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发布《区块链基础设施研究报告(2021年)》(可下载)
点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并设为星标⭐️ 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编者按:2021年7月1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协办的“链网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于2021年中国互联网大会期间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中国息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阳发布了《区块链基础设施研究报告(2021年)》。点击文末左下“阅读原文”,可下载报告。
2021年7月1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协办的“链网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于2021年中国互联网大会期间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中国息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阳发布了《区块链基础设施研究报告(2021年)》。
区块链通过运用基于共识的数学算法,在机器之间建立“信任”网络,通过技术背书来进行全新的信用创造,成为可支撑数字经济传递信任和管理价值的关键。区块链不仅仅适用于加密数字货币等场景,更大的应用空间必将是工业互联网、5G等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新兴领域,甚至可能对整个网络空间的核心架构带来变革。如何构建区块链基础设施,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是区块链规模化应用的关键。
点击文末左下“阅读原文”,可下载报告
本报告重点对“区块链究竟是不是新型基础设施”“区块链基础设施由哪些要素组成”“区块链基础设施如何发展”“区块链基础设施面临何种挑战”“区块链基础设施将怎样演进”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有助于产业界和学术界凝聚共识,更好地发挥区块链作为基础设施的作用和功能,为技术和产业变革提供创新动力。
报告核心观点
1、区块链是一种提供价值管理与信任传递能力的新型基础设施,具备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公共性、强外部性等三个基本属性,以及新基建在范畴持续拓展延伸、技术迭代升级迅速、持续性投资需求大、互联互通需求更高、安全可靠要求更高、对技能和创新人才需求大等六个方面的特点。
2、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核心要素在水平和垂直维度呈现不同特点:水平来看,区块链基础设施是由具有广泛接入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可灵活部署的公共链网(包括公有链或面向非特定应用场景的联盟链),及连接这些区块链的跨链系统组成的网络服务设施;垂直来看,区块链技术协议栈中的资源层、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是构成区块链基础设施节点的必备要素。
3、规模化的全球性区块链基础设施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同组织、机构、企业选择了不同切入点,发挥自身优势去构建规模性区块链基础设施,目前呈现出四种发展路径:一是开源社区,运营区块链开放平台;二是区域平台,构筑区块链节点网络;三是行业应用,打造区块链业务系统;四是公共服务,建设区块链跨链平台。
4、区块链基础设施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技术方面,不可能三角难平衡,技术架构有待突破;二是建设方面,建设主体多元化,利益相关方需协同;三是应用方面,应用模式较为集中,应用工具急需完善;四是监管方面,监管需求难界定,工具手段需创新。
当前互联网是信息传递的网络,存在信任缺失问题。尽力而为的TCP/IP协议栈为互联网的成功创造了巨大的活力,但同时互联网体系架构也始终面临安全信任框架的缺失。区块链的多中心块链式存储结构有助于保证链上数据难以被篡改、可以被追溯,即可能对网络架构变革带来影响,解决诸如应用层访问控制安全、传输层PKI信任链条、网络层域间路由安全等问题,又可以为地址、标识、域名、频谱等网络资源的管理提供公平、高效、灵活的方案。
白皮书目录
一、区块链基础设施概述
(一)区块链技术具备基础设施属性
(二)区块链具有新型基础设施特点
(三)区块链是信任管理的基础设施
二、区块链基础设施组成要素
(一)水平维度的区块链基础设施要素
(二)垂直维度的区块链基础设施要素
三、区块链基础设施发展路径
(一)路径1 开源社区,运营区块链开放生态
(二)路径2 区域平台,构筑区块链节点网络
(三)路径3 行业应用,打造区块链业务系统
(四)路径4 公共服务,建设区块链跨链平台
四、区块链基础设施面临挑战
(一)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挑战
(二)区块链基础设施技术挑战
(三)区块链基础设施应用挑战
(四)区块链基础设施监管挑战
五、区块链基础设施演进趋势
(一)区块链基础设施呈现多维度发展态势
(二)区块链基础设施逐渐向业务驱动演变
(三)区块链基础设施与前沿技术不断融合
(四)区块链基础设施网络规模更适配应用
(五)区块链基础设施技术通用组件功能化
(六)区块链基础设施监管与治理相辅相成
更多精彩,敬请阅读解读PPT。点击文末左下“阅读原文”,可下载报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中国信通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点击左下“阅读原文”,下载报告。
END
内容来源于:中国信通院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内容:
信创领域相关资料下载链接:
欢迎加入信创领域相关资料共享群
点击课程专栏下载资料
数字化相关资料下载链接:
欢迎加入数字化相关资料共享群
点击课程专栏下载资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资料下载链接:
智能制造导论PPT
欢迎加入新一代信息技术资料共享群
点击课程专栏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