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原地域称谓的由来及其地域范围的嬗变(下)

王兴亚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



//中原地域称谓的由来及其地域范围的嬗变(下)//



王兴亚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作者简介:王兴亚(1936-),男,河南洛宁人,教授,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摘 要:地名中原,由来已久,其长期为人们广泛使用。 其地域上的连续性、核心地区的稳定性、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由于它不是国名,也不是行政区划,历来没有明确的界定,也没有固定专指。地名中原是中与原的合称,其作谓在三国时代产生,其内涵也在随着时代演变而演变,由单义变为多义。由于它位居我国中部,地处黄河中下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最早迈进农耕文明的先进行列,并使中原文化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对周边地区乃至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中原;地名;由来;连续性;稳定性;重要性


隋唐至金时期中原地域范围的变迁




隋唐是大一统王朝,大河上下、大江南北均在王朝的管辖之下,由于首都长安、陪都洛阳均在中原,所以中原大地依然为人们特别关注。安史之乱,叛军攻占洛阳、长安,乾元八年(773年)二月,唐肃宗在《受贼伪官令均平改拟诏》中谓:“中夏不宁,士子之流,多投江外。”在此期间,“两京蹑于胡骑,士君子多以家渡江东”。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太平广记·肃宗朝八宝》载:“真如家于巩县孝义桥,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安宜今江苏宝应县。巩县今河南巩义市。王审邽,字次都,光州固始人。为泉州刺史,检校司徒。喜儒术,通《书》《春秋》。善吏治,流民还者假牛犁,兴完庐舍。《新唐书·王审邽传》载:“中原乱,公卿多来依之,振赋以财,如杨承休、郑璘、韩偓、归传懿、杨赞图、郑戬等赖以免祸,审邽遗子延彬作招贤院以礼之。”

五代时期,中国再次出现大分裂的政治局面。北方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朝的变革。这五朝,都城或在洛阳,或在开封,都在河南境内,被称之为中原王朝。朱温建梁拥有78 州之地,后唐“庄宗皇帝,亲平大憝,奄有中原”,计123州之地。后晋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这十六州是幽州(今北京市)、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 )、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市)。至此,中原之燕云十六州之地成为辽的领土。后晋拥有109州之地。天福末,契丹耶律德光委燕王赵延寿,“以图南之事,许以中原帝之”。赵延寿曰:“今中原南自安、申,西及秦、凤,沿边数千里,并建两界守戍之所。”这则材料记述了五代时期中原的南界与西界。南界安为安州,今湖北安陆;申为申州,今河南省信阳市。西界秦为秦州,今甘肃泰安县西北;凤为凤州,今陕西凤县凤州镇。也就是说,今湖北安陆、河南信阳之北,甘肃泰安、陕西凤县以东的地区为中原之地域。之后,后汉、后周的疆域与后晋变化不大。五代各朝占有的地区即为当时的中原之地,“亦为中国之大略也”。

契丹在唐代开始崛起,至五代时期成为北部草原地区的一支重要力量。辽太宗耶律德光取得燕云十六州之后,其疆域发生变化,“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白沟即拒马河,在河北涿州新城县南60里。是宋辽两国的南北界河。辽设立五京,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南京为东京辽阳府,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增建中京大定府,升云州为西京大同府,重视对中原的经营。继五代之后,北宋、辽、西夏、金诸国并存,展开了新一轮争夺中国统治权的斗争。中原大地再次成为各族政治家、军事家争夺的焦点。在宋金对峙时期,官私文献以及民众口语中,中原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宋史》中“中原”一词的使用多达227处。其地域所指,也在随着王朝的变迁而变化。

北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崇仪使知宁边军柳开出使契丹对白万德说:“中原失幽、蓟六十余年,今朝廷大兴师众,必将取之。”即是说原本属于中原的燕云十六州之地已不为宋朝所有。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河北宣抚使富弼《上仁宗论河北七事》有谓:“伏以河北一路,盖天下之根本也。古者未失燕、蓟之地,有松亭关、古北口、居庸关为中原险要。”说明燕、蓟之地的松亭关即今河北迁西县北喜峰口、古北口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此三关为中原险要,不为宋朝所拥有。 1004 年澶渊之盟后,宋辽以白沟为分界,白沟河以北归辽所有。但在宋人心目中,燕云十六州之地仍为中原之属地。《宋宰辅编年录》载哲宗元祐元年(1086 年) 监察御史王岩叟的一段话说:“如赵普、范质、寇准、李沆、王曾、王旦、韩琦、富弼、张知白、鲁宗道、薛奎皆中原人。”赵普幽州蓟县(今北京蓟县)人、范质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东)人、寇准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李沆洺州肥乡人、王曾青州益都人、王旦大名莘县人、韩琦相州安阳人、富弼洛阳人、张知白沦州清池(今河北沧州市)人、鲁宗道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人、薛奎绛州正平(今山西临汾)人。是知所云“中原”地域包括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安徽之地。这则记载,述说了北宋后期中原地域的大致范围。

两宋之际,金人入居中原,宋室南渡,中原百姓再次大规模南迁。史载高宗南下时,“民之从者如归市”,“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此云“中原”当与上述王岩叟所说的“中原”类同。建炎元年 (1127 年) 七月中书舍人刘珏言:“南阳密迩中原,易以号召四方。”《虞允文奏议》中有谓南阳,“北连中原,东通吴会,西接巴蜀,南控蛮越”。 南宋熊禾亦云,南阳北连中原,东通吴会,西接巴蜀,南控蛮粤。这里将“南阳”与“中原”并列,表明二者不存在隶属关系。 这一区分,大凡是以伏牛山脉为标志,将洛阳与南阳隔开。南阳北连中原,即是说此时中原南北分界是以伏牛山脉为界标的。这是南宋初年人们对中原南北分界的认识。

金朝并辽,得大辽全盛之地。其后,1126 年攻占汴京,1141年,宋、金双方签订绍兴和约,确定双方的边界,南以东起淮水中游、西至大散关为界,“南以唐、邓西皆四十里,取淮之中流为界 ”,这一条约规定的宋金两国南北疆域的分界线,也是中原南北的分界线。依据这一条约规定,绍兴十二年(1142 年),“割唐、邓二州归金,以淮中流为界;又割商州、秦州之半,存上津、丰明、天水三邑及陇西、成纪余地,弃和尚、方山二原,以大散关为界”。谢枋得在 《上丞相留忠斋书》 书中谓:“金人自丁未以后,安处中原,享国百有八年。”丁未即建炎元年(1127 年)。此后百年间,宋金边界没有什么变化。1153 年海陵王迁都燕京,设立五京。“以渤海辽阳府为东京、山西大同府为西京、中京大定府为北京、东京开封府为南京,燕山为中都,号大兴府,即古幽州也,其地名曰永安。 金国之盛极于此矣。”辽阳府治在今辽宁辽阳,大同府治在今山西大同,大定府治在今内蒙古宁城县,开封府治在今河南开封,大兴府治在今北京,中都是金王朝的政治中心。金王朝拥有全部的中原诸州, 对中原地区的经营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金时中原的地域范围如下。

河南为中原之根基。宰相秦桧在上奏中亦说:“金人立豫,诸帅皆不以为是事。 欲保河朔,用豫以为捍蔽耳。河南之地,虏改作金人非必争,得河南,已复中原之大半。”绍兴七年(1137 年)正月王参政陶曰:“臣窃尝伏思,汴都京庙,洛邑陵寝,咸在中原。 洛、汴之天下,犹水木之有本源,网裘之有纲领。” 这里强调开封、洛阳的地位突出了河南在中原的地位。

中原北部以燕山为界,燕山之南地属中原。《金史》载,贞元元年(1153 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一批猛安、谋克户迁往中原屯田,“贞元迁都,遂徙上京路。太祖、辽王宗干、秦王宗翰之猛安,并为合札猛安,及右谏议乌里丰卜猛安、太师颤、宗正宗敏之族,处之中都。斡论、和尚、胡刺三国公,太保昂、詹事乌里野、辅国勃鲁骨、定远许烈、故杲国公勃迭八猛安处之山东。阿鲁之族处之北京,按达族属处之河间”。说明中都、山东、北京、河间为中原之地。张棣《金国图》对于猛安谋克户的迁入地也有具体记述,“今日屯田之处,大名府路、山东东西两路、河北东西路、南京路、关西路四路皆有之,约一百三十余千户,每千户止三百人,多不过五百”。据今之研究者统计,金人在中原共建猛安谋克38个, 其中大名府路2个,河北东路2个,河北西路4个,山东东路5个,山东西路7个,中都路8个,西京路9个,南京路1个。其地位于燕山之南、淮陇之北之地,包括内蒙、北京市、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大部,甘肃、辽宁及湖北、安徽、江苏部分地区。

山西为中原肩背。《金史·完颜伯嘉传》:“廷议欲弃河东,徙其民以实陕西。伯嘉上书谏曰‘中原之有河东,有如人之有肩背。’”河东即今山西全境。 

辽宋金时期长达 300 余年之久,中原地域的归属处于变化之中,但以河南为中心则未有变化并得到认同。围绕中国控制权展开的政治军事争夺是强大的动力。 通过激烈争夺,辽、宋王朝相继退出中原,中原之地为金王朝所掌控。 其时女真人大批入居中原,而原有的中原人大批南迁,也有一些人北移。 金人为巩固政权不断举兵南下,南宋为收复失地不断兴师北伐。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示儿》诗中所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诉说着南宋臣民的心愿。


元至民国时期中原地名使用的多样性


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统一时期。在国家大一统的局面下,中原作为地域称谓依然为人们广泛使用,其地域所指,多因袭旧说。与宋金不同的是,在大一统时期,人们对中原地域的关注已不像宋金时期那样强烈,而是将它作为中国中部地区予以关注。明代国家行政区划变更,设13省,河南为其中之一。清因之,以至于今。中原区域称谓有指河南省的,只是用法中的一种。 其他用法依然存在,出现多样化的状况。

元代地域辽阔,太宗六年(1234 年),“灭金,得中原州郡”。在行政区划上,分全国为11个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简称河南,治所在开封,辖区“以濒河而南,大江以北”,包括今河南黄河以南及湖北、安徽、江苏三省长江以北的地区。有人以此为据,认为河南省的设置始于元。实际上,元代省名全称是河南江北行省,其辖区与今之河南差别甚大。中原作为区域称谓在元代官方文献里不断出现。 其地域所指:

(1)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元史·太宗纪》:太宗八年(1236 年)七月,“诏以真定民户奉太后汤沐,中原诸州民户分赐诸王、贵戚、斡鲁朵;拔都,平阳府;茶合带,太原府;古与,大名府;孛鲁带,邢州;果鲁干,河间府;孛鲁古带,广宁府;野苦,益都、济南二府户内拨赐;按赤带,滨、棣州;斡陈那颜,平、滦州;皇子阔端、驸马赤苦、公主阿剌海、公主果真、国王查剌温、茶合带、锻真、蒙古寒札、按赤那颜、坼那颜、火斜、术思……并于东平府户内拨赐有差”。这是有关元代中原地域的重要记载。所云平阳府、太原府在今山西境内,大名府、邢州、河间府、广宁府在今河北境内,益都济南府、滨州、棣州、平州、滦州、东平府在今山东境内。 《元史·木华黎传》 记述元军攻取中原的军事行动计划,“乃建行省于云、燕,以图中原”,元军由北向南推进,“遂自燕南攻遂城及蠡州诸城,拔之。冬,破大名府,遂东定益都、淄、登、莱、潍、密等州。 戊寅,自西京由太和岭入河东,攻太原、忻、代、泽、潞、汾、霍等州,悉降之。遂徇平阳,金守臣弃城遁,以前锋拓拔按察儿统蒙古军镇之拒金兵, 以义州监军李廷植之弟守忠权河东南路帅府事。己卯,以萧特末儿等出云、朔、攻降岢岚火山军。以谷里夹打为元帅达鲁花赤,攻拔石、隰州,击绛州,克之”。 这里所说“以图中原”的进军路线,诠释了当时元人的中原地域概念。另,《元史·阔阔不花传》:“岁丙申,太宗命五部将分镇中原,阔阔不花镇益都、济南,按察儿镇平阳、太原,孛罗镇真定,肖乃台镇大名,怯烈台镇东平,括其民匠,得七十二万户,以三千户赐五部将。”此记详明了五部将镇守中原在地域上的划分,合起来就是当时元太宗时元人对中原地域的认识,其所指包括今河北、山西、山东之地。 元明善《丞相东平忠宪王碑》:“太行以南,尽委经略。金主奔汴,忠武建牙云、燕,南平赵、魏,东定齐、鲁,西击秦、晋,中原之地,尽为国守。”

(2)河南。《元史·丘处机传》:“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 ”此“中原”指河南黄河南北两岸地区。《元史·闵本传》载:闵本,字宗先,河内人。“今吾生长中原,读书国学,而可不知大义乎!”河内今河南沁阳市。《元史·马祖常传》载:马祖常家于光州。工于文章,自成一家之言。“文宗谓中原硕儒惟马祖常云。 ”光州今为河南光山县。

(3)河北。《元史·元明善传》: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 “复初,中原人也。”大名清河今属河北,地属中原,故称复初为中原人。另,《滋溪文稿·元故国子监司业砚公墓碑并序》:“中原硕儒若容城刘公因、中山滕公安上,亦皆从公授经。”容城、中山今属河北,元时地属中原。

(4)山东。《元史·李庭传》:李庭,小字劳山。 “本金人蒲察氏。金末来中原,改称李氏,家于济阴,后徙寿光。 ”济阴即今山东荷泽县,寿光今属山东。元时地属中原。

(5)湖南。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贞烈》载,至元二十六年(1289 年)己丑,元大举进攻南宋,破岳州,韩希孟被虏,乘间赴水死。死前赋诗有谓:“天果丧中原,大似裂冠衽。”是知元时中原含岳州。岳州今湖南岳阳市。

(6)安徽。至元《嘉禾志·人物》:“宋王希吕,本中原人,高宗南渡,寓居是邦。”王希吕,字仲行,宿州人,寓居嘉兴。见《宋史》本传。宿州今属安徽,元时地属中原。

(7)北京。太常典簿鲜于伯机父,中原人,寓居钱塘,闲于行草。鲜于枢,元大都人,字伯机,号困学山民。 著有《困学斋杂录》。见《四库全书总目》卷122。大都今北京。说明元时北京地属中原。

明洪武九年(1376 年)七月,分全国为13省,河南是其中之一,治所在今开封,《明史·地理志》载其辖区“北至武安,南至信阳,东至永城,西至陕州”。首次正式确定了河南省的范围,与今之河南省辖区差别不大。从此开始,河南省名一直使用至今。清代河南省级行政区划有所变化,但河南省辖区基本稳定。也正是从此开始,地名中原开始有了所指河南省之说。在将中原作为河南省同义语时,并没有废止其他的用法,如:

(1)专指河南。明清人均有之。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 年)河南巡按姚思仁上疏说:“中原八郡,实天下枢机。”所言中原即河南之谓。吕维祺是河南新安县人,崇祯七年(1634 年),他在《请免河南粮疏》中说:“臣乡中原,腹心也。”清初吴伟业在《绥寇纪略》载,崇祯十三年(1640 年)底,李岩向李自成建议:“据中原,取天下。”雍正《河南通志》:“清世祖章皇帝,轸念中原,数命股肱重臣,镇抚斯土。”所言“中原”都是专指河南。另,《明史·食货志》:“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趾,中原则大河南北。”所言“大河南北”也是指河南而言。

(2)河南为中原腹心。雍正《河南通志·邮传》:“豫为中原腹壤。”该志《中州杂记》:“按:豫为中原奥区。”汪绂《戊笈谈兵》卷 4:“河南八府一州,处四国之交冲,为中原之心腹。”《清德宗实录》载,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十一月,谕:“豫省为中原绾毂。”又,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六月庚辰,谕:“河南为京畿屏障,中原绾毂。”说明豫省为中原之要地。

(3)河南山西山东河北。明王士性《广志绎·江北四省》:“周、宋、齐、鲁、晋、卫,自古为中原之地。”周、宋、卫在今河南。齐鲁在今山东,晋在今山西。

(4)山西为中原要膂。乾隆《大清一统志·山西省》:“中原之要膂,神京之右辅。”唐枢《太行山记》:太行“又以介省故名省曰山之东、山之西,中原之正脉,两腋如华盖,所以冒中原而重其力 ”。汪绂在其《戊笈谈兵》中亦谓:“山西八郡之地,引河为带,列岳为城,并冀名区,中原膂脊。”

(5)陕西为中原奥区。明缪希雍《葬经翼》说:“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清两江总督张之洞上言:“陕西为中原奥区。”奥,深也。此言秦地险固,为中原深奥之区域。

(6)含河北魏县。《清史稿·刘永锡传》:“刘永锡,字钦尔,号塍庵,魏县人,曰:我中原男子。”魏县时属中原。

(7)含长江北部的江苏、安徽之地。天顺《大明一统志·凤阳府》:“北接中原,南通江淮。”明之凤阳府领州五,县十三。其辖区北至徐州萧县。今属安徽。表明萧县为中原南北分界线。《明史·靳学颜传》:“中原者,边鄙之根本也。百姓者,中原之根本也。民有终身无银,而不能终岁无衣,终日无食。今有司夙夜不遑者,乃在银而不在谷,臣窃虑之。国家建都幽燕,北无郡国之卫,所恃为腹心股肱者,河南、山东、江北及畿内八府之人心耳。”据此,河南、山东、 江北及畿内八府之地,皆为中原之地域。 所言“江北”指长江北部的安徽、江苏之地,畿内八府则指今河北、北京一带。又,徐州之东原为中原正脉。清徐世沐《尚书惜阴录》:“解厥贡惟土五色,谓徐之东原,乃中原正地。 厥土五色而赤多,亦文明天辟孔子,虽为兖产,实徐产也。”

(8)湖北郧阳、襄阳为中原要地。天顺《大明一统志·郧阳府》:“中原巨镇,楚故略设重臣控制,为中原巨大镇。”明之郧阳府时属湖广省,今为湖北郧县。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九月辛巳,谕:“襄阳为中原绾毂之区。”粤督张之洞疏言:“豫、鄂居天下之腹,中原绾毂,胥出其涂。”

(9)不含山东。 明章潢《图书编·山东图叙》载:“山东,古青州地。 外引江淮、内包辽海,西面以临中原。” 撰者姓名失载的《清初海疆图说·京师二东海图说》从其说。山东西与河南为邻。此称山东“西面以临中原”,说明章潢等所认定的中原地域不含山东省一带。

(10)不含山西陕西。明末吕维祺在《请免河南粮疏》中说:“秦、晋之流寇毒中原,而心腹病矣。”此将“秦晋”与“中原”并举,说明在吕氏看来,中原不含秦、晋之地。

(11)中国代称。明清人在言及中外关系时,有以中原作为中国代称者。如明张燮《东西洋考》:“夫中原百货所萃,彼国之所必须。”彼国指今日本。 宣城沈有容于万历三十年(1602 年)来台,参与剿倭。黄国鼎撰《石湖爱民碑》于万历甲辰(1604 年)勒石,记其事略有谓:“继是者而皆将军,风声鹤唳,倭不敢复窥中原矣。”倭即日本。清人李棠阶在《劝士条约二》中说:“鸦片一事,乃奸夷贻害中原之计。”华世芳《振兴算学论》:“以中原文献之邦,曾不若泰西诸国之盛者,何也?”泰西诸国即欧洲国家。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况今中原大局,列国通商,势难拒绝,则不得不律之以公法。”

1911 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简称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中国正式出现。民国年间,中原作为区域称谓继续使用,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村名、镇名、街道名、道路名称中使用中原称谓的也随之出现。这些地名中原称谓,与本文所讨论的中原地域称谓内涵不同,笔者将另文述及。


几点结论


综上所述,中原地域称谓的形成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原地域称谓在三国时代产生后,随着时代的演进、政治的变迁,作为区域名称长期为人们广泛使用。由于它位居我国中部,地处黄河中下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最早迈进农耕文明的先进行列,率先进入文明的地区,在宋代以前,长期处于我国文明高度的前沿,并使中原文化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对周边地区乃至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比其一些国名或政区称谓更引人注意。多种用法是地名中原的显著特点。由此,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中原作为历史地名形成有一个过程。它是由一般名词延伸为区域称谓的。中原地域上有所指,但不如国名、政区名那样明晰。古代豫、齐、鲁、吴、楚、越、秦、巴、蜀、燕、赵、晋、闽、徽等地理概念,或作为国名,或作为政区名,都有自己明确的辖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变迁,王朝的辖区与政区时有变化,也均有史可考,有记可查。然而,像中原这类不是国名及政区而又广为使用的历史地名,自魏晋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使用,历代没有一个王朝对它的地域所指作出明确完整的界定,它的归属随着王朝更替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众多的使用者都是根据政治需要与自己的理解对它所指范围作出诠释。

其二,地名中原的中,并非源自地域位置,而是源自以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周人以洛阳为天下中心,这一观念影响深远。《吕氏春秋·知交》:“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荀子·大略》:“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 因此,从三代到春秋战国,再到秦隋唐,中国疆域由黄河流域扩大到江南以及东北等广大地区。古代中原地域大致是以洛阳为中心,以河南为基本范围,在北方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5省及北京、天津市区间浮动。 它的核心地区洛阳是稳定的,盈缩在外延地区。这个区域相当于今日中国中部地区,是中国的腹心。 辽金时期,中原之地域南达淮水中流,北至内蒙、辽宁部分地区。国内政治力量的消长变化是中原地域呈现模糊性与不稳定性的根源。

其三,中原与中州二者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中州是古地区称谓,或指中国,唐颜师古注《汉书·司马相如下》:“中州,中国也。”或指今河南省。明王樵《尚书日记·舜典》:“豫为九土之中,并有中州之名焉。” “九土”即九州。九土之中即九州之中央。又,中州为北周行政建置,“治所在河南新安县,故河南称中州,谓天下之中也”。明清及民国年间,人们多以中州作为河南的代称。如刘昌 《中州名贤文表》、孙奇逢《中州人物考》、耿介《中州道学编》、汪介人《中州杂俎》、毕沅《中州金石记》、黄叔璥《中州金石考》、李敏修《中州先哲传》《中州艺文录》的“中州”即是如此。此外,中州又指齐州。北魏皇兴三年(469 年)改冀州置。 宋文字学家邢昺疏《尔雅注疏·释言》:“齐,中也。谓中州为齐州,是齐得为中也。”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 就地域而论,中原与中州同地河南,这是相通的。但二者并不全同。一般地说,中原的地域范围要比中州为大。阎若璩在《尚书古文疏证》中曾谓:中州“其地当南河之北,北河之南,界以岱宗,至于东海”。中州是中原的一部分。

其四,中原与河南省不是等同而是隶属关系。河南的本义是河之南。人们习惯上以河为大河即黄河。地名河南是一个多义词,既是地域名称,又是行政区划县、郡、府、路、道、省的名称。河南省称谓出现在明洪武九年(1376 年),之前没有河南省之设置,也就不可能有专指河南省的地名。明代建省之后以至于今,河南是中原之心腹,是中国的一个省。由明至清乃至民国年间,中原指河南省的用法产生并趋凸现,其他用法也依然存在。历史上两晋时期、两宋之际中原人南迁,所云中原人,主要是河南人,也有不少是山东、山西、河北、陕西人。所谓中原专指河南说,或谓中原是河南专用术语,在古代是不存在的。现代中原经济区设立后,冠以中原之称谓,其范围是以河南为主体,覆盖5省30个地级市和2个县。由古至今,河南是中原的主体,是腹心,但不是全部。

其五,中原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中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古代中国不是今日人们所说的主权国家意义的中国,而是地域意义的中国。今日之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中原位居中国中部。古代中原与中国内涵有同有异。相同的有两种情形:一是中国即中原,二者在地域上完全重合。如国家处于分裂时期的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二者同地一体,是同义语。二是魏晋以来,在述及中外关系时,往往以中原作为中国代称。此中原所指为当时的中国。不同的是在国家处于大一统时期,即周秦汉隋唐元明及清,中国地域辽阔,中原与中国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关系。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第17卷第4期2015年7月

文章作者:王兴亚

文章转化:张星

本期编辑:常宏宇

终校:伍晨嫣

审订:代停停



往期精彩推送

浅谈人物信息在《地名志》中的特殊性

周振鹤、游汝杰:地名与移民

地名和历史文化景观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