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照明在博物馆设计中的互动性应用探析
作者:龙国跃,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照明设计研究。
照明设计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环节,博物馆照明应根据展品属性和特点,结合光源特性并按照特定原则与要求进行专业设计。原则上,博物馆照明光源应具有较好的显色性,真实还原陈列的物品或展品,同时还应避免眩光对观者视线的干扰。
在博物馆照明中有3种照明方式:
1)普通照明。以照亮参展道路,给予整个空间一定的亮度,使人们比较轻松地浏览整个展线,观看并体验展品内容;
2)重点照明。在普通照明基础上用重点灯光以特定的照度照亮特定物品或展品,使展品呈现更好的立体感和清晰度,使其所富含的信息更轻松地传递给观展人;
3)互动性照明。每个博物馆的导视牌照明通常会比重点展品的照明稍微暗一点,这样既可以不影响、不分散观看展品的注意力,又可及时帮助有需求的人迅速找到需求场所。
在不同主题的博物馆中灯光的冷暖、亮度、数量也是不同的。在战争主题馆中,灯光昏沉,多以暖色调为主,红色或黄色灯光偏多,营造沉闷、悲壮的氛围,而在科技为主题的展馆中,灯光则更明亮,多以冷色调为主,体现科技、未来、机械感。互动性灯光照明设计会干预人们的心理,暗示人们的行为方式,更好地为整个博物馆和观展人服务,提升观展体验。
互动性灯光在博物馆照明中的作用
区别于普通照明和重点照明,博物馆的互动性灯光可以起到多种不同的作用来辅助展馆的参观体验,如导视作用、氛围营造、信息传达和对人们行为的控制作用。
灯光在博物馆导视中的互动性应用
根据博物馆的空间设置,导视系统分为动线导视、区域导视和展品导视等。现代博物馆的导视系统多为标牌展示,即通过标牌的形式告知观展人观展流线、区域功能等。
这种方式如果在一个空白空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个展览空间,人们最主要的注意力需要集中于展品上,那么这种导视方式本身会吸引观展者的一部分注意力,是与整个展览主题没有联系的额外信息,没有与展品之间发生一定的互动联系。博物馆一般属于封闭式空间,为保证展品展出效果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要呈现一致性,其普通照明和重点照明的灯光相对固定和稳定,可以通过灯光把展品与导视结合,把标识牌虚化,并利用阴影的形式展现,从而呈现灯具是实体,其发射的灯光为虚体的状态。灯光为实体展品提供照明,而投下的阴影又是一种虚体的状态。
虚与实的结合使灯光照明产生的导视效果与展品发生联系,而其本身的内容又与观展人发生互动。这样的灯光系统,既不会喧宾夺主,影响人们的观展体验,又不会导致信息的缺失(图1左~图2右)。
图1左 光影下的标识系统1
图2右 光影下的标识系统2
灯光在博物馆氛围营造中的互动性应用
氛围的营造在博物馆中极为重要,可以直接展示并暗示博物馆的主题,辅助展品展示的同时给予观展者心理暗示。灯光则是氛围营造的必备因素。博物馆空间以展览为核心,每个展览都有其主题、重点。通过灯光来表现主题、营造氛围需要考虑色温、光影、明暗。
冷色较暗的灯光可营造恐怖、压抑的氛围,而冷色较亮的灯光给予人较强的科技感和未来感,适用于科技、未来、机械、科普、技术等主题展馆(见图3)。暖色较暗的灯光给予人昏沉、压抑的氛围,适用于战争、灾难等主题展馆(见图4)。暖色较亮的灯光给予人温暖、质朴、古老的感觉,适用于文献、历史等主题展馆(见图5)。
图3 多媒体科技展厅
图4 澳大利亚战争博物馆
图5 山东博物馆
灯光在博物馆信息传达中的互动性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高科技手段也逐步用于博物馆之中,“声光电”成为展示设计的一种新语言。这种语言和技术手段不受空间大小的限制,能配合展品呈现更为丰富的内容,体现展品本身不能直接表达的内涵,从而帮助信息更加直观地传递给观展人。在技术和展示手段中,“光”扮演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传统放映,还是AI 3D投影,屏幕的呈现方式都是光的作用,只不过其目的不再是照明而是信息的传递和与人的互动。
例如,上海电影博物馆中巨大的灯光互动书籍装置,通过投影仪把书的图像投影到展台上,再通过动态感应仪达到翻书阅览的效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观展体验,使信息传达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见图6)。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有一个展厅罗列了几十台老式电视机,不断循环播放屠杀幸存者的采访视频,听他们诉说当时的情景和感受。这种压迫的氛围和震撼感是一件静态展品远远达不到的(见图7)。这种新型的灯光互动展示形式弥补了传统展示的信息空缺。
图6 上海电影博物馆
图7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灯光在博物馆中对人心理和行为的控制作用
灯光对人可产生心理或行为上的暗示,比如,两个空间,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人们则更倾向于选择较亮的空间。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博物馆整体空间都比较明亮,有一处空间非常昏暗,那么这种空间反而会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使人们产生强烈的观展欲望。灯光照明也可以暗示人们站在特定的位置或角度上观展,比如,在展台或展板满足本身照明条件的基础上,在其周围某一方位选择最适于这个展品的观看位置,用具有特定形状的灯光重点照亮地面,那么人们在观看这个展品时可能会下意识地站在这片明亮的灯光之内。这种灯光设计是一种建议的方式(见图8)。
图8 灯光引导下的展馆
灯光设计实例
在本科课程作业的设计中,设计了一种榫卯互动性展示空间,整体以黑色调为主,灯光非常昏暗,空间内放置了36种通过绳子拉动开合的榫卯装置,每一种榫卯的信息都藏在榫与榫之间的结合处,并用明亮的显示屏呈现。人们可以通过动手拉绳子来打开装置,阅读信息。在灯光的设计上选择了地面灯带漫反射的形式,用线型灯带照亮展示流线和动线,除此之外再无任何灯光。
人们进入这个空间首先会感到好奇,因为除地面上的流线和道路几乎看不到任何的展品,随后人们被吸引进入一种“探宝模式”,发现并接触每一个榫卯装置。当整个空间中第一个人发现并拉开装置开始阅读信息的时候,整个黑暗的空间被瞬间照亮,装置变成场地中唯一的光源,而拉开装置者则变成全场的“焦点”,其他的观展人也会效仿其行为。这种设计给人一种心理暗示,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是一种引导的方式(图9~图11)。
灯光也可起到警示作用。“红灯停,绿灯行”,红色代表禁止,绿色代表通行。这种概念也可以用在博物馆展示之中,禁止触碰的展品在展台下方用红色灯带作漫反射,暗示人们不能触碰。反之,需要触摸的展品用绿色灯光提醒人们可与之互动。同样的手法也可运用于其他各种禁止或允许人们进入的空间和区域。
结 论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博物馆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打造和设计具有良好参与感和体验感的博物馆尤为必要。为了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在博物馆的设计中,除空间和展品之外,照明系统也十分重要。好的照明设计可以吸引观展者前来观展,还可以使其对展示主题和信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获得强烈的情景代入感。博物馆照明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照明,还要考虑人与展品之间的互动性体验,为更好展示展品和博物馆空间而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梦飞,管雪松.博物馆照明设计探究——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为例[J].大众文艺,2019(7):78.
[2] 伍必胜.博物馆照明技术与发展趋势[J].智能建筑电器技术,2018,12(4):14-16.
·END·
作 者|龙国跃 王植
排 版|王 鑫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本文仅用作交流学习使用,图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往期回顾
No.1回顾||叶秋"展示业与商业的深度融合"纪要及回放
Q&A:如何成为一名策展人,MoMA策展人告诉你
博物馆里的科技、时间与历时性——叙事式科技馆和我国科技博物馆的新使命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