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照明设计|见光不见灯(三)
前面的文章我们讨论了“见光不见灯”的各种做法,那么具体项目实施时,如何做到呢?
首先是照明设计的前期介入,在建筑阶段就考虑好自然光、人工光的应用,预留好位置。
上图圆顶天花的孔、旁边的天窗,都在建筑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好了。左边除了自然光还有人工光的搭配。右边的穹顶通过圆孔导入的自然光,作为环境照明的主光源,既舒适,又节能。
如果建筑设计阶段错过了,那么室内设计阶段就一定要仔细考虑,预留好灯位,这些准备工作务必在装灯前做完,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般较多考虑天花的暗槽,沿墙的槽位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藏灯位置。
如果这些考虑好了,立面照明就可以做得很好了。不过,如果要考虑重点照明,还是需要在天花上做暗槽,将灯具做在暗槽内。
对于一些场景与展柜,如上篇文章所示,装到档板后面。
也有一些室内装饰装置,可以在原有结构上做照明。如下图在厅堂的中间吊桂件,在上部配置上照的灯具,隐藏在吊件内部,打亮天花即能实现“见光不见灯”。
如果建筑、室内设计都没有考虑好灯位,在施工阶段,灯具还是露了出来,可又想最大限度地弱化灯具的外形,怎么办呢?
一种办法是把灯具及安装灯位的天花都做成黑色,这样灯具看起来不明显,或者不可见。
如上图,天花上是有灯的,但由于顶部全黑,也没有什么杂散光,灯具就基本“隐形”了。
另一种办法就是把灯具的防眩角做大,让灯具的光源往内藏。示意图如下:
处于A区,人眼是接收不到灯具的直接投射的刺眼的光。黄色的光源越往里收,这个角越大,眩光也越少;位于B区,就可能接收到眩光,黄色的光源越往外放,眩光越大。
所以,如果我们在选灯时,应该选用防眩角大的灯具。这样在灯光照射范围内有相当一部分区域看不到刺眼的光,如果把灯具及轨道等材料再做成黑色的,隐蔽性就更好了,也就接近“见光不见灯”了。
所以,选灯时需要注意防眩角。以下图为例:
就防眩而言1/2/3是不合适的,4/5/6是比较适合的。现场1/2/3类的灯具安装,效果基本如下:
4/5/6类灯具安装以后,效果就变成了下图:
眩光大大弱化,看起来舒服多了。所以,“见光不见灯”其实是一项有关设计与产品选型的综合性工作,比较细致。提前设计和事先考虑,是能达到或者接近目标的。如果照明设计进入晚了,就只能事后补救,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近期热文
博物馆照明设计|见光不见灯(二)美国博物馆联盟发布疫情影响最新报告!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发布:到2035年建成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不只是写作:解开展览大纲的神秘面纱
展陈设计师/策划师专业能力等级申报火热进行中!
博展联盟 | 文博行业交流协作服务平台。以行业社群为基础,“共建·共享·共生”为主题,搭建的文博行业协作平台;整合展陈行业资源,提供专项服务解决方案;以行业大数据为驱动力,为平台用户创新赋能;深度挖掘文化IP资源,推动展陈产业升级;促进跨界融合发展,引导行业发展方向。/ 官 方 网 站 /www.518bwg.com
·END·排 版|博小二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本文仅用作交流学习使用,图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欢迎转发,点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