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媒体或成为展示空间的常用手段,但却不会实际操作?看如何在展示空间运用多媒体

博展联盟 2023-10-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策斩 Author 王盼




随着展示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和更新,多媒体在展示空间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几乎成了现代展示空间的标配手段。但对于很多空间设计师而言,对于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其实并不是特别了解,这也就造成了很多项目多媒体与空间风格不统一,功能布局不合理,信息传达不充分等尴尬的问题频频产生。


并且怪现象是,多媒体既已成为展示空间的常用和必要手段,但多数高校相关专业并不开设有关多媒体形式的课程,就算开设,很多也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初入行的新人,对于概念和想法侃侃而谈,但到实际的操作运用却止步不前。当然本人也经历过这一阶段,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是想来分析多媒体的具体形式,而是想分享些自己入行十年来的一些经验、看法以及建议,以便大家更好地在展示空间运用多媒体。



一·运用必先了解


多媒体只是一种思想的表现手段,在展示空间中,它和材料、灯光、雕塑、油画等一样完全服务于创作者的展示逻辑和表达诉求,而不能跳脱其外成为单独个体,那是没有生命力的,只会成为乏味的炫技。


设计师对多媒体手段必须要有基础性的了解,就像对材料、灯光、图样、字体的掌握一样,让它成为你手中善用的工具来表达的你的想法。而不只是在对设备空间、光条件、等无知的情况下来设置多媒体展项。现实中我遇到很多类似的设计师和甲方,对多媒体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名称和简单的影像资料层面,更有甚者,直接把空间留个多媒体团队或供应商去考虑,这种“创意甩包”的作法,最终会使项目的整合与统一性上出现诸多问题而影响到最终效果,这点会在下面单独讲到。



二·功能定位


首先在空间中设置多媒体展项前,设计师必须对展项的功能上进行定位,因为不同类型的多媒体展项有不同的参观方式和体验感受,设计师需要根据预设的情绪线和参观方式(流、批处理)来合理的设计多媒体展项。因为多媒体形式繁多,且层出不穷,所以我们按照功能性干脆分为两大类,以便各位参阅理解。


演绎类


演绎类展项一般在内容传达上以感性认知为主,旨在短时间和有限空间内让观众集中且快速地了解一件事物,所以对于视觉营造上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这类展项通常会成为一个展馆或一个展区的亮点展项或视觉中心。如果说整个展示空间所要述说的是一部长篇小说,那通常演绎类展项就是根据小说浓缩的短片电影或者是预告片,它是内容精华所在。它不一定在于内容讲的多细或多深,而在于画龙点睛、提纲挈领。更多的是感性的印象传递。


以下我通过从功能性上列出几项指标评级,让大家便于理解和运用。当然这些指数纯属个人的经验体会,我也衷心希望大家能突破常规创造出经典的作品!


A 内容传达指数:

指展项对观众的内容和讯息传达率

B 可持续运营指数:

指展项完成后在未来运营过程中设备运行和最佳效果保持率



01 装置演绎


青岛世园会多媒体装置“源醒”

用炫目和抽象的手法诠释生命与科技的联系


装置演绎是指装置造型、雕塑或特装结构结合声光电来传达内容信息的一种展项形式。一般来讲装置演绎类展项,所传达的内容相对抽象,需要观众借助展项进行一定的想象来领悟展项所要传达的内容。


A 内容传达指数:★★★

B 可持续运营指数:★★★★


案例参考


多媒体装置“圆光”

让观众短时间阅尽格萨尔王一生传奇


树造型装置演绎四季变化让空间更为生动自然


装置与空间演绎相结合

恰到好处的互动环节营造出非凡的参观体验


02 空间演绎



空间演绎顾名思义是指利用空间结构与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相结合,打造出相对独立的影像空间。空间演绎的内容同样也是浓缩式的,让观众在有限的空间中接收到尽可能大的信息量。


因为与空间的结合,通常这种形式的视觉和空间感染力也就是沉浸感较强,观众较多的视野范围会被影像内容覆盖,是一种强制性的内容传递方式,所以在内容传达上,如果你想在短时间内把信息传达给观众或让观众充分了解一个事物,这种类型是最优选择。所以在各届世博会上,因为人流限制问题,观众参观的时间有限,各个主题馆和国家馆最常用的方式。


A 内容传达指数:★★★★★

B 可持续运营指数:★★★★


常见的形式:

各种影院空间、多媒体剧场、幻影成像、墙面立体投影等


案例参考


青岛世园会寻梦园让人置身童话世界


阖闾城多媒体空间让人穿梭千年


Teamlab营造的梦幻花国,让人如梦似幻


互动类



就是通过与装置、设备或影像内容的互动完成信息传达的一种类型方式。这种类型对观众的自主选择性较强,也因为这点趣味性也较强。


01 互动信息类


互动查询类的展项从内容传达上相对理性,目的性更强,往往信息量也比较大。在空间有限但内容又过多时,通常会选择这一形式作为展示内容的承载,一般承载知识和逻辑性较强的内容,观众可以自主选择想要了解的部分。


现实案例中,只有少数观众会认真查阅此类展项,大多数观众较为浮躁,所以互动查询类的展项在界面和动态设计上一定要吸引人,把枯燥繁多的内容展示变成一次有趣的互动体验。


A 内容传达指数:★★★

B 可持续运营指数:★★★★


案例参考


互动展项的界面设计显得格外重要,需注意与展示空间整体风格及视觉元素的和谐统一,设计师千万别忽略这点,因为他非常有可能成为空间中的小亮点。


简洁易懂的操作,加上炫目的动态设计会使原本枯燥的互动过程变得更有趣。



02 互动游戏类


轻松有趣的互动游戏

童话般的画面风格让知识理解变得更为简单


互动游戏类首先从功能上讲,这种类型娱乐成分比较多,所传达的内容讯息也是极简单的,所谓寓教于乐,有些纯粹就是娱乐性的互动游戏。观众通过游戏加深了对所传达内容的理解和印象,当然也有完全通过毫无负担的游戏让观众轻松一下,起到展示空间中的气氛调节作用,特别是针对某些经常要接待少儿的场馆,这种类型从运营上来讲必须且屡试不爽。


A 内容传达指数:★

B 可持续运营指数:★★★


案例参考


神秘的魔幻丛林,让孩子与夜行动物亲密接触


生动简单的游戏设置,让小朋友知道血管阻塞带来的危害


互动浇花游戏,让孩子了解植物的生长


混搭模式·why not?



当然,以上讲的只是常见的类型,作为创作不限于类型和形式,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理念和需求自由组合。但要注意的是功能定位明确性,以及观众的体验方式的合理性,尽可能让更多的观众可以体验到我们的创作。



三·可持续性


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可持续指数,在这里我们重点谈一下。所谓展项可持续指数主要指两方面:


1.展项设备的易损和更换率;

2·展项内容的可替换性


很多设计师会觉得这两项跟我有什么关系,这都是项目工程师和后期维护的问题,其实不然,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展项的后期效果和业主的运营,作为设计师我们必须在展项设计师考虑到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我们的作品可以尽可能在未来较长的运营时间中完整的呈现给观众。


01 展项设备的易损和更换率


现在的甲方已不是五六年前的甲方,信息的发达,视野的开阔和业内的前车之鉴,已经越来越让甲方与其关注展项的创意之外更关注展项的运营维护性。我们也在现实案例中见过很多,展馆开业后,多媒体展项经常处于维护维修中,大众参观时基本体验不到,每每带着些许遗憾离开,如果观众体验不到,我们做这些还有何意义?


这其中有两大原因:


一·是业主方想降低展项的使用率以减少设备的损耗,待到vip到来时在开启,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二·是多媒体设备确实需要定期的维护和设备更换才能保证如初的完美效果。


特别是涉及到投影机使用的展项,展馆一天至少八小时的运营时间对于投影机灯泡的使用寿命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其实普通的工程投影机在使用半年后就会出现光色衰减现象,以及设备长时间工作微振动带来的融合带偏离等等问题,这些在设计之初就要预想并考虑到。合理的选择展项形式和展项运营模式来规避这些问题。


02 展项内容的可替换性


就像以上所说,现在的业主越来越注重项目的后期运营性,这可能与近几年展馆投资方成分的改变有关。在我接触过的案例中,业主都会很关心展项内容的更替,他们开始注重展项价值的延伸和性价比,他们大多希望未来可以更新的内容可以保持展馆的参观和话题的热度,一直带给观众新鲜感,观众才会有二次参观的可能。当然展项内容的更替会牵涉到制作的成本,但对于展项设计本身,设计师最好把这个问题考虑周全。



四、光


一旦涉及到多媒体展项,就一定会涉及到光的问题,这里我们主要讲两点:


1·光环境



光环境是多媒体展项最基本的条件,特别对于演绎类展项,或者说涉及到投影机设备运用的展项,那光环境无疑是最关键的问题了,它会直接影像到展项最终呈现的效果好坏。一般来讲只要是运用到投影技术,光环境的条件是越暗现场效果越好,所以我们在设置这类型展项时一定要注意对光的控制。自然光线是此类展项最大的敌人,在设置投影类多媒体时一定是杜绝自然光线的介入,特别是建筑的门厅、天井、不可封闭的窗口周边等。对于其他密闭空间也要注意与功能性照明的冲突,既要保证好观众的安全,又要保证展项的视觉效果。


2·LED与投影


这个题目单拎出来谈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项目中,经常遇到设计师或者甲方对于LED和投影的认识不清,导致理解上的偏差和误会。今天我们就把常见的三种形式做平行比较,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在今后的设计中选择使用。


01 LED


光环境要求:普通

最佳观赏距离:5米外

适用空间:户外开敞空间


亮度:★★★★★

画面精度:★★★

可持续运营指数:★★★★



LED在室内的运用必须先考虑到观众观看的舒适性,因为LED的特性,近距离观看会使人产生刺眼,眩晕等不适感,并且LED近距离观看画面颗粒感较强,画面精度有所影响,所以LED通常都使用在户外及室内的大空间,有足够的视距去观看LED。


02 投影



尽量不要把观众活动区设置在投影夹角范围内,投影夹角大小和投影机高度有直接关系,故投影的使用对建筑层高有一定要求。


背投方式可以避免掉投影遮挡问题,

让观众更贴近画面,但同时需要足够的背投空间


光环境要求:暗环境,避免自然光线,少量功能性照明

最佳观赏距离:1-2米外

适用空间:室内、夜间少光照室外


亮度:★★★

画面精度:★★★★★

可持续运营指数:★★



投影对于环境光的要求极为苛刻,环境越暗,投影所呈现的画面质量越好。但它又适合近距离观看,亮度画面精度适宜,所以通常室内的影院,沉浸式空间都选择投影这种形式,同时又因为它设备空间需求小,画面投放介质很广,很多异形空间,比如建筑墙面,特装结构,户外山体都利用其优点做影像演绎。


03 液晶屏


光环境要求:普通

最佳观赏距离:0米

适用空间:室内

亮度:★★★★

画面精度:★★★★★

可持续运营指数:★★★★★



液晶屏无论从画面精度和观看舒适度上都是不错的,而且也不存在亮度衰减问题,可持续性比较强。液晶屏唯一的缺点就是它的单幅最大80-90寸的限制,大面积画幅拼接会留有最小3.5毫米的拼接缝,如果甲方或者业主能接受这个特性同时能接受它的造价,那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五·团队合作


合作≠甩包


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多媒体团队在整个项目设计中属于配合与执行位置,不属于主导方,设计主导方必须是设计师。所以设计师不能把一个整体空间区域全部留给多媒体团队去创作,设计师必须先得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方向,使得整个空间创作都在设计师的总体把控下有序进行。


我经常见到种情况,设计师对多媒体了解甚少,又想在展示空间中加入一些新媒体。所以让多媒体团队对整个展示空间多做些多媒体方案建议,设计师从中挑选。这就属于创意甩包,这种方式个人是最反感的,多媒体团队也常常会无所适从,因为作为设计师,最该了解展示空间节奏和功能的应该是设计师自己,设计师必须自己先有大致的思路和想法,然后把自己的构想传达给多媒体团队,让他们协助评估可行性,然后帮助设计师深化调整方案直到实现项目效果。



设计师在方案执行过程中,要对某些环节进行把关审核,特别是关系到视觉风格的部分。这些环节关系到整个展项与空间的调性是否融合。


好了,就先浅谈那么多,这并不算是一篇纯技术的文章,不去探讨设备的参数和具体的技术细节,也许有些方面存在主观,我只是把多年工作中累积下的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对行内同仁,特别是对刚入行不久的新人有所帮助,更希望浅显的讲解可以为对多媒体了解甚少的客户和业主带来知识普及,在今后的项目合作中与我们的设计师和多媒体团队减少一些认知上的偏差,一起为大众呈现更多更精彩的多媒体展项。谢谢!



作者:王盼

主题空间设计师/概念设计师/多媒体设计师

 

200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曾任职于水晶石数字科技担任视觉展示部主案设计

2014年成立个人设计工作室

 

曾主创并参与过:

·中国国家科技馆

·2012中国好声音

·青岛世园会园艺文化中心

·上海世博会非洲馆

·上海世博会土库曼斯坦馆

·上海世博会贵州馆

·安徽名人馆

·贵州黔元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

·无锡科技馆

·洞庭湖湿地体验馆

·中国武术博物馆

·东方帝王谷主题公园

·台州动物乐园

·盗墓笔记主题密室

·盗墓笔记大电影主题展

·横店聊斋惊魂鬼屋

·音乐剧《柳如是》

·音乐剧《雪翎飘飘》

等项目的空间及多媒体视觉设计。

入行10年来秉持和运用“情景化·沉浸感”的独特设计理念,案例涉及展馆、主题娱乐、舞台美术等视觉邻域。

 

微信号:huaikong_17



·END·

文  字|王  盼

转  自|策  斩

排  版|王  鑫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本文仅用作交流学习使用,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往期回顾



场景案例 | 好味传承——“酱卤之煌”的“文化赋值”

甲乙双方对展陈大纲认知不一样?如何书写让甲方满意,乙方工作量最小化呢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 以“小展览”展“大视角”,讲述文物里的中国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