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这个冬天,送上“雪”与“火”的温暖

文脉君 江苏文脉 2023-01-03

冬天,一个有情趣的季节。

天上飘雪,窗上结霜花,呵一口气,白雾升腾。

身边点上一炉火,不管是炙烤蔬肉,还是温上壶酒,都是极致的享受。

放眼浩如烟海的古籍,你会发现,古代的文人雅士曾留下大量饶有情趣的过冬往事。

《江苏文库·精华编》收录的《老残游记》中,烧起热炭,两只山鸡一盘羊肉,可以吃得浑身暖意。

《江苏文库·史料编》中收录的《新阁赏雪》,为广大读者铺陈开一幅绝美的雪景:“独怜高阁久沉沦,遥忆当年赏雪人。”

《江苏文库·研究编》收录的江苏地方文化史,更是考证并科普了江苏各个市区有趣的过冬习俗。

今天,我们就换一种打开方式,一起看看古人诗文中,那些“雪”与“火”的浪漫。

雪·沁心沁脾


说到冬天的雪,想起一篇出现在少时语文课本中的散文《湖心亭看雪》,由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所作,收在他的回忆录《陶庵梦忆》中。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学生时代时候读到此文,你或许没有在意,其中的一抹亮色便是“金陵人”。

崇祯五年,张岱住在西湖边。大雪下了很多天,某天晚上,他乘着一叶小舟,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张岱笔下的雪景有着一种空灵、宁静和孤寂。天光湖色白茫茫一片,长堤的痕迹、湖心亭的轮廓和一叶小舟,构成了湖上的影子。

但是到了湖心亭上,张岱笔锋一转。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围炉酌酒。他们看到张岱很好奇,感慨湖中竟有这样的人,拉着他举杯同饮。一问,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写到这里的时候,此前清冷的心境因为这亭中偶遇而变得有了温度。和柳宗元笔下“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相比,色调要温暖一些。

正像近代作家施蛰存所点评那样,张岱最后是借舟子的话,来点明自己看雪的痴态,而且又用一个更痴的人来作陪衬,显得“吾道不孤”,天下还有不少这样的高逸之士。

湖心亭看雪本就不俗,遇上知音更添高山流水的那份雅致。写雪景只是铺垫,借景生情才是真意,加上知音的“助攻”,作者的精神世界其义自见。南京人那份冬雪中的风雅也无需多言了。

大文豪苏东坡写过许多赏雪诗词,他也在江苏赏过雪。

北宋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苏东坡州前往汝州(今河南临汝)赴任途中,因淮水浅冻,船只难以继续北上,受阻于泗州(今江苏盱眙北)汴河口一个月的时间。苏东坡流连于泗州美景,写下多篇等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就有这样一篇——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这篇词中,苏东坡的心境可见一斑。明明是寒冬腊月,他却只说“作小寒”。在词中,他写到了“雪”,但那是一杯清茶,他用雪、乳来形容茶色之白,那句传世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便出自这里。在寒冬里,他已经想象着立春的景象了。

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淮河两岸大雪纷飞。这一次苏东坡真的写雪了。他冒雪走过长桥去淮河对岸的盱眙第一山拜谒朋友,回来以后,赋诗两首,吟咏这漫天雪景。

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
冰崖落屐齿,风叶乱裘茸。
万顷穿银海,千寻渡玉峰。
従来修月手,合在广寒宫。

攒眉有底恨,得句不妨清。
霁雾开寒谷,饥鸦舞雪城。
桥声春市散,塔影暮淮平。
不用残灯火,船窗夜自明。


在苏东坡的笔下,此时的淮河长堤妆点成雪龙一般,第一山已是银装素裹的世界。从第一山上远眺,泗州已是雪城……待到雪霁,又是另一番景象,夕阳映雪,灵瑞塔影和长淮卧波相映成趣,到了夜晚不需灯火,透过船窗,室外那个白色的世界照亮着你我。

火·暖胃暖心

如果说,雪可以沁心沁脾,那么火就可以暖胃暖心。

围着暖炉,喝一杯“奶茶”,这种诱惑连大诗人白居易都忍不住。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

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

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这首诗的名字叫《晚起》,冬日阳光正好,纵情睡一个懒觉,然后围坐卧炉边,“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奶香顺风飘来,不由得让人精神大振,心向往之。



即使不喝“奶茶”,用无根雪水煮一壶上好的茶,亦是文人雅士招待客人的“顶配”。你看苏东坡是怎么做的。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在深冬季节里,酒缸里的酒已经见底,野外的山花也已落尽。


看远处阳光高照,雪山消融,江水上涨。活火煎茶,新杯品饮,茶汤煎成浅红,赏心悦目。


美人在明亮的窗前,正用茶碾研磨茶粉,此情此景,正与窗外雪后初晴的明媚景致相映衬。


可惜,眼前的一切不过大梦一场,大梦初醒的苏东坡写下这样的序。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茶团,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写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吐碧衫。”意用飞燕吐花事也。



围着火炉,只喝茶未免有些单调。烤肉就很不错。


《红楼梦》里姐姐妹妹们大冬天烤鹿肉的场景,不知道馋哭了多少人。


湘云一面吃,一面说道:“我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黛玉笑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广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广一大哭!”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烤鹿肉,《调鼎集》里叫做炙鹿肉:整块肥鹿肉,叉架炭火上炙。频扫盐水,俟两面俱熟,切片。另外,还有煨、炒、蒸等做法。


鹿筋味道也是很好的,但因为不容易烂,所以需要费些心思。须三日前先捶煮绞出臊水数遍,加肉汁汤煨,再用鸡汁汤煨,加酱油、酒,煮到收汤,不掺他物就是白色,加花椒细末味道更好。如果兼用火腿、冬笋、香覃同煨,便成红色。


鹿筋还可以切丁,配风鸡丁、红萝卜丁、笋丁、脂油、酱油、酒、肥肉丁烧。



围炉烤肉,是曹雪芹笔下独属于俊男美女的浪漫,“强饮三大白”是张岱笔下文人骚客的情怀。


也许,寒冷存在的意义, 就是让人学会向温暖的事物靠近。



现代快报+记者 王凡 王子扬/文  赵杰/摄


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

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和现代快报联合推出“江苏文脉”微信公众号

 ↓↓↓

长按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