 统一诠释。 

关键词:晦暗效应;合并探测算法;外移理论;解释条件 


韩国语接续词语法范畴设定研究

郑慧1   黄进财2

( 1. 上海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2. 四川外国语大学 东方语学院) 

摘  要:韩国语接续词不仅使用频率高、语用复杂,而且相互之间用法相似却又有细微的差别,一直以来都备受语言学者的关注,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范畴设定不明确、忽视句法分析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我们选择韩国语接续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范畴设定进行梳理,将先前韩国语学界关于转折接续词的范畴设定大体上分为接续副词说、接续词说、谈话标识说、代用说等四类,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我们的观点倾向于单独设定接续词。为了明确韩国语的接续词范畴,我们对日后研究方向提出了从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角度进行研究以及语言对比研究等两点参考。 

关键词:接续词;语法范畴;接续副词;谈话标识;代用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中国山水诗歌意象的认知功能解析 

缪海涛  陈龙宇

(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 

摘  要: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后被认知语言学家应用于语言结构的研究,并逐渐成为解读诗歌意境的一种基本认 知原则。图形背景理论基于凸显原则而生,两者之间具有可转换性,实现不同的意象功能,而这也在中国传统山水诗歌 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关注点不同,图形和背景也就不同。有时图形背景重重叠叠,富有层次;有时图形、背景相互渗透,不断替换;有时图形、背景虚化,若隐若现。图形和背景的转换给读者营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传递了中国山水诗歌特有的认知功能意义。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转换性;中国山水诗歌; 认知功能


文化全球化时代跨文化 传播的话语“误读”问题反思 

周媛1  林克勤2

( 1.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国际传媒学院;2. 四川外国语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话语”误读是跨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触的特殊方式。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中,语言交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意识形态等存在的差异造成了话语“误读”。话语“误读”中的善意、创造性叛逆等因素与效用不必过分夸大,但恶意误读值得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在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共生的视角下去看待跨文化传播话语误读存在与合理性,应该在平衡异质文化现象关系的过程中,试着去找出跨文化传播中正确应对善意“误读”与“恶意”误读的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跨文化传播;话语“误读” 


多模态语篇视角下的中国抗战形象研究 ———以《生活》(1936—1945)

中的中国报道为中心 

周思邑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研究生院) 

摘  要:国家形象是主体间互动和认知的产物,媒体报道模态的选择与架构对国家形象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为背景,构建“现实-认知-模态”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从生产背景、意义建构和模态关系三个方面分析《生活》杂志中有关中国抗战报道的多模态特征,探析所建构的中国抗战形象。研究发现,相关报道多为互补和对比型模态关系,这种关系背后体现了意义建构的独特认知选择及其战争现实、文化和情景语境的生产背景。报道视角经历了从局外人同情到盟友共情的转变,在不同战争阶段突显了中国的灾难形象、坚强形象和盟友形象,影响了美国各界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和支持。 

关键词:《生活》;中国;多模态;形象 


英汉“足衣”类词汇国俗语义共性 及其生成的体认机制 

邬德平1,2 

(1. 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2. 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摘  要:英汉“足衣”类词汇蕴含丰富的国俗语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当前学界对其仅有零星的研究,故存在不系 统、欠深入、缺乏理论解释等不足。本文系统地考查了这一跨语言现象,发现该类词汇国俗语义存在五大共性,两大差异, 并用体认语言学观点对其生成机制作出全面阐释:足衣词汇国俗语义的形成是“现实体验、概念认知、言语操作、文化准入”四个环节互动融合的结果,英汉民族相近的行为习性和类似的认知方式决定这类词汇的国俗语义共性大于差异。 

关键词:足衣词汇;国俗语义;共性;英汉比较;体认机制 


词典编撰之“责任”与“义务”平衡探索 ——— 例说《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之瑕疵 

曹顺发  张灿金

( 重庆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 

摘  要:陆谷孙先生领衔编撰的《英汉大词典》(第二版),自2007年问世以来,广受国内无数读者好评。然而,其“白玉” 般的正文仍散见些许“微瑕”。本文从使用者兼受益者的角度,就该词典尚存的“责任/编撰”与“义务/翻译”失衡例证作 简要列举和说明,以示反馈兼供再版时参考。 

关键词:《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不足;失衡;反馈 


翻译学跨学科研究之路径 

穆雷  杨扬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

摘  要:本文立足翻译学的跨学科属性,回顾当下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以生态翻译学为例,从“为何跨”“何 能跨”“如何跨”以及“跨为何”四个方面阐述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路径和具体要求,包括:(1)立足研究起点(问题导向性、学科本体性);(2)明确交融前提(内在关联性、对象适切性);(3)寻求贯通机制(关系明晰性、知识创新性);(4)追问研究价值(目标针对性、现实关照性)。 

关键词: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生态翻译学;路径 


历史语境与文化意图:劳兰·露丝·哈特利 英译《国王修身论》研究 

王瑜洁  王密卿

( 河北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 

摘  要:作为藏族四大格言诗之一,米庞嘉措的《国王修身论》论述了国王提高修养和治理国家之道,具有重要的文学、历史和社会价值。美国学者劳兰·露丝·哈特利英译的《国王修身论》开启了其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基于新近发现的《国王修身论》哈特利选译诗节,详述了译者的学术背景和影响,从美国译介语境、译者学 术背景、翻译目的与翻译缘起,全面分析了译文特色和意义。哈特利的英文选译作为《国王修身论》在英语世界的首次推介,使学者了解到该部格言诗对19世纪晚期德格土司社会历史研究的构建作用,推动了藏族格言诗在国际藏学界的传播。 

关键词:劳兰·露丝·哈特利;《国王修身论》英译;米庞嘉措;藏族格言诗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生态建构

王勃然1  赵雯2 

( 1. 东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 2. 暨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摘  要:本文阐述生态语言学的缘起、产生背景和该视域下的三个主要外语教学观(环境观、互动发展观、能动观),分析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的失衡状况和可能的修复路径,并以东北大学为案例,探究基于生态语言学视域教学观的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生态建构。其实践成果和经验可助推国内外语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建、用、学,改善以往类似课程 建得多、用得少、黏性低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生态 


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的 “金课”建设 

毕凤珊  薛家宝

( 盐城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摘  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课程建 设的存在问题出发,指出教师的金课意识、金课欲望、金课追求是“金课”建设的重要前提;提出夯实“语言”“人文”知识能 力、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锻塑情感态度、助力长远发展是英语类专业“金课”建设的核心任务;明确提升“金课意 识”、加强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是做好“金课”建设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金课”;英语类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及验证方法研究 ———以英语文化课为例

仇晓春1,2  肖龙海1

( 1.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2. 西安邮电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

摘  要:现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多侧重实施研究,较少关注模式的开发和验证的过程研究。本文以英语文化课的翻转 学习设计为例,从ADDIE初始模型出发,通过内部验证,逐步修改模型,最终形成结果导向、基于问题的最终模型,涵盖课 程设计、教学设计和翻转设计三个层面11个关键环节以及模型内涵要点清单。通过三种外部验证方法,描述最终模型的 可用性,以此探索教学模式开发和验证的迭代增量精制方法和过程以及模式辨析和思维方式发展方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开发及验证方法;英语文化课 


数字化时代的多维翻译 ———《口述影像导论:实用指南》评介

唐昉

(四川外国语大学 翻译学院) 


往期回顾

01

《外国语文》2020年5期目录及摘要

02

《外国语文》2020年4期目录及摘要

03

《外国语文》2020年3期目录及摘要

04

《外国语文》2020年2期目录及摘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