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肩长三角,成都入的是哪个圈?

成都日报 X 青聚锦官城 2021-12-05

思想武装·青春脑航员(第三十期)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国家

每个国家又有那么多的城市

你却偏偏走进了我的——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近日,一支《醉成都》国风音乐视频

刷爆抖音和朋友圈

△图据微成都


朱袍绿衣,高冠峨髻

传统发髻、柳叶眉、点绛唇......

欢快的曲风,热闹的场景

△图据微成都


像是一幅长长的市井风情长卷

装载着成都绵长的人文意蕴

让2000多年前锦城的盛景再现


(戳图看完整视频)


有朋友说,在成都

就像生活在一个

穿梭次元的时空世界里

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

在快与慢中完美交融


城市的发展进程里

刻画着过去历史的丰饶与繁茂

也揉进了今日蓉城青年们

勇于变革、倾情奋斗的底色


变,是这个时代的音符

变,是这座城市的奏鸣曲


而今年以来

这座城市的solo迎来了重庆的加入

从官方到民间、从商家到学界

频频碰撞出火花

话题大热、CP之势已成


△成渝城市图,图据成都发布


网友说,我们成渝从不“乱点鸳鸯”

所以这次,我们是认真的


 成渝发展带着历史使命 

 迈入新的时代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今年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7月10日,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科学回答了四川“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问题。


△图据川报观察


7月15日,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决定》,讨论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讨论稿)》。


△图据成都发布


建好 “示范区”、唱好“双城记”

融入 “双循环”、夺取 “双胜利”


成都正全速前进

着力城市全面转型发展

锚定世界城市发展愿景
构筑起城市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图据IC photo 


圈圈圆圆圈圈

……

今天我们将聚焦

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

搞清楚这个“圈”和这个“圆”的故事

“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圆”——

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


01

目标指向中国经济第四极

“成渝CP”已成,宜组团、宜出圈



千年巴蜀,同根同源

为什么是成渝?

被外界普遍寄望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

成渝有什么新的使命?

对成都又意味着什么?

一起来康康叭~~



纵向来看——

在中国区域发展板块上

成渝地区一直举足轻重


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到今年落子的成渝经济圈,14年期间,国家关于这个区域的发展战略,思虑良多,也谋略深远。


2006年,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出台,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
2011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2016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壳而出。

横向来看——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明确将成渝城市群与

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

和粤港澳城市群并列


而四大地区中,成渝是唯一一个地处西部内陆的地区,这里也是中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




△成都&重庆,图据网络

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6万亿元。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分别占川渝两地总和的90%左右。成渝地区以全国1.9%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6.9%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6.6%的经济总量


△图据四川日报


成渝经济圈建设有什么新的使命?

——建设“两中心两地”

有望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即“两中心两地”。


△成都,图据视觉中国


成渝经济圈的指向,被外界普遍看做是托举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我国的第四个发展极绝对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过程与调控,出处:樊杰, 王亚飞, 梁博


谋定而后动

成渝经济圈的提出和目标的设定

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对两地之一的成都

无疑是对以往发展的肯定

也是对国家战略纵深和历史使命的承接


那么,具体意味着什么?


“三个利好”


01 服务国家战略全局

有利于推动形成东西南北四极驱动、长江上下游首尾呼应、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新格局


02 打造中国经济区域增长极

有利于充分发挥成都、重庆的极核带动作用,推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


03 加快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有利于全面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位势能级,持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成都,世界城市,图据网络


在新的战略机遇下

成都将抓好“四件大事”——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两区一城”建设;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
提升门户枢纽地位


02

两区一城、多圈合一:

“圈”中“领头羊”, 成都出“圈”记



成渝经济圈,就好比中央在西部划下的一个“圈”,让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的巴蜀大地走向“抱团”发展之路。“圈”中“领头羊”,则分别是成都、重庆两座人口超千万、GDP排名全国前十的中心城市。


“领头羊”能否充分发挥优势带动作用、增强极核辐射带动能力,决定了“圈”的发展质量。


“两区一城”、“多圈合一”等

勾勒出双城经济圈的一道道同心圆

和成都的发展脉络


01


策源地和发展引擎:两区一城


不同的点、圈和区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搫画了成都未来发展的蓝图。在这张蓝图里,能够超前谋划,作用于城市未来发展引擎和创新策源的代表性平台高地,无疑就是“两区一城”


《决定》明确,立足能级提升,超前谋划城市、区域发展重大政策设计和功能建设,加快构建以天府新区、东部新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为主要支撑的高能级平台体系


 天府新区 


△图据天府发布


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正着力打造内陆经济开放高地、西部发展的创新科技引擎和全国公园城市的样板区域。


 东部新区 


△图据成都发布


推动城市空间格局从“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的东部新区,正加快建设成渝相向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走向世界的未来之城


 成都科学城 


△图据谈资成都


成都科技创新策源地成都科学城,当前,正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基地集群和若干功能性产业园区建设。


02


区域发展+产业生态:

产业经济圈集合


 区域发展生态圈 


培育若干个以成都为中心、有能力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协同配置资源要素、组织生产销售的区域发展生态圈。


 产业生态圈 


△产业生态圈,图据红星新闻


成都已在全市范围内布局14个产业生态圈,这些圈将向成德眉资“扩大”。加快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和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引导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沿龙泉山东侧纵深集聚。


 全域航空经济生态圈 


△全域航空经济生态圈,图据红星新闻


围绕“筑城兴业、品质聚人”加快东进区域整体成势,推进天府奥体公园等九大片区综合开发,构建“航空+”的全域航空经济生态圈


03


生活+交通+商业:

城市功能圈集合


 成都都市圈 


“一小时经济圈”“半小时经济圈”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群发展聚合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成都将协同推进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成都至德眉资市域铁路、成都外环铁路和高快速路等重大项目,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和一体运营的公交网。


 “多圈合一” 


△多圈合一,图据红星新闻


以东京等为参照,推动功能区建设,以TOD建设引领片区综合开发,打造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区,加快形成全域功能区体系


近日,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成都TOD项目

——天府新站TOD项目设计方案惊艳亮相

其一体化城市设计范围

达到了4080亩!!!


△天府新站TOD项目,图据微成都 


据了解,天府新站是四个主站中,轨道换乘最便捷及双机场零换乘的铁路站点,18、19、25、26及S7号线五条地铁线从这里通过,是成渝双城经济圈上的重要城际枢纽节点之一。


△天府新站凤凰眼——筑巢引凤 ,依站兴业,图据天府发布


 生活服务圈 


△城市音乐公园,图据网络


宜居是成都的城市底色,超过35万青年人才通过“人才新政”落户成都,成都宜居的生活品质、便捷的公共服务迎接八方来客。


成都将加快建设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15分钟公服圈和生活微场景,差异化布局建设商务中心、文体中心、人才公寓、优质学校、高端医疗等服务资源,并细化形成“15-10-5分钟”街区级、社区级、小区级生活服务圈提升生活舒适度便利性。


△成都交子公园,图据IC photo 


 高能级商圈 


△成都远洋太古里,图据网络


正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成都,当然会不断满足剁手族对买买买的需求。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能级商圈,全面升级春熙路盐市口商圈,加快建设交子公园商圈,大力提升国际空港商圈和西部国际博览城商圈,高起点策划空港新城临空经济商圈和成渝双城门户商圈。


△交子之环效果图,图据成都高新

  

04


创新转化:知识经济圈


  环高校知识经济圈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图据天府发布


高标准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优化“一核四区”功能布局,构建“科学城核心区—科学城转化区—环高校知识经济圈—高品质科创空间—产业功能区”多层级综合科创体系。

                  

03

“像成都人一样生活”:

公园城市带来城市治理新范


新的定位意味着更高的期待

作为领头羊

成都需要发挥更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成都为何敢于定下如此高的定位?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这被认为是“对成都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充分肯定,是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最重要、最独特的国家定位”。


△锦江,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

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浪漫且诗意的人生

是值得每一个人去追求的


自古以来

成都的诗意生活浮现于文人墨客的笔下

而如今

诗中的锦城风光

已然绽放在天府之国的版图之中


△绿道俯视图,图据视觉中国


杜甫笔下的“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融入到林盘田园与天府文化生活特征之中;李白笔下的“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薛涛笔下的“锦浦归舟巫峡云,绿波迢递雨纷纷”,融入到林盘田园特色与天府文化的自然地理风貌之中。


△竹里,图据网络


建设公园城市

诗意栖居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驱动力


在两年多的不断实践中

成都以天府绿道为载体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

公园城市示范区正在成型

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

大美公园城市形态正初步呈现


近1.7万公里的天府绿道系统,勾连遍布全域的散状水系、湿地、湖泊、林地,正逐渐成网,形成贯穿全域、覆盖城区的生态“绿脉”。


△天府绿道,图据IC photo


公园亦城市

城市即公园

 “公园城市”为成都涵养了生活美学

而成都,也为“公园城市”

注入了丰富内涵

 “像成都人一样生活”

正在逐渐成为许多人生活的新范式


全新的生活消费场景

给成都人的日常铺上浪漫的

色彩与诗意的形式

点点滴滴,融入成都人的生活:


有花艺茶坊隐没在城市的街巷里


△M Studio 花与礼物,图据网络


△成都街头花店派花侠,图据网络


在清雅的禅寺,与繁华一壁之隔


△《大慈寺茶馆》by WOHO一哇塞


有书店的一缕微光

照抚着雀跃的心情


△成都新山书屋,图据新浪微博新山书屋


也有街角的一隅

为你日夜守候


△轩客会·格调书店,图据川报观察


有时奢侈品店中看一场展览

感受时尚跨界艺术


△太古里“雪花”非遗展览,图据网络


它也有可能突然出现在公园

与此时此景融为一体


△成都双年展作品,昆勒·阿德耶米/NLÉ 建筑事务所《MFS IIIx3 岷江漂浮系统,2018》


有时,我们在街巷的咖啡厅促膝长谈


△无早咖啡,图据网络


有时,在村落民宿里了解天府文化......


△蒲江明月村半开放的草木染工房,图据远远的阳光房


正是这些丰富而美好的美学体验和城市文化融入城市生活的肌理,成就了成都独特的烟火气和休闲味。


△天府国际慢城旅游景区,图据成都发布,图源崇州融媒体


公园城市这个成都最独特的定位

让这片“未来之城”的居民

“看得见风景”

“摸得到幸福”

“载得动梦想”

也许就是城市“美好生活”

的终极奥义


2020

我们见证了诸多的历史

在这个全新开局、机遇涌动的浪潮里

我们审时、择势

并选择相信和跟随


相信时代的进步

相信梦想的力量

相信奋斗的光芒


跟随这座城市的步伐

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推荐阅读:

来这里逛一逛,还轰什么野生趴


妈麻,我是从哪里来的?


成都最爽滑的地方是哪里?


成都拍了拍你:这10个新词,每一个都为了你


今天开始,持续40天!


主编 / 青聚锦官城、成都日报  

图片综合整理自 /成都发布、微成都、天府发布、川报观察、红星新闻、IC photo、网络等

投稿邮箱 / cdqjjgc@163.com

微信号 / cdqjxtt2

微博账号 / 青聚锦官城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