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7.蒙曼讲解丨刘禹锡《和乐天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国学雨滴 2021-11-17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和乐天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词句注释

⑴春词:春怨之词。“春词”为白居易原诗题目。

⑵宜面: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给人一种匀称和谐的美感。一作“粉面”。朱楼:髹以红漆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的居所。

⑶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南朝宋吴孜《春闺怨》诗:“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

⑷中庭:庭院;庭院之中。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⑸蜻蜓:暗指头上之香。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白话译文

浓妆艳抹打扮一新下红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走到庭中查数新开的花朵,蜻蜓有情飞到了玉簪上头。

【作品鉴赏】

这首诗的标题写得很清楚,它是和白居易《春词》一诗的。白居易的《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先描绘一个斜倚栏杆、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着以“思量何事不回头”的问句,轻轻一拨,引而不发,意味深长。而刘禹锡的和诗,也写闺中女子之愁,然而却写得更为婉曲新颖,别出蹊径。

白居易原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青年女子,而刘禹锡和诗“新妆宜面下朱楼”说得十分明确,而且顺带把人物的心情也点出来了。诗中女主人公梳妆一新,急忙下楼。“宜面”二字,说明她妆扮得相当认真、讲究。看上去,不仅没有愁,倒似乎还有几分喜色。艳艳春光使她暂时忘却了心中苦恼,这良辰美景,使她心底萌发了一丝朦胧的希望。

刘禹锡诗的第二句是说下得楼来,确是莺歌蝶舞,柳绿花红。然而庭院深深,院门紧锁,独自一人,更生寂寞,于是满目生愁。从诗的发展看,这是承上启下的一句。

诗的三、四两句是进一步把这个“愁”字写足。这位女主人公下楼的本意不是为了寻愁觅恨,要是早知如此,她就不必“下朱楼”,也不必“新妆宜面”。可是结果恰恰惹得无端烦恼上心头。这急剧变化的痛苦的心情,使她再也无心赏玩,只好用“数花朵”来遣愁散闷,打发这大好春光。“数花朵”的原因当亦有对这无人观赏、转眼即逝的春花,叹之、怜之、伤之的情怀。就在她在默默地数着时,“蜻蜓飞上玉搔头”。这是十分精彩的一笔。它含蓄地刻画出她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情态;它还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错把美人当花朵,轻轻飞上玉搔头;而且也意味着她的处境亦如这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只能引来这无知的蜻蜓。真是花亦似人,人亦如花,春光空负。“为谁零落为谁开?”这就自然而含蓄地引出了人愁花愁一院愁的主题。

有人说:“诗不难于结,而难于神”。这首诗的结尾是出人意料的,诗人剪取了一个偶然的镜头——“蜻蜓飞上玉搔头”,蜻蜓无心人有恨。这个结句是在回应“思量何事不回头”而设计的,它洗炼而巧妙地描绘了这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烂漫之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新颖而富有韵味,真可谓结得有“神”。


【蒙曼讲析】


今天和大家分享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刘禹锡,大家都知道号称“诗豪”,性格潇洒,人生豪迈呀。本来是少年得志,二十一岁进士及第,三十三岁,受职于唐顺宗,参与永贞革新,是打算在政治上大展宏图的。没想到唐顺宗因病被逼下台,刘禹锡他们这些依附皇帝的革新派,也就被贬官重责,从此半生蹭蹬,辗转于各种穷山恶水之间,长达二十三年之久。

那经历这样的磨难呢,一般人都会一蹶不振,但刘禹锡确是愈挫愈奋,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那两首选《玄都观桃花》诗。前一首讲“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后一首说什么?“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两首诗前后相隔十四年啊,再加上之前贬官的九年多,用整整二十三年的人生,书写了三个大大的字“不服气”!这倔强,这傲岸,真是无人能及。但是呢,话又说回来,不服气得靠本事。什么本事啊?

刘禹锡和柳宗元合称“刘柳”,和白居易合称“刘白”,又和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可以说,中唐的诗歌要是缺少了刘禹锡,就缺少了一些最基本的色彩。那刘禹锡的诗到底好在哪儿呢?看这首《和乐天春词》就知道了。


先说题目《和乐天春词》,乐天就是白乐天嘛,也就是白居易呀。是白居易先写了一首《春词》,写春天里一个女子的哀愁。而刘禹锡呢,跟白居易是好朋友,就和了一首,因此叫《和乐天春词》。但是这首和诗写的比原诗还好,所以《唐诗三百首》里没有选原诗,倒是把这首诗给录了下来。那这首诗为什么好呢?看第一句:

新妆宜面下朱楼。

所谓“朱楼”就是红楼,也就是富贵人家女子住的地方,曹雪芹写《红楼梦》用的就是这个意象。那“新妆宜面”呢,是说这个女子调朱弄粉,刚刚打扮好了,而且她这打扮不是浓妆艳抹,更不是胡涂乱抹,而是恰到好处,锦上添花。那你想一个美女脂粉青云、莲步姗姗,走下小红楼,这景象美不美呀?当然美呀。那这女子的心情好不好呢?应该也不错,否则不就无心打扮了嘛。这样看来,这起首的一句话,美女、新妆、朱楼,真是春意十足,让人心生喜悦。那下一句呢?


深锁春光一院愁。

楼下的院子里,也是春色宜人啊!虽然作者什么都没写,但是“春光一院”这样的说法,已经让我们自动脑补了花团锦簇、燕舞莺歌了吧。可是呢,院门是紧闭的呀,满园的春色都被锁了起来,盎然的春意却无人欣赏。这样一来,刚刚走下楼的女主人公会怎样啊?一定也会触景生情吧,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啊。

她既然新妆一面,自然希望有人看到,有人赞叹,有人喜爱。可是呢,庭院深深,能看见花儿的只有她,能看见她的只有花儿。青春寂寞,韶光虚度,生命没有了着落,美丽也没有了意义。此情此境,本来兴致勃勃下楼来的美人,转喜为愁了,这就是“深锁春光一院愁”。两句话,一喜一悲,而且是从喜到悲,美人的形象就很有张力了。那接下来呢?下一句:

行到中庭数花朵。

你想美人儿下楼,本来是因为楼上寂寞,才要下楼来散心解闷儿,领略春光,可是没想到“举杯消愁愁更愁”。满园的春光,非但未能帮助她排遣寂寞,反倒惹起了她更深的感慨,让她更加愁绪满怀了。这时候怎么办呢?再回到楼上去吗?刚才就是因为忍不了楼上的寂寞,才下楼来的呀,那继续在楼下徘徊,似乎也是那么无情无绪,百无聊赖之际呀,这美人儿就随手拨弄起了身边的花朵。

诸位可别小看这个数花朵的动作,这动作是有心的吗?当然未必有心,可能只是打发时间;但是你说她是完全无心的吗?也不全是无心,为什么呀?因为所谓数花朵,也就是看看花朵还剩下多少,引申开来,也就是看看自己的青春还剩下多少?一朵朵地数过去,大概就相当于一年年地算下来,一片伤春、惜春之心,和一段自怜、自恋之意交织。这就有点儿林黛玉“葬花吟”的情调了吧。这是“行到中庭数花朵”。那然后呢,然后真是神来一笔。

蜻蜓飞上玉搔头。

什么是“玉搔头”啊?所谓“玉搔头”就是玉簪啊。那蜻蜓为什么要飞上“玉搔头”呢?第一,因为静啊。春光寂寞,美人伫立,蜻蜓无人打扰,才会放心落下。第二,因为美呀。“人面桃花相映红”,一片花光人影之中,连蜻蜓都分不清,哪个是花哪个是人,才会落在人的头上。

可是呢,也正是因为蜻蜓这么一落,一段大寂寞就出来了。这么美的花,这么美的人,连无知的蜻蜓都会被吸引,怎么倒无人陪伴,无人怜惜呢?蜻蜓有情,正反映出人的无情,这不正是女主人公真正的愁闷所在嘛。

那说到这儿,这首诗分析完了没有啊?还没有,咱们还得讲讲“玉搔头”的典故。玉簪为什么又叫“玉搔头”啊?这里头有一段故事,根据《西京杂记》记载,说“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至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什么意思呢?所谓“李夫人”,就是“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那位美女。汉武帝晚年,虽然后宫众多,但是最宠爱的就是这位李夫人,常常到她那儿去。

那有一次,汉武帝又在李夫人那,忽然觉得头发痒,就随手拿下李夫人的玉簪,搔起痒来。那当然玉簪一拿下,李夫人一头秀发如乌云散乱,更添春情啊!这样一来呢,宫里其他的妃子们,就自以为发现了得宠的秘方了,纷纷效仿,都去打造玉簪,也想吸引皇帝,一时间连京城的玉价都给炒作了起来,涨了一倍的价钱。

那从此之后,玉簪也就有了“玉搔头”的别名。这样说来,刘禹锡为什么不写蜻蜓落在别的地方,偏偏要写蜻蜓飞上“玉搔头”啊?因为“玉搔头”代表着宠幸,代表着恩爱啊。可是呢,诗中的女子恰恰无人爱怜,只有蜻蜓飞上“玉搔头”,这不是更添愁绪了嘛。蜻蜓无心人有恨,为谁零落为谁开?有这么一句话作结,整首诗就显得那么婉转含蓄,回味无穷,这就叫做神来之笔。


咱们上中学都学过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其实诗也是一样的呀。你说这首诗的主题大不大?它不大呀,这也是广义的宫怨诗嘛。那你说它意味深不深呢?也不深呢,就讲一个女子的寂寞嘛。但是呢,有这样一个神来之笔,别开生面,就足以让它入选《唐诗三百首》,就足以让它不朽了。再读一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国学雨滴

免费收听更多国学经典

往期回顾

蒙曼:25韩翃《寒食》

蒙曼:26韩翃《章台柳》

蒙曼:27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蒙曼:28宋之问《渡汉江》

蒙曼:29贺知章《回乡偶书》

蒙曼:30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蒙曼:31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蒙曼:32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