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鄡阳城址初步考察

周振华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


鄡阳城址初步考察

文/都昌县文物管理所 周振华


      据《汉书》地理志记:豫章郡系高帝置,当时领县十八,鄡阳县是豫章郡十八个县之一。又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五记载:“鄡阳城府城 (注:饶州城)西北百二十里,汉初置县,刘宋永初二年(公元421年)省”。据此得知鄡阳县从建县至废时间长达六百余年,可是它的城址后来就逐渐“消声匿迹”。这座城址座落何地?有的记载云:“鄡阳县县址在都昌县东南鄱阳湖中”,城址的确切地点尚未得知。为了弄清它的确切位置,1981年冬的退水季节我们进行了一次初步调查,找到了该城址位置在都昌县城东南四十公里的周溪公社泗山大队大屋场村以南60米的湖洲上。

      从这里的地貌看,西北有王家山、鹞咀山、狮子山、座山、石虎头作天然屏障;南有城头山,紧靠城头山下有横港河,面临鄱湖,中部开阔平坦。城址就座落在这块平坦的湖洲上,即城头山以北纵横二华里的范围,面积约一平方公里。该城址由于时间久远和地理变迁,涨水季节常淹没于鄱湖水之中,只是在枯水季节才能露出水面。据现在的水位观察,每当鄱湖水位涨到十八点五米时才能全部淹没。冬季由于水位低,当地群众还在这里较高的地方开辟了一小部分耕地种上了庄稼。


      在该城址西部“鹞咀高家村”和北端“大屋场村”的山边高地都发现东汉墓群,有些墓已遭破坏。我们在大屋场村子发现周围和房子的墙上都砌有花纹砖,这些花纹砖饰有对角纹、网线纹,还有纪年砖,有的纪年砖上篆体刻印有“永元七年三月十四日”字样。这些墓有的是被湖水冲刷后发现的,有的墓在墓内还露出随葬器物,有坛、罐、铁剑之类。这次我们在该村群众中收集的三件器物就是湖水冲刷墓葬后,被群众发现保留下来的。这三件器物是:

      陶坛1件。短颈、平底,最大径在腹上部,肩有凹弦纹三道,面饰方格纹。口径20厘米、高34厘米、腹径32厘米、底径16.5厘米。


      陶罐二件。Ⅰ式直口、球腹、平底,口径10.5厘米,腹径18.5厘米,高14.5厘米、底径13.5厘米,四系、饰网纹,青黄釉不及底,釉大部脱落。

      Ⅱ式直口、短颈,最大径在腹上部,平底,四系,素面,肩部有凹弦纹一道。口径10厘米、腹径18. 5厘米、高14厘米、底径10厘米。



      另外,还收集到墓内出土的西汉“五铢”、王莽“货泉”、四乳蟠螭境、昭明镜各一件。

      据我们调查,在该城东北的“汪家”至“大屋场”沿湖的高地发现的东汉砖室墓有四、五十座之多,大部分遭到严重破坏。

      在城址东北500米处,1968年修水利时民工取土,在一米深的地下发现窖藏出土汉五铢钱约一万余枚,由于严重腐蚀凝结,群众已作废品处理不知去向。此钱我们疑为商贾豪门所埋。

      在城内东侧长约300米、宽30米处有手工业作坊区。这里当大风雨过后,有人曾拾到过金条和金颗粒。据了解,1939到1942年退水季节每天有一、二百人在这里淘金,据淘金者获得的金子来看,这些金子有的两头尖如鼠粪般大小;有的像绿豆大、中有穿孔,有的像荞麦壳状,有的剪成丝条状,这应该是手工业工人在制作工艺品时剪切的金屑和制作的装饰品。群众根据这些情况把这个地段叫做“打金街”。现在这里只发现有不少大小不同的潭坑,为当年群众淘金时所留下的遗迹。淘金者在这里常发现不少铜簇,可借未保留,我们这次只收集到在城头山下出土的铁簇一件,长6厘米、翼宽1.4厘米。

      在城址的较低处由于湖水淹浸较多;上有部分浮泥淹盖,长有青草。但紧靠城头山以北大约直径二百米较高地带,湖水浸没较少,从断层看堆积深度达一、二米,其中绳纹板瓦、筒瓦俯首皆是。这次我们没有开挖探方,仅在地面表层就采集到各种标本几十件,有对角几何花纹砖,卷云纹瓦当、万岁瓦当、绳纹筒瓦、陶网坠和印纹陶片,这些陶片从器形看有陶罐、缸形器,炊器、罎、假圈足碗、矮足豆之类。其中可复原的有三件:



      1、罐一件,高14厘米,直口,口径11厘米、球腹径18厘米,平底,底径10厘米,施灰绿釉不及底。

      2、陶钵一件,口径16厘米、高5.5厘米、底径11厘米,无釉,肩端有弦纹一道。

      3、碗一件,口微敞,口径12厘米、弧腹腹径13厘米、高6.5厘米,平底,底径12厘米,施浅黄釉。

      陶片纹饰有:绳纹、网纹、蕉叶纹、席纹、米字纹、附加堆纹,其中方格纹较多。

      城址最南端是城头山,屹立湖边,山高20米,山顶平坦面积1,000平方米。在平坦山顶的东北侧有人工修筑的土城垣,长28米,南端城垣长15米,西城垣长5米,各城垣高均为4米,顶宽3米。这些城垣系湖水冲刷倒塌后剩下的。整个城垣不见全貌,疑为城之防御设施。

      该城址座落在邻近鄱湖中心的陆地上,为古代交通要道,有极为方便的水运条件,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来看,它的地理位置皆显重要,有良好的建城条件。据《大明一统志》记:“饶州古迹废鄡阳城在府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汉初置县属豫章郡”。这记载与现在所说鄡阳城址位置是相符合的。县志云“四望山或呼泗山在周溪南......有城墙址传是古鄡阳城”。这些记载与城址地点也相吻合。

      这一城址虽经实地查明,因鄱湖水常有淹没和冲击,地表没有发现其它城垣痕迹和构造,至于城内布局与内涵还有待今后发掘考证,但我们认为这是古鄡阳城的城址已确定无疑,它的发现对研究我省历史与鄱湖的地理变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作者:周振华

文章来源:《江西历史文物》,1983年第1期

文章转化:耿曈

本版主编:耿曈

校对:王士珍

审订:曾依婷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