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是不是要迎来史诗级的机会?
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如标题。
这个问题怎么看呢,宏观和微观。
从宏观的角度,我认为是,西部在迎来第三次史诗级的发展机遇,这个西部包括西南,也包括西北。
西南就是指成渝,西北就是指西安,当然西南不止俩城市,西北从西安到乌鲁木齐,也有很多城市。为了简便,我们选取西部三个有标志意义的二线城市,成都,重庆,西安。
为什么说是第三次史诗级的机会,我们要看近代历史,当然是指工业史。
西部的工业并不是原生的,原生的工业在东南,当然,那时候谈不上发达。
真正发达的并非原生,而是有外援的,比如东北,先后有日俄留下的底子。
西部的工业第一次起步,源自战争的威胁,二战。
东部实际上全部沦陷,老蒋手里的大城市也就剩前面说的三个西部的标杆,重庆,成都,西安。
喜欢历史的读者应该都了解,当时有很多实业家,努力把东部的厂子搬去四川与陕西。
因为东部已经成了沦陷区,不想留给日本人。
西部从昔日的农业都市转型工业都市,第一次迎来产业爆发,人才爆发的史诗级的机会,就是二战。
如果说西部第一次迎来工业化是因为战争,那么第二次迎来进一步工业化,则是战争的威胁。
三线建设这个词儿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是我们经济史上一次重大的工业迁移。
不仅仅是东部的工业迁移到中西部,而且不仅限于重庆,成都,西安这些二线大城市,而是开始蔓延到一些中西部的三四线城市。
这就是为了战略安全。
自此,西部迎来了第二波人才,设备,技术,资金的转移。进一步促使了西部的工业化。
你今天去成都,去西安这种地方,你会发现很多非传统本地人,就是说,他们并不是累世土著,他们是五六十年代,随着单位迁移过来的那批人的后代。
这些单位基本上都是高校,或者国营企业,涵盖了各个门类。
这些人,这些两代本地人,和那种农耕时期就生活在重庆,成都,西安的四代以上的本地人,还是不太一样的。因为他们实际上是跟着单位去的,他们都是体制内家庭。
也就是说,他对自己单位,或者说对自己系统的认同度,要大于地域。因为他爷爷不是土生土长本地人,他爸爸只是按照系统的部署,随着单位迁移而去。
纵观西部这三个大城市的两次史诗级工业发展机会,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都是外部力量促使的。
这个和东北有点像。
清代满人为了守护所谓龙兴之地,是不允许汉人迁移过去的,到了清末,才开始闯关东。
所以东北有两种人,部分原生土著,和大量的外来人口。
而东北的工业化,也是外力带来的,前面讲过,日俄。
这一点,和西部的两次机遇很相似,机会都是外来的。
西部经历完这两次大的机遇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清楚,我们接入了海洋贸易为主体的全球化。
东部尤其是沿海地区,因为海运优势,因为出口便利,上海,广州,迅速恢复了他们近代历史上一线都市的作用。
后来又一个一线城市深圳崛起了。
当下与美国的那点事儿,我不提大家也知道,重启丝绸之路,打通欧亚大陆贸易圈是必然的趋势。
而这个新的,欧亚大陆经济大动脉的起点就是重庆,成都,西安。
换句话说,历史又一次给到了西部城市以机遇。我们称之以第三次史诗级的机会。
这是宏观层面。
有心的读者会发现,我多次强调外来这个词,为什么?
因为微观层面我要提到这点。
网络上有个段子,很有意思。
一个UP主在西安采访一个当地人,让他给介绍下大雁塔的传奇。
当地人不以为然地张口就说,烂怂大雁塔有撒看滴。
看到摄像师举着摄像头,忽然想想不对,转口开始背诵,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由玄奘法师主持修建,目的是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
你看,背得很好,他不是不懂。
作为对比,我给你找一个对等的城市,另一个二线城市,杭州。
你去杭州采访一个当地人,你让他介绍西湖,他未必能背出西湖有什么历史典故,但他至少不会脱口而出,烂怂西湖有撒看滴。
你不觉得很有意思么?
其实我们都清楚,问题不出在大雁塔上。
你去问找个西安的当地人,你问他兵马俑,他也会脱口而出,烂怂兵马俑有撒看滴。
要知道,如果说大雁塔和西湖是一个等级,区域级IP,那么兵马俑可不是,兵马俑和长城都是世界级IP。
什么叫世界级IP?
比如金字塔,你会为了看金字塔而专门飞一趟埃及,就如同人家会为了看兵马俑,为了看长城而专门飞一趟中国。
如果一个人,他脱口而出烂怂长安十二时辰,我还有可能觉得这是他个人审美问题,如果他连大雁塔,兵马俑都冠以烂怂,那只能说明一件事。
说明不是大雁塔的问题,也不是兵马俑的问题,而是他的利益究竟是否与之关联的问题。
你想过没有,随便找个杭州土著,他为什么不会下意识的讲烂怂西湖?
本质原因是什么?
你去看下西湖这个景区是很有意思的,西湖是不收门票的。
但是因为西湖景区维护的非常好,周围的商家很有赚头,很多人都能赚到钱,房价也因此维持在高位。
本地人通过工作能赚到一部分钱,通过房子上涨能赚到另一部分钱,他们的利益和什么绑定了?
和西湖绑定了。
确切地说,是和城市绑定了。
杭州发财就是杭州人发财,他的民间资本特别活跃,人均收入特别高,尤其人均纳税指标特别高,全国前几。
换句话说,这个城市的钱在这个城市的人兜里,这个城市的人,他想要自己荷包更丰厚,他就得参与经营。
他不会张口烂怂西湖,西湖的利益就是他家的个人利益。
你想过这个问题么?
再好的东西,哪怕世界级的东西,如果和你的利益没有直接关联,你就很难上心。
其实未必那么强的东西,一旦和你的利益挂钩,你都会竭尽全力去夸它。
我们都知道,西安随便拿一张牌,都比西湖大,什么大雁塔,法门寺,华清池,兵马俑,碑林,那些在历史上的地位都远大于西湖。
西湖只是一个文人太守挖了一个湖,许仙白娘子的IP也远没有西游记影响深远。
但是,牌大不等于牌打得好。
牌打不打得好,要看大家想不想打好,而大家想不想打好,要看利益怎么关联的。
这就是我前面讲宏观时讲的最大的那个问题。
西部的三大都市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工业迁入的机遇,都不是内生的,并不是说当地人的利益拴在战车上,大家都想挣钱,自发推动的。
三次机遇都是外来的,因为种种外部原因,技术,设备,人才需要过来。
但是过来了之后,能不能把外部的力量变成内生的,变成自发的,变成利益关联的,变成源源不断的,这就是个微观问题了。
外力集中的资源是一时间的,而人为了自家谋求利益的动力,是绵延不绝的。
你去看那个广东人划龙舟,据说上得了龙舟的家里至少一个亿,放下生意都要去训练,因为输给隔壁村,要跪祠堂,要被阿公用鞋底子抽。
其实作为外人,在我们看来,他那个祠堂给大雁塔提鞋都不配,问题是,就这么个东西,可以让全村人一代又一代的为之积累财富。
人家就是很喜欢赚钱,然后盖楼,出租,继续赚钱,盖楼出租,他们始终围绕着祠堂,占据了城市里那个板块。
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一带,这种事很多的。
其实没啥神奇的,就是利益。
西部的机会很大,这是明确的,宏观角度一目了然;但是能够多久,就要看微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