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让人吃不下睡不着不停刷手机,该如何自救?

京师心理 GQ报道 2020-02-01

本文为GQ报道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联合发布的“理解与应对疫情中的心理变化”系列文章的第二篇。看了上一篇文章(面对疫情压力该如何应对不良情绪困扰?来自北师大心理学部的专业建议),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在应对方面的指导不够:

“我知道建议是我们需要做这做那,可是我总觉得做得不到位、没什么效果。”或许还有很多人会对某些建议感到困惑:“建议要我接纳改变,可是为什么我非要接纳才行呢?难道没有其他的方法让我不接纳也能好起来吗?

是啊,虽然那些改变尚未超过我们的承受范围,但它们终究始终存在着,我们也难受着。今天的这篇文章将会提供更加细致的指导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对大家的困惑做一些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自己的压力。


···············

太长不看版

的确,这是一篇很长的文章,而一字一句的阅读全文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这也并不是帮助我们的最佳方式。所以,大家可以根据太长不看版中的关键字,自行按照编号挑选想要阅读的章节,以使这篇文章能够最大化地帮助到你,而不是增加你的负担。


1.试着接纳改变我们会发生这些改变都是正常的。接纳改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应对疫情。


2.这些方法能够让你更好地与情绪共处我们可以通过接纳情绪、合理宣泄情绪、与他人诉说,和照顾自己的情绪的方式让我们在疫情中更好地与自己的情绪相处。我们可以同时体验到不同的情绪,所以缅怀科比和瞻仰钟南山并不矛盾,你也依然可以感受自己的快乐。


3.尝试一些行动策略我们可以尝试保持生活节奏的稳定性,回到当下,尝试与自己相处,进行身体劳动和具体工作,避免做出重大的人生决定,并去了解专业、科学的信息。


4.尝试一些思维策略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一些认知技术,增加思维的灵活性、考虑更多可能性的方式,让我们走出思维怪圈。


5.尝试一些放松技术我们也可以尝试些心理学上普遍认可并有效的放松技术,如腹式呼吸、着陆技术、肌肉放松技术等。


6.如果我们的负面变化持续存在,难以通过自己的能力调整,并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影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社交或工作,那么这是值得注意的健康问题,需要寻求他人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



试着接纳改变

1、接纳改变,因为改变必然发生,这是正常的

疫情持续存在的压力会让我们在情绪、生理、思维和行为上都出现变化,而这些变化通常是“应激”的表现。应激(Stress)指的是当一个生命体所面对的事件(比如此次的疫情)打破了自己的平衡和承受能力,或超越了自己的应对能力时,所产生的一种应对这个事件的反应模式,也就是我们上篇文章中提到的那些变化。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应激呢?一个相对健康的生命体是需要在各方各面都维持平衡和稳定的。但是因为疫情压力的出现,与以前比,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变得不再平衡和稳定。而我们的身体与心理,得益于进化,获得了自动的重新回归平衡和稳定的能力。于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开始产生各种不自觉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变化,来帮助我们重新回归平衡与稳定。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帮助我们适应疫情压力、更好面对压力与生活的过程。所以,之前提到的变化都是我们在压力中会出现的正常的变化,是我们的身体在为压力做准备,以帮助我们更好应对压力的表现,而不是意味着我们是脆弱的、有错的。


2、接纳改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应对压力

我们的身体为了让我们重视这些压力与风险,为了促进我们更主动地做出改变,会产生一些让我们感到难受的变化。这其实是身体在通过发出信号告诉我们,我们所处的境况,究竟是危险的还是安全的。这是我们在大多数时间里规避风险、保持健康的原因之一。而这次,这些信号所告诉我们的是:病毒很危险,疫情很严重,危险的确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相当于获得了两方面的帮助:一是我们的身体与心理自发的变化,来自动地帮助我们动员全身的能量,以一个更好的姿态来面对和处理疫情带来的问题和挑战。而二是在我们接收到这些信息后,作为人,我们能够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主动性,比以往能够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比如,我们会发现自己比以往更严肃地看待疫情的现状,更积极地做好各种防护措施,比平时更加注重自己和周围人的卫生情况,为疫情的防治做更多更有效的准备。这些都是我们在接纳改变后所能发挥出的力量。


3、接纳改变,因为与改变做对抗,反而有可能伤害到自己

有些人可能会想让这些改变立刻消失。但实际上,当我们因为疫情的压力出现了这些变化,而我们又想与之对抗的时候,反而是一个“左右互搏”般愈发消耗我们能量的过程,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虚弱,更容易受到压力或病毒的影响。而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接纳这些这些改变,在生活中捕捉自己因为周遭的变化而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变化,反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应对疫情。



更好地与情绪共处的方法

1、接纳情绪,因为情绪是我们的好帮手

如果感到自己正处在某些情绪中,那就让这些情绪先呆一会儿吧。如果这些情绪会驱使我们做些什么,看信息也好,清洁也好,如果这些行动能让我们的情绪得到缓解,同时又不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么做做也无妨。毕竟,能够去照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也是保护自己、爱护自己的表现。


试想下,如果我们没有情绪,或即使有了这些情绪也总想着去否认它们、忽视它们,那么这将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呀:我们可能即使身处疫区而全然不觉得危险,即使已经被感染,出现了症状,也不觉得是个问题,而更有甚者,依然天南海北地走亲访友,到处旅游,增加了传染与被感染风险……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又没有得到良好的医疗帮助的话,可能会发生无法挽回的悲剧……


但我们终究只是凡人。虽然我们的傲慢会带给我们无所不能的全能感,但这种“表面的强大”却并不能帮助我们对抗病毒。而虽然我们的自恋与否认会让我们感到愉快,但却也没办法有效地帮助我们在恶劣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下去。


所以,在疫情中有着强烈而复杂的情绪,是我们的一种良好的表现,是能够帮助我们保护自己、对抗病毒的表现。带着这些情绪继续生活,承认和接纳它们的存在,明白它们对我们的帮助意义,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将来的生活和疫情。


2、我们依然能够悲伤,也依然能够快乐

不得不承认的是,2020年的开头一点也不好。先是伤医事件,后是疫情爆发,最近,我们熟悉的科比也离开了我们。


这些事情都令我们感到悲伤,这些事情也值得我们感到悲伤。但是,最近网络上却因为“我们应该缅怀科比还是瞻仰钟南山”而争了起来,大家各自的悲伤与焦虑汇集在一起,反而生出了许多愤怒,似乎我们的情绪只能放在一个人身上,而不能同时放在很多人身上。


但实际上,我们人类是可以同时具备多重情绪的,即使它们可能是指向不同的人的,即使它们之间可能是矛盾的,因为是我们的生理与心理的基础就已经让我们具备同时感受到不同情绪的能力了,这其实意味着某种情况中的不同人或事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意义。


所以,缅怀科比也好,瞻仰钟南山也好,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这也是我们作为人正常的心理过程。而当我们自己会为自己同时有这两种情绪而感到矛盾、难以接纳时,这反而才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因为我们似乎在对抗我们作为自己本来的样子,而这个过程,也像我们想要对抗应激变化一样,会憋出内伤。



同样地,无论大环境如何,无论发生了多少悲伤的事情,我们依然也可以让自己感受到快乐,我们也依然有着让自己在不好的情况中快乐起来的权利。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自私的、邪恶的、冷漠的,因为我们为照顾自己而感受到的满足与欣喜,是可以和我们为自己或他人而感受到的担心与悲伤共存的。我们在一个不好的情况中感到愉快,并不意味着那些情况就不值得自己担心了,也不代表自己就不再担心别人了。


况且,碍于我们作为人类的生理基础,我们也没有那样一个能力,能够100%地去控制和改变我们有或没有的情绪。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期待是这样的,那其实又意味着我们似乎没有办法接纳我们作为人本来的样子了,你说是吧。


3、合理宣泄情绪,会让我们更健康

研究表明,宣泄压力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能够减缓这些事件对我们的消极影响,从而增进我们的身心健康。而抑制我们的消极情绪体验,反而会降低我们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我们变得更虚弱、更容易生病。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在面对压力时用过的、不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有效的宣泄情绪的方法。如果它们在现在继续有效,那就继续使用吧!


此外,在在家隔离的状态下,我们可以尝试:

①做一些室内运动;

②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烦恼和焦虑,然后把这张纸撕掉;

③尝试着每天给自己安排一个“用来焦虑的时间”,比如定晚上20:00-20:30,这个时间什么都不干,就是用来焦虑各种各样的烦恼的。当离开这个时间时,也要及时进行状态的切换;

④找一个安全、私密的环境,对着枕头将自己的心事和情绪大吼出来。


4、寻找亲朋好友的支持,Ta好我也好

情绪除了能告诉我们我们所处的情境是安是危、能帮助我们调动全身更好地应对困难外,还能帮助我们作为一个集体,团结起来更好地应对困难。而这,需要我们通过向他人表露情绪的方式来实现。


表露情绪和对帮助的需要并非意味着我们是脆弱的,是不够坚强的,是有问题的,而意味着我们能够去体验和识别我们的情绪,能够去承认它们、接纳它们,并利用它们做出改变,这反而是我们特积极、特自知、特现实,能够利用自己的力量寻找给予自己帮助的机会,并主动做些什么来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表现。否则,一味地回避和否认自己的情绪,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表露情绪、寻找亲朋好友的支持时,要选择愿意来倾听你,愿意去理解你,能让你在倾诉时感觉更好的人,尽量避开有可能会一味地嘲笑你,否认你的担心和忧虑,批评你太过敏感或脆弱,令你感觉更糟的人。


我们人类,正是因为能够通过情绪去理解和帮助他人,才能让我们延续至今,繁荣昌盛。所以,让情绪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帮助继续延续下去吧!


5、如果累了,就先照顾自己的情绪吧,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

确实,自疫情曝光以来出现了太多的信息,我们自己和周遭也发生了太多变化。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感到我们的大脑超越了负荷、不了那么快了。


是啊,我们也仅仅是凡人,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极限。当我们时刻处在压力和情绪中时,会不停地消耗我们有限的能量。所以,我们也总会有累的时候,总会有耗竭的时候,总有需要休息的时候,这是我们的一个正常的需求,它并不是个问题,也不是个错误。


如果感到自己累了,不想刷手机了,想远离身边的人,想远离自己手头正在做的工作,那么就去找一个独立、私密、安全的环境,用自己的方式照顾一下自己吧。哭一会儿也好,吃吃(别吃野味)喝喝也好,无论什么方式,如果能让自己感到好起来,就先去做吧。我们需要尝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尝试接纳我们的极限,允许自己疲惫,允许自己难过,允许自己去休息。毕竟,我们得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够有更多的精力与能量,去照顾更多的人。


或许有人会问:“我可以在别人需要我时先满足自己吗?这是一种逃避或不负责任的表现吗?如果我在别人难过的时候感到开心,是不是不对?”这种照顾自己的行为似乎反而会引起我们的紧张与内疚。


还记得我们上面提到的吗?照顾自己并不意味着不关心他人了,我们可以在同一时刻感受到不同的情绪,同时,我们也有着让自己在逆境中感觉更好的权利。毕竟,只有照顾好了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人。



尝试一些行动策略

1、保持生活的稳定性

病毒与肺炎充满着未知性与不确定性,打乱了我们原本的节奏和计划,让我们感到混乱。在这个时候,能获得一定的稳定感,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稳定感和稳定的生活方式能够同时给予我们生理和心理帮助。生理上,我们会因为稳定感和稳定的生活方式而获得更好的免疫力,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更不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而心理上,我们会因为稳定感和稳定的生活方式而平复下来,更聚焦于当下、聚焦于眼前的生活。


还记得你会一直翻看的书籍、电视剧或综艺吗?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有着在疲惫、难过的时候重新刷起那些我们已经看过无数遍的剧集的经历。是啊,我们之所以会一遍又一遍地看它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能够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熟悉感和稳定感,能够宽慰我们的心灵。而这,是我们能够用来保持生活的稳定性的方法之一。


我们还可以尝试回到自己以前熟悉的作息中(无论你的生活规律如何,但前提是规律),该吃吃,该睡睡,找回更多对生活的掌控感。如果你感到压力和情绪使自己难以将注意力放在生活节奏上,也可以尝试用纸笔或手机的方式记录下某个时间段的作息安排,或制定相关的计划。这些计划可以是你平时会做的,能让你感到愉悦的事,比如做室内运动、看书、看电影、玩游戏等。设置提醒,并试着完成它们。当然,如果你无法完美地执行自己所有的计划,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保持稳定性,找回掌控感,而不是在现在的境况里把每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


2、回到当下,尝试与自己相处

这次突然爆发的疫情不得不将我们隔离在了自己的家中或没能及时离开的工作场所中,使我们无法再像以前一样行动。在这些地方,许多人会因为信息的轰炸而不得不远离电视和手机,这将我们的视线从丰富而复杂的世界一下子收回到了四面墙内,收回到了自己身上。渐渐地,我们会开始感到烦躁,感到空虚,甚至感到愤怒,仿佛一切都被强行变了,由不得自己一分一毫。


是啊,这是一个我们很久都没再体验过的状态,一个自己与自己相处的状态。在以前,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工作中,似乎总是在疾驰,总是在飞奔,双脚离开了地面。而现在,突然间,疫情和假期相撞,我们不得不落回到地面上,落在了自己面前——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好好和自己相处了?



或许,大家可以趁这样一个“机会”,和自己呆一会儿,看看自己一直想看却没看的书,写写自己一直想写却没写的信,玩玩自己一直想玩却没玩的游戏,做做以前一直想做的,但没机会做的事,就停留在现在,去寻找下自己的意义,去寻找下生活的意义。或许,我们在此时此刻所思所想所感受,会和我们在飞奔时有所不同……


3、避免做出重大的人生决定疫情带来的压力会让我们长时间地处在消极的情绪中,这时,人们的思维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与以往比,我们的想法会更狭窄、更单一,更容易钻到牛角尖上,或陷入恶性循环。
往往人们在很大的情绪下,并没有办法像以往一样,做出更客观、更理智、结果更好的决定,而通常会因为信息的有限性、情绪带来的主观性,做出冲动的、局限的、没有帮助的决定。
这时候,我们要避免做出重大的人生决定,而要更多地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处在平复的、稳定的状态里。
4、了解专业、科学的信息在面对排山倒海般的信息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来自靠谱信息源的、专业的信息,了解科普知识,学习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方法,谨遵专业医生的建议,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少聚众。
腾讯新闻出了个“新冠状病毒肺炎实时辟谣平台”,链接如下:https://vp.fact.qq.com/home
当然,就像上面提到的,如果你因为情绪的低落、疲惫而不想再看更多信息了,那么就试着先休息一下、照顾一下自己的情绪吧。

尝试一些思维策略

我们可能会因为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情绪陷入思维的怪圈,比如对很多事情只能想到单一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往往是坏的。我们还可能无限地夸大坏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低估自己能够做的和改变的。例如:我嗓子紧紧的,一直在咳嗽,我要不要去医院?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问问自己:还能想到其他结果吗?如果是另一种没那么糟的或比较好的结果,自己的感受又如何?如果最坏的结果不是100%,那么能够反驳这个结果的证据有哪些?对于那些更好的结果,能够支持的证据又有哪些?如果是某某某,ta会这么想吗?例如:我是不是最近穿少感冒了?冬季是感冒高发期,去医院会造成交叉感染,不一定就是肺炎。我平时感冒好像也不会立刻去医院,等等。


这些自问自答的方式,能够让我们的想法更灵活、更实际,缓解我们的情绪,更好地应对压力。毕竟,我们谁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我们的观点和想象,与现实如何,往往是两回事。



尝试一些放松技术

放松技术有很多。你可以回忆下在你以前紧张焦虑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缓解自己的情绪,如果不会增加负面影响,就可以继续使用。接下来,我们也会为大家提供一些简易便捷的放松技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适合自己的技术。

1、腹式呼吸

我们可能因为总是处在疫情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中,将注意力放在外界的变化和新闻上太久,而几乎不关注我们自己的身体了。压力会让人的呼吸方式向上走(从腹部向胸部转移)。当您感到压力、紧张或者情绪扰动,想尽快恢复平静或者控制,就让呼吸尽量往下走吧。


具体步骤:

①我们需要先找到一个舒服的状态,坐着或躺着都行。

②通过鼻腔慢而深地将空气吸入肺的最底部,同时慢慢从1默数到5。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把空气吸到身体的最深处。把手放到腹部。当你吸气的时候,会感到肚子慢慢地鼓起来。

③屏住呼吸,慢慢地从1默数到5。

④通过鼻子或嘴,缓缓地将气呼出,同时慢慢从1默数到5。如果这个过程需要更多时间,就数更久一点。

⑤确定空气已经完全呼出后,再正常呼吸两次。⑥重复上述步骤,每次练习3-5分钟。


注意事项:

①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胸部的变化,我们可以试着闭上眼睛,将我们的精力集中到肚子上,想象并感受肚子的存在,体会肚子的起伏。

②我们不必急于第一次就能体验到腹式呼吸的状态。如果第一次不行,没关系,多练习、多试几次就好。


2、着陆技术

长时间的焦虑和压力会让我们感到自己似乎永远在情绪与信息中疾驰,是时候暂停一下、把注意力待会当下了。


具体方法(挑选适合自己的即可):

①精神着陆:环顾一下四周,快速地说出你所看到的各种东西,颜色、形状、物品名称都可以。

②身体着陆:感觉一下双脚跟地面的接触,身体跟椅子的接触;动动手指头和脚趾头,用心感受他们的存在与带给自己的感觉;抓握一个物体,感受它给自己带来的触感、温度。

③自我抚慰的着陆:想一想一个你爱的或者深爱你的人的面容;想一件你期待去做的事情;想一想能让你安心的东西。


注意事项: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像在追求绩效一样,一定要完成多少数量,或做得多精确才好,这并不是异常考试。如果大家觉得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上很难,可以试着找一个干扰较少的环境,闭上眼睛,将自己的大脑想象成一个扫描仪,能够去“扫描”全身不同的部位。当扫描到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时,停在这里,去感受它们的存在,和它们与其他地方接触而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3、肌肉放松法

当我们长期处在紧张的状态中时,那种全身紧绷、酸痛、不舒服的状态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常态,长期存在,让我们“习以为常”,甚至忘记了放松时的感受。而肌肉放松法可以通过让人有意识地去感觉主要肌肉群的紧张和放松,从而达到放松的目的。


具体步骤:①手臂放松:伸出右手,握紧拳,使整个右前臂变得紧张、僵硬。伸出左手,握紧拳,使整个左前臂变得紧张、僵硬。双臂伸直,两手同时握紧拳,紧张手和臂部。②头部的放松:皱起前额部肌肉、眉头、鼻子和脸颊(可咬紧牙关,使嘴角尽量向两边咧,鼓起两腮,似在极度痛苦状态下使劲一样)。③躯干部位的放松:耸起双肩,紧张肩部肌肉;挺起胸部,紧张胸部肌肉;拱起背部,紧张背部肌肉;屏住呼吸,紧张腹部肌肉。④伸出右腿,右脚向前用力像在蹬一堵墙,使整个右腿变得紧张、僵硬;伸出左腿,左脚向前用力像在蹬一堵墙,使整个左腿变得紧张、僵硬。⑤待上述肌肉持续紧张、僵硬几秒钟后,同时放松全身所有肌肉,体验全身放松的感受。


注意事项:

①先阅读上述步骤,熟悉需要紧张的肌肉群。上述步骤并非一定要按顺序进行。当自己某个部分的肌肉在保持紧张几秒钟后,即可进行放松。

②我们既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使肌肉紧张和放松,也可以在整体熟悉后 ,同时对全身的肌肉进行紧张和放松。



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然而,如果你感到自己的变化过度了,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情绪难以得到有效的稳定或平复,自己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做事了,影响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社交或工作,或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了伤害,甚至做出了违法犯罪的行为,那么你可能进入了一种无法仅凭自己的能力调节自己心理的状态。


比如,你可能会感到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或高涨,不想平时一样,过一段时间情绪就会得到平复,而同时自己也并不想要总是处在这样的情绪中。如果这时候,你通过自己的力量,和上述的方式也无法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那么这种情况是值得注意的。再比如,你可能会比以往更加过度地清洁、检查,即使心里知道这不合理、没必要,也难以停止,那么这种情况也是值得注意的。


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里向大家讲解我们在疫情中什么样的变化是过度了的。若大家觉得自己的某些变化与下篇文章的内容是相似的,同时仅凭自助又没有办法很好地帮助自己,那么你在识别出这些信号以后,需要立刻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让专业人士做出更权威、系统的判断。目前一些权威机构发布的心理援助热线、或危机干预热线可以帮助你。


因为这些都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心理健康波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能够即时地发现问题,并尽早地做出改善,使我们尽快地回归生活。记住,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并不意味着你比其他人更脆弱、更“敏感”、更差劲。实际上,这是你作为一个健康的人,能够即时捕捉自己的变化、做出自己基于现实的客观判断,并调动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改善自己的境况,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健康的表现,是十分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紧急筹备开通了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在疫情期间为全国民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具体可点击此处)。


心理支持热线:4001888976

该服务适用于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人群,每次30分钟左右,热线电话开放时间为每天6时至24时。


网络辅导服务:问卷星(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背景信息→后台人员24小时内进行咨询师匹配(需要稍作等待)→志愿者加您的QQ或微信→线上语音沟通的心理支持30-60分钟。



GQ报道正在征集疫情防治的相关采访信息,如果您身处疫区、受到疫情影响,或是了解对疫情防治有促进作用的各类信息,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无论您是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疑似患者、物资供应方、运输方、志愿者、疫区服务业人员、了解疫情知识的专业人士……我们随时准备听到您的声音!
您可以在本文评论区、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邮件至gqreport@163.com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您能够提供的信息摘要,我们会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渡难关!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彩蛋,送你一个彩蛋


撰文:熊珂伟(北师大心理学部防疫科普团队)

编辑:何瑫

运营编辑:二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