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咫尺之间重现世界大美——探寻微缩场景在展馆中的奥秘
在展馆中,
场景的创造,
是思考人与空间关系的结果。
此后,
融微缩技艺于场景中,
见证了陈列形式的创新。
这里,
将打开一扇窗口,
带领我们共同探寻
微缩场景之于展馆的奥秘。
01
以径寸之物,造场景之美
在生活中,商品展示台上等比缩小的模型经常吸引我们的目光,这其实是微缩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探讨场景之前,大家首先应当在脑海里形成微缩艺术的概念,以便理解微缩艺术在场景中的具体应用。微缩艺术广义上是指一切以缩小为概念的艺术形态,其创造过程是将当下或曾经存在的景物、艺术创作构想等,按照一定比例等比缩小,使用接近真实的材料制作,最终呈现于观者眼前。
东西方艺术中一直存在微缩艺术形式,西方微缩艺术广义上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反映宗教题材的雕刻及各种小型艺术的创作;在古老的东方世界,也不难发现以微观思维创作的艺术品,如汉俑、唐三彩、佛教人像、泥塑、石雕、木雕、鼻烟壶等。
这些微缩艺术品中凝结了设计师的巧思,由大到小的变化促成了具象符号的形成。例如古代东方在“事死如生”丧葬观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达成了共识,于是将真实世界中的人等比缩小为仿佛具有生命的陶俑,陪伴于逝者身旁。这既满足了精神世界的寄托,也成为社会进步的表现。
如同摄影作品只能记录所见的一部分,微缩艺术却将所见的美好浓缩于咫尺之间,成就了场景的再现。微缩艺术品的出现为场景再现提供了更多选择,其中精致的技艺则体现了当代“工匠精神”。当我们想要追寻彼此的联系时,我们应当了解藏于内心深处的记忆,始终把握维系的共通点,而微缩艺术再现的场景恰可以满足这样的愿望。
02
具灵怪之技,显展馆之趣
我们如何判定微缩艺术创造的场景是吸引观者的呢?这就需要将其放入特定的空间——展馆内进行讨论。
凝聚文化底蕴的微缩艺术品成为了独特的具象符号,当其被应用于展馆场景时,逐渐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展品所承载的信息量激增,单纯的图文展示使其文化内涵变得片面。在场景展示中运用微缩艺术,是基于实际情况重构展示语境,相较于图文展示,其延伸了展品所处的文化空间。
03
丝丝入扣,绵延赓续
场景在展馆中是有“生命”的。通过制作微缩景观,辅以道具,模型,绘景(半景画)等共同组成场景的空间要素,以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使参观者从感官、心理上与之产生共鸣。
以展馆中常见的古建微缩景观为例,证明微缩艺术如何为场景注入生命和活力。运用榫卯艺术、以木质材料为主的中国古建筑身为一种艺术,是中国建筑的浓缩与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但大量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保护不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基于古建筑创造的微缩景观以形补神,是对实物的完全写照,从其所用的材质到一梁一柱的造型,与参照物的对比到所处的位置……凡此种种,均体现了内在神韵,真实地再现了古建筑的全貌。此外,通过古建微缩景观还原古建筑精细的内部构造,以弥补木构建筑不宜保存的缺憾。
展馆运用古建微缩景观,恰是古建筑“生命”的延续,不仅解决了古建筑外在形式展示的局限性,也帮助参观者深入了解古建筑设计的本源。
04
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在展馆发展的各个时期,场景会根据不同要求而发生改变,是会生长的,甚至是进步,是展馆不断探寻避免被同质化的方法。
展馆中运用场景,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初伦敦威廉·布洛克的博物馆,其在展览中对早期“非洲哺乳动物群”的展示大胆试行了“原地群居(Habitat Group)”的陈列方法。
至19世纪末,第一个立体透视场景在简单场景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即密尔沃基公共博物馆中由卡尔·艾克里制作的通过微缩艺术展现麝鼠生活的场景。立体透视场景实际上是三维等大或微缩模型再结合透视背景画的形式。
现代展馆在运用微缩景观表现繁华街市时,利用背景画于平面上营造空间感,结合前方的模型或单片,让画面内容、色调、透视关系等与道具、模型间形成自然地衔接、过渡,令场景浑然一体,从而成功打造层次多样、虚实结合的立体空间,使参观者于其中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感。若展览空间允许,设计者也可通过全立体微缩模型还原城市主街道,将其全方位地呈现于参观者眼前,“鲜活”地展现城市风貌,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完美结合艺术的审美及教育功能。
此后,经过行业内部的不断探索,场景展示在展馆中的应用变得更加成熟。我在展示行业从业的20余年,运用微缩艺术构建了各式展馆中主题不一的场景。在制作场景时,我注重把握场景发展的实质,不断思考一个场景在展馆中如何转型为集趣味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展示。通常我会从参观者的角度思索其想要在展馆的场景中获取什么信息,因为对于不同主题,观者的情感需求会存在差别。
05
匠心独运,娓娓道来
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展馆的建筑面积有限,或是传统方式满足不了参观者时,微缩场景就完成了“讲故事”的展陈方式。
展馆空间不足时,微缩艺术将一座古城的自然风貌、一幢古建筑的结构、一场古战役的过程甚至是不同文化的景观浓缩于有限的空间内,带领参观者跨越时空,产生“异时空”或“异文化”的体验感,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微缩艺术之于场景展示的意义。
传统的微缩景观外,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推动场景展示进步的重要动力。在场景中结合微缩艺术与声、光、电及数字技术,也已成为现实。设计者合理运用音响、灯光、语音系统、投影、数字特效逼真地再现某一特定时期的微缩景观,同时满足展示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参观者充分领略到微缩艺术与数字技术在场景中结合的魅力,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例如幻影成像,是微缩艺术与多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将其运用到场景中“讲故事”成为了当下的展示模式。幻影成像基于“实景造型”,运用"幻影"的光学成像,将所拍摄的影像投射到布景箱内的主体模型景观中,绘声绘色地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为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保护价值的城市、乡村及其旧街巷,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消失,这些所承载的集体记忆亟待被重现并留存。而数字技术与微缩艺术共同打造的场景,在展馆中是对集体记忆真实的还原。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搭配声音、影像、光效所创造的场景,不仅发掘了展品背后的内涵,也将相关人物及其生活逐一回溯,讲述了记忆里的故事。这些场景使参观者触景生情、睹物思源,切中肯綮地解决了展馆展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在展馆场景中通过微缩艺术讲好展品故事,让观者以史为鉴、展望未来,这恰是多年来我从事展示工作的意义之一。
06
于盈寸之间,寻展示之法
微缩艺术作为具象符号对于场景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场景又是展馆的延伸,近年来如何创新展示方式也成为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在展馆中通过微缩艺术创造的场景应当是有生命、会生长、能“讲故事”的,这是理念的更新,也是时代的需求。
国内多数展馆的场景展示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运用微缩景观时,容易过分注重表现形式,而忽视内容的本真,从而缺少引发参观者与展品“沟通”的兴趣点。
博物馆展览的理念在由“物”转变到“人”时,应当考虑“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通过微缩场景进行展示时,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设计者也应当充分考虑 “物”对“人”的重要性。
在重新定义信息传播的时代,如何在新媒体中运用微缩艺术成为了创新场景展示的思考方向。在微缩场景中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互动,既调动了参观者的所有感官,也可依据参观人群的特点、流量来控制演示效果和展示氛围。这样促使场景摆脱纯图文展示造成的视觉单调性,使场景展示更具艺术性、现代感、人性化,引导观者走进“故事”并参与其中。在展馆中,当参观者的求知欲从被动转为主动时,展览基本实现了“有效传播”和“积极教育”的目标。
除了在展馆的场景展示中应用微缩艺术,也可运用微缩艺术制作迷你模型,将其用于商业营销、电影制作、照片拍摄中;而在盒子剧场DIY中融入微缩艺术的理念,也成为现代人减压方式之一,这些都为创新场景展示提供了思路。
当然,微缩艺术在场景中将持续滋长,日后也会成为创新展馆“讲故事”的有效手段之一。
“究竟什么是微缩场景?为什么会出现微缩场景?微缩场景与展览展示有怎样的关系?它要表达什么?它想达到什么效果?它在未来如何创新运用?”阅读至此,我们心中已有答案,也更期待日后见证微缩场景的创新又将走向何方。
郭 前
上海博越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END·
文 字|郭 前
图 片|郭 前
排 版|王 鑫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