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亚太地区就业及社会展望报告

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亚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已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实现部分恢复,但全面恢复仍遥不可及。据预计,该区域2023年的就业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这份题为《2022年亚太地区就业及社会展望:反思产业战略,促进以人为本的未来就业》的报告指出,2022年亚太地区的就业人数相比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增加了2%,意味着2020年间损失的5700多万个就业岗位得到了恢复。

尚未实现全面恢复

尽管如此,亚太地区的就业尚未实现全面恢复。2022年,该区域仍缺乏2200万个就业岗位,与倘若未发生大流行病的情况相比,就业缺口达1.1%。由于当前全球和区域的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定,该区域的就业增长举步维艰,预计到2023年,这一就业缺口将增加到2600万 (1.4%)。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总工作时间仍低于2019年的水平,且2022年的失业率相比2019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达5.2%。

2022年,亚太所有次区域2020年的就业损失都得到了恢复,相比2019年呈现了正向就业增长。然而,就业增长未能与人口增长同步,2022年仅有太平洋地区的就业人口比率相比2019年实现了增长。

劳工组织的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区域主任宫川千穗子 (Chihoko Asada Miyakawa) 表示:“虽然亚太地区的就业出现了回升向好的趋势,但该区域的劳动力市场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未来的就业增长仍面临许多额外的挑战。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要恢复该区域包容的、以人为本的就业增长,而不仅仅满足于通过提供非正式、低质量的就业机会实现‘准’恢复。”

大多数人的就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该报告首次对亚太地区1991-2021年30年间各个产业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评估,以显示哪些产业的就业机会在增长,哪些产业的就业机会在减少,以及哪些产业能够提供“体面工作”。

报告显示,虽然亚太地区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服务产业的就业增长是最快的,但2021年仅有940万人从事于该产业,仅占就业总人数的0.5%。

相比之下,亚太地区就业人数最多的三个部门分别是农业、林业和渔业、制造业。同时,2021年,亚太地区共有11亿人从事于批发和零售贸易,占该区域19亿劳动力的60%。

这些劳动力集中的产业的工作往往有以下特征:劳动生产力有限,工资微薄,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稳定性和收入保障低。从事于这些产业的劳动力大多缺乏社会保护,而且他们的工作往往是非正式的。由于新冠疫情,近几十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基本都付之东流。

劳工组织高级经济学家兼该报告的主要撰写人埃尔德 (Sara Elder) 表示:“虽然亚太地区的经济在过去半世纪间持续增长,但实际上,该区域大多数劳动力仍然在从事‘亚洲奇迹’并未惠及的传统产业 。虽然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可能是信息技术和现代产业,但在亚太地区,最有潜力推动就业增长以及提供体面工作的产业是那些看上去并非如此光鲜亮丽的产业。未来的挑战在于我们要保持并增加政策关注以及公共投资,以便在各个产业,尤其是在劳动力集中的产业,提供体面工作并促进包容性。”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董明珠困在雷军里

  2. 感染接近峰值!最意想不到的一幕,却出现了……

  3. 2023年1月1日起,最低工资调整,月薪不到这个数,违法!

  4. “阳了”请什么假?扣工资吗?权威解答来了

  5. 布洛芬的钱,该挣的人没赚,不该挣的人赚疯了…

  6.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工具的九大比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