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访杭州天目里 - 城市活力与社区造景 | A night visit to OōEli

ZaomeDesign 2021-08-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TraceImage Author 刘松恺


/ 记

Before Reading


在杭州拍摄项目之余,抽空去天目里走了一圈,一来喜欢的“师傅”做的设计一定要亲眼看看亲身体验;二来之前看的宣传照和网图基本都是日景照片,出于以前在美国看RPBW其他作品的经验,大概知道夜间的现场效果一定会很好。

虽然隔壁快速路在进行的城市建设让落客毫无体验感,但这丝毫不影响项目本身的设计力在园区内慢慢呈现。赶到现场后隔着桥在远处观望了一会儿才走进园区,一圈又一圈逛了几个小时。夫人说“好久没见你拍一个项目这么开心了”。确实,这个夜晚基本上是伴随着我的赞叹声度过的,项目很多细节让人感动,也让人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充满期待。



/ 园区建筑

Architecture Design



建筑尺度

Scale of Building


建筑的整体设计风格延续了RPBW的一贯手法,整体清爽且不多余。初入园区的时候看到整体克制而又比例协调的体量便觉得舒适感油然而生,那种夜间部分透出光的幕墙、银色的表皮材质和挑出幕墙单元的收边形式,恰到好处的植被布置与遮挡,让你不得不停下脚步欣赏“一幅幅画面”



初入园区内向西侧看去的画面,建筑与植物将视线引向远处,由近及远的室外灯光与室内灯光渲染了整个夜间的宁静氛围。




建筑上部平整的表面与下部通透的玻璃幕墙、纯粹的混凝土表面相互交映,几何的空间显得更加立体。全尺寸开口的下沉台阶上部完全开放,天空与地下连为一体。




园区的首层地面在各处有许多开方向地下的开口,下沉广场与上部空间有各种形式的连结,首层地面也不仅仅在平面形式上做了分散,在立体上也变得有整有片。





主要的两个办公入口空间都呈现凹进的形式,底层的商业、艺术空间显得更加外露,整体园区首层庭院的公众属性也愈加明显。





建筑主体还是以体块形式为主朝向中心庭院进行了高层退让,丰富的景观配置也从地面延续到了屋面。





庭院的中心区域以一个非规则形态的较高体量为中心,组织了整体建筑群的环绕布置,切片几何形态的水景与植被布置在前侧更加舒展。





虽然是“体块”形式的设计,但设计依然留有我十分喜欢的边角设计。短短的挑出让两边的“片墙”显得十分立体,也让每段建筑的整体感愈加凸显。





整体设计的构件感很强,建筑与人的尺度在处处都能够感受到。无论是地面还是下沉广场,都能看到材质与构建的精巧搭配。






近人的尺度在体验上让人亲近,整个园区中十分注重控制体感的空间高度,将整个人行的空间都控制在一个十分舒适的比例。开敞的区域可以体验围合的建筑带来的大尺度空间庭院,狭窄的空间中也会压低雨篷创造适宜的类方形过道尺度。





道路尺度
Scale of Path

进入园区的最开始的体验应该就是园区内的路真的质量太好,平整、与其他建筑构件和景观构建严丝合缝地对接。路走着舒服整体的感觉才舒服,这一点肯定是做到了的,但在这一层次之上还有更好的空间感受与步行体验,不同的道路宽度,不同的植物配置,安排在不同的流线上让建筑整体的氛围感更好。


从园区入口的连桥开始就用了与建筑上相似的扶手构件,不过是红色,更在夜间增添了一份色彩。从宽宽的行车道看向建筑,厚重的大型体量被柱子抬起在空中,仿佛周围的一切都试图包裹在建筑表面,空间粘性很强。




园区内的路径有很多种。这的斜向路径直接连接着几个主要的活动区域,同时串联起了一系列水景、艺术空间与景观带。中间的地标灯光设计也好像飞机的起降跑道一样向远处延伸。




沿着景观带和下沉台阶的路径更加明亮,两侧的地面灯光也让这段交通区域更像是一个连接的“舞台”,使用空间变得连续,交通空间变得界限更加模糊。




园区内的许多商业店铺都做了外摆,双走道的整体布置也让庭院空间与建筑之间拉近了距离。外侧的走道更宽,通过草坪隔离带与内部走道分开,但又通过植入其间的金属条带将两侧相连;内侧的走道相对较窄,但更适合临街店铺的连续体验。两边的使用人流各不干扰又能随时穿插。




完整的混凝土材质相邻的是简洁的小道,没有植物,没有多余的设计,扶手的另一侧便是跌落的下沉庭院。




沿着建筑外侧是较窄的一条小道,前方的通路连接至洗手间等公共设施。这里的窄道配以旁边的低矮植被,指向性更强,将通往洗手间的路径很自然的“让步”了出来。




小径的转角在纯粹的材质和灯光下也显得十分安静。




园区中的下沉庭院也有许多不同的布置手法,有的是大型与路等宽的台阶,有的是结合景观布置有休息座椅的台阶,有的是较窄但直接的台阶。





建筑系统
Building System

建筑整体采用了预制单元式幕墙系统,以片状进口阳极氧化铝板材为主要材料。现场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由于用了这样的一体化构建,极大地削弱了幕墙竖挺的视觉观感,窗间墙也显得很和谐,建筑立面看起来十分完整统一。


建筑转角处的额外幕墙单元让建筑的体量进一步展现,平面上好似草图上相交延长的描边。




特殊的外立面形式让建筑整体的工业感、构件感很强,也让外置的构件型扶手成为了可能,并且一点也不会让人觉得不协调。




构建组合形成的幕墙单元底部




精准对齐的栏杆扶手与结构构件




转角处的建筑构件处理




建筑结构的几何构成




树与柱




空中连廊




支撑构架




建筑材质
Materiality

整个园区中主要使用了玻璃、阳极氧化铝板、清水混凝土等材质。材质的数量少并不意味着空间效果的枯燥,反而这几种颜色相近却又属性不同的材质组合出了很多有趣的虚实关系。


相互交错的材质在室内灯光透出的氛围下显得十分安静。




建筑首层的超白玻璃更加透亮,商业氛围也透过这层玻璃溢出到室外来,与整体空间连为一体。




幕墙单元的阳极氧化铝版材质并没有做成单纯的平面板材,表面的波纹凸起能够避免大面积的集中反射导致反射光污染,细微的波纹形态也使得照在单元表面的光线能够被很好的接收并漫反射向各个方向。




清水混凝土本身有着独特的风格,大面积相同的材质让建筑实体感更强,表面轻微的反射也让周围的环境色能够微微地映在其上。天目里项目十分完美地让高质量清水混凝土在国内落地,也是让整个行业有很大推进的吧。




在灯光下的金属与清水混凝土(不仅赞叹所有部位表面之平整与对齐)


立柱支撑的建筑体块与下部的清水混凝土侧墙




景观植被背后的混凝土墙面




/ 细部设计
Detail Design


雨篷设计
Canopy Design

园区内各种雨篷的设计也是一大看点了,不同的支撑形式,不同的宽度形式,应用在了不同的区域位置,但又保留着统一的设计语汇。之前提到了维持人行走空间的尺度感,各种雨篷的设计在其中功不可没。


下沉庭院电梯入口雨篷与沿街商铺雨篷




餐饮店外走道雨篷




建筑入口雨篷




建筑入口雨篷




建筑入口雨篷




后勤出入口/消防通道雨篷




后勤出入口/消防通道雨篷




雨篷形式细节




雨篷连接件细节




雨篷连接件细节




雨篷连接件细节




雨篷连接件细节




雨篷连接件细节




遮阳设计
Shading Device

电动遮阳系统通过导轨控制遮阳的位置,保证遮阳系统的稳定平整。






细节设计
Detail Design

在建筑的各种构建设计上可以看出很多细节,也可以看出预制构件在实际操作中的优势。


楼号的标志通过一片“抬起”的金属板来表现,与周围波纹状的铝板不同的反射状态和中间字体的镂空设计让标识十分显眼。




金属栏杆与清水混凝土的界面交接处设计。扶手的支撑设计也与雨篷的某些支撑形式类似。




木质扶手与金属栏杆




金属构件的连接




金属构件的连接




金属栏杆与场地的关系




密致金属格栅地面,保持建筑材质一致性的同时也不失场地空间的“呼吸感”。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能感受到对面透出的光。




灯光设计
Lighting Design


园区内的建筑的灯光设计在整体的效果提升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规律的V字型灯光构建营造的却是阵列式的光斑,将整个空间均匀照亮。




一些商业外摆区也用了相同形式的灯光构件,采用漫射的方式将空间打亮。




园区中的整体氛围灯多使用了条形LED灯带,高强度慢衰减的灯珠将正面墙从下至上均匀照亮,让建筑立面多了一层“光”的色彩。




也有一些电梯厅区域采用从上方凹槽处向下射出的光来在地面上形成一道“光”的界线,打造出不同的空间体验。




上侧的灯带




地面形成的“光”界线




整个园区中也在核心位置的建筑上设置的独特的射灯照明,将白色体块照亮,形成了夜间一大视觉焦点。




/ 空间体验
Spatial Experience


要说拍摄时最喜欢看什么,
那么空间中的人一定是最有趣的。
不同的状态下,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地点,
人们的行为永远充满着不可预测性。
在不同状态下的不同表现张力,
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商业空间

Retail Space






艺术空间

Art Space





生活体验

Life Experience


沿路而坐



夜间讨论



林间漫步



与家人共享



与自己相处



/ 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园区中的景观与道路的界限相对明确,种植被明确地限定了。
但白天整体的感觉更集中,紧密,各个区域景观与道路上的人之间的连结关系更多(可能是白天的人更多);
到了夜间可以感觉到各个区块之间的轮廓更清晰。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白天的时候由于有天光均匀照射,植物表面的慢射性更强,晚上有人工灯光照明但没有天光那样大范围的均匀照明,相对来说光线的指向性更强,形成的区域亮度更高,也就显得区域轮廓更清晰了。
整个场地的景观灯光设计将场地亮暗更好地组织。有放有收才有亮点。有的地方做了人工提亮,有的地方干脆没有做灯光进行局部压暗,细节才变得突出,设计才更有对比,更有重点,更有力度。


景观配置
Landscaping


夜间的植物配置与相对较为集中的人工光源布置



日间的植物均匀漫反射状态



石景



嵌入式踏步与草坪



植物配置创造出的空间感与层次感



结合台阶/步道/下沉广场设计的景观




镜中世界
Reflected Community




这是一个值得经常去的项目,
也是一个可以静下来好好享受的项目。
城市之中,社区之间,工作之余,你我之外;
城市的活力总有新的方法去激发,
社区的氛围也有多元的思路去营造。
希望很快能看到国内更多这样的项目。




关于TraceImage


我们专注于呈现建筑、建构、景观等设计与城市的关系,通过图像来解读建筑与人的对话,建筑与城市的对话。


项目摄影委托及图片授权请联系:

Kyleliusk@gmail.com



相关文章

伦佐皮亚诺工作室该项目相关介绍:
http://www.rpbw.com/project/jnby-headquarters-project

大象设计该项目相关介绍
http://www.goa.com.cn/project/o%C5%8Deli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在看” | 把本号分享给你的朋友 | 欢迎留言投稿交流  | 微博@ZaomeDesig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