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于《现代经济探讨》2023年第2期 作者简介:刘晨阳,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景国文,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内容提要:采用2004-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建立渐近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能显著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渠道,并且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在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 全要素生产率 试点政策 作用机制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面临发展模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等挑战,因此需要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需要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突破产业低端锁定,2011年科技部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启动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之后开始在全国选择若干城市作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截至2020年已经有61个产业集群入选科技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名单。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作为产业政策的一种创新,旨在通过培育科技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那么,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有何影响?又通过何种作用机制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实施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前关于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采用三阶段DEA模型等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估(陈升等,2019);第二类主要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现状、特征、分布及培育等进行研究(李金华,2020);第三类主要是研究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的影响(王欢,2022)。以上关于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的研究,拓宽了本文的研究空间。但是鲜有文献考察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作为促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利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建立渐近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二是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两方面分析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且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异质性检验,丰富了相关文献,也对继续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政策启示。二、政策背景与理论机制
1.政策背景
为培育产业竞争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将企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与国家战略导向结合起来,科技部于2011年出台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2013年出台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认定管理办法》,同年批复了中关村等1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2014年批复了22个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2017年批复了29个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被认为是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产业集群的顶层设计,确定区域内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完善地区科技服务体系,将企业培育、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将优势资源向创新型产业倾斜,形成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挥创新型产业在地区产业升级、产业承接、创新带动的促进作用,提升地区竞争能力。 2.理论机制
结合现有文献,本文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两方面,分析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 (1)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一方面,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促进试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劳动力市场共享、创新要素流动等效应,促进地区创新要素集聚,从而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通过将金融服务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此外,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通过促进企业与高校等科研单位的对接和交流,建立各种科研平台,拓宽了研发创新资金获取渠道,降低了企业创新所面临的风险,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地区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在微观层面,技术创新通过改变企业生产要素的使用比例,降低了企业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依赖,从而使得全要素生产率提升(Cohen和Levinthal,1990;王薇和艾华,2018);在宏观层面,技术创新改善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得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刘传明和马青山,2020)。 (2)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一方面,地方政府会将地区科技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地区发展战略相结合,出台有利于本地区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支持数字经济、5G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发展,促进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本地区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通过促进产业集群内部分工合作,完善地区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关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刘传明和马青山(2020)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改变产业之间的分工合作,通过提升产业专业化协作程度等途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杨慧梅和江璐(2021)、张跃(2020)等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三、研究设计
四、实证分析
五、作用机制分析
产业政策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4-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渐近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如何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发现:一是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二是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在地区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地理位置、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存在差异,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均能够促进经济规模低和经济规模高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对经济规模低的地区的影响更加明显;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抑制了人口规模低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显著促进了人口规模高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是并未促进中部、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高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并未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低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三是机制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是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对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有序扩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范围,发挥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作为产业政策创新的一种尝试,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了本文的证明。今后可以有序扩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的试点范围,将更多城市作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在扩大试点范围过程中综合考虑城市之间的差异,推动不同地区发展具有自身优势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注重产业集群的质量、规模、效益,促进产业集群之间的技术和人才的交流,促进产业集群集聚;激励各个城市抢占产业制高点,积极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避免产业集群建设出现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等问题,在政策实施中做好政策的评估工作,便于今后更好推广实施。 第二,积极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探索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多维渠道。在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能力,避免产业集群低端锁定,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注重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吸引高端人才,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促进人才集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促进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交流,促进科研机构与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分工合作,对关键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推进高新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同时出台创新激励措施,对企业的创新给与奖励,促进地区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第三,充分考虑城市之间的差异,实施因地制宜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于中西部地区,在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当前发展阶段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缩小与其他地区在人才激励、营商环境、创新环境、科技服务、创新激励等方面的差距,积极促进本地区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责任编辑:侯祥鹏]
为适应微信阅读,内容有所删减,原文见《现代经济探讨》2023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周延 邵烨铭│人口结构、利率政策与养老金替代率
新刊上线│《现代经济探讨》2023年第2期目录
致谢审稿专家
苏春红 李真│数字经济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了吗
《现代经济探讨》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月刊,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国研网信息来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