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幸存者偏差,看不到的真相最致命

维罗阳光 2021-03-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量子学派 Author 量子君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l 微信公众号“量子学派”

ID l quantumschool

作者 l 量子君

我们不是“幸运者”,只是“幸存者”






引 :国庆小心,“幸存者偏差”在欺骗你




人生在世,不能不浪。


十一国庆,好多人都已经计划好了“诗和远方”。


心中小宇宙早在爆发边缘,毕竟这是2020年最后一个长假期。


但别忘了,人群流动的同时,疫情幽魂也在暗流涌动。



除了少数输入性病例外,国内疫情基本被控制住。


很多人开始忘记病毒存在,按捺不住躁动的心,那些人山人海的去处,处处危机。



再看看另一组数据:截至北京时间9月30日9点50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病例33837820例,较昨日新增245012例,累计死亡比例已达1012577例,99个国家确诊病例超过万例



疫情这个恐怖幽灵仍在世界游荡,许多地方发生二次疫情爆发,我们并非完全安全。


别因为貌似身边没有病例,就以为危险已经过去。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反驳:


自从发生疫情来,我身边的人都好好的,疫情哪有那么严重?


那是因为“幸存者偏差”导致的错觉,毕竟,只有活着的人才会说话



每个人都不要低估疫情的风险,不要因为“幸存者偏差”,让取之不易的胜利又付诸东流



那什么是“幸存者偏差”?




01 什么是“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是2000多年前古罗马一名叫做西塞罗的政治家提出。


指的是取得数据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数据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西塞罗是无神论者,有人就跟他说要拜神,他质疑说:“为什么要拜神呢?”


西塞罗的朋友回答说,因为拜过神出海的人都活着回来了


于是西塞罗就说,那你把那些没有活着的人叫回来,我问问他们有没有拜过神。



因此,西塞罗也就成了第一个提出“幸存者偏差”的人。


因为只有活着的人才可以说话,死人是开不了口的,每当活着的人回来之后说:“因为我是拜过神的,所以我就活下来了。”



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认为,只要拜过神出海就会平安回来。然而死人开不了口,你凭什么就认为死去的人没有拜神


被淹死的人早已深埋海底,自然无法去验证他是否是无神论者。


被淹死的人中只要有一个拜神者,就能说明拜神并非是幸存者的特征。



数学的语言总结如下:

A——成功者——特征C

B——失败者——无特征C

如果成功者都具有特征C,失败者都不具有特征C,则说明C是成功的要素。



但是如果是以下关系:

A——成功者——特征C

如果成功者都具有特征C,就直接得出结论说,特征C是成功的要素,忽略了失败者的特征,那么这个结论就不具有任何说服力。



“幸存者偏差”,让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得出的最终结论,自然是一个逻辑错误




02 伊尔-2攻击机,回来的都是“幸存者”




如果以上案例还不清晰,再举一个更有名的“幸存者偏差”案例。


照片飞机是伊尔-2攻击机,在1939年首飞,曾经在二战苏德战场上大量使用。



1940年英国军部研究出了个课题:在轰炸机哪个部位装上装甲,提高本方飞机的防御能力?


很多研究人员提议,在弹孔最密集的部分加上装甲,能够提高飞机的防御能力。



194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教授沃德,在分析飞机防护降级被击落的几率时,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


❶加强弹痕多容易被击中的区域(机翼)

❷加强弹痕少的区域(机尾)


沃德教授认为千疮百孔的轰炸机是从战场上成功飞回来的“幸存者”,因此它们机身上的弹孔对于飞机来说算不上致命。


要想救那些轰炸机飞行员的性命,更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去研究那些被打中并坠毁的轰炸机。


这说明偏信“幸存者偏差”只会导致更多的不幸,只有看到“幸存者偏差”背后的逻辑错误,才有可能阻止更多不幸的发生。




03 战争论中的“幸存者偏差”




2020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年份,更危险的是,还有很多人根本不在乎战争


中印边境,台海地区,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伊美冲突……



特别是一些小国或者地区,和平了70多年,便天真地认为和平是永恒。


好像每一次战争都是“狼来了”,只会有枪声而不会有伤亡。


当然,战争确实是小概率事件,毕竟很多顶层人士都在约束这种危险性。



很多人总认为那些提醒战争可能发生的人是在“夸大其词”,战争也没有那么可怕,他们从来不思考一下,战争中那些死去的人是没有机会来提醒你的。



甚至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侵略者没有那么可怕,因为从那些活下来的人嘴里获得的数据,似乎表明侵略者没有那么残酷,你可知道,那些死去的人是没有办法来跟你讲法西斯真相的。



本质上这就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一旦擦枪走火,对于大国来说,大部分可能都是“幸存者”。对于一些小地区来讲,没有一个人是“幸存者”。



不要将和平当作习惯,而是要把这种状态当成是一种幸运



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都处在动荡和混乱之中,安定的生活别以为是理所当然



懂得“幸存者偏差”,才有更理性的逻辑思辨能力。




04 地铁发大财了,这是全部真相吗?




以上案例距离我们很遥远,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事实。



上班族在高峰期坐地铁,体验到的是前胸贴后背的拥挤,感受到的是城市人太多了。


地铁有这么大的人流量,很多人自然都认为仅仅依靠车票,就能让地铁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有些自由族,一般是在高峰期之外乘坐地铁。


这些人会发现地铁永远是空荡荡的,而地铁每条线的开发投入就需要上百亿,再算上其他的人工、日常运营与维护费、银行贷款的费用,远不是通过客流量的票价就可以回本的。


空荡荡的地铁,随时都有可能运营不下去而倒闭



其实两者看到的都不是真相。


上班族看到地铁总是人满为患,是因为他们只在高峰期乘车;


自由族看到的总是“空车”现象,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在高峰期乘车。


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幸存者偏差”的体现,因为缺少另一双观察的眼睛,得出的结果自然也是不真实的。


只有看懂“幸存者偏差”,才有可能看清事情的真相。



05 成功学中的“幸存者偏差”




生活误导我们,成功学则误导更多人。



以投资大佬孙正义为例,2020年巨亏1.4万亿投资神话毁于一旦



作为全球顶级投资人、电子时代大帝,孙正义一直是个投资“神话”。


他投中阿里暴赚数千亿,把软银集团推向全盛。


阿里烈火烹油发展了20年,孙正义也做了20年的投资之神



2016年10月,孙正义抛出千亿愿景基金计划:意图重塑全球科技版图。


简单说就是狠狠砸钱,砸出一个全新的科技盛世。


2017年孙正义遍访全球富豪求加盟,成立了轰轰烈烈的软银愿景基金。


它规模高达1000亿美元,号称全球规模最大的私募基金,金主更是满天神佛:除了中东皇室,还有苹果、高通、夏普、富士康等一众巨头



但在2020年,软银股价几乎腰斩,创下20年来最大跌幅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要把钱给到孙正义,就可以安心躺着赚钱。


其实阿里只是孙正义投资中的“幸存者”,不能用这个“幸存者”去衡量孙正义的投资眼光,如果从总投资成功项目来进行计算,孙正义的投资并不杰出


如果被“幸存者偏差”现象给欺骗,只会让自己成为任人割宰的韭菜。




06 产品误区,你不知道的“沉默大多数”




所以,要重新思考发生在你身边的事,重新思考你做出的任何产品



例如:你做出一个新的非常不错的APP,内测时有一大堆意见


这个时候,千万要内心强大,因为支持你的人可能都在寻找问题



你开发出一个高科技的硬件电子产品,可能有不少人发帖称“质量差”。


也不要妄自菲薄,可能更多人不会在网上发帖称其“质量好”。



你写了一篇观点非常鲜明的文章 ,很多人在后面批判谩骂


也不必完全在意,因为更多的人可能只是默默点了一个“在看”。


看惯了朋友圈、抖音的朋友总是容易产生一种想法:买名牌包、吃豪餐、国外旅游已经是中国常态。


但其实的真相是:当他们购买廉价产品,为了几毛钱动员砍价时,是不会发朋友圈的



这是互联网产品的误区——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沉默大多数”。



那些“沉默证据”不会直接让我们看到,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


很多人只看到了浮在水面上的“数据”,便激动不已,或者心情跌落谷底。


只有意识到了冰山之下的“沉默证据”,你才有机会获得更全面的认知。




07 摆脱“幸存者偏差”,成为真正的“幸存者”




“幸存者偏差”既然是一个逻辑错误,那我们该如何躲开“幸存者偏差”



❶首先要意识到更多“沉默证据”的存在。

买不到春运车票的人自然不会接受记者采访;

没上课的同学自然也不会举手回答;

买降落伞想给差评的买家没机会打开APP;

购买廉价产品的人一般不会发朋友圈;

被淹死的人也不会再说话;
妈妈不挑食是因为她买菜时挑过了;

……

耳听不一定是真,眼见也不一定为实。需要打破惯性思维,躲开显性数据,看到背后的隐形证据



学好数学,学好统计学


幸存者偏差本身就是一个统计学陷阱


举个例子,基金行业会对外宣布,过去10年,基金行业的整体收益率超100%,你是不是觉得买基金肯定赚翻了?


实际上,如果你懂数学,你就能发现有问题:基金行业统计的,全是现在市场上活着的基金,那些不赚钱死掉的,都没算进去。


如果把死掉的那些也考虑进去,那基金的整体收益率其实很一般。



沉默的数据不会说话,但学好数学和学好统计学能让我们看到数据背后的真相。



如果我们沉浸在“幸存者偏差”编织的美好陷阱中,看到的永远都是虚假的一面


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并不能得到“幸存者偏差”的庇护,反而会成为“不幸者”


如果我们愿意摆脱“幸存者偏差”,那将看到隐藏在背后的“沉默的数据”。


最后我们将能够躲避开一个个别人早已铺好的陷阱,成为真正的“幸存者”




08 让中老年人也能成为“幸存者”




在大多数“幸存者偏差”的谎言中,我们都能通过“沉默证据”以及数学工具,理性地避开陷阱。


但对于大部分中老年人而言,这还是有些困难。



举个例子,子女很难说服他们的父母去进行体检。


他们一般会以“我身体根本就没出过问题”、“隔壁老王八十多岁,也没体检,不也活得好好的”来反驳。


这便是典型的陷入到“幸存者偏差”的逻辑错误中。



并非我们带有色眼镜看中老年人。


只是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下降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以新冠为例,病毒更偏爱“袭击”中老年人。


同时在死亡人群中,占最大比例的也是中老年人。


统计数字的背后,反映的是中老年人免疫机能退化的确定事实。



除了新冠,在61-65岁这个群体,有些疾病是非常高发而突然的。


与新冠不同,这些疾病很多都是可以得到治疗。


但很多时候是因为钱的原因,没机会、或者没能及时进行治疗,错过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病情加重。


新冠有国家兜底,但这些高发疾病没有…



作为中老年人自身,也许他们永远都无法走出“幸存者偏差”的逻辑错误。


但作为能够看到“沉默证据”的子女,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关注父母免疫机能退化的事实。


最好的办法,是给父母找到另一种强大的“保护机制”



平安健康APP推出的平安e生保2020,便能够给父母们提供另一层“保护”。


平安健康APP是平安集团旗下专业健康险公司——平安健康保险的官方APP,为用户提供基于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就医服务一整套健康保障服务。


9月20日-10月8日,平安健康APP百万医疗险平安e生保2020线上开放61-65周岁投保(原投保年龄28天-60周岁),此产品保障范围内,可报销二级及以上(含二级)公立医院住院费,1万免赔额之上,100%报销(有社保情况)


这次平安健康APP推出的保险价格并不高,费用仅0.55元/天起,十分划算。市面上61-65岁人群购买医疗险困难、限制多,这次平安e生保2020是给爸妈投保的极好机会。


活动期内投保成功后,在平安健康APP分享保障海报,即可获得价值199元的华为手环4,还送“99种重大疾病最高1万元津贴”赠险。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给中老年人购买一份保险,是让他们能间接躲开“幸存者偏差”陷阱的另一种方式,也是能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幸存者”的保护




结: 警惕疫情二次爆发




截至9月30号,中国因新冠疫情累积死亡4746人。


这些因疫情而离开的人,他们成为了“沉默的数据”。



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渐回归正常,疫情曾经带来的恐慌也慢慢消去。


与此同时,我们也放松了警惕


有人开始在公共场合不戴口罩,也有人发起大规模的聚会


当疫情的影响被降到最低,许多人已经忘记了疫情袭来时的恐惧


可是这个世界依旧危险,病毒仍在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张文宏医生说:第二波疫情出现是必然的,中国还面临着输入性的风险。 


在新冠疫苗大规模推广之前,我们就不是完全安全。


国庆将至,如果我们真的无法按捺自己躁动的心,也应该做到:

一些特定场所除外,时刻戴口罩

尽量不发起、不参与大规模聚会

勤洗手,随时注意消毒措施;

在公共场所尽量与人保持一米距离

……

至于中老年人,更要嘱咐好他们抑制旅游消费的冲动,减少在人群扎堆。


不要以为疫情已经结束,要时刻警惕疫情二次爆发


时刻谨记“幸存者偏差”可能的误导,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国家。


别因为自己的欢庆,影响了所有人的“国庆”。


毕竟,我们不是“幸运者”,只是“幸存者”



点击阅读 👇

非典,已过去十年:那些活着的后遗症患者(组图)

在ICU成功战胜新冠后,又陷入一场幻觉...

关于疫情的推论:两个平行世界

Science:关于新冠的绝望未来

纽约一线医生对新冠的看法




为了能和你,没有失落与江湖的心酸




我的微信



我的备用号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