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方日记”有没有给西方递刀子?让西方读者自己说!

维罗阳光 2021-07-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一枚园地lll Author 园地作者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l 微信公众号“一枚园地IIII”

ID l YMYD20203

编译 l 泽天昊



原标题:

西方读者看完方方日记后,他们怎么说?




01 一枚写在前面:




经常看到有人说,因为方方的《武汉日记》在海外出版,导致中国的形象受损,连带海外华裔也受到了歧视。



果真如此么?请看一枚园地耕耘者泽天昊编译的一些西方读者分享在Amazon(亚马逊)购书网站上对日记的读后感。




02 分享一些西方读者对“武汉日记”的读后




近期,方方去年十月捐赠了120万人民币的稿酬作为善款的消息传出,结果又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因为方方,海外华人受尽歧视。我实在觉得十分惊讶。似乎在他们心中,方方无所不能,好像任何的不公不义都可以由她引起。那篇文章还特意引用了一位留学生的文章,并说日记都是“口口相传”,说日记中很多事情都被证伪。



按照这逻辑,新闻,报纸,网站也都不用看了,反正都是别人说的。方方是人,不是神,日记中的观点不一定都正确,她的个人记录也不可能完整。即使有一些地方出现瑕疵,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一部记录中没有任何错误,那才叫不正常呢。



另外,我非常好奇的是,这位从去年开始就在国内上网课的同学,她文章中所讲述在美国发生的,所谓“病毒激活了对亚洲人的仇恨,无数学生的生活被颠覆”的结论,按她自己的逻辑,是不是也是道听途说?



其实,方方日记在西方读者中并没有引起波澜——那些天天往方方头上扣帽子的是不是很失望?那些人在国内,却用“受害者”心态看世界,心里充满了恨,思维也进入内循环模式。我真佩服他们的想象力,弄出个”递刀子“理论。方方没他们想象得那么神通广大,在方方反对者的攻击下,有些西方读者读完日记后反而感到失望,因为觉得没什么料,更别说“刀子”了。



其实在我看来,方方日记是一部讲述得非常好的中国故事——它讲述了疫情下困在城中的武汉人记录的武汉故事,讲述了武汉人民从一开始的害怕,恐惧,煎熬,到后来一点点重拾信心,恢复平静,直到最后努力战胜重重困难,回归正常生活的过程。



同时,方方日记也是一部疫情下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篇章。世界各地的众多读者,通过日记,看到了封城下的武汉人60天的喜怒哀乐,让同遭病毒肆掠的世界各地的读者与之共情。方方笔下真挚的记载打动了世界各地的很多读者。日记,让世界更了解了中国,一个真实,不完美,却生动的中国。



要我说,方方日记不但不是递刀子,反而是一部传递中国软实力的叙事,让世界知道,在当今的中国,能出现如此关心底层的作家:她忧国忧民,坦诚勇敢;她笔下的武汉人,坚忍,有着浓浓的人情味,生命力十足。



方方日记也让更多的外国友人知道了武汉的存在,并对这个城市产生兴趣和感情。我认识的一些加拿大的朋友,就跃跃欲试,计划未来到武汉旅游,想一睹江城的风采。



话不多说,我翻译了一些在海外Amazon(亚马逊)购书网站上的留言,看看他们心目中的“武汉日记” 到底如何:




03




1、评论者:Keen Reader(已购书),2020年5月20日- 评分:5星


标题:来自新冠病毒第一个爆发中心的诚实、坦率、引人入胜的记录


中国作家方方的《武汉日记》,让我想起了过去一些有关瘟疫和战争的最好的日记编年史。当然,有塞缪尔·佩皮斯(Samuel Pepys)在1660年代记载伦敦的著名日记,其中包括鼠疫,大火还有早期的莎士比亚,对历史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还有我的最爱之一,《燃烧中的巴格达Baggad Burning》,这是一位匿名者用博客记录了2003年之后美国对伊拉克的轰炸和入侵事件。“武汉日记”不仅是不可估量的宝贵记录,而且其即时地,美妙地,坦率地记录每天的苦难和英雄主义,政府的失误和成功,否认与勇敢, 值得阅读并留给子孙后代。



2、评论者:GBender - 评分:5星


标题:从内部和人性的视角看一场全球瘟疫


世界上已经很难找到没有受Covid-19影响的人。每个人都想要答案,没人能全部解决。这本日记提供了一个窗口,帮助你了解如何生活在一个曾经让世界注视的城市里。



3、评论者:Sunnyjim(已购书) - 评分:5星


标题:一部我们所有人的故事


这是一位世界公民的绝妙视角。它映射了我们许多人正在经历的故事。我喜欢方方女士通过她的帖子与网络XX者交谈的方式。我一直相信,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我要告诉所有的政客,请不要再XX了。



4、评论者:Quinn - 评分:5星


标题:值得一读


尤其当有人在试图阻止人们去读的时候。



5、评论者:Edward (已购书)2020年6月11日 - 评分:5 星


标题:一本伟大的书


如此感人,充满人性,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把希望带给了人们。


6、评论者:Classic Reader(已购书)2020年5月30日 - 评分:5星


标题:灾难期间的人性的出色记录


非常生动,触动人心又详尽的描述,触及到了灾难来临时人性的深处。



7、评论者:Laurie Pollack(已购书)2020年5月28日 - 评分:5星


标题:一个重要的声音


我住在美国,我要感谢作者勇于直言,真实地讲述她经历,记录了她的城市所面临的磨难和勇气。我觉得美国人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这本书写得很好,记录了封城期间的日常生活。我希望我们的政府,能学习到勇敢的武汉人的经验,并采取行动。但是没有,我们被一个名叫Trump的被宠坏的婴儿领导,当他的追随者抱怨“我要有理发的权利!”时,他只关心他自己。



8、评论者:Yvonne G(已购书) 评分:5分


标题:一部勇敢、诚实、真诚的记录。不完美,又如何


有时,方方为官员说好话,或者写了一大段遇到了提到一个在后文故事中似乎并不那么重要的同学,或她16岁的狗狗,我确实纳闷“她为什么说这些?”但是,当你试图记录灾难中每一天,并和处于同样处境的其他人分享时,也许就应该这样做。当想法和画面展开时,谁知道他们是否是未来故事的什么部分?真实的记录就像给绝望的人们带来希望一样重要。


虽然个人觉得并不完美,但是,这个亲身经历的痛苦和挣扎记录,可以让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更好地了解武汉人,让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更好的了解中国人。这真的太好了。



9、评论者:Shannon B, 2020年5月15日,评分:5星


标题:2020年度书籍


中国小说家方方在去年一月开始备受关注,当她开始用网络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武汉的,世界上第一次新冠病毒大爆发期间的生活。她记录了普通市民,在试图保护自己免受病毒侵害并为亲人寻求帮助时所面临的害怕和困惑,被许多人誉为疫情非官方指南,但随后引发了删除。方方的日记可被视为档案,它讲述了一些被删除的视频和新闻。这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大流行病期间的重要历史片断和动人故事。我就是熬夜等待读新篇的“千万读者”之一。



10、评论者:Jean Perioer(已购书), 2020年9月16日,评分:4星 


标题:很好的见证人 


通过直接见证人,日记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流行病的后果,以及武汉人的隔离生活。这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2020年中国的生活。这是一个有价值且有趣的见证,日记并不是对该流行病的详尽研究,也不是为所有发生的事情寻求一个答案,但却很好地反映了当地人的感受,并揭示了一些事实。



11、评论者:Chatperche (已购书),2020年9月15日,评分:2星


标题:没有价值的日记


不要搞错了,方方不是政权的反对者,她的书根本就不是爆料。记录了一些日常的琐碎而已,时而对政府有些不疼不痒的牢骚,她还总是经常夸奖领导如何好,为人民做得如何多……因此,没有一点料。还没有驻中国的外国记者讲得多。是那个死去的眼科医生说了实情,但就描述了5行字。(关于日记)那么多的争吵真是毫无意义。




04




Amazon网站上也有不少一颗星的评论。绝大部分的一颗星评论者都并没有下单购买此书。有的只是一两句话的否定或攻击。这一位姓Liao (廖?)的读者留言在一颗星评论里颇有代表性,里面的一些话,是不是跟微博上一些人的言论颇为相似?



评论者:Y. Liao, 2020年5月16日,评分:1星


标题:装满伪造信息,几乎没有或没有可核实的事实


她的日记主要由错误组成,没有任何具体的证据。而且,人们不能不怀疑她的书为什么可以在中文版都没有出版之前,就可以在美国或欧洲如此迅速地出版。方方并不会说英语或德语,但由于某种原因,它几乎立即被“翻译”了出来,并在武汉解封两个月后,就被送到西方的书架上。图书出版行业的任何人都将告诉您,如果没有深思熟虑,这是不可能的。预谋……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是否还不是西方反华势力意图涂抹中国的单纯的有组织的协调努力。对于那些仍然认为中国没有言论自由的人来说,这是您误解的完美例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声称在中国没有言论自由,但她这本充满伪造信息的完全反中国政府的书,却被允许出版了。



老实说,我实在不清楚这位Liao姓读者所说的“却被允许出版”是什么意思。到现在一年多过去了,方方日记还未能在中国出版。



方方的武汉日记到底有没有给西方递刀子?我想看完这些读者评论,大家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作者简介】泽天昊:坐标加拿大。曾留学法国。方方日记读者。一枚园地耕耘者。方方日记英文版。(摄影:一枚)



好文推荐↓↓

“反腐倡廉”萨达姆

方方:生命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林昭丨在风雨如晦中,不忘仰望星空的人

《霸王别姬》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悲剧

一位大学教师的选择:我放弃了对体制内“荣誉、职称”的追求,也放弃了编制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