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保人 做好医保党建工作的“7字”思考

健康一生保障一生 中国医疗保障 2023-03-08

医保职能相对许多职能部门显得较为单一,主要是围绕医疗、生育、救助保障几个方面。但党建渗透在医保工作的全方位,不能简单抛开业务谈党建。党建工作落地生根了,同志们的思想才会变纯洁、政治业务素养才能得到升华,团队整体士气方能生机盎然,廉洁奉公、乐于奉献、一心为民才能得到彰显和落实。


医保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医保作风与效能、勤政与廉洁,影响医保整体形象。重视党建工作,重视队伍建设,方显正能量,医保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医保局成立三年有余,本人亲身参与,从事人教工作一年多时间,对如何抓好党务工作有着初浅的感受与体会。本人认为,抓好医保党建工作应当是基层组织党务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奋斗目标,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唯如此,我们的队伍才会不断焕发生机,工作才会有声有色,医保事业才会结出丰硕之果。本人认为,抓党建促效能,主要体现在“真、实、严、细、管、刹、新”几字。


抓队伍建设,真;抓廉政廉洁,真;抓风险防控,真。

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适应革命、建设和改革需要的人才、骨干和高素质队伍。党的十九大以来,“打虎”“拍蝇”成为热词。为的就是防止主要领导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党的建设作为软任务。而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思想上出了问题,是不能真正抓好队伍建设的。党政主要领导自身要求放松、搞贪污腐化,其领导下的班子就不能履行好“一岗双责”。俗话说“上行下效”,这个单位、部门的中层骨干、一般工作人员也会被“感染”和“效仿”。很多事实证明,“欲治人,必先正其身”,要建好一支队伍,管好一个团队,主要领导、领导集体首先要真正地树好榜样、做好表率。


队伍建设抓好了,士气才会上升。抓党的建设,抓队伍建设必须时刻体现一个“严”字。只有把纪律规矩挺在前,时刻树牢反腐倡廉意识,把各项纪律作为执纪问责的重要遵循,坚持抓早抓小,正本清源,切实做到“绝不姑息”,同志们就不会触碰到法律、规章的底线。


抓作风建设,实;抓制度落实,实;抓意识形态,实。

凡事以实为先,单位作风就不会涣散,人心就不会向背。医保的作风实了,全员工作态度就会端正、严谨;一切从实际出发,少些形式主义,多些实干精神,医保工作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而过虚的作风只能让单位人员养成自由散漫的恶习,此类表现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5种:一是不敢管,对歪风邪气视而不见。一些同志怕字当头,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矛盾推责任,好的事情抢着做,矛盾面前怕出头,只栽花,不碰刺。二是不严管,自身缺少榜样力量。通常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或不做,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却违反规定去做,因此,说话、做事、安排就会没有底气,让人难以信服。三是不愿管,自我感觉良好。有的领导初到一个部门抓党建,雄心勃勃,想法不少,但时间一长,激情下降,工作重心就不放在党建上,虽政绩不如他人,却自我感觉良好,找出种种理由,降低工作标准,颠倒主次关系,只要不出大问题就心安理得。四是不善管,不注重学习与知识更新。有时间打牌聚会,没时间看书学习,搞调查研究,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对部门发生的问题看不见或看不清,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或手足无措、无法应对。五是不去管,职责定位出了问题。有人认为,党建工作有人管,满足于平时读读文件、完成“规定动作”。队伍建设靠班子、靠制度、靠落实。有的领导干部因个人能力不足,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得罪人,成天怕这怕那,最终搞些花拳绣腿的东西应对上级组织,把自己教育管理队伍的责任当儿戏,结果表面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其实根本不去管,致使队伍组织纪律涣散。


纪律教育,严;履职守规,严;知行合一,严。

严是爱,松是害。在教育子女上要严,在单位部门更应如此。什么是严,解释很多,但这里主要指严格,没有空隙:严肃、认真,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毫不放松;还有严明,即严肃而公正,“赏罚分明”等。无数事实告诫我们,一个不重视党建、纪律不严的单位和部门,必定一盘散沙;一个不重视党建、纪律不严、不自律自控的干部,必定会犯错误。


纪律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加强干部党性锻炼、增强为人民服务意识和本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防止党员干部犯错都十分重要。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难发现,常敲“警钟”是关爱,严抓严管是厚爱,发现小问题及时加以提醒和处置就是对其将来政治前程的负责。同样,在一个单位和部门,一朝不停地加强纪律教育,常念“紧箍咒”,他们履职就会由被动自觉到主动自觉。严,不是一时一事、一松一紧,必须无空隙、无间隙、全覆盖地抓;不严,有些人就会逃避监督,或置监督于不顾,继而放松要求,甚至放任自流、违法乱纪。因此,严格的纪律教育,不仅能使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规定这根弦,还会使我们的党员干部行为规范,少犯或不犯错误。


工作效能,细;工作落实,细;考核评估,细。

恩格斯曾说过,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我们抓党建,首先是要抓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入党为什么,为官为什么,将来能给社会留下什么,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做任何事情细致入微与粗枝大叶所带来的结果会截然不同,有的甚至可能会背道而驰。


一个单位年初对全年目标都要进行研讨,需要深思熟虑后拿出计划。如果考虑不细不实,全年的任务完成就会大打折扣。医保成立这几年,我们在绩效管理工作上做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但有一点,我们有的部门为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做了那么多工作,有些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还会做不好,或者执行得不彻底。我认为,这都与工作做得不细致有直接关系,与干部职工不重视党的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有直接关系。


党员干部,管;素质提高,管;形象声誉,管。

“管”,这个上下结构的形声字,被引伸到管理上。管理与家庭有关、与组织有关、与社会有关。一个稚儿都懵懂地知道什么是管字,因为有家长或老师要求他们怎么做,不会让他们为所欲为。即使大人不在的场合,也会告诫他们怎样注意安全,怎样知书达理,怎样待人接物,进而长大了怎么去做人做事,这些其实就是从小在内心深入融入了“管”字。管又是个广义的概念,有对人员的职责与素质要求;有督促、沟通、协调、控制之意;有对服务知识、态度、职业习惯深刻的理解等应达到的各项服务标准等等。


一个单位有大小,党员干部有多少,工作性质、职责、责任、影响力、贡献等均不相同。然而,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管出来的。“管”,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学习、教育、监督、遵纪守法等。管理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使工作有效率地、良性地去完成。“管”,是制定规则和制度,并监督规则和制度的运行;“管”,是对人的管理,即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并形成习惯性机制。


中纪委为什么要对“四风”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红包礼金”等案例每月进行通报,为什么要集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初衷和目的很明显,就是要通过党的集中统一活动,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不让党的形象受损,不让老百姓在背后戳我们的脊梁骨。“管”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有点子,有招数,有一套规范的制度与体系,如此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党的形象才能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巍巍耸立。


不正之风,刹;阳奉阴违,刹;贪污腐败,刹。

今年以来,中央纪委通报了大量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如此强有力的重拳下,为什么还是有人敢顶风违纪,一个重要的原因:刹得不狠!被通报的一般都比较典型和具有一定代表性,而受到处理的远不止这些,未发现的应该也还有。不论数字多少,有一点,只要对不正之风“刹”个不停,“刹”得准,“刹”得狠,就一定会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狠刹不正之风,需要一级组织认真研究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拿出治理之策,对症下药。一些单位党员干部出事,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就单位而言:学习教育浮于表面,搞应付式,不从效果出发;执行政策不规范,条块分割,政出多门;不重视政策宣传、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庸政懒政怠政,有的部门权力利益化。二是就单位干部个人而言:有的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作风渐甚,凡事都想吃拿卡要;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甚至横蛮粗暴;有的不作为、慢作为,更有甚者乱作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说不利于团结的话,做不利于团结的事,捕风捉影,信谣传谣,等等。不正之风就像“牛皮癣”,非常顽固,影响党的形象,它危害人民,社会负面影响大。因此,必须引以重视,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一有苗头,露头就打,坚决狠刹。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出重拳打“老虎”的同时,下大力气拍“苍蝇”,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查处力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反腐成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纪律监察机关查办案件数量看,都在上升,而且幅度较大,“打虎”力度史无前例,“拍蝇”决心前所未有。对基层百姓来说,他们对身边的官员的作为看得更清,给他们的感受也更深,所以我们应该按照党纪国法,对基层官员的贪腐行为严惩不贷。


全面提高,新;活力增强,新;争先创优,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形势发展、事业开拓、人民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科学化建设水平。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创新之举,也是党对群众路线优良传统的不断发展。


加强一个单位党的建设,既要继承好的、优良的传统,又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有不少创新做法,这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都进一步增强了一个单位党的建设的活力与成效。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诸多考验,存在诸多风险。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才会正确有效。我们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创新做法,创新制度,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各级党组织要把提高党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作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目标,使党的建设获得最广泛、可靠和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力量源泉。


原标题:做好医保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津市市医疗保障局 李卓峰

编辑

符媚茹 刘新雨


热点文章

• 以德国为例,探索我国长护保险筹资设计

• 医保跨省直接结算推进 极大减轻患者垫资压力

• 地方案例丨DRG付费“线上+线下”监管模式的探讨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