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林小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旭 | 李跃林
文 | 李跃林
编辑 | 云在
书法史上的人物,最神秘的就是盛唐时的草圣张旭了。
关于他的轶事散落在文学和书学作品中。他与李白、贺知章等同游,是著名饮中八仙之一,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下笔落纸如云烟”。他也是一位诗人,《唐诗三百首》中有他著名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李颀《赠张旭》说他“皓首穷草隶”,且“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微禄心不屑”,官至率府长史,就是太子卫戌队的参谋或文书。所以,后人称之为张长史。
而他令他名留千载的大草书,记载也是东鳞西爪,吉光时现。《新唐书》记载,唐文宗时(827-840年在位,年号大和、开成),“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就是说,张旭的草书经“御准”,为与李白的诗歌齐名。唐人《画断》又记载,吴道子、裴旻、张旭在洛阳相遇,裴剑舞一曲,张书一壁,吴画一壁。以至都邑人士,一日之中,获覩三绝。(“开元中驾幸东洛。吴生与裴旻、张旭相遇,各陈所能。裴剑舞一曲,张书一壁,吴画一壁。都邑人士,一日之中,获覩三绝”)。《新唐书·艺文志》的《张旭传》,基本上是张旭的“书法传奇”,全文如下:
旭,苏州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初,仕为常熟尉,有老人陈牒求判,宿昔又来,旭怒其烦,责之。老人曰:「观公笔奇妙,欲以藏家尔。」旭因问所藏,尽出其父书,旭视之,天下奇笔也,自是尽其法。旭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后人论书,欧、虞、褚、陆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传其法,惟崔邈、颜真卿云。
可以肯定的是,张旭写字时的状态,是醉后先要“呼叫狂走乃下笔”,有时还用头来写字。应是现在行为书法艺术的先驱了。现在的书法大师狂呼大叫踢腿伸拳的写字,或可以称继承了盛唐以来得行为书风,当然也是古人早就玩过了,其实是不用大惊小怪的。
这段传奇,也概述了张旭草书笔法的多种来源,既有从前辈(专为求书而诉讼的老人的父亲)而来的启发,也有从人文现象带给人的视觉刺激所得到的感悟。前者就是“旭视之,天下奇笔也,自是尽其法。”后者则是“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
当然,最令人遗憾的,则是他的草书,包括刻本,到现在已经没有一件可以确认的作品。隐隐窥见其首尾的,只有看有明知不是而都愿意相信是他写的《古诗四帖》(此件作品载于《宣和书谱》,而定为张旭是董其昌,《武英书画》学者吴斌考证其或是晚唐僧彦修所作),《淳化阁帖》中包括《十五日帖》的的几个刻本,西安碑林的后人临摹的《肚痛帖》,和刻本残本《千字文》(图二),等等。这些,我们都收集在图一、图二中供读者参考。而千字文尤见狂怪,比之文献记载,或为张旭酒酣时所作,亦未可知。
无论如何,张旭的大草书,几乎包罗了世界所有的视觉、情感元素,其视觉的冲击力,在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的笔下是这样描绘的:
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 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张旭被“御准”的草书绝技,带动了晚唐的草书风气,大草书几乎成为人人得而书之。怀素就不必说了,有名者如亚栖、高闲、䛒光、景云、贯休、梦龟、文楚等,多有获皇帝赐紫袍者。这些书僧,在宋代被苏、黄、米几乎批评得一无是处,有是甚至牵连到旭、素本人。苏轼说张旭怀素“追逐世好称书工。有如市倡抹青红,妖歌嫚舞眩儿童”,笔法精绝的米芾说他“张颠俗子,变乱古法,驚諸凡夫。自有識者”,等等。和张旭一样,这些书僧,除了怀素,大草作品也绝无留存。
但张旭是有很多学生的,他的学生中最牛的是颜真卿,而且颜真卿是有墨迹流传下来的,最著名的就是号称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虽然是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文末,鲁公下笔一泄千里,笔势绵绵不绝,行草相半,悲愤寓于其书,或许正是张长史附体,神龙一现,离长史真迹风格或不是太远(图三)。
图三、颜真卿《祭侄文稿》,末二行“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饗”,行草相半,或与张旭狂草最近。
或许正是和宋人的追捧和贬抑有关,张旭留下的唯一的可靠的书法作品,是他的楷书《郎官厅壁记》(图四),其署名“吴郡张旭书”,以及最近出土的也是署名“吴郡张旭书”的《严仁墓志》。二碑虽然刻工有精粗之别,其笔法字法高度一致。而《郎官厅壁记》在宋代被高度追捧。苏轼说它“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黄庭坚说它“不为法度病其风神”且“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就是说,比欧、虞、褚、薛、颜、柳这些楷书大家还好。就是说,如果楷书没有写好的话,张旭也许就不名一文了。
苏轼说“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用这句话来总结对张旭的零碎的人生和书法记录、流传,也可说其“略有故事处,意态自足,实为神逸”。
四海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学术导师。美国阿岗国家实验室物理研究员。
艺林小札:深闺乍见苏东坡:苏轼《定惠院诗稿》真迹图像惊现故宫网站 | 李跃林
没看够?
长按二维码关注“四海书院USA”微信公号
更多好文在等着你
微信号:Sihaishuyuanusa
四海书院以书会友
共享书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