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能说的,都是不必说的

维罗阳光 2023-11-30






维特根斯坦名句



1、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

2、我贴着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3、天才并不比任何一个诚实的人有更多的光,但他有一个特殊的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至燃点。

4、不要玩弄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5、一个人能够看见他拥有什么,但看不见他自己是什么。

6、当你说“不”的时候,要像一堵墙,而不能像一扇门。

7、请勿把他人的例子当作你的生活指南。

8、语言的界限即是世界的界限。

9、能说的,都是不必说的;必须说的,恰恰是无法说的。

10、命令和命令的执行之间有一道鸿沟,它必须由理解来填平。

11、哲学所能做的一切就是破除偶像。

12、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13、人类生活的核心是思考。

14、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15、如果生活变得难以忍受,我们会想到改变我们的环境。但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改变,即改变我们的态度。

16、一种怀疑一切的怀疑就不成其为怀疑。

17、犹太人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但在它单薄的石层下面,流淌着精神和智慧熔化的岩浆。 

18、躺在成就上就像行进时躺在雪地里一样危险。你昏昏沉沉,在熟睡中死去。

19、坏的人生是没有理性的人生。 

20、每个人的思想各异,导致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人生”或者“理想”的畅谈也将各式各样,没有一个准确、统一、清楚的答案。

21、人有着这种感觉,即他在心里说出的话比他以言词表述的更为清楚。

22、必须严格避免任何仪式性的东西,因为它们很快就会腐烂。

23、漂亮的东西不会是美丽的。

24、哲学的目的是使思想在逻辑上清晰。

25、生活难以应付这个事实说明,你的生活方式不适合生活的模式,所以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方式。一旦你的生活方式适应生活的模式,疑难问题就随之消失。

26、体力劳动意味着对灵魂的拯救。

27、否定责任是让人不去承担责任。

28、言词即行为。

29、世界上的事物是怎样存在的这一点并不神秘,神秘的是它是那样存在的。

30、今天,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和一个蹩脚的建筑师的区别在于,蹩脚的建筑师屈从于每一种诱惑,而优秀的建筑师则予以抵制。

31、对某人谈他不理解的东西是徒劳的,哪怕你告诉他,他也照样不能够理解。




没有人能代替你思考

除了你自己

陈嘉映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天才哲学家之一。他思辨的一生始于童年的发问:“如果谎言对一个人有利,为什么我们还要说真话?”,而终于过世前的释然:“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

维特根斯坦何处此言?被 罗素 称作“天才人物的最完满的范例”的哲学家,留给了我们什么?

罗素丨人性有四大欲望,最可怕的是权力欲


130年前诞生在欧洲文化中心的天才


维特根斯坦的父亲叫卡尔·维特根斯坦,本来家里不是什么显赫人家,但是他父亲独立打拼,成了中欧的一个钢铁大王,成为了巨富。

在欧洲当时的文化背景,他们家完全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暴发户,恰恰相反,是一个传统的贵族之家。维特根斯坦少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但是他父亲非常严厉,对自己、对周边的、以及对孩子都很严厉。

这种严格倒不在于维特根斯坦父亲有多凶暴,而是从小就培养了一种极高极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另外一种说法是,他们家里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在道德上如果有任何不完美的做法,就会感觉到是人生的整个失败。这种感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几乎没有的。当年的维也纳也是如此。

维特根斯坦出生在1889年,跟海德格尔是同年,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的两位哲学家是同年出生的。当时的维也纳的确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而且是欧洲的一个文化中心,各行各业,从艺术到音乐、到建筑、到诗歌、到文学、到哲学、到经济学、到科学,那么一个小小的城市人才辈出,都是一流的人才。

维特根斯坦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和文化环境中长大,这和我们的时代的确形成了明确的反差或者对照。因为我们的那个时代是个特别平庸的时代,或者说生活目标差不多是能够把日子过下来、过好、过得有点小确幸,就已经挺好了,如果不是特别下作、卑劣,就可以很自我满足了。

▲童年时期的维特根斯坦

当时维也纳人对自己的要求、对精神领域的创造,是有一种强烈的渴求。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渴求就不会有维特根斯坦,也不会有当时其他的哲学家。

说到他个人,维特根斯坦一开始是学工程的。他父亲也希望他学点实实在在的东西,他父亲是一个很实干的人,也爱好艺术,资助了维也纳一整批艺术家,从童话家到诗人,但是他是一个实干的人。

维特根斯坦本人有工程兴趣,而且在这方面有才能,他通过学工程,开始做发动机,当时飞机刚刚问世,刚有飞行器这个说法,其中牵扯到大量的数学。他通过数学慢慢地对数据基础感兴趣(有时我们把它叫“数学的哲学基础” ),对数理逻辑、数学基础感兴趣,又逐渐对逻辑感兴趣,因为当时有很多人认为,数学的基础是逻辑,他就开始钻研逻辑。

他本来想跟弗雷格学习,但是弗雷格没有接受他,把他推荐给罗素,这个推荐也挺好的。当时弗雷格是一个默默无名的一个教授,没有人重视弗雷格,包括同一个大学的同事,都不知道弗雷格干些什么。

所以维特根斯坦在挑老师时非常有眼力,弗雷格把他推荐给罗素,他后来是跟罗素学习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幸运的选择,因为剑桥几乎始终是哲学的中心。

维特根斯坦从工程到数学,从数学到数学基础,从数学基础到逻辑,从逻辑到逻辑哲学,然后到哲学,这是他大概走的路子。

大家爱好哲学从来都是各种各样的进路,有的人从宗教来,有的人从文学来,有的人从科学来。每个思想家的风格不尽相同,有时跟走的这个路有一点关系。

无论他在剑桥受到多少影响,但他是一个孤独的思考者,一个思想家主要的思想需要坐在那里,沉浸在里面。

从我们现在能掌握的资料来说,他的思想发展得非常迅速,几年之内就从逻辑哲学的门外汉,变成了逻辑哲学的专家。

他的一些想法跟他很亲近的人,包括罗素,已经觉得他有很多问题要向维特根斯坦讨教,或者至少罗素发表自己哲学观点时,都会尽量问维特根斯坦的意见。如果维特根斯坦表示反对的话,罗素就会非常沮丧、警惕,会反复地重新掂量自己的学术。

维特根斯坦与他的学生们


哲学:一个没有定论的学科


哲学家经常就不同的哲学理论反复的辩论,这是哲学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跟科学发展不同,科学是在前沿上争论。数学前沿会争论,但是二次方程有什么可争论的?去学就可以了。

但是哲学永远在争论,这种哲学争论会把我们带到很远,尽管外行看来是细微末节,但我们无法评论它是细微末节还是关键支点。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家的纯理论争论没有兴趣,他的兴趣在于,这些争论背后,人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为何这么思考问题?人类观念中有些共通的扭曲的倾向是什么?

他一开始就说,一切哲学都是语言批判。维特根斯坦说:哲学的探究,探究的不是现象,而是现象的表述方式。

语言哲学至少有两种明显不同的意思,一种理解语言哲学的想法是,语言现象是我们种种现象中的一种,研究语言现象的哲学就是语言哲学,那么如果研究货币就是货币哲学,如果研究的体育就有体育哲学,这就是分门别类的哲学。

语言哲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意思,我们一开始哲学研究货币、研究法、研究体育、研究各种问题,但是当我们对这些问题慢慢深入之后,发现哲学归根结底是研究语言的,这是对语言哲学的另外一种理解,就是哲学归根到底是语言哲学。维特根斯坦是后一种,前一种好理解,难理解的是后一种,但这的确是维特根斯坦非常明确的想法。

▲1917年维特根斯坦(最右着军装者)家庭聚会。一战爆发后,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的初稿


维特根斯坦教给我们什么


现在如果你愿意,古人幻想的快乐丸很容易,你上医院去,马上就可以让你快乐。但是什么叫快乐的这个概念问题?我们是不是人人都追求快乐啊?你说是人人都追求快乐,那么梵高追求的是快乐吗?你说他是,他虽然很苦,但是他很快乐。

苦中作乐跟乐中做乐是一回事吗?这些都是问题,这些是快乐的概念问题,科学不回答这些问题,科学家对这个不太感兴趣,弄得最后整个社会都不感兴趣了。

哲学家不在那个意义上研究快乐是怎么产生的,他也做不了这个事,他先研究什么呢?他研究的是 我们是怎么看待快乐的,就是我们不研究快乐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研究的是我们是怎么看待快乐的。

什么叫我们怎么看待快乐?比如快乐重要吗?是不是人人都追求快乐?如果快乐跟道德相冲突的话,我们是要坚守道德呢,还是追求快乐呢?这些都是我们对快乐的看法。

▲维特根斯坦在剑桥 | 摄于1950年夏季,这是维特根斯坦最后拍摄的照片之一

但是哲学家并不教给我们应当怎么去看待快乐,哲学家探究的是,我们事实上是怎么看待快乐的。这又把维特根斯坦这类的哲学家,跟教给我们应当这样、应当那样的哲学家分开了,他不教给我们应当怎么样,这个很古怪。

但是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高度科学主义的世界,大多数人明着或暗着或不由自主地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碰到什么困难,要么我们就是求神拜佛,要么我们就求于科学,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能求于科学,我们就求神拜佛了。智性世界中好像只有科学的方法能够把我们带向真理,除了真理之外好像就没什么重要的东西了。

哲学想弄清楚的不是世界是怎样运作的,而是 我们是怎么看待世界和我们自己的,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也是我们最难看清楚的事情。

▲右边挽着衣服的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

简单总结一下维特根斯坦的思路,从语言到了概念。一开始讲维特根斯坦重视的是语言研究,实际上最后是重视概念的研究和机制的研究相对照,进一步这个概念是我们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

我们之所以要弄清楚概念,因为它是用来理解世界的,但是理解世界是个科学的工作。问题是我们真的是这么理解世界的吗?还是我们自以为是这样理解世界?

包括我们有很多种动机,使得我们对世界的真实理解是隐蔽的,结果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困惑的世界,是经过了层层粉饰之后的世界,我们总是看不见这个世界的真相。维特根斯坦的意思是这样的:哲学通过消除掉这些迷惑,最后看到我们实际上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哲学家诊治一个问题,就像诊治一种疾病。哲学不是要提供理论,不是要教给你新东西,而是把疾病去掉,使你恢复为一个健康的人,这种健康是智性上的健康。

我们总是看不见这个世界的真相。哲学通过消除掉这些迷惑,最后看到我们实际上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而维特根斯坦教给我们:我们是怎么看待快乐的、怎么看待世界的、怎么看待友谊或者爱情的…..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最聪明、思想最深邃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谈资,他的形象散发着一种特殊的魅力,即便不关心哲学的人也觉得他格外引人注目。

为此,先知书店诚荐“读懂维特根斯坦四书”:《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哲学研究》《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读本》。

公认的维特根斯坦的最权威的传记《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运用大量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描绘其独特的精神世界以及传奇的一生,本书为插图精装本精选了一百多幅维特根斯坦及其家人、朋友,以及作品等珍贵图片,更好地展现了他本人和他生活的世界,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维特根斯坦其人及其学说。


《哲学研究》《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的两部主要哲学著作,包含了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读者可勇攀哲学高峰,领略这位哲学天才的风采。

《维特根斯坦读本》是由中国著名哲学家陈嘉映主编,由国内多位哲学家翻译、校对的维特根斯坦论文选本,汇集一位天才哲学家散落的思想精华,可帮助中国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

收藏“读懂维特根斯坦四书”,走进先知的思想世界,用哲学的智慧指引人生、安顿身心。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请三观一致的读友,扫码加维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