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爬山

别叫我虾哥 龙虾游戏推荐
2024-10-10
本公众号由以下帅哥赞助,谢谢他们!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这篇跟行业没啥关系,就是蛮想写的。随便写一写感悟,比较宏观。


最近与很多朋友聊天,透过他们聊天框里的“哈哈哈”,其实能感受到他们作为管理层在当下行业大环境下的压力。透过朋友圈的点滴,观察到了不少朋友都在爬山。

以此为前提,想聊聊爬山,爬山和徒步在当下似乎是不错的解压运动。



去年飞盘火的时候,就与几个朋友闲聊预测今年什么户外运动比较火,从滑板、钓鱼、机车聊到高尔夫聊到自行车聊到冲浪。到最后,我们还以为,可能“共享定位躲猫猫”是今年最潮最fashion的运动。但谁能想到,今年最火的户外运动是“爬山”呢?


23年虚假的流行运动:风靡各大网红城市的“共享定位躲猫猫”

23年真正流行的户外运动:爬山 ✔


周末刷个朋友圈,发现身边的朋友似乎都不自觉的“转身向山海走去”了……还蛮奇怪的。爬山真的火吗?好像也没有。但爬山和徒步却又好像成为一种日常运动一样,渐渐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爬山的。但每个周末,总想找一天去山里走走,躲躲,逃离互联网与城市的喧嚣。我觉得身边许多朋友与我类似,也是抱着这样的心境开始了徒步。


有趣的是,很多朋友其实都会在爬山后有很多思考,但就是找不到人可以唠叨唠叨。哪怕找到人了,好像又没啥好说的。因为那个人好像不需要你说他也能懂。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我觉得这也是我突然很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爬山与行业


爬山、徒步、甚至是随便压压马路的city walk,都是我们去感受世界的方式。这种悄然间发生的变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往小了说,爬山也好,户外也好,可能会有部分开发者用作游戏的关卡热点,或是新产品的题材。也可能基于户外装备(比如登山杖、背包)做一些创意玩梗关卡。这些都是碎的东西,留给屏幕前的各位开发者自由发挥。


今天文章想聊点大的。可能会比较无聊,但我想尽可能写的有趣点。


户外一词,成了2023的一个热词。有报告称,中国玩户外的不及欧美的十分之一,在户外装备上的投入不及日韩的五分之一(具体数据我忘记了)。以前我是看不懂这些的,也几乎不关注市场,我总是觉得工作就是把内容做好就好了(尽管工作的本质确实是这样)。但与行业前辈聊多了我才参悟到,这个其实就是“势”,也就是前辈们说的“盘子”、“市场”一词。

我们做商业游戏的,现在聊来聊去就是顺势和借力。这点与很多独立开发者的创作是不同的。正如今年小游戏涌现出来的“势”一样。而往小了说,我们不得不以此趋势为前提,去制作开发我们的游戏,甚至是判断未来来量方式的变化,买量素材的制作。顺势和借力,正如做传奇游戏的本质,就是建立在中年人没有学习能力和精力面对新游戏;而放置游戏和碎片化游戏也是借了这个趋势的力;氪金游戏则是借了我们人均GDP增长的力。

说难听点,我们都在衰老,也正因为衰老,开始尝试以前父母辈的娱乐方式。


而无形中,户外运动热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不安的感觉: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GDP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大程序上会影响游戏企业存活方式上的变化。当户外运动兴起的时候,我开始慌了。

我慌的原因很简单:原来我身边跟我一样都是臭打游戏的,但现在我问我弟弟玩啥游戏时,他说他不玩,觉得很无聊。我知道,一切都完了,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小众与大众。再刷刷朋友圈我发现,更慌了,大家都在爬山,都不宅了。前段时间甚至只有零丁的几个朋友还在为亚运电竞欢呼,但更多的朋友连王者荣耀都不玩了。(他们也曾是网瘾少年,不然也不会走上游戏这条路)哎,生活所迫生活所迫。所以我焦虑的很简单:小的没兴趣,大的也没兴趣。

宏观上来讲,今年一直聊的“存量市场”,就是这个原因。这与以前电脑游戏转页游转手游的发展是不同的。那批端游转手游的游戏公司,是恰好赶上了好时代,正如小游戏的出现之于手游行业,它为存量市场带来了新量。所以从旁观者的视角去看,为什么国内厂商吹小游戏行业,吹AI是政治正确?答案我觉得也很简单,目前还没有新的硬件设备代替手机,我们只能寄托在小游戏赛道上挖掘新的增量空间。而AI代表着科技,唯有科技的发展或许能带来新的硬件,为整个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变革期。


以爬山和户外出行作为切入点,我们就不难得出一个未来假设结论:

宅男越来越少,玩游戏的人越来越少。而这些观察又会影响我们未来可能的决策:是在游戏行业继续投入,还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其他方面的投资上面。选择前者,也就代表着未来我们要选择:1、怎么做这批逃离互联网的用户的游戏。2、怎么做仍然留在互联网的用户的游戏。

但很遗憾,这些问题我暂时想不明白,只能留给屏幕前的老司机。当然,我觉得大家一时半会也不会想到很好的解答。但至少这些基于生活的观察,能在未来我们可能落败的时候告诉我们:哦,原来当初我们败给大环境了,是游戏行业没增量了种种原因。甚至悲观一点讲,我认为国民GDP的提升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比起AI这些未来式,对国内游戏行业的影响更大。说白了,你游戏做的再好,科技再高端,平民老板姓压根没兴趣玩,有啥用呢?休闲娱乐方式的变化,游戏这种廉价的娱乐方式都没人玩了,我认为对整个宏观市场来说就是悲观的。


可能有点杞人忧天了。所以回到爬山,我们聊积极一点。


作为行业观察者,与很多全身心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发行朋友不同,正因为没有产品的压力,反而使得我更容易去观察周遭的变化,从业者的喜怒哀乐。在这点上,我是幸运的。于是,我开始奇怪,为什么大家都开始喜欢"爬山"了呢?可能是一种修行吧。有朋友说,是因为上年纪了,有朋友则说去爬山是运动,减肥;还有一些朋友说,是被身边朋友拖着去爬山。正如游戏行业做游戏,有想做游戏的,有想赚钱做的,也有不知道做啥被迫做了游戏的。我们每个人爬山的目的都不同,但修行之路,似乎是相通的。

或许,因为小游戏行业是如此的贴近生活,以至于我们不断在爬坡的过程中感悟。正如爬山这件事,如果仅当作流行事件去看,那提炼的不过是个普通热点罢了。深度思考则教会了我们如何从一些社会现象中洞察商业,代入行业。

随着一个行业的发展,多方外力的加入后,一切的一切都会变。比如爬山就很典型。网红多了,户外运动品牌趁着这波增速大力营销。爬山的意义也会变。是的,正如游戏一样,爬山也因为流行而变得商业,或是出于炫耀的目的爬山,或是为了与他人攀比自己的登山装备。反正就不是正儿八经的爬山。

游戏行业也是如此,小游戏行业也是如此。当一条赛道热了,人多了,经济就流动了,消费和经济一旦流动,他的性质就会变。游戏其实就是很典型的案例,一开始游戏可能是创造快乐发挥创意的工具,但现在商业占比要更高。这些变化是不可抗的。我们每个人的三观本就不同。不要呵斥,不要不解。
但回过头来,我们又能提炼出一点:无论加入这条赛道的人的目的是如何,本质是敛财还是创作,都让这个赛道盘活了。这就是人的力量。so,我认为对我们做商业游戏的团队来说,这种包容的心态或是格局,是一定要有的。


户外装备与游戏企业:


有朋友会说,爬山火了就火了呗,那又如何?爬山花什么钱?爬山怎么还带动经济了?爬山不是最廉价的运动吗?

我觉得这个观点不对。免费的游戏,最花钱。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最懂。


爬山火了,先不说带动的各地流动经济,光是整个户外装备,就借着这个势头狠狠的冲了一把。迪卡侬、萨洛蒙、始祖鸟、hoka、北面、猛犸象、攀山鼠、土拨鼠更不用说我们国产的凯乐石、探路者,且看今年的双11吧。

然后,不用说上面这些本来就做户外的。基于户外运动这个大趋势,运动品牌们都是怎么做的呢?你看耐克阿迪怎么做,再看彪马锐步怎么做。不说国际品牌了,我们就看李宁和安踏怎么做。没有一家,不想借着这波户外热,分一杯羹。跟我们做游戏的,一样一样。就像很多手游大厂来做小游戏一样。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们,是我们的导师,也可能是我们的镜子,亦或是成为我们的经验教训。


曾经有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回到2013年,你能借着移动游戏市场的增速赚到钱吗?

你把这个问题放到现在,如果今年让你去做户外运动,你能借着这条赛道的增速赚到钱吗?很明显,经过一段思考后,我们会发现:这个赛道好像也已经很卷了,我们好像融入不了。再代入回到2013年的手游市场。我们会得出一个答案:原来13年做手游,我们也赚不到钱啊。因为即使是13年的手游市场,也很卷。


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 其次是现在。


亦或许,是我们的思维太保守了,就像我们只想到了做户外就是要做一个卖衣服的品牌。这种思维的局限性,是我们对行业的认知不够所导致的。因为当我们深思熟虑后我们会发现:卖袜子,卖鞋垫,卖登山杖,卖登山包,卖帐篷,卖水壶,好像都可以啊!亦或者是,为这些户外装备品牌,提供流量入口。有时候我觉得,对部分后入赛道,没有品牌沉淀的企业来说。最优解一定不是做游戏做装备。

当然,对本就在”制作、开发“这条赛道上的企业,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就是越来越多人进来做户外装备。而大家所想的不过是怎么让自己家现有的冲锋衣卖的多点,品牌影响力大点,我们是做游戏的,他们是卖衣服的,大差不差。如果小游戏是艘飞速行驶的列车,我们应该卖什么,又应该怎么卖?这是我们在思考的。


以上是企业侧的,从用户侧的理解我觉得会更有趣。

相信我,爬山虽然是个免费游戏,但户外装备你一定会氪金的。对游戏,我们很有品味。对登山装备,我们则是韭菜。我相信,以屏幕前大多数朋友对登山装备、户外装备的认识来说,一定是随便买买的。那换句话说,这些做户外服装的品牌,也是这么看我们的。你笑别人玩个SB页游冲几千几万,别人笑你买的冲锋衣商家起码赚了一半。所以我认为,商业游戏也是这么个道理,不用把用户想的太专业,除非你的产品定位就是专业用户的。这也是为什么多数老板不会太关注游戏的品质、设计。


聊完这些,我想聊聊户外运动兴起的原因。

我认为很简单:中国人民有钱了。

物质温饱后,人更享受精神追求,以及更上层的刺激。同样的,这也解答了为什么总有外国人少之类的视频。太简单了,老外有钱。是的。这些并不由我们的意志所决定。

户外运动的流行,爬山运动的流行,归根到底是由人均GDP决定的。说直白点就是有钱了,如果你不信,什么人喜欢爬山呢?你会发现,多数是老板喜欢的(现在可能会是网红喜欢)。户外运动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是由一批有闲钱的人带起来的。

而关于有钱,所带来的则是消费观的改变。而这点变化,其实也能反馈到游戏,我认为落地的可能是游戏账号、游戏装备的保值属性。并不是大家所想的:有钱了,给游戏充钱的人多了。我认为这个是错误的。

消费观的变化,我的理解是有钱后花钱花多了,浪费了很多钱,所以反而会在消费上变得谨慎。如果我们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现在很多游戏都是给工作室开了个口子,或是用打金搬砖等噱头吸引用户玩游戏。前段时间,网易还推出了《蛋仔派对》的藏宝阁,我认为就是基于这个现象。目前,小游戏还远没有到这个阶段。但部分手游其实有在抓这个变化:消费,带来的变化。

如果大家还不理解,可以这么解释:你有闲钱了,你的消费观就会变。你会渴望花钱买快乐,而工作室也好、代练也好则为你带来这个快乐。而另一种就是,你会越来越渴望你的钱,花的值,这种值,可能就是游戏货币、资源、装备的流通属性所带来的。梦幻西游、SLG游戏之所以经久不衰,很大一部分就是游戏的货币或是资源,其实设计的与现实社会一样。我认为未来部分游戏的长留,并不由游戏内容决定,而是由游戏内资源的保值率决定,是一种由民间玩家自发的交易流通所带来的。


以上,是爬山这件事给我带来的宏观感受。

下面聊聊爬山与创业。经常有人把爬山和徒步比喻成创业。


爬山与创业


当你足够自信和功利(我认为这也是创业者的品质),你一定觉得爬山有什么难的?恰巧不巧的是,我想对这句话给予肯定。我认为有这个前提条件(即觉得爬山这件事不难),基本事就成了一半。以此为前提,我认为体力,身体这些都是次要的。

内心的强大,是成事的第一条件。纵观所有小游戏创业者,能做出成绩的,一定是有一股迷之自信,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的聪慧劲在。

随后,大部分企业会走下坡路。因为难度更高的山,自信不再是首要条件,硬件和身体素质才是决定因素,这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多数小游戏团队,都卡在了这一步。简单的说,我认为我们都在锻炼身体的阶段。所以,大家都很苦逼。


另一方面,我会把爬山当作创业去看,其原因是几次爬山都与朋友一起。这里就会产生一些分歧。通常情况下,你觉得爬山有什么难的。但你的队友,大概率不是这么想的。他们很可能就是陪你爬山,亦或是心血来潮。当你想干他个二十公里时,你会发现,他们需要休息。这时,怎么办?罪恶的说,很多时候我第一个反应是埋怨。哎,这些人真扫兴!甚至心里很多负面情绪都出来了“就不应该叫他们!”。如果是首次创业,你一定会,相信我。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在心里想:他们知不知道他们很拖后腿?但他们怎么一点也不自知呢?为什么还要我拉下脸等他们甚至是我哄他们?这是人性,不要怀疑。我认为很多创业公司就输在这里。


而随着成长,我们会发现。这太正常不过了!我爬山是运动运动减减肥,你爬山是挑战自己,我两出发点就不一样,谈何共存?有时候,对创业者来说,我们不能表现我们任何一点负面情绪,首先影响的是朋友的感情,再者,我们的终点不在这。是啊,哪怕是虚伪的安抚和安慰,都能帮助我们到达终点,唯独抱怨不行。老板很虚伪不是吗?但不虚伪一点,就是前功尽弃。所以我很是理解。山顶的风景,是美好的。但登顶,总是孤独的。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什么方法都用了,队友就是爬不动了,怎么办呢?这才是人之常情。一个人继续走吗?爬山就是这样,到处都是伦理的纠缠,人性的纠缠。

一个人走的很快,一群人能走的很远。城市里的小山,一个人走走就很好。但高难度的山,还是需要一群伙伴来让旅途变得轻松。说简单一点,爬山不难,难在怎么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能一起爬山的人。或者说,大家爬山的目的是一样的。只有目的一样,旅途才会开心。这点,很难。

到这里,其实我们会发现。我们过分美化创业者了。这也是我认为这篇文章写的有失偏颇的地方。我们也需要假设,我们是一个参与者,那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的定位又在何处?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但于情于理,我认为很多人都是向往创业的,偶然间我们会发现我们从爬山的参与者,变成了发起者,这就是爬山的魔力或者说创业的魔力,很多小游戏从业者,这几年都从基层干到了高层,所以我想借爬山来做修饰比喻。对部分朋友来说,我们迟早会从参与者变成发起者的,不妨提前去适应。


有趣的是,我跟几个创业者爬过山,目前还没遇到过走到半路因为累喊停的。(不知道是不是幸存者偏差,真的是一个都没)所以我不得不怀疑,到底是这些人本就适合创业,还是创业让这些人变成这样?我甚至很想开玩笑的说一嘴,如果有一天老板叫你爬山,撑也要撑住,千万不要半途而废。你可以说你脚痛,但千万别说累。


最后,如果让我去提炼新手爬山的秘诀,我认为是不要太在意终点。

如果一直想着“怎么还没到啊?”“还多久啊?”,那你注定在爬山中途就歇菜。因为你的执念就是爬到山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欲速则不达。坐缆车上去更快,不是吗?

如果就是为了从A到B,拍个照发个朋友圈,那你又为何爬山?为何创业呢?在家里打游戏不是更好吗?

确定终点,当作旅途,享受过程,才是爬山和创业最相似的地方。

攀登的过程,本就是对内在的是一种修行。


OK,让我们提炼下爬山小技巧:

技巧一:

心态好,争强好胜,不服输,相信自己。

技巧二:

不要太在意终点到没到。如果你坚持走下去,他就一定会到。

最后的最后,就像这篇文章,懂爬山的和不懂爬山的,我觉得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可能就是文章一开始说的某种共鸣。有些朋友可能很容易理解我讲的大概是什么东西,但有些朋友可能就觉得我整篇文章在说爬山火,户外经济火,顺便分享了一些飘渺的哲学。成长是很痛苦很孤独的,他逼着我们放弃了很多东西,甚至连我们仅有的分享欲都剥夺了。但这条路上一定有懂你的人。

我的微信(两个都是我):

文内对与不对的地方,均可与我交流。



自我吐槽一下:这篇算是我近期写过最尴尬的文章了。我很想表达,但是我又确实写不好这个主题。可能大家看起来会有点云里雾里的,见谅,见谅。


感谢以下团队对龙虾的赞助,真的非常感谢!
我爱你们,感恩相遇和支持


特别鸣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龙虾游戏推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