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于《现代经济探讨》2023年第3期作者简介:
谢宝剑,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贾晓芳,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内容提要:加快提高城市创新创业水平是中国转换增长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07-2019年中国25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参照“中心-外围”理论的分析思路,讨论了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在“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这一维度上的异质性和经济后果。结果显示,市场一体化显著提高了全国整体的城市创新创业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两者关系在欠发达城市更为显著;城市市场一体化对本地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依其与省内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其促进作用在距离中心城市100~200公里范围内最显著。进一步的经济后果分析表明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在外围城市更为显著,进而有助于缩小省内中心-外围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研究结论为加快城市创新创业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启示。关键词:市场一体化 知识溢出 中心城市 城市创新创业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际边缘区域整体性治理博弈研究”(编号:716731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治理体系创新研究”(编号:20&ZD158)。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7年联合国大会将中国的“双创”写入联合国决议,并呼吁世界各国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中国创新创业水平快速提高,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创业层面,2020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502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2万户;创新层面,2020年创新驱动指数239.1,每万名R&D人员专利授权数达到4639件。创新创业蓬勃兴起,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支持。但各地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仍受到制约。一方面,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较为突出,地区创新创业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不高。另一方面,近年来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各地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特别是大城市在人才待遇上不断加码,采取“抢人政策”和“引智行动”,大城市及都市圈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热区(聂晶鑫和刘合林,2018)。而中小城市则面临“引才难、留才难、用才难”的发展难题,进一步制约了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提高。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突破发展瓶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亟需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由此可见,探讨影响中国创新创业水平提升的深层次因素,是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
城市创新创业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中国整体的创新创业水平。已有研究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何凌云和陶东杰,2020)、城市规模(徐子尧等,2020)、数字普惠金融(潘爽等,2021)、财政分权(周黎安等,2005)等因素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既有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城市创新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伴随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以及商品跨地区流动的知识溢出是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但已有研究并未将研究视角拓展到城市创业领域。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强调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那么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加速生产要素和商品的跨地区贸易能否提升城市创新创业水平?在当前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对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采用2007-2019年全国25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知识溢出视角考察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相较于已有文献,本文的边际贡献可能在于:从研究对象来看,已有文献主要讨论了市场一体化对省份或企业层面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并未拓展到创业领域,而本文则重点关注城际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为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推动城市创新创业提供重要的经验依据;参照中心-外围理论的分析思路,本文考察了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在“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这一维度上的异质性,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本文理论分析了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为解释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政策参考。
本文以下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第五部分为进一步分析:异质性和经济后果;第六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市场一体化体现了生产要素和商品跨地区流动的顺畅程度。市场一体化不断消除行政壁垒对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限制,促进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加速地区间知识溢出,从而提升地区创新创业水平。与此同时,市场一体化不断推进地区间构建标准统一的市场体系和政策制度,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加快地区间知识溢出。各种携带知识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产生的知识溢出是地区创新创业的源泉,商品贸易也带来地区间技术模仿学习的机会(Almeida和Kogut,1999)。首先,人才流动的隐性知识溢出。市场一体化为人才要素的跨地区流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了高级人才的流动频率,人才的跨地区流动推动知识的跨区域传播,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了新知识的产生,不断提升地区创新创业水平。其次,投资流动带来的知识技术转移。市场一体化显著降低了资源跨区域流动障碍,加强了不同地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企业跨区域投资与合作频繁,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在异地投资合作过程中会对当地企业产生示范性作用,进而形成跨区域垂直技术溢出或转移效应,加速本地创新创业水平的提高。最后,商品贸易的物化型知识溢出。市场一体化拓展了企业跨地区贸易空间和渠道,伴随着商品贸易的物化型技术知识快速在地区间扩散。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而言,商品贸易给予了地区模仿前沿技术的机会,有助于落后地区在模仿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水平。 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是市场法治化和标准化的进程,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生产要素自主有序流动,以优良的营商环境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不断提升地区创新创业水平。首先,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有助于减少企业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行之有效的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给发明创造者提供了确保独享创新成果经济利益的保障。良好的创新环境能有效抑制同行间窃取技术创新成果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强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事前激励,进而提升地区创新创业水平(吴超鹏和唐菂,2016)。其次,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也是地区间制度条例融合和政务服务整合的过程。例如,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和“一网通办”等。不断健全的制度条例和高效率的政务服务不断削弱企业跨地区交易合作的门槛,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创新创业效率和经营收益。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提出假说: 对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来说,区域发展差距大、发展不平衡仍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兰秀娟等,2021)。市场一体化加速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和贸易往来,但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生产要素往往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并且存在极强的路径依赖(陆军和徐杰,2014)。市场一体化对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于发达城市而言,市场一体化打破了地区间行政阻碍,加速了地区间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对于提高地区创新创业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于欠发达城市来说,市场一体化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其一,市场一体化加速生产要素和商品的跨区域流动,给予欠发达城市模仿和接受发达城市知识溢出的机会,进而提高地区创新创业水平。首先,发达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规模扩张导致生产生活成本快速提高,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一体化所带来的市场规模扩大和制度环境的改善激发了发达城市人才和资金寻找外部市场的动机,促使发达城市资源向欠发达城市扩散。其次,对于欠发达城市而言,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地方政府为吸引人才和资金进入,出台了大量有关于人才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例如,各地的“人才争夺战”,为高素质人才提供高标准薪资、购房补贴以及科研资助等。各地还通过税收减免、建设用地租金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外地投资。人才和资金的流入加速了欠发达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 其二,市场一体化强化了发达城市“虹吸效应”,加速欠发达城市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外流,进而抑制欠发达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颜银根等,2020)。发达城市在就业机会、投资机会以及市场规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人才和资金的吸引力远高于欠发达城市。市场一体化打破了地区间有形或无形的贸易阻碍,进一步降低市场贸易成本,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在加速地区间市场整合的同时,也拓宽了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空间,加速了人才、资金向发达城市的集聚,进而导致欠发达城市市场活力不足(丁任重等,2021)。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提出假说: 假说2:在“知识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的作用在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存在差异。市场一体化有助于发达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提高,但是对欠发达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取决于“知识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之间的权衡。 Krugman(1991)在规模报酬递增和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提出两个对称的地区会分别发展为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逐渐形成一种中心-外围结构。而经济活动和要素在空间上的收敛和扩散则取决于“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Krugman和Elizondo,1996)。其中,“向心力”使得中心地区汇聚了大量的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而“离心力”则促使中心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向周边区域扩散。“向心力”和“离心力”主导城市体系的动态演变,城市会因其市场潜力的大小表现出层级关系(Partridge等, 2009)。Fujita和Krugman(1995)提出在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单中心的城市体系中,外围城市的市场潜力与其距中心城市的距离之间呈现“∽型”的非线性关系。具体来说,随着距中心城市距离的增加,刚开始集聚的向心力占主导,外围城市的市场潜力会先下降;而当达到一定距离时,离心力转为主导,该距离范围内的外围城市市场潜力逐渐上升;当距中心城市距离进一步扩大,外围城市市场潜力再次下降。由于城市市场潜力与其经济活动紧密关联,不少国内外学者基于“中心-外围”理论,考察了城市体系的空间关系对于地区经济增长(Portnov,2006;许政等,2010;兰秀娟等,2021)、工资差异(Ioannides和Overman,2004;刘修岩等,2007)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范剑勇和谢强强,2010)等的影响,并尝试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要素流动以及产业集聚等角度给出可能的解释。这一系列的研究从理论延展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为“中心-外围”理论提供了大量经验证据。 市场一体化打破了地区间制度性壁垒,加速生产要素和商品的跨地区流动。而创新要素和商品的跨地区流动正是地区创新创业的关键。因此,市场一体化通过知识溢出和改善城市营商环境提高城市创新创业水平。但城市间距离会制约人才、资本以及市场范围的转移(叶德珠等,2020),知识溢出的地理范围受限于城市间距离。参照“中心-外围”理论的分析思路,外围城市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会受到其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影响。一方面,市场一体化降低地区间贸易成本,加速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为城市创新创业提供“向心力”,制约外围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动。另一方面,市场一体化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并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中心城市人才和资金向外围城市扩散,为城市创新创业提供“离心力”,提高外围城市创新创业水平。这里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对应城市创新创业的“虹吸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在“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这一维度上的差异性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权衡。距离中心城市过近“知识溢出效应”最为显著,但也容易导致产品和技术高度相似而引发恶性竞争(Sedgley和Elmslie,2001),进而导致市场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效应不显著。随着与中心城市距离的拉远,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逐渐弱化,“知识溢出效应”占主导,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持续上升。当距离中心城市过远时,“知识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均出现衰减,此时“虹吸效应”占主导,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促进作用逐渐下降。因此,基于“虹吸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在“与中心城市距离”这一维度上的强弱变化,城市市场一体化对创新创业的作用可能受到其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影响。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提出假说: 假说3: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的作用受到“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影响,二者间关系在距中心城市的不同半径内存在差异。 创新创业是引领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是中国“双创”发展战略最有力的支撑。本文首先考察了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而后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影响的异质性和经济后果。研究结论表明:市场一体化显著提高了全国整体的城市创新创业水平。机制检验表明,市场一体化确实通过强化知识溢出和优化城市营商环境提高城市创新创业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在欠发达城市更为显著。同时,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依其与省内中心城市的距离整体呈现差异性,距离中心城市100~200公里为其最优作用半径。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市场一体化有助于中心城市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流向外围城市,进而不断缩小省内中心-外围城市经济发展差距。 新发展阶段,应当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打破市场区域分割,畅通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跨地区流动,全面提高城市创新创业水平,不断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第一,打破地区间分割与行政垄断对市场的限制,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速实现要素和产品的市场一体化。在要素市场一体化方面,一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弱化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实现生产要素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的有机衔接。二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进数字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地区创新创业活跃度。在商品市场一体化方面,一是加大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完善区域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压缩地区时空距离,打破市场一体化的“先天性障碍”。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填平地方政策“洼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竞争活力。 第二,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其创新创业带动作用。基于非均衡发展战略对整体经济的增长效益,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是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特别是要率先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发挥其正向溢出效应。一方面,打破地区间制度性壁垒,解决地区间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难题,加快中心城市的知识溢出。另一方面,加快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分工协作,强化城市间功能互补,推动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合作共赢。 第三,关注欠发达地区发展,提高地区知识吸收能力和应用能力。首先,地方政府应当强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优惠,吸引创新要素流入,强化地区知识吸收能力。其次,搭建跨地区对话交流平台,积极与创新先进地区展开技术交流与合作,主动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提升地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最后,完善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地区间合作,实现地区“抱团”发展,充分发挥地区规模经济效应。
为适应微信阅读,内容有所删减,原文见《现代经济探讨》2023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赵锦春│城市数字经济的益贫式增长效应——基于农村流动劳动力视角
陈秧分 卢昱嘉 │面向远景目标的农业强国建设:国际比较与中国对策
新刊上线│《现代经济探讨》2023年第3期目录
杜亭亭│金融化与创新战略激进度:基于创新位势的主体异质性视角
《现代经济探讨》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月刊,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国研网信息来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