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一创,边写边记两则 | 蓝霖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最美书写 Author 蓝霖
四海书院的书友均不是职业书家,日常各自从事着不同的专业工作,在学书道路上,却有着纯粹的热爱和执着。很多书友,自发开展书法问题的相关讨论,并日临不辍,乐在其中。
今天推送的即是蓝霖书友个人微信公号“最美书写”中的两则记录。蓝霖毕业于北京大学,目前在北京一家媒体机构中担任管理工作。
文 | 蓝霖
编辑 | 云在
《崔敬邕(yōng)墓志》,是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河北省安平县出土的一块墓志铭,康熙三十年,当地的县令将这块墓志砌入乡贤祠墙壁,没多久就不知所踪了。
这块墓志存世时间不过才十几年,留下的拓本,却惊艳至今,人称“北朝志石之冠”。
(《张猛龙墓志》为“魏碑之王”,《张黑女墓志》为“魏碑之后”,康有为说《爨龙颜碑》是碑石“神品第一”,这里《崔敬邕墓志》又是“志石之冠”……到底谁是第一啊?古人说话用词多夸张,要我说,这些可以看作华山论剑,来的都是绝顶高手,打上三天三夜也不分胜负)
《崔敬邕墓志》的书写风格,可以说是魏碑的代表性风格,结构方劲雄奇,用笔清峻劲爽,外方内圆。
清何焯说它:“入目初似拙丑,然不衫不履,意象开阔,唐人终莫能及,宋人欲矫之,然所师承者皆不越唐代,姿睢自便,亦岂复能近古乎?”
意思是,初看好像笨拙不好看,但却像是不穿衣服不穿鞋子的古代汉子,行走在天地自然间,意象开阔,无拘无束,这种境界,谨守规矩的唐人楷书比不上;宋代人想矫正唐朝的拘束毛病,但所师承的还是没有超过唐代的东西,即使姿态尽量放松了,却怎么能比得上古时候的那种感觉呢?
我的临写体会
1、《崔敬邕墓志》的用笔,方笔为主,常见笔尖痕迹;但其实方圆结合,藏锋圆润的笔画与斩截的方笔并见;
2、折笔常见接笔痕迹;竖勾、弯勾的勾,往往是写完竖、写完弯之后另起一笔为勾,接笔痕迹更为明显;
3、短笔画(横、竖、点、撇均有)常见两头尖,写法如同飞鸟掠水,在纸上一掠而过;
4、长笔画往往舒展并有较大弯曲程度;
5、笔画清瘦为主,时以较粗的笔画形成对比;
6、结构已经是典型的“洛阳体”,也就是“斜划紧结”,横笔多向上斜,结构中宫收紧,撇捺舒展,竖勾斜向上;
7、字形姿态丰富,可见书写状态放松不羁,上下字姿态多形成关联或对比变化。
临写古代墓志,顺便读读碑文,了解一些历史故事,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事。
墓志里提到,崔敬邕家是博陵安平人。他爷爷叫崔殊,是个“秀才”,却娶了“从事中郎赵国李休”的女儿。“从事中郎”是皇帝的近侍官,秩比六百石,李休这个官儿可不小,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崔殊这个“秀才”呢?
南北朝时,“秀才”指被举荐的人才,一般是优秀的读书人;但既然没说崔殊的官职,很可能他一辈子都没当官。
那么,一个“秀才”怎么就能娶了皇帝近侍官的女儿呢?这不是高攀吗?
其实,崔殊娶了李休的女儿,可不见得是高攀;没准儿,李休还得为能将女儿嫁给崔殊为荣。
因为,“博陵崔氏”在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望族。
崔姓是姜太公的后代,后来分为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两支,都是千年文化传承,族中簪缨繁盛,士人辈出,为学则累有名重天下的文人,为官则多有执掌朝政、地方大权的官员,因此,到汉魏时期,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已经是天下第一等的名门望族。
北魏时期,清河崔氏名望还要强于博陵崔氏。北魏孝文帝特别重门族,亲自颁定天下四个望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被定为四大望族,博陵崔氏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算是接近最顶级望族的顶尖望族。
北魏之后,博陵崔氏迅速崛起。到了唐朝,博陵崔氏影响日深,再次超越了清河崔氏。唐初作《氏族志》,以出身博陵的黄门侍郎崔民干为天下第一门户,且整个唐朝,来自博陵的宰相也超越了来自清河的宰相,博陵崔氏遂被“天下推为士族之冠”。
唐朝有“五姓七家”: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这七家的人,当官的基本上把持了唐朝各代的大多重要官职,做学问的基本成了唐朝各代的学阀学霸。
这七家有个传统,基本只在七家范围内通婚,不屑于娶、嫁其他门族的人,即使皇帝家的娃,他们也不屑于结亲。
盛唐宰相薛元超感叹:“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
唐朝皇帝的李姓,是自己往陇西李氏上去挂靠,但据说陇西李氏并不怎么承认。所以即使贵为皇族,也不在“五姓七家”瞧得起的范围之内。
一代英主李世民受不了这个啊。他说:“比有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虽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
——意思是,崔、卢、李、郑这四大姓,自称是士大夫家族,把女儿嫁给别的族,就敢要很多很多嫁妆!太可恨了!得改!
李世民重修《氏族志》,结果编修的人,还是把“博陵崔氏”列为天下第一,逼得皇帝使出淫威,强行把自己的姓列为第一。可是天下人似乎不怎么认同。
以博陵崔氏为首的五姓七家(后来又延展为“七姓十家”),看皇帝家,也不过就是攀附陇西李氏的鲜卑人家;皇帝想把公主嫁给他们家子弟,或者想让子弟娶个名门的女儿,结果五姓七家避之唯恐不及,纷纷采取各种办法避婚。
后来,李家皇帝还下令,要求这七姓十家,不能老是在内部通婚,要娶就得娶外姓的,要嫁就得嫁外姓的!
言下之意:怎么也得考虑一下我李家的孩子吧?
嘿嘿,人家还真不怎么瞧得起皇家的血脉。
七姓十家从此干脆自称“禁婚家”,皇帝禁这些名门联姻,他们就私底下“男女皆潜相聘娶,天子不能禁 ”。
唐文宗时,皇帝向宰相荥阳郑覃求婚,希望郑覃能把孙女嫁给皇太子,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的崔皋。为此文宗感叹:“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
崔敬邕,就是后来藐视唐朝皇室的博陵崔氏的北魏祖宗之一。因此,他爷爷作为“秀才”,娶了“从事中郎”李休的女儿,也就理所当然。
崔殊“秀才”的儿子,也就是崔敬邕的父亲崔双护,后来当了“中书侍郎、冠军将军、豫州刺史、安平敬侯”,是方面大员;崔敬邕自己,则是“持节龙骧将军、督营州刺史、征虏将军、太中大夫、临青男”,也是省长级的大官。
过去总是批这些门阀士族,说他们靠的是世代把持朝政、剥削百姓。其实,仔细读一读历史,会发现,这些名门大族,首先都是文人世家,文化积累极为雄厚,家教极为谨严,所以他们的子弟不管为官为学,多能出息,以至于最终能世代簪缨、名满天下。
而他们的“禁婚家”历史,其实也可以有另一种解读。之所以不与外姓通婚,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担心其他普通家族的子女,会将不好的教养带给自己家的后代。即使是皇室家族,在他们看来,教养也未必如何。
中国的名门,并没有形成像西方那样的看重血脉的贵族;中国的望族,更多的是看重家族的文脉。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家学、教养、文化传承,才滋养出这藐视皇室的千年望族。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唐朝行书大家李邕所书,是李邕行书的代表作。在《百日百帖挑战之七十七:李邕李思训碑》一文中,我曾略作介绍。
“接笔”概念,有两个含义,一个指笔画相聚交接之处,另一个指“本来是一笔完成的笔划、笔法的组合或者是一个系列的线条组合,由于技术的原因或其他身体等原因不能一次性写完,由两次来完成,中间看不出两笔完成的痕迹”(参见陈海良:《临帖过程中的“接笔”与“引笔”_笔法》
https://www.sohu.com/a/336940297_120156007)。
本文中的“接笔”指的是后者。
孙过庭的《书谱》,接笔十分常见,很多书法家都做过介绍,如管敬泽《【书法微课堂】《书谱》接笔示范一看就懂 》
http://www.360doc.cn/article/32733009_571379526.html。
近期临习《李思训碑》,发现碑中很多字可见接笔痕迹。接笔的位置,一般是在折笔处。
为什么会出现接笔的痕迹呢?
该碑的书写,笔画较直,可见行笔速度较快。在较快的行笔速度下,接笔时有时不一定能做到准确地在折笔位置起笔,从而露出了接笔的痕迹,这是其一;其二,也不排除故意留出接笔痕迹,以获得更多的细节,得到一种特殊的审美效果。
接笔的作用,可以调整好笔锋,使书写折笔或者圆转笔画时笔锋不乱;另外,在较快的书写时,适当接笔可以调整书写节奏,使书写者不至于越写越快,以至于失去控制。
“集”字第一笔的撇之后与折笔接缝未弥平。
“旄”字第三笔横与折钩之间,存在接笔。
“超”字的撇与横折之间,存在接笔。当然这个位置,另起一笔书写也行,但从笔画形态看,似乎书写的意图是写成接笔。
“博”字右侧这个横折的结笔方式,颜真卿有,米芾也有。
这是两个“山”,还是丨写成接笔?
“公”字这两处接笔十分明显。
“南”字这个横折也接笔。
“究”字宝盖头的接笔。
此竖勾的接笔很容易忽略。
这个横折接笔明显。
这个“家”字有两处接笔。
“院”字书写很快,快速行笔中的接笔,充分说明了接笔技巧对节奏控制的作用。
“切”字似乎接了三处。
“恐”字此处接笔显然有利于调锋。
“思”字横折接笔。其实“心”的第二点也接笔。
《李思训碑》书写极为精心,刻工也是极佳,很好地保留了用笔细节,帖中还有很多接笔痕迹,大家可以细细体会。(推文转载自蓝霖个人微信公号“最美书写”。)
往期精彩回顾
世说新篇:硬笔临写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并怀念先父教诲之恩 | 蓝霖
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