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是上帝与魔鬼的较量,芸芸众生只是选择站队而已

维罗阳光
2024-10-0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千字文华 Author 先知书店

原创作品经授权转载自 l 公众号“千字文华”
ID l qzwh15
文 l 先知书店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图文:承认野蛮不易,理解文明的本质更难


考试时,将反义词当作近义词,是要丢分的。决策时,却是要出大问题的,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商业和政治领域。

比如,把固执当作坚持,将抄袭说成借鉴,把迷信当作信仰,将放纵标榜为自由......

好在上面这几组还比较好辨别,但有一组词,迄今仍被混为一谈,并成为很多灾难的直接原因,那就是妥协与绥靖。


绥靖与妥协是一对反义词


2015年,美伊签署伊朗核协议,时任总统奥巴马称,这是美国为了和平做出的必要妥协。但是,2018年,特朗普总统却退出了伊朗核协议,称这一纸协议是绥靖政策的产物。

2018年,特朗普宣布愿与朝鲜达成妥协,并停止美韩军演。然而,时任美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却怒斥美国外交政策走上了绥靖主义的不归路。

2020年,美国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美国现任国务卿称:这份协议是“一次真正的考验”,是一次艰难的妥协,但是,外媒却一致认为,这不过是绥靖政策的重演。

从表象来看,“绥靖与妥协”不过是一组近义词,只不过被政客的文字游戏玩坏了而已。然而,二者在本质上却完全不同,是一对“反义词”。

“绥靖与妥协”都含有让步、协商的意思,但是,向谁让步,却大有不同。

“绥靖”指向暂时比自己弱小,但发展势头迅猛的极端邪恶势力让步。

例如,二战前,英法向新崛起的纳粹德国让步。1936年,希特勒密令3个营的德军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并指示,如遭遇法军反击,立刻撤回,但是100个师的法军竟然一枪未放,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法国的应对,显然是绥靖。


如果双方实力相当,或者相差悬殊,那就不会出现绥靖,只会走向投降,或者对抗。

比如,二战开始,法国与德国实力相差悬殊,一个月内便亡国,并向纳粹德国投降;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势均力敌,于是“冷战”持续长达半个世纪,等等。

与绥靖不同,妥协一般是指以让步的方式,避免与自己实力相当,但没有原则性对抗的另一方,发生直接的冲突与争执。

例如,1787年的美国宪法,就是多元利益的代表者,为了完成从独立到建国,互相妥协的结果,与此相应的美国政治制度,也是一个讲究妥协的机制。


绥靖引发灾难,妥协带来文明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第一性原理”: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也就是说,“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力求看透事物本质,要把事物分解成最基本的组成,找到事物的价值锚点,从源头解决问题。

当我们用第一性原理拆解“绥靖与妥协”时,不难发现,同样是让步,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价值锚点,是否坚持自身的原则和底线。

显然,绥靖放弃底线、原则与道德,是向邪恶势力的让步。例如,二战前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议》。

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崛起,为雪“一战”战败之耻,不断向文明世界发起挑战。1936年,德军攻占莱茵兰非军事区,公然违反《凡尔赛协议》,1938年吞并奥地利,此后又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对此,1938年9月28日,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通过几轮秘密磋商,英法默认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慕尼黑协议》被签署。而捷克政府的代表一直被排除在磋商过程之外,直到协议达成,才被告知“捷克的苏台德地区从此归属德国。”


英法两国毫无底线的拙劣表演,既违背了国际秩序的基本理念——各国主权不可侵犯;也违背了两国一直宣扬的自由民主理念——向邪恶的法西斯主义国家让步。

从此,“绥靖政策”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它成为纵容邪恶,姑息养奸的代名词。

妥协则完全不同——在坚守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与对方交换利益,避免冲突,达成协议的智慧。

美国制宪会议,可谓妥协这一政治艺术的最佳注脚。

美国政治精神,就是原则与妥协(点击阅读)

1783年,美国独立。然而,短短四年内,松散的邦联制显得难以为继,各种利益纠葛,势同水火,由于没有一个中央政府,对外贸易、国家外交也是困难重重。分裂或内战一触即发。

对此,后来成为美国第二任总统,著名的保守主义思想家约翰·亚当斯说:打倒全欧所有的炮船部队容易,把我们自己管好却难上加难。

为避免内战,1787年,制宪会议召开。

目标的达成需要互相妥协,而有些理念绝不能妥协,只有原则与妥协的交织,才能诞生伟大的制度。

尽管参会的各州代表因利益纠葛争吵不休——大州与小州、穷人与富人、工商业集团与农业集团,等等,但是始终坚持着最根本的原则——

理想:自治传统和“山巅之城”的目标;

现实:会议不能破裂,北美不能陷入内战。

经过几个月的激烈辩论,制宪会议最终达成了三大妥协:

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

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

北部与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

美国政治的秘密,到底在哪里?(点击阅读)

有人说,现代世界的诞生有两大标志: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与《美国宪法》的通过,前者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体系,而后者用“妥协”的智慧,创造了一种新的政体。


牺牲原则的结果

是什么都得不到



20世纪思想家哈耶克说:“愿意放弃自由来换取保障的人,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保障。”

同样,以牺牲原则的绥靖来换取和平或者利益者,既得不到和平,也得不到利益——英法两国对纳粹德国的绥靖,很快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恶果。

《慕尼黑协议》签署后,英法两国欢欣鼓舞。在法国,人们高呼“和平”,来迎接“凯旋”归来的总理达拉第;在英国,首相张伯伦像英雄一般受到人们的夹道欢迎,激动不已的他,挥舞着希特勒的承诺书说:“这是德国最后的领土要求,从今以后,整整—代的和平有了保障。现在我请你们回去,在你们的床上安心睡觉吧!”

然而,这一纸协议墨迹未干,希特勒就悍然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两国依旧执迷不悟,继续执行“绥靖政策”,西线英法联军数百万大军躲在马奇诺防线背后,一枪未放,眼睁睁地看着波兰在一个月内亡国。

英法两国的如意算盘是:希特勒灭亡波兰后,挥师入侵苏联,让敌人与敌人开战,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绥靖政策是一种愚蠢的恶,它妄想以放弃底线的方式来换取短期利益,甚至换取永久的和平,但是文明对邪恶的纵容,绝不会换取邪恶的收敛,反而会暴露文明的软弱,最终引发巨大的灾难:

1940年5月10日,德军进攻法国,英法联军在短短20天内崩溃,其残兵败将在敦刻尔克被赶下大海,法国投降。

1940年7月,德军发起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英伦三岛在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下沦为废墟,文明世界陷入至暗时刻。

一直抨击张伯伦绥靖政策的保守主义政治家丘吉尔,临危受命,担任英国新首相,开始扭转局势。

后来,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六卷)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或许因为他的身份太特殊,或许因为他的文笔太惊艳,或许他的反思太深刻,这套书尚未全部写完,就已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0年,纳粹德军已经横扫欧洲,英伦三岛危如累卵,此时,希特勒向丘吉尔伸出橄榄枝——只要英国退出战争,便可保全大英帝国的体面。

此时,纳粹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而自由世界,哀鸿遍野。是重蹈绥靖覆辙,还是绝不放弃,考验的不仅是政治家的智慧,更是他的信仰与勇气。

面对希特勒的“和平诚意”,丘吉尔发表演说:“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丘吉尔写道:这是一个艰难的决策,我是以牺牲大英帝国的代价,来参与二战。

如果说绥靖是一种愚蠢的恶,会引发灾难,那么妥协就是一种高超的政治艺术,它会带来文明秩序的扩展。

在保守主义看来,妥协不是在正义和邪恶之间,画出一个中间地带。妥协是在正义的前提下,寻找一个现实的、最不坏的解决方案。

美国宪法的达成,并非是强者(比如大州)胁迫弱者(小州)的结果,而是多方之间平等协商的成果,尽管没有一个代表对它是完全满意的,但它却比任何基于强制力达成的“法律”或协议,有着更旺盛的生命力与拓展性。

历史证明了美国宪法的成功。


认识美国的四个维度(点击阅读)


从制宪会议到今天两百多年,她依旧坚若磐石,按照宪法创制的一整套制度,让美国从一个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二战之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秩序的领导者。

坚持原则,并用妥协的智慧让这些原则落地,不仅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更是贯穿至今的实践。哈佛大学美国史博士王希老师,在研究从制宪会议到今天的宪法实践,写了一本900多页的《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成为深度理解美国,汲取妥协智慧的必读书。

如今,美国也出现了经济大萧条、贫富悬殊扩大等社会问题,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让美国在各种理念的争论中不停摇摆。

但是,由于在“原则与妥协”的框架内行事,多次避免了犯大错。然而,在移民问题,以及国际事务上,美国很多名为妥协,实为绥靖的决策,恐怕注定要让世界为之埋单。


在保卫自由时 极端不是恶 
在寻求正义时 中庸不是善


世界归根结底是上帝与魔鬼的较量,芸芸众生只是选择站队而已。这事看起来容易,但仅仅区分上帝与魔鬼,我们就要穷尽一生。区分绥靖与妥协,亦是如此。

绥靖与妥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让步:

绥靖是牺牲原则,换取利益;妥协是坚持原则,交换利益。

绥靖是一种愚蠢的恶,妥协是一种智慧。

绥靖是幼稚政客的拙劣战术,妥协则是卓越政治家的智慧。

在诸多思潮中,对绥靖深恶痛绝,对原则毫不退让,善用妥协精神的,无疑是保守主义思想。制定美国宪法的多位美国国父、“二战”英雄丘吉尔、“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以及终结冷战的里根总统,都是保守主义政治家。

关于绥靖与妥协,保守主义的态度坚定而又清晰:“在保卫自由时,极端不是恶;在寻求正义时,中庸不是善。”

灾难横行的20世纪,保守主义思想抵御了激进主义、纳粹主义、乌托邦主义的狂风巨浪,成为文明的维系者和扩展者。

保守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智慧,更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在商业领域,也有一大批保守主义的践行者,除了巴菲特、查理·芒格等人外,透过詹姆斯·C·柯林斯《基业长青》一书,不难发现,那些真正做到基业长青的公司,其思想内核,无一不是保守主义。


除“妥协与绥靖”之外,保守主义对许多似是而非的概念,都有着深刻的洞见,例如:

◎权威与威权:二者都含有强制的意味。但在保守主义看来,权威是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是基于血缘、道德、专业等因素。威权则相反,是基于暴力机器的单向度强制。

◎中庸与保守:二者虽然都含有不走极端的意思。但是中庸力求在善与恶、黑与白、自由与奴役之间寻找一条中间道路。保守主义语境下的“保守”,是保护,守住自由的意思——能够扩展个人自由的思想、观念、制度,等等。
......

保守主义思想是如此重要,但却是诸多思想中,被轻视,被遮蔽、被误读最多的。而且,国内介绍保守主义思想的作品,一直寥寥无几,而仅有的作品中,质量又良莠不齐。

为此,先知书店推出一份“保守主义经典书单”:《知识分子与社会》《保守主义精神》《西方经典保守主义译丛》在风暴中为保守者屹立不倒。您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请三观一致的读友,扫码加维罗新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维罗阳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