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开进北京菜市场的“网红店”,凭什么相信有人愿意来打卡?

☁️ 乌云装扮者 2022-05-31


贴在国内千禧一代身上的标签太多了!而其中不太显眼的一个,是“长大之后就没去过菜场”。


不爱下厨只是次要原因,更重要的劝退因素在于,菜市场需要现代年轻人做足够多的“功课”:了解蔬菜的正确名称、熟知牛肉的精确部位、掌握单位公斤食材能“炒几人份的菜”、还需要在没有明码标价的菜市场里记住每种食材的季节性价格……这些都远没有“盒马”“每日优鲜”那么简单直接,更不用说线下交易还存在一个对年轻人来说巨大的挑战——与商贩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总而言之,“美好的菜市场”好像只存在于摄影作品里,一筐筐蔬菜水果按照颜色摆放,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新鲜诱人,而海鲜水产整整齐齐地排在冰块上,熟练的摊主会保证摊位周围没有一丝腥味——年轻人喜欢的,是像买手店一样的“网红”菜市场。



而我们印象中的菜市场,充满了叫卖声、熟食味和鱼腥味,地面上残留着泥土和水果皮,货架上堆得满满当当,只有店主本人才能精确地从一摞袋子中摘出你想要的那包大料。


不过,当然也有不少坚定的菜市场爱好者:华南理工大学开设过一门名为《营造的风景:菜市场里的美术馆》的课,学生们走进菜市场,拍摄摊主的手,了解他们的人生轨迹;围绕着菜市场展开的艺术活动也越来越多,从邱志杰在三源里菜市场办的书法展,到 PRADA 在乌中市集的“跨界合作”,都在宣布:菜市场不仅依然有活力,而且还有和“城市生活方式”互动的能力


● 民以食为天——邱志杰的市集书写


这一次,我们找到了开在传统菜市场里,面向年轻人的“小红书打卡地”,它们有的如世外桃源一样,只欢迎有缘人来到,有的向社交媒体张开怀抱,有的则迫于菜市场本身的限制,遗憾地离场。


走进这些店铺,你会发现“洋气”与“烟火气”并不冲突,它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给菜市场注入新的生机。




单太太绿牛咖啡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不是一个容易抵达的目的地。假如下定决心要来这里吃一顿“正宗美式 Brunch”,你得开车挤过一条窄窄的水泥路,还得小心避开路边的油条、烧饼和糖葫芦推车,并且此处不提供任何合法的停车位。


如果选择更加绿色的出行方式,那么下地铁之后还需要走二十分钟,路过低矮的平房和修车铺,最终导航会带你来到“山东大火烧”的门口。左看右看,绝对没有一家“小资咖啡馆”的影子。



秘密都藏在菜市场对面的一扇绿色铁门里:



铁门上没有任何标识,它完全可能是汽修厂或环卫垃圾转运处,但只要鼓起勇气推开铁门,院子里立刻就变成了曼哈顿下城区的嬉皮咖啡馆。走进门口,你大概率得自己找位置坐下,因为店员得在桌台和厨房之间穿梭,或许也因为“无服务”才是美式服务的精髓。


● 绿牛咖啡的户外就座区


这里每天从早到晚供应西式餐点,招牌产品是各种贝果、三明治和沙拉。吧台背后的墙上挂着黑板,用粉笔写着菜单——当然,是全英文的。除了菜单之外,店里的种种陈设摆放,以及墙上挂着的剪报都在提醒着顾客,这里的主题是——Organic(有机)


据店员介绍,这里的老板和老板娘是归国华人。二十年前回国,就是为了把他们心爱的贝果面包带回家乡。为此,他们甚至在顺义租了几十亩田,办了“绿牛有机农场”。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除草剂,用最自然和传统的方式种植蔬菜。


● 店内提供的贝果


这也说明了为何咖啡店的选址如此偏僻——虽然离菜市场只有咫尺之遥,但蔬菜的真正来源其实是六公里外的农场。咖啡店里也售卖农场自产的有机蔬菜,店里的贝果还供货给许多餐厅和五星级酒店。这样的经营理念,或许不能吸引门外路过买菜的居民,但却能引来大量外国顾客——店员告诉我们,他们店主要服务的就是外国人。



坐在窗边吃完贝果和 omelette 准备离开前,或许最好光顾一下小院里的堆肥厕所:它的功能包括“零污染排放、消灭人体病原、把废物转化为肥料和节水”。



走出小院,回到马路边不太有机的卤牛肉、水果店和烤红薯之间时,会有一种武陵渔人走出了桃花源,还忍不住回头望一望的感觉。




新烧鸟研究所



在小红书上刷到这家店时,你会觉得这家店的选址可以远至涩谷,近至三里屯,唯独不应该是菜市场。菜市场的原则是“物尽其用”,每一寸空间都得放上货架、橱柜和产品,实现所见即所得;而顾客也不会有停下来休闲一会儿的期待,付完钱拿上食物就会离开,而等在柜台前的绝大多数是外卖小哥。


但在“新烧鸟研究所”,一半的空间被开辟成了“堂食”区,摆上了三把露营椅,时不时会有路过的年轻人来打听桌椅的品牌。剩下的只有白墙和暖黄色灯牌,一块布帘把“露营区”和后厨隔开。露营区的地下还铺上了人工草,假如相机镜头拉得足够近,在成片里就看不出一点菜市场的痕迹



这正是主理人的初衷:做一家和菜市场反差巨大,能吸引年轻人走进来打卡的店。他开的首店在丰台,仅仅用了三十天就登上了大众点评的“小吃榜首”。曾经从事互联网和广告行业的他深谙流量的重要性,因此几乎一手包办了整个店的规划:必须要做一家足够好看,足够“网红”的店,把客人从小红书和抖音拉到菜市场里来。



店里的菜单上只有烤鸡架、烧鸟串和烤蔬菜三种选择——烤鸡架是经过考察后最能兼顾方便和美味的选品,而老板特别提到,做烤蔬菜时除了味道,另一件重要的考量是“摆在盘子里拍照要好看”。店里的客流几乎和菜市场的顾客不重合,大部分买菜路过的叔叔阿姨会好奇地问问,随后觉得 28 块买一份鸡架并不划算,在隔壁的卤味店,同样的价钱可以买到半斤酱牛肉——但对专程前来打卡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定价就相当经济实惠了。



主理人还有更大的野心:作为咖啡爱好者,他下一步准备开一家咖啡店和瑜伽馆结合的新店,还计划着在菜市场里再开一家汉堡店。或许未来,还会有更多人因为这些店第一次走进菜市场。




邻咖啡



店如其名,邻咖啡或许是你见过最接近“社区咖啡”定义的一家店。它开在小区的底商,没有太精致的装修和五花八门的咖啡豆,店里的桌椅摆放不会顾及是否“上相”,而是以舒适为准,四面墙上摆满了可供借阅的书,从严肃文学到成功学都能找到。这家店已经开了十二年,除了喝咖啡的人,也有写作业的小学生,和等着接孩子下课的爷爷奶奶,所有人似乎都相互认识



正如前面所说,店里的陈设十分随意——最里面的一角用布盖着,后面放着闲置的咖啡机和磨豆机,已经落了薄薄的一层灰。这个角落是疫情时期一次尝试的见证者:邻咖啡曾经也把店开到了菜市场里,不过现在已经撤走了


● 店内的烘豆机


店主告诉我们,进驻菜市场的初衷在于,原本的店面在小区内部,外卖骑手很难找,加上 2020 年 6 月时,疫情看上去已经不太严重,就决定在离店址步行几分钟的菜市场里开一家新的门店,方便做外卖,也方便扩展客流


另一个理由则是情怀:店主曾经在国外呆过,喜欢市场里五花八门的咖啡馆、杂货店和烘焙坊,他想把这种多元的经营模式搬回北京,让咖啡馆在连锁店和精品店之间有另一种选择。


● 图片来自受访者


在店铺的公众号里,他写道:“我们欣喜地发现,如果咖啡的价格能被轻易接受,那么很多人是愿意随时来上一杯的。无论是早起买菜的大叔大妈,菜市场里每天辛苦工作的商家,周末来采购食材的年轻人,都能接受一杯平价的好咖啡。”


● 图片来自受访者


因此,这里提供十块钱一杯的美式,十五块一杯的拿铁,以及不多的吧台座位。店里同时也经营精酿,客人买咖啡时偶尔会带走一瓶啤酒,也偶尔会在社交网络上打卡,带来另一拨新客人。


● 图片来自受访者


但这家菜市场咖啡店最终在 2021 年 10 月撤店,除了疫情的反复以外,菜市场也成了劝退的主要因素,这里虽然对购物者来说环境干净宽敞,但对需要整天杵在店里的经营者却不太友善: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加上菜市场铺面的租金并不算便宜,邻咖啡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社区老店。


● 哥斯达黎加手冲咖啡


有一条旅游准则这样说:“去一个城市,必须拜访的两个地方是博物馆和菜市场,前者让你理解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后者让你知道这座城市的真实生活。”


或许今天,我们闲下来时会选择去精品咖啡馆、城中的热门餐厅以及美术馆,这些地点能提供精心设计过的舒适体验,但菜市场的直接和粗粝更加接近“生活方式”的本质——去逛菜市场吧!你会在层层叠叠的上海青、蘑菇和多宝鱼之间,遇到一家惊喜的“宝藏目的地”。☁️

编辑:

Andy

撰文:

Lili

摄影:

Andy、Lili

今年我们会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附近”,而不是远方。不跟随宏大叙事,让北京作为一幅生活地图被打开、成为一个帮助我们自己去认识城市的版块。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把你当成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远方朋友,当我们乘着出租车匆匆开过,这些关于北京的内容,正好可以回应你对窗外景色的好奇。

在 Monocle 15 周年特刊里,看到纸媒幸存者的“成功秘诀”|阅读推荐

Halipuu 是什么?又到了学习北欧新词汇的时间

“破坏市容”的涂鸦,到底属于谁?

文字构建的通道,看见女性、战争以及更多困境的出口 | Books

植物演的江湖动作片是怎么回事?

互联网并未带来一个更开放、更包容、更平等的世界——那什么可以?

常看常新的旅行、媒体观察和日常随笔。前往京东、当当等网站搜索“乌云装扮者”,就能找到这两本书。

Jetlag Books 创办于北京三里屯,是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的独立书店,亦是创造美和趣味的文化创意机构。

 
            
 
            

关于人文、旅行、审美的微博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