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在南昌召开,华为终端BG首席运营官何刚介绍了华为首款智能观影眼镜Vision Glass。这款眼镜采用Micro OLED显示屏,搭载120英寸虚拟巨幕。11月14日,该款眼镜开启线上盲订(指在产品未公布售价时,消费者仅凭部分产品信息就交付订金购买),立即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除了华为,2022年还有众多厂家,如联想、小米、Nreal、Rokid、影目科技、雷鸟创新等,推出了价位在2000—4000元之间的AR眼镜。那么,现在是时候入局AR观影了吗?
AR观影是AR眼镜最受关注的现实应用场景之一。一些厂家把“口袋影院”“头戴影院”“私人移动影院”作为噱头,极力渲染AR观影的大屏体验,其实这都是近眼显示实现的观影体验。对于近眼显示,大部分消费者的反馈是看几分钟可以,看久了会头晕。这和戴上VR眼镜的感觉是一致的。当然,现在的AR眼镜已经具备轻量化的特征。外观上基本类似一副墨镜。作为AR眼镜的先驱之一,谷歌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新一代谷歌AR眼镜概念机。从官方介绍来看,新一代谷歌AR眼镜外观和普通的黑框眼镜无异。戴上AR眼镜,从而获得巨幕观看效果,应该算是此类产品的首要用户体验。但这种体验还面临多重考验,除了上文提到的眩晕感,还有AR眼镜的重量、续航和散热能力等。一场电影的时长在两个小时左右,这意味着,如果眼镜过重,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观影体验。再者,重量也和便携性紧密相关,重量越轻,就越容易实现多场景佩戴。此外,有报道称,想要真正实现AR观影,设备的续航能力需要保持在4小时以上,而长达4小时的待机会对AR眼镜上方的光学模组造成压力,进而导致眼镜发热。这些都是各AR眼镜厂家需要攻克的难题。今年8月,爱奇艺推出了AR应用,希望通过自制全息内容与AR终端的深度融合,为用户带来沉浸式娱乐互动体验。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表示,通过爱奇艺AR,用户可随时随地享受影院级巨幕观影。正是这种观影自由,让国内外AR眼镜厂家纷纷打出“移动影院”的宣传语。当然,厂家们也非常清楚,消费者不会轻易放弃大屏的轻松观看体验,转而追求戴着眼镜的“烦琐”观看模式,所以他们更加强调AR眼镜在某些特定空间场所,如火车、大巴、飞机等应用场景的观影效果。国内电动汽车品牌蔚来汽车和Nreal于今年9月联合推出了NIO Air AR眼镜,打造影院级的车内3D观影效果。这款眼镜为车内AR娱乐体验提供了快速落地的可能,未来购买“互联网新势力”制造的汽车时,用户很可能会额外获赠一副AR眼镜,实现车内沉浸式观影体验。今年9月,迪士尼流媒体平台 Disney+ 发布了一部 8分钟的AR 互动短片《回忆》,同时上线了配套的AR 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智能手机上体验电视荧屏的视觉扩展。借助 AR 应用程序,观众可以体验瀑布如何从电视流到自己的地板上,在客厅里创造出有动物居民的森林等。HBO MAX也推出过宣传《权力的游戏》前传系列片《龙之屋》的AR应用,用户可以通过应用饲养一条虚拟龙。早些年,美国的一些影院也曾尝试推出AR观影服务,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第二屏”的AR呈现,与影院大银幕“第一屏”互动。这些AR观影体验更多是“第二屏”互动,通常用于影片推广活动中。这些内容互动也为AR眼镜的未来应用场景打开了思路。《龙之屋》
目前,很多AR眼镜并不追求复杂的互动,一些产品甚至主打单项功能。比如,国内有款“听语者”AR眼镜,主打字幕功能,它可以将语音转换为字幕,且能够实时翻译。这样的产品虽功能单一,却相当受欢迎。根据中国信通院预测,2024年,AR的行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因为AR眼镜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关注这一领域,频频出手,押注AR观影赛道。面对这样一片潜力巨大的市场,巨头们的跑马圈地才刚刚开始。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