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监高批量离职!浙江富豪的公司被19倍杠杆收购

以下文章来源于: 并购大讲堂 ,作者:前沿君


2016年,晨丰科技达成两项行业第一:灯头产销量行业第一,LED塑包铝散热器产销量行业第一。次年公司就顺利上市,何文健喊出豪言:“力争2018年再造一个晨丰。”


7名董监高集体辞职

8月4日,晨丰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收到董事长、董事、独立董事、监事会主席、监事等7人的书面辞职报告,根据协议约定,协助新的实控人丁闵稳定其控制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此外,收购完成后晨丰科技将在原有照明配件主业的基础上,添加增量配电网运营及风力电站、光伏电站的开发运营业务,实现双主业并行发展。

8月25日,晨丰科技将召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不出意外,届时辞职的董监高将正式退位,由丁闵一方接替。

何文健家族交出实控权


5月,晨丰科技放出收购公告,原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会先放弃持股比例47.14%对应的表决权;随后向丁闵、杭州重湖私募等对象发行股份,交易完成后丁闵持股比例将升至20%,虽然还是不及大股东香港骥飞,但得益于表决权放弃协议,丁闵仍将成为晨丰科技新实控人。


与此同时,这次股权转让的价格是9.93元/股,何文健家族通过这次交易,也能套现超3亿元。

而丁闵入主后,还将向上市公司进行定增,届时其持股比例将升至38.46%;此外,8月25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将补选以丁闵为首的4名非独立董事、2名独立董事以及2名非职工代表监事,8人中7人都有金麒麟或旗下公司工作履历,还有1人是丁闵妻子。通过这些举措,丁闵也将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上市公司委托寻找投资标的(13-29)第二期寻找标的有母婴、诊断康复、半导体等;

上市公司委托寻找投资标的(1-12)第一期寻找标的有医疗、新材料、大宗、财务投资等

点击上面链接了解详情👆🏻


精妙的高杠杆收购方案


丁闵在受让股权的同时,还约定在晨丰科技易主后向其定增4.49亿元。加上从何文健家族手中购买股权的3.36亿元,累计7.85亿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金麒麟和银行分别为丁闵提供的4亿元、3.8亿元长期借款,丁闵只需要出4000万元自有资金。


据此计算,丁闵为收购、定增累计耗费资金撬动的杠杆约19倍。

此外,丁闵还把自己实控的7家公司卖给了晨丰科技。这7家公司账面净资产合计1.6亿元,2022年还有5家收入挂零或录得净亏损,甚至其中3家都没有开展业务的资质,还有3家的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截至今年一季度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有3.74亿元,连4.11亿元短期借款都无法覆盖的晨丰科技,居然要花3.6亿元,超120%的溢价来购买这7家公司。

更重要的是,晨丰科技所在的照明配件行业,与丁闵所在的增量配电网运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项目工程建设领域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联系。这些因素都让不少投资者质疑本次收购的合理性。

但同时也有投资者认为,随着新能源行业的热度持续高涨,新能源产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上市公司纷纷入局,此举可以帮助晨丰科技快速进军新能源行业。

CINNO Re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金额高达5.2万亿人民币(含台湾),投资资金主要流向风电和光伏,金额约为2.5万亿人民币,占比约为46.9%。

 资料显示,上述七家公司主要从事增量配电网运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开发运营等新能源领域业务,其中资产主要是与增量配电网相关的输配电设备、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相关的配套设备等。晨丰科技称,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看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为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实力而计划布局新能源领域业务。本次交易的标的公司符合公司发展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布局,通过本次收购能够加快公司发展新业务。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听了李玟控诉《中国好声音》,觉得内娱不需要“活人”

  2. 「孤注一掷」破23亿,删减镜头曝光:12种电诈做局,骗的却是同一种人

  3. 体制内发展,要尽早学会“急功近利”

  4. 公司注册时认缴了1000万,注销时必须补齐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