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互联网+”催生电影新业态 云上观影掀热潮

薛少林 视听广电 2021-07-15


近年来,互联网与电影的融合持续加深,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一个缩影。从简单的元素叠加到深度融合,从消费端到生产端,逐渐覆盖整个电影产业链,互联网不断为电影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疫情这只蝴蝶扇了一下翅膀,吹动了整个电影产业。影院停业、电影撤档,全球线下电影市场一样凉,线上视频领域一样热。大量的观影需求向线上转移,观众尝试了线上观影的更多可能性。

线上观影成热潮,也意味着互联网平台在内容生产时要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正式宣布设立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库,力求让更多聚焦现实生活,直击民生百态的精品网络视听内容,丰富大众的娱乐生活。

有人将线上观影视为市场的一次“应激反应”,也有人认为线上线下的蛋糕将重新划分,行业洗牌正在加速。未来会如何发展我们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互联网对电影产业的影响正在加剧:消费场景的丰富为用户带来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发行渠道的拓宽扩大了优质内容的增量;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不断延伸着产业共赢的路径,互联网正在为电影市场带来新增量。


丰富电影消费场景  优化用户视听体验


互联网带给电影产业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电影消费模式的改变,这其中包括消费场景的延伸性、消费服务的多样性、消费过程的便利性。


当下,尽管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线下观影依然存在较大风险,观众观影需求向线上转移。此前,猫眼研究院调研结果显示:疫情期间,观众居家线上观影活跃。从观影人数来看,自1月21日至2月20日一个月时间,观众人均观影数量7部,从观影渠道来看,“爱优腾”等互联网平台成为最主要线上观影渠道,观影占比81%。

为了提升观众的线上观影体验,互联网平台不断创新“云观影”模式。例如,春节以来,爱奇艺相继推出四场云观影活动,影评人大V负责在映前做推荐,映中以文字形式解读剧情,观众可以一边看电影,一边和大V聊电影,在不打扰用户正常的沉浸式观影体验的前提下,这一模式满足了更多用户边看边聊的社交需求,不少用户给出好评,“在线上也能体会到看电影的仪式感和社交感了。” 


线上观影不只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其与电影产业的深度融合,线上观影越来越受到大众青睐。这一方式不仅丰富了电影的消费场景,也降低了观影人的时间成本。同时,弹幕与评论的设置也可以给观影带来独特的互动体验。此外,线上观影相比于院线电影不需要依赖影院排片,对档期的依赖也没那么强,上线时间相对灵活。线上所提供的海量内容也让用户可以观看到更多元化的影片,例如爱奇艺站内共上线超过一万部影片,覆盖了头部院线新片、优质网络电影等多种类型,同时也有数千部免费电影供所有用户观看。据云合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视频平台共上线30部网络电影,较去年增加10部。

事实上,不只是观影场景的改变,互联网在电影消费的各个环节都为大众带来了便利。例如,它改变了电影票的购买方式。过去,观众只有走到电影院才能知道电影有没有排片,什么时间可以看,想看的场次有没有票。当前,在线购票已成为国产电影观众观影消费的主要方式。从2016年至2019年,票务线上化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票务线上化率已接近90%。而相较于一二线城市的增长速度,三四线城市观影者选择通过线上购票的增长率更高,这充分说明互联网买票方式的出现不仅节省了观众时间,带来便利,也提升了下沉市场对近年来国产电影市场的认可度。

当然,传统院线利用大屏、3D、视效等技术,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但在传统院线缺位的情况下,线上观影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而且,互联网平台也在不断优化技术,提升观影体验。未来,随着VR、AR等智能硬件设备的发展,用户戴着VR/AR眼镜躺在床上,从技术层面讲,也可以享受到与在大荧幕一样的视听效果。

拓宽电影发行渠道  扩大优质内容增量


除了消费场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深刻影响着电影产业的生产环节,增加了电影的产量,丰富了电影的类型,推动了电影人才的培养等等。

从电影的产量来看,互联网增加了电影的发行渠道,扩大了内容增量。中国一年立案通过的电影1000多部,拍摄完成700多部,真正进入院线的300部左右。线性播出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影片数量。而除传统电影产业,中国虽有电视电影市场,但没有DVD电影市场。因此,电影必须寻找新的放映渠道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观影需求。网络电影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间,互联网市场的迅速发展让电影产量得到大大提升,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影片。


从2014年爱奇艺首次提出“网络大电影”的概念和标准,到2019年网工委联合爱优腾三大网络视听平台发布倡议:以“网络电影”作为通过互联网发行的电影的统一称谓,并强调“提质减量”成为当下网络电影发展的关键词,7年时间,网络电影数量从300多部,到高峰期时的年产超2000部,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亿元,到2019年突破30亿元,这些数据虽远不能与有百年历史的院线电影相比,但增长速度之快依然让人惊讶。

从电影人才的培养来看,互联网平台给很多有电影梦和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上升的通道。由于类型更多元,题材更丰富,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网络电影让怀揣电影梦的年轻人看到一个实现电影梦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在刚踏入行业之时便孵化出自己的电影作品。如今,以新导演、新演员、年轻化观众群体为主体产业要素的网络电影,已成为传统院线电影之外另一个电影产业生态集群。


同时,网络发行也成为文艺片市场增量的“新大陆”。体量较小、节奏缓慢、商业元素欠缺等原因使得文艺片在院线电影市场频频遇冷,多数文艺片甚至没有面向院线观众的机会。这几年,从政策到市场,对文艺片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而在互联网平台端,视频平台也在不断深度介入,用互联网发行做文艺片市场的增量。

2015年爱奇艺就组建了“文艺院线”,出品和采买全球文艺片,《爱乐之城》《三块广告牌》《水形物语》等奥斯卡获奖影片在爱奇艺独家播出。其出品的国产文艺片《八月》获第54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和最佳新人奖,《冥王星时刻》入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无疑,互联网发行渠道为青年电影人、小成本、细分题材等作品增加了变现渠道和面向观众的机会,可以创造新的电影市场收入增量。

创新商业合作模式  探索产业共赢路径


互联网带给电影产业的另一大变革在于,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与合作伙伴一起开拓市场,探索产业共赢路径,助力电影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而近期的一次创新则是今年春节档爱奇艺首创的超前点映模式,原定于2月14日全国上映的动作喜剧电影《肥龙过江》正式提档至2月1日进行爱奇艺超前点映。“付费超前点映”模式是兼顾用户、电影出品方、平台三方利益的积极尝试。用户可以以适中的价格在第一时间选择院线新片,片方能通过更多上映渠道获取更多收益来源。该模式在电影领域建立了“平台通过优质影片吸引更多用户,用户为优质内容买单,平台支持电影出品方推出更多优质电影同时获取更多优质电影”的健康发展模型。


事实上,从互联网平台进入电影产业开始,便一直在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互联网改变了电影的营销方式。如今,通过微博、朋友圈、短视频等社交工具,一部电影的口碑传播速度变得更快更广。很多电影因口碑不好票房崩溃,很多小成本电影因口碑好而逆袭。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让电影生产者更注重电影内容本身,让好内容得到相应的商业回报。

同时,现在市场普遍接受的会员模式的发展也是从电影付费开始。2010年爱奇艺成立时便决定做电影付费的商业模式,从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3》效果欠佳,到买下《北京爱情故事》独家版权初显成效,并将付费模式向全行业推广,几大视频网站一起让国产电影有了窗口期。这几年,随着视频网站电影变现收入的提高,电影互联网版权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电影付费模式的探索为会员模式的推广打下来坚实基础,对影视内容付费和其他行业的会员探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除了传统院线电影,网络电影的市场规模和商业价值也日益凸显。近年来媒体报道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网络电影市场规模仅为1亿元,到2017年首次突破20亿元,截至2018年我国网络电影市场规模近30亿元,2019年网络电影进入提质减量的新阶段,朝着更成熟的方向前进。

从商业价值来看,2018年网络电影单片分账金额突破5000万元天花板,2019年虽没有出现超高分账金额的爆款影片,但整体向好,全年全网有近40部网络电影分账票房破千万元。2020年年初,网络电影迎来一次爆发。根据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三家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三大平台分账票房破千万元的网络电影至少在14部以上,这一数据几乎与2019年整个上半年15部破千万元的成绩持平。然而,对于视频网站而言,相较分账金额的高低,找到平台、制作方、用户三方共赢的商业模式才是关键。

互联网对电影产业的影响正在持续向上游渗透,从早期以参投为主,到后来的主投主控以及自主研发,中国视频网站不断探索电影与互联网的结合之路。2019年,爱奇艺提出“爱奇艺原创电影”计划,以独家投资、联合制作、院线发行的合作方式,与制作方共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质内容,力求解决电影出品方、电影院和观众分别面临的票房进入平台期、上座率低、用户需求匹配度低等问题,与合作伙伴、电影院、观众共享互联网发展红利。


END

文章精选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