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6岁的他倒在刑场,14年后女儿成为开国大典俄语播音员:“七一勋章”的这个细节,让人泪目

文丨橙子
 来源丨正经婶儿(ID:zjshener)



前天上午10时,“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9面共产党员的旗帜,29个闪亮的名字。


大家看直播了吗?


在这29个名字中,有两个格外注目。


一个是与共和国同龄的李宏塔,李大钊之孙。



一个是与共产党同龄的瞿独伊,瞿秋白的女儿。



他们佩戴着闪亮勋章,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正如100年前,他们的父辈带领中国走进觉醒年代一样。



那一年2月14日,北京大雪纷飞。

一架慢悠悠的小骡车,穿过东边的朝阳门,出了北京城,走小路往天津行去。


驾车的30岁上下,留着八字胡,戴金边眼镜,一身长袍马褂,手提包里装着几册账本,自称是个“会计”。

他叫李大钊,是当时中国最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

和一般的政客不同,李大钊性格温和,谦谦君子。

身为北京大学的教授,他从不高高在上,最喜欢教孤儿们写字。

一个是“工”字,一个是“人”字。

“工字下面一个人,为天,为天下人谋幸福,才是真正的大事”。


这种思想后来影响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人物——毛泽东。

但在那个迷雾还未散去的时代,工人的生命,尚不如骡马的生命。

怎么办?

如果没有先驱来让人们醒悟,就让你我化为骄阳、火炬,化为明灯般的存在。


在李大钊的号召下,唐山京奉铁路 3000余工人、长辛店京汉铁路工人、天津的人力车夫和杭州、九江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了爱国罢工。

他们齐刷刷躺在铁轨上,用身躯挡住火车。

掷地有声的喊出,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中国的!


有了实际的社会力量,还需要有坚强的政党来提供信心和依托。

李大钊再次站了出来。

一切就是这么风云际会——历史所能给我们提供的精彩,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在电影《建党伟业》里,重现了这一场景。
“仲甫,到了上海,就做这个打算。”

“好,你北我南,咱们尽快建立自己的政党。”

这就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历史佳话。

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这将是“史上最完美的创业”。

1927年4月6日,军警、便衣侦探突然闯入东交民巷,逮捕了李大钊。


几天后,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绞刑架边,李大钊留下最后一张照片后,英勇就义。

北京《晨报》曾报道了当时的情况:
计自二时至五时,二十人始处刑完毕。首登绞刑台者,为李大钊。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死。


因为革命把大量的钱捐出去,在李大钊去世之后,妻子赵纫兰甚至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

她花了5年的时间才凑齐买棺材的钱,把丈夫安葬在万安公募的旁边。三个月之后,她也去世了。


如果李大钊不选择革命,他能安稳、甚至光鲜地过一生。

但,他选择了一条最艰难、最穷困、最危险的道路。

那条道路布满荆棘,凶险异常。

可他依然要说:

“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


红花的种子确实撒遍了各地。

1920年4月21日,在李大钊为建党奔走的日子里,瞿秋白加入了他创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他说:“李大钊、张崧年他们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或是‘俄罗斯研究会’吧?),我也因为读了俄文的倍倍尔的《妇女与社会》的某几段,对于社会——尤其是社会的最终理想发生了好奇心和研究的兴趣,所以也加入了”。

彼时20出头的瞿秋白,以其拥有敏捷的思维,优美的文笔,流利的俄语,成为新青年中的活跃分子。


但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因为受到多方面思想影响,他的文章中,“虽有突变,却更显惆怅”。

比如这首“雪意凄其心惘然,江南旧梦已如烟。天寒沽洒长安市,犹折梅花伴醉眠。”

他自云诗中有“忏悔贵族”的“颓唐气息”。

以酒抗浊,折梅驱邪,固然可贵,但是它对政治黑暗、社会恶浊的现实,不可能有丝毫触动。


为了排遣心灵的苦闷,瞿秋白踏上了漫长的赴俄旅程。

他要追寻俄国1917年革命巨变的原因,将俄国的革命文化,酿成有益于再造中华的蜂蜜。


在这张首次公开的,旅俄中国青年共产团团员调查表中,记录下了瞿秋白的个人信息:

结婚了没有:未

职业:新闻记者

做过哪些活动或革命的运动:参加五四运动…… 北京青年联合会

政见:马克思主义

来俄时目的:考察研究马克思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于苏维埃俄罗斯的感想”一栏,瞿秋白只填了一个字:“好”。


这份简单履历表让人看到了这位革命先烈真实而又可爱的一面。


在苏俄的日子里,瞿秋白加入了共产党。

在《晨报》上发表了40篇通讯,约16万字。

成为十月革命后,最早有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情况的新闻界先驱。


此外,瞿秋白还写下了多达150万字的,论述、译著、诗歌、杂文。

和亦师亦友的鲁迅一起,成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


1935年2月2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看病途中的瞿秋白不幸被捕。

由于声名在外,监狱里,与瞿秋白接触的官兵,都向他索要题字。

瞿秋白也一律求者不拒,予以满足。

唯独各种形式的劝降毫无进展。

直到蒋介石下达了“瞿秋白即在闽就地枪决,照相呈验。中正”的命令。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面容平静身赴刑场。

刑场之上,瞿秋白盘膝而坐,对刽子手说道:“此地甚好!”

随后饮弹洒血,年仅36岁。

英勇就义前,瞿秋白最后唱了一次自己翻译的《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在瞿秋白就义后的很多年里,这首歌被传唱到了每个角落。


他的女儿瞿独伊更是唱了无数遍。
瞿独伊:(俄文清唱《国际歌》)那时候(我)很小,他牺牲时候我哭出病来了,我始终想不明白。

儒雅的书生和壮烈的革命者,哪一个是我的父亲。


1921年出生的瞿独伊,今年一百岁。

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她,曾随父母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

彼时7岁的她负责为代表做掩护,休会时为代表表演。

而今天,唯一到过“六大”驻地且健在的只剩下瞿独伊同志。


六大开完没多久,代表们先后回国工作,只留下瞿独伊留在原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

一直到1941年,瞿独伊才离开莫斯科,从新疆回国。


但没想到,刚到新疆,就被军阀盛世才投入监狱。

在杀害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几位中共领导人后。

敌人开始诱惑起年纪最小的瞿独伊:

“你还年轻,只要答应我们,出狱后会很快给你找一份工作。”

瞿独伊愤怒地回答说:“我决不单独出狱,决不会为你们工作,我们无罪!你们必须把我们全体无罪释放,并把我们送回延安!”


在狱中,瞿独伊和大家一起参加静坐绝食的斗争,要求改善牢狱生活;参加悼念难友牺牲的纪念和抗议活动。

这些话这些事,父亲瞿秋白从没有教过她,但父亲的精神已经刻在了她的血液里。

1946年,瞿独伊被解救回了延安。


三年后,毛泽东同志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作为俄语播音员,瞿独伊在天安门城楼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了毛泽东的讲话。


此后的瞿独伊,再次回到了莫斯科。

这一次,她和父亲一样,成为了新闻工作者。

当然,这次,她拿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


所以,你看,故事的背后,留存心间的往往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凝结在其中的传承。

无数先人以它为信仰,被它激励。

无数后人又受前人的精神鼓舞。


在授勋仪式结束后,有记者采访了李大钊之孙李宏塔。

让很多人看到了这位英雄后代,更具生活化的一面。


有意思的是,鲁迅在《〈守常全集〉题记》中曾这样描述李大钊:“他的模样是颇难形容的,有些儒雅,有些朴质,也有些凡俗。”


这些描述用在李大钊之孙李宏塔身上,竟也如此恰当。

不得不说,血缘是很奇妙的。

当然,更奇妙的是,他和李大钊一样谦和。

被问及荣获“七一勋章”提名的感受时,李宏塔说自己“不够格”。

当提到他的红色后代身份时,他说这不是荣耀,而是责任。

事实上,够不够格,安徽人民的评价最公道。


1987年,38岁的李宏塔转岗到了安徽省民政厅,理由是:

“我喜欢直接与困难百姓打交道,给老百姓多办实事好事最合我意。”

此后,他在民政系统工作了18年,每年至少一半时间在基层度过。


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正是因为李宏塔提前一个县一个县、一个市一个市地跑,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部署,才让安徽受灾最轻。

“我们多一点辛苦,群众就会减少几分痛苦。”

这是李宏塔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李宏塔的父亲李葆华在安徽工作期间,也常说这句话。


作为英雄的后代,又久居高位,私生活自然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比如爷爷坐过马车,父亲坐过汽车,到了李宏塔这,只有一辆自行车。

说出去,人们都不敢信。

但确实是真的。


在安徽担任领导工作的前20年,李宏塔骑坏了4辆自行车,被偷了一辆自行车,穿坏了5件雨衣、7双胶鞋。

直到2004年,李宏塔才因年龄增大,办公地变远,换了电动车,他笑称自己“与时俱进”。

在李宏塔的影响下,儿子李柔刚也十分低调,如今,已是不惑之年的李柔刚,现任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副教授。


从李大钊到李葆华,再到李宏塔父子,一部家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前赴后继英雄史诗的缩影。

当中国共产党进入下一个百年,他们的故事仍将延续。


回想1921年7月,出席一大的13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开启了翻天覆地的一幕。


百年过去,29位授勋者代表9514.8万名党员,展现出勃勃生机。


正如宇宙有无尽之青春,斯宇宙有不落之华,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

一字一句,对应现在,极其震撼。


一百年来,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

也是在这一百年,一个又一个中国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每个时代都会渐去,但每个时代都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

他们就像像一束光,让人无声跟随。

在深情土地上,连点成片,生生不息。

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走去。

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瞿秋白烈士翻译的《国际歌》吧,愿这盛世,如他所愿,如千千万万人所愿↓



引领民族复兴,除了中国共产党,何人能当此大任?


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这里来了13个人,这些人很低调,同时又很激动。



这似乎是一个会议,大家都围坐在一楼客厅的桌旁,低声却热烈地讨论着什么。



只是法租界的巡捕似乎察觉到了什么,13人决定换个地方,最后敲定了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


最后在这条船上。13个人举手宣誓,从这刻起,中国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参加会议的13人不会想到,当时这个全国党员仅仅50多人的小党。在100年后,发展成为党员9100多万人的世界第一大政党。


不仅如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在这10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的人们想不到的,却是现而今的我们每天见证的。这个国家每天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曾经是一穷二白的农业社会,如今是产业齐全,系统完备的制造强国。


曾经积贫积弱,洋人的军舰能横行中国的内河,如今航母大驱下饺子,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曾经是忍气吞声被人欺,如今实力说话,不吃那套。



总之,这盛世如您所愿。


可做到这样就够了么?


得承认,这些年国家的繁荣富强,越来越深刻的反映在了大家的生活上。


除了经济增长、社会繁荣,还能看到军队现代化的步步推进,在世界的舞台上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主张。


新冠疫情当下,政府科学管控,老百姓积极配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住了疫情,经济逐步恢复。


这些都让当下的中国人说话的底气越来越足,越来越自信。



似乎有了那么点“盛世”的意思。


但是这一切还远远不够,距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需继续努力。


当我们将视线从取得的成就上移开,就能发现,前路仍然相当崎岖。


这些问题是必须要面对的:


首先就是人口的问题。


前不久,国家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总人口14.1亿,仍然是实际意义上的人口大国。但是数据中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2010年至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




虽然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而且相比一些发达国家,中国的老龄化水平还不算很严重,但是相比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地区的新兴经济体,咱们中国这比例还是高了一些。



老龄化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减少,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


再加上如今不少青年夫妻,选择少生或干脆不生。短期来看影响可能还不明显,可是还要做长期的打算。


其次就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虽然整体上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前些日子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联合发布的《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报告(2020)》。


根据这份报告显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一些北方省份增长放缓,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2018年,北方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38.5%,比2012年下降4.3个百分点。



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民生各领域分析南北平衡发展差距,研究发现经济领域平衡发展差距最为显著,是南北平衡发展差距逐年扩大的主要因素。民生领域南北平衡发展由北方占优转为南方领先,扩大了南北平衡发展差距;社会领域北方稍具优势,对南北平衡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北方与南方在生态领域平衡发展的差距虽然呈明显缩小趋势,但差距依然较大。


放任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形势,可能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未来需要面对的严重问题。


除了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之外,外部挑战也不容忽视。


近年来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陷入低迷,发展活力缺失,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收入差距扩大化严重威胁经济发展,社会内部严重分裂甚至走向对立。



与其相对应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已接近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80%左右,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970年以来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


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调整,推动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格局出现重大变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出现深刻变革,西方垄断国际事务的局面难以为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不断提升。


在这种形势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多极化趋势受到挑战,对国际贸易形成了不利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一部分发达国家,为了维持金融、科技霸权,极力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甚至不惜破坏国际 贸易秩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我国首当其冲。



加之新冠疫情大爆发,对于国际形势造成了严重影响。疫情使本就孱弱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美国、法国等国家出现有统计数据以来最严重的季度性经济衰退,世界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疫情及其造成的经济衰退强化了部分国家的内顾倾向,导致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抬头,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趋激烈,“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去年引发美国持续暴乱的佛洛依德事件


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党的性质、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是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危治乱、人民的利害得失、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是中国实践逻辑发展的必然结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维护国家独立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近代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的近代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浴血奋战,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并且引导全国人民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把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逐步地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步入小康。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有效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利益关系的正确协调,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正确结合,才能把党的历史使命、国家的发展前景、民族的复兴伟业与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全体人民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事业而共同奋斗。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保持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而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只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我们的事业才能生机盎然、蒸蒸日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既是党的初心所在,也是党的奋斗目标所指。因此,我们党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素质与能力,满足人民的需要与愿望,尊重人民的价值与尊严,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关爱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增进人民的幸福与美满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取向。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从事业成功到价值实现,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得当今中国充满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并汇聚成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然要求。


中国这样打的一个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情况复杂的大国。能够将这样一个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位 ,220 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 ,高速铁路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和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 。



与此同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1978 年的 156 美元增加到 2018 年的 9900 多美元,已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018 年达到 44%,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10 个百分点;建成覆盖近 14 亿人的社会保障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 2018 年达到 77 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这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科学地应对各种风险。


当今世界格局错综复杂,国际战略格局、全球治理体系、地缘政治态势、综合国力竞争发生重大变化,国家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更趋复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有不少重大挑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有不少重大风险需要我们坚决抵御,有不少重大阻力需要我们顽强克服,有不少重大矛盾需要我们着力解决,只有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确保我们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国际上广结善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努力构建良好的国际环境。但是也得看到,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却从未停止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图谋。为了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不会半途而废,也需要坚定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总而言之


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证明了,这是一个有着科学理论指导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已经将自身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刻地连接了起来。


过去的岁月,中国共产党就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独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未来的日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舍我其谁。


参考文献:


  1. 王寿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政治逻辑[J].观察与思考,2020(03):5-17.

  2. 曹磊 杨丽娟 《从13人到9000多万人——史上最牛创业团队》


入党对于年轻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讲两件真事,再告诉你真实的答案


01
 
1911年,一个叫林青的男婴,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县一个非常贫苦的家庭。为了活下来,他自幼吃了不少苦。
 
林青这个名字,并不像其他革命先烈那般如雷贯耳,也许冷门到你闻所未闻,但并不妨碍他的伟大和不朽。
 
15岁起,少年时期的林青先后去到重庆和上海谋生,时值中国政局动荡,思想进步的他开始参加抗日活动。
 
1931年,林青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时常参加抗日游行,活跃又青春的身影迅速引起敌人的注意。
 
1932年,林青在上海不幸被逮捕,被判刑2年,锒铛入狱。

 
提前出狱后,林青回到家乡毕节,将一线城市的星星之火带到了那个远在高原上的小城。

他与其他几名先驱同志一道,先是成立党支部,然后在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在组织的指导下成立了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林青任书记。
 
对于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入党、成立党组织、在党中担任要职,这些行为毋庸置疑是意味着个人思想进步的好事。
 
可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林青这些行为对自己是一点好处也没有,无异于玩命,一不小心就是杀身之祸。

这种大无畏的冒险精神在我们今天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可为了拯救中国和家乡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1935年,林青和同事刘茂隆同时被捕入狱,面临严刑拷打,仍然咬紧牙关死守党的秘密,敌人恼羞成怒,将他们判处死刑。
 
正所谓吉人自有天相,看守死牢的狱警中,竟然有一位地下共产党员,他决定营救自己的同志出狱,借押送上厕所之机让他们翻墙逃走。
 
可是按照规定,一名看守一次只能同时押送一名犯人。也就是林青和刘茂隆二人,只有一人能得到这张名为“生”的门票。
 
在这生与死的抉择中,林青与刘茂隆二人拼命互相谦让,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宁可自己去死。
 
最后,林青以领导的身份,正式对刘茂隆发出必须逃走的命令。
 
刘茂隆含泪颤抖着点头,奉命于当晚顺利越狱,继续完成未尽的革命事业。
 
而年仅24岁的林青,则在同年9月11日被押往刑场,义勇就义。

 
 
02
 
2020年2月,湖北新冠疫情告急,警报拉响,全国各地医疗队伍驰援湖北。
 
2月12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共产党员倪薪随黑龙江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发,来到湖北孝感,为当地抗击新冠疫情提供有力支援。
 
倪薪跟随大部队,在孝感整整待了40天,3月21日,随着孝感疫情形式好转,医疗队平安凯旋黑龙江。

 
结束14天医学观察后,倪薪本应第一时间回到家中跟家人团聚拥抱、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可就在这时,黑龙江边境城市绥芬河的疫情又爆发了。
 
才卸下援鄂战衣的她,因为在湖北时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还未归家,便再次踏上“逆行”前往绥芬河的征程,
 
危急时刻,她和其他援鄂医师的到来,为这个边陲小城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和信心源泉。
 
“刚刚放下行囊,马上奔赴战场”。倪薪是在用身体力行着老共产党员庄严的承诺:

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只要组织一声号召,一次、两次……我永远都在。

 (图为倪薪医生手书。敬佩!)


03
 
两件故事讲完了,让我们回到文章标题的问题:

入党对于年轻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提到这个问题,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入党的“动机”:
 
考公务员时岗位选择多、提拔评优时有优势、有党员身份办事更方便……
 
而我上面说的这两个故事里的主角,却用行动狠狠驳斥了怀着不纯动机入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中华文明,是全世界唯一从未间断传承的文明。

历经数百年战乱、自然灾害、外敌入侵,我们却从未被打倒,只因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有一股坚韧又忘我气节在骨子里面。
 
在这片土地上,从古至今,每逢战火纷飞的特殊时期、国家和人民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总有人将自己的生死置于脑后,敢于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千万百姓撑起一片天。

在古代,这群人,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仁人志士。

在近代,这群人,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在新中国,这群人,理应是中国共产党员。
 
在当今共产党员的身上,理应延续中华古代仁人志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民族气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国情怀。
 
以上,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始终能够屹立于世界东方几千年而不倒的秘密。


 
当你理解了这些,再来考虑自己适不适合入党时,答案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不妨把思维转换一下,问自己另外几个问题:
 
如果下次还有疫情来袭,让你以共产党员的身份,第一时间下沉基层、不眠不休参与抗疫活动,你愿意吗?
 
如果当地发生重大险情灾难,你需要第一时间相应与参与抢险,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不顾,你愿意吗?
 
衡量自己是否适合入党,不应当怀着不纯的动机来问“入党能有哪些好处”。

只想来索取而不愿奉献、只想着占有而不愿付出,这种精致利己主义者多了,对党和国家百害而无一利。

共产党员的身份,从来都不是索取的利器、炫耀的资本,而是意味着责任与担当、承诺与付出。

入党的关键,在于“我已经准备好了,愿意在危机关头牺牲奉献、冲锋陷阵”的思想觉悟。

正如那份耳熟能详的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唯有打从心里认同党的纲领,尤其是“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13个字,在日后面临危机被组织派到前线去吃苦担当时,你才不会抱怨、不会退缩,不会后悔当初这一光荣的决定。
 
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上那条红船上,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响彻云霄——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这三个“精神”,历经一百年风雨沧桑,从未变过一分一毫。
 
1935年,英勇就义的共产党员林青用生命去诠释了,2020年,抗疫关键阶段的共产党员倪薪用行动去抉择了。

那么,我们和平年代的年轻人,也应当理解、诠释、抉择。


昨日回顾:点击下方可看
  1. 一露脸就惊艳1.2亿国人,这个开飞机登上「新闻联播」的小姐姐到底什么来头?

  2. 90后女生辞职蹬三轮卖奶茶,大学生毕业摆摊年入百万:放下面子赚钱,才是成年人最大的体面

  3. 教育怎么培养精英?

  4. @高考生,一起了解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