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湾省地名类型和县、市级地名的演变

吴壮达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



台湾省地名类型和县、市级地名的演变


文/吴壮达


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正在展开,台湾省因目前情况特殊 ,未能与各兄弟省、区同时实施,诚为一大憾事。但在此时,先对台湾的地名情况提供一些类型上的轮廓 , 并就县、市级地名试作初步分析 ,也应是很有必要的工作 。


一、 台湾省地名来源和演变的复杂性


本省各级地名,其命名取义,当亦一如各兄弟省、区,可以区别为多种不同类型。但本省各级行政区的建置背景,及其在历史、地理等诸发展条件上,与大陆各省、区不尽相同,且有不少独特的经历,足以影响其所拥有大量地名的最初形成和日后的变更演化过程。因之,它的各级地名的出现和定型,从其发展的规律性说,也必与大陆兄弟省、区不尽一致,而且还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为了弄清台湾省现行县、市级地名的命名特点,不仅应对有关台湾府、县建置历史作简略而全面的回顾,还应先就全省一般地名的来源、特点予以概括的考查。

在台湾全省范围内,有明确文献资料可考的最早设官置守地方应是澎湖。此地在元代便有巡检司的设置。但澎湖始设巡检司是在元代初期抑在后期, 因涉及元代的先后两个“至元”年号问题,诸家所见,尚欠一致。明初,由于防倭封海,对澎湖地区虽未置守,而自中叶以后, 始则有嘉靖间追击林道乾之役,曾驻偏师于澎湖;继则有万历、天启间以防倭驱荷, 曾将澎湖游兵改为长戍。至于台湾本岛正式设官置守 , 并实行府、县行政建制 , 应自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即公元一六六一年) 郑成功进军台湾驱逐荷人时始。

荷兰侵略者在郑成功进军台湾之先,窃据台湾本岛西南部及其它若干地点先后达三十八年(公元一六二四 —— 一六六一年 ) 。在此之前 , 荷人还曾于一六O四年一度入侵澎湖,旋被逐走;一六二二年再度侵据,至一六二四年被明军驱逐后,才转移到台湾本岛今台南市沿海一带,并以此为其据台活动中心,先后建立“热兰遮” (一六三O年 )和“普罗文萨” ( 一六五三年)两座城堡,直接统治了这一带方圆不过百数十里之地。其时西班牙人亦曾自菲律宾入侵台湾北部沿海几个局部地点。一六四二年荷、西在台岛北部海岸进行争夺战争的结果,荷人的占领区才扩大到淡水河口和基隆等地。荷、西两国对台湾的角逐,曾在台湾的地名上,直接或间接地留下了不少侵略者的印痕。

自从一六六二年起,直到一八九五年日本占据之前,台湾地区在我国政权机构 (包括郑氏时期的二十二年) 的管理下,时间延续了二百三十多年。不幸的是,其后既有日本侵略者的整五十年盘踞,又继之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同祖国大陆政治上的分离,前后已历八十多年的历史遭遇,特别是日据的五十年中,在台湾全省地名上,就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烙印。探究台湾的地名问题,自然不能忽略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

非常明显,在上述自十七世纪开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时虽还未满四百年,而本省的许多地名,由最初出现到以后定型,再到今天的现状,其间所发生的变化之深,情况的错综复杂,固远过于相邻各省,且亦为全国各省区所仅见。


二、关于本省地名类型的划分问题


对于台湾的地名研究工作,不论过去和近年,在台湾都已有人从事,并已经取得不少成绩。但因本省地名来源的复杂,变化的曲折,以及受到各种政治原因的影响和干扰,研究工作远还未能结束。甚至到今天,对于如“台湾” 一名,和其它某些重要港市名称的来源问题 , 仍未能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

公元一九七七年,“台湾文献研究讨论会”曾经有过一个看来还不很成熟的地名类型划分,按原列内容提法,大致如下:

  1. 平埔语、山地语的地名。

  2. 从大陆祖籍移植而来的地名。

  3. 与荷兰人、西班牙人有关的地名。

  4. 与郑氏统治有关的地名。

  5. 与地形有关的地名。

  6. 与移民垦殖有关的地名。

  7. 与汉、“番”土著杂居有关的地名。

  8. 与移民村落有关的地名

  9. 与建筑物有关的地名。

  10. 与生产物有关的地名。

  11. 与重要史事有关的地名 。

  12. 与故事传说有关的地名。

  13. 不属于上列类型的地名。

  14. 残留的日语地名。


依据上列,已多至十四类。如从细究,这一分类仍不免有顾此失彼,或交错重叠之处。例如 :“平埔语” 与 “山地语” 之间,本来就有不少异同 , 且平埔族群以聚居于沿海地区为主,因与汉族居民长期接触,受汉语影响已深,而目前还散居于全岛内部山间及东部各地的族群,因交通阻隔,居处分离,其语言亦难免不断有所变化,影响古今地名的音译。又如 : 从大陆迁台居民所形成的聚落 ,其村街的命名取义,多因祖籍省、县的不同而有别。以闽南为例,本有漳、泉二府之分,而泉州一府,更有安溪、同安、三邑 (南安、惠安、晋江三县的组合) 之别,各地的风俗习惯虽大同而小异,亦影响及于县级以下的地名,历历可考。至于郑氏治台为时虽短,但因当年在民族斗争行动上,其忠烈感人至深,亦在台湾地名上留下了广泛的印痕。此不仅见于“国姓”一词,也见于郑氏在台实行驻军屯田所形成不少以营、镇、协、锋等字相结连的地名。由于与郑氏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地名较多,这些地名在类型上还被划分为与“重要史事”有关和“故事传说” 的两种分类中。更有应特别指出的: 上录第3和14两类 , 都同是来自国际侵略者所移植。这其中,包括有远如荷文“Hock”转化的“富贵角” ,西班牙文 “Santiago”转化的“三貂角”,日语“高砂” (Takasago) 转化的“高雄”等等, 近的则在日占时期所留下的一大批日式地名,至今有不少仍被使用。

基于上述种种,我们在探究台湾县、市级地名问题时,不妨先将一般地名的复杂情况,较概括地加以组合和说明。

(1)台湾全省地名,从命名的语源说,可以大别为三类:一是源于土著族群的语音,主要是“平埔语”, 次为“山地语”。二是自汉族居民的大陆祖籍移入,主要是与闽南地名和方音有关,次要是与粤东地名和方音有关。 三是来自国外,主要是日语地名的遗留,属于由荷、西语转化而来的地名,本来不多,惟至今仍不难见其残迹。

(2)台湾现用的或曾经使用过的行政区域命名,确凿可考的,都不超过三四百年。现时台湾本岛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西部平原和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三四百年前都还是地旷人稀、荒林蔓草、糜鹿游聚的原野。直到郑成功入台之前,台湾本岛还未正式出现过同大陆一致的郡县建置。 第一个府和第一批县,是一六六一年郑成功率军入台在今台南地方登陆后、宣布设置的承天府和天兴、万年两县。当时的府、县治之间的距离,南北相去只不过共约60里之遥。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年) 统一台湾后,初期的改制, 还只是在台湾西南部设置的一府三县。虽然我们已无法证明此时的一府三县究竟总共有多少居民点地名存在,但就康熙三十三年 (公元一六九四年)成书的第一部《台湾府志》 (高拱乾主修,以下简称《高志》)内载地名情况,可以推知其时已被记录起来的居民点地名,不会超过几百个之数。现在全省仅就县以下的乡、镇、县辖市和五大城市内的区一级共计,便有三百六十多个。若合乡以下的村、社、里居民点总计,为数已在七千六百个以上。可见本省地名的大量形成,还是近三百年间各地相继开发 , 居民人口不断增长,和府县建置以及城市不断扩大的结果。台湾地名在数量上的发展及其所经历的时间,诚然远远落后于大陆东南沿海各省,但其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差距,并不减少地名组成的复杂性。这是本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情况比较特殊的反映,也正是研究台湾地各问题所不能忽略的一面。

(3)台湾的各种地名,与土著居民族群有关的,为数甚多,最重要的当然是原为平埔语或山地语音译的地名;此外,还有虽与土著居民族群分布有关,而其命名则非从音译。两者中,属于音译的,过去较多,或早经改名,或至今仍然保持旧称,惟用字已有改变,例如 : 在郑氏经营台湾时, 便已将著名的萧陇,改称为佳里。见于最初府、县志上的,如大目,降改为新化,半线改为彰化,湾里改为善化,等等。其仍用旧音的,写法亦多改用较雅驯的字意 , 例如“猫里”改作“苗栗",“吞霄”,改作“通霄”,“老懂” 改作“罗东” , “大浪泵” 改作“大龙洞”等等。至于保持最初土语音译汉字至今的固有之 , 而由于汉字音译一再改变 , 最后以汉化定型的亦有之。 后者,由 “噶玛兰” 、“甲子兰” 、“蛤仔难” 等多种不同音译写法。最后定型为“宜兰” 一名即其着例。其与语音无涉的 , 则多见于较小居民点或特殊地物对象,命名以“番” 字冠首的最多,现存的为数亦不少。 所有属于此类同土著居民分布有关的地名,其形成和变化特点,对于研究台湾地名的发展规律,当然也都占有重要地位 。

(4)台湾同祖国大陆,尤其是同闽、粤两省关系至为密切,在地名的表现上也最为具体。自郑成功入台之后开始,本省便有不少地名是从闽、粤移植至台。主要的移植方式有二:一是全名移植,如 “安平”、“东石”、“潮州”等等;一是以府、县等名冠于“厝”、“寮” 、“村” 等通名之上,以示聚落居民的共同祖籍关系。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是以大陆原籍习用的地形或地物,如埔、塭、崙、崁、坑、墘等作为通名所构成的地名。凡此种种具有移植特征的地名和结构形式,其最初的形成,与当地居民的大陆祖籍本源关系,莫不确凿可考。这是最能说明占台湾人口中绝大多数的居民,是最近几百年间陆续自大陆近邻各地渡过台湾海峡在本岛定居者的后代。至于以姓氏同厝、寮、村、屋等相结合而成的地名 , 如林厝、 苏厝、 刘村、李屋等等,实际上都是保持着原在大陆祖籍聚族而居的性质。借此,便可窥知祖国大陆民情风俗对台湾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扎根的深固。

(5)自从一九四五年秋台湾结束了五十年殖民地遭遇以来,全省地名理应有一番彻底的整理,以清除杂秽,发扬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保卫我宝岛壮丽河山在命名取义上的纯洁性。但时至今日,这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地名整理工作还未能全面着手实施。

虽然三十多年来,台湾当局对于一部分地名已有所更改,例如曾被日人改名 “新高山” 的“玉山”原名,已获恢复,所谓“次高山”之名亦已为“雪山”所代。一部分欠妥善的河川旧名 , 如“大肚溪”已改称“乌溪” , “宜兰浊水溪” 已改名“兰阳溪” 等等。但大部分应该重新进行地名订正的工作并未完成。更重要的,有不少亟应及时改正的地名,仍被照常使用。与此同时,也另有一些旧的地名,被作了不恰当的改变。例如淡水河主源大嵙崁溪被改成“大汉溪”,合欢山被改名“介寿山” ,合欢山口 (垭口)被改为“克难关”,桃园县的角板乡被改名“复兴乡”等等。 近年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地名: 蒋介石为了纪念他的母亲和奉化家乡,在桃园县大溪镇东山区修建了“慈湖” ,并被列为名胜游览区。凡此对台湾地名不恰当的措施,将来自应重新加以考虑。


三 、 本省县、市地名演变的几个阶段


台湾地区虽迟至光绪十一年(公元一八八五年) 才决定实行建省,但在本省辖境范围内正式建立府、县行政机构,应从郑成功入台宣布设置“承天府” 时算起。

永历十五年五月(清顺治十八年, 即公元一六六一年六月) , 其时驱荷战争正在本岛展开,郑成功便已正式宣布设置一府两县,将当时的荷人所筑“普罗文萨”堡改作“承天府”,北设“天兴县”南设“万年县”。以此为起点,计算至今,共历三百二十年。其间台湾的建置沿革,可以划分为草创、定型、改制、调整四个发展阶段。

草创时期 (公元一六六一 —— 一六八三 —— 一七二六)。自郑成功置东都承天府,到郑经继后,改“东都”为“东宁”,并改天兴、万年二县为二州,共历时二十二年。此后,便是康熙二十二年 (公元一六八三 ) 八月清政府统一了台湾。同年,将承天府改为台湾府,附廓台湾县,万年州改为凤山县;天兴州改为诸罗县。这一时期 , 台湾的建置虽然一再改动,由最初的一府两县(州)改划为一府三县,府、县的命名且已全部改变。但在雍正元年 (公元一七二三年) 彰化设县以前,台湾府三县中的凤山、诸罗两县辖地至广,尤其是诸罗县,辖区北至今基隆及宜兰等地。且就其时对各先住族群聚落(即旧志所称的“番社”) 分布区域缺乏详确调查,以及对于这一方面的行政管理制度还未具体建立等情况看来,只能说是一个建置的草创阶段。但如从台湾府、县级地名的命名涵义研究,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名的出现,正是本省建置史上首次使用具有地理意义的命名之始,也是“台湾”一名首次用到正式建置上的开端。

定型时期 (公元一七二七 —— 一八九五年)。清雍正五年(公元一七二七年) 台湾地方的隶属关系从“福建省台湾厦门道”的“台湾府”发展为“福建省台湾道”的“ 台湾府”。从此,台湾地方自成一“道” ,与“厦门道”分治。虽然初期还只是设置一个“台湾府”,但其后,由于原设的诸罗县辖境过于辽阔,自县治从临海内迁后 (此事另详后文),北部划设彰化一县,全府县级行政单位已增为四(即台湾、凤山、诸罗、彰化四县) ;鹿港 、淡水、噶玛兰等地亦先后设厅。到了光绪元年至十二年 (公元一八七五 —— 一八八六年) , “台湾道”唯一的府再开始分化,成为台湾、台北二府,县数共增至八个,厅数为五个。光绪十三年(公元一八八七年)起,又加改变:原台湾府改称台南府,划分本岛的西中部另设台湾府,在今台中市地方设台湾府治,准备作为新建省的省会。又在东部设立“台东直隶州”。于是全省共有三府十一县、 四厅、一直隶州。

本来,在康熙二十二年统一台湾之后,清政府曾经严厉执行汉人不准进入“内山”之禁,凡所建置的县、厅,亦不直接管辖“内山”地区。有关“内山”各社的事务,由“通事”居间处理。 光绪元年 (公元一八七五年) 才有开山解禁之令。至于长期被称为“后山”地区的台湾东部纵谷及沿海地带,迟至光绪十一年(公元一八八五年) 台湾决定建省后,到光绪十三年才设置卑南、花莲二厅,并合称台东直隶州。此时,联系台湾前、后山地区的山道已通, 台湾全岛的建置,除“内山” 外,大体上已划分定型。

日占期的改制(公元一八九五 —— 一九四五年) 。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 夏日本开始侵据台湾,台湾建省甫及十年,便成昙花一现。在日人据台之初的所谓“军政时期”, 曾将台湾全省改为台北、台湾、台南三县,和澎湖一厅,各县之下设支厅,另有所谓“蕃地” 的管理特区。自一八九六年三月至一八九八年六月,日人将三县一厅改为六县三厅,继又改为三县四厅。一九O一年十一月至一九 O 九年十一月期间,再全部改为厅制,共设二十厅,后又改为十二厅。 一九二O年九月至一九二六年的第四次改制,初为五州二厅,后改五州三厅 。一九四五年九月台湾结束了日本殖民统治之时,其行政区划仍然是一九二六年所 改定的五州三厅,此外,还有十一个市,分别隶属于各州、厅。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我国接收台湾时,便是这样的规制。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后的台湾省行政区制按照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台湾国民党当局公布的“台湾省县政府及省辖市组织规程”,全省初期被划分为八个县、九个省辖市及两个县辖市。 其中的县,全为日据期的五州三厅所改,并用原名,即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台东、花莲、澎湖共八县,辖境不变。原日据时期所定的十一个市,除将宜兰、花莲港二市改为县辖市外,其余一律作为省辖市,辖区则多有所扩大。随于一九五O年九月全省县、市级行政区划重新调整,共分十六个县、五个市(名称另详后文)。经过此番改制,直到一九六七年七月,除台北市外,还未有过明显的改变。一九六七年七月起,台北市被改为台湾“行政院”的“院辖市”,台湾省的省政府自台北市迁至台中市以南的“中兴新村”。一九七三年,台湾当局为了加强对山地的管理,在东西横贯公路 ( “中横公路” ) 的梨山地方设置“梨山管理局” (一九八O年七月改为省交通处梨山风景区管理所)。因此,台湾省的行政区域共有十六县、四省辖市、一院辖市、一管理局 (所)。此外,县 、市级以下至一九八O年六月底止,共有十五个县辖市,二百二十九个乡(内三十个山地乡),六十八个镇,另在台北市等五大城市内,还共有四十九个区。 一九七九年七月起 , 高雄市也被改成“院辖市” (原属高雄县的小港乡并入市区) 。但本文以下为了论述的方便,仍将台湾全省作十六个县,五个市的命名进行分类,不再将五大城市区分为“省辖”和“院辖”处理。


四、台湾县、市级地名的类型分析


如前所述 , 清代统一台湾后,首先使用的县级地名,仅有台湾、凤山、诸罗三者,其中首县“台湾”之称亦是当地道,府两级用名。在雍正起至同治间的几次建置增改中。主要是诸罗县北境先被划分为一县。以原“半线社” 地方为县治。以“彰化”为县名 , 其后 , 诸罗县名改称嘉义。光绪间的两次建制调整,先后新增恒春、淡水、新竹、宜兰、云林、苗栗等六县 , 并将台湾府和台湾县两名改置于本岛的西中部,而原台湾府和台湾县则被称为台南府和安平县。因此,清代台湾的县级地名最后实存的已增至十一个。若将前时已改名嘉义的诸罗旧名并列在内,至光绪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 ) 日本据台时止,台湾曾经使用过的县级地名共有十二个。

目前,台湾全省共有十六个县和五个主要城市(包括三个“省辖市”和两个所谓“院辖市”) ,其全部名称是: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等县和基隆、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市。

对于上述二十一个县、市级的地名,其命名的来源,稍加分析,便很容易使人产生几种明显的印象:一、表示方位性的地名最多,二、与植物有关的用字不少,三、颇有几个地名的词义不易理解,四、大部分市名皆与其毗连的县同名。其所以形成这些特点,将在后文类型分析中说明。

台湾省的县、市级地名,其类型虽不如本文前半所说一般地名的复杂,但在其全部有限的数量中,仅就音、义两者的来源区分,已包括了不同的三类:一是纯粹汉语词义;二是本 自土著族群的语音,或由音译所转化,三是外来语依汉文义音转化。若再以此三者作为基本特点划分,还可区别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因所在的地区方位取名这类共有七个:台北、台中、台南、台东四县和台北、台中、台南三市,占目前县、市共二十一个的三分之一。此种依据北、中、南、东四个代表方位所取的地名,正是对台湾本岛经纬座标、地形轮廓和区界范围特点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但并非从地方建置开始便作出了全面的安排。这些地名的采用只是随着地区发展的先后,再从本岛整个范围考虑所确定。但是,台湾本岛最早成为发展重心的地区,是相当今台南市的一隅,此地在本岛的正确方位,是西南而不是正南,且在建置上,从郑氏统治期到清末建省时改制为台南府之前,在地名组成上并无方位的含义。它是从统一后开始便以台湾府和台湾县为名,这是由于当时附近的“七鲲身”一带海岸早期所形成的港湾地形带来的“大湾” ( 或近音“大员”等别称)一名所兆端。在此之前,首先采取方位定名的,是光绪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 在台湾北部以台北盆地为中心设置的台北府,后此才有台南府的对称。这个台南府,本来是建置最早的台湾府,它的附廓县本来也名台湾。无论是台湾府和附廓的台湾县,或改名台南府时附廓改名安平县,其府、县治都并未移动,即都在今台南市中心区(亦即包括荷人盘据时所筑普罗文萨堡,但城址并不包括旧安平镇在内)的地点。

当清代统一台湾 , 将郑氏的承天府及其二县 (州) 改为台湾府和台湾、凤山、 诸罗三县之后,作为第一台湾府和同名县县治的地点,都同是在原来“台湾” 一名所产生的“大湾 (大员)” 地区,而自从光绪元年在今台中市地方设立新的台湾府和台湾县,这个新址上的府、县共用的“台湾”之名便完全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了。但另一方面,原来的台湾县,却取用了郑成功一六六二年驱逐荷人后所改侵略者的城堡“热兰遮”为“安平镇”的“安平” 作县名,县治则仍台湾县治之旧,这也只能说是又一命名的假借了。

台湾省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前,尚无第三个以方位定名的县级地名。但光绪十三年已有“台东直隶州”在东部台湾设置,这是后来日人改称台东厅(台东县前身)的依据。至于以“台中”为县名,则始于一八九五年八月,日占初期改制为三县一厅时。日人所设的三县,就是将台湾本岛西部自北而南的地带分成北、中、南三段的设计;如此,按之台湾的岛形和地势,自无另设一个“台西”县的需要。

本省的五大城市: 台北、台中、台南、基隆和高雄都是由原来的府治或主要港市发展、 扩大而成。它们的命名,除台中和高雄外,皆与日占前有关的府 (台北、台南)、港 (基隆)名 相同,其中台北、台中、台南三个是属于以所在方位定名,并各有同名县,即:台北市与台北县,台中市与台中县,台南市与台南县。但现时的合北、台中和台南三县的县治,都因原县治已发展为“省辖”或所谓“院辖”市而另移他处。今台北县治在台北市西南邻的板桥 (县辖市),台中县治在台中市以北的丰原 (县辖市,旧名葫芦墩 , 一九二O年日人改名);台南县治在台南市以北的新营镇。台北市原为旧台北府及其附廓淡水县治所在,其最初的发展中心是淡水河畔的艋舺,在今台北市西部的万华区,台中市的最早发展中心在东大墩,原名“猫雾捒” ,旧属彰化县,后属新设的台湾府台湾县蓝兴堡。光绪十五年开始作为台湾省会筑城的地点,是在东大墩的桥仔头(图) 庄,十七年建城将竣工,因有改设省会于台北府的决定,翌年工程中止。日人据台,将此地改名为台中街,一九二O年改为台中市。这是台湾西部以方位为名的三对县、市中唯一不是取名于清代的命名。至于台南市即原来的台湾府和台湾县治所在,其“台南”一名的改称,已见前述。其余基隆和高雄两市,因不属本类型,留待后文论究。


 (2)由土著族群聚落旧名语音转化。在现代的二十一个县市级地名中,属于这一类型的,至少有宜兰、新竹、苗栗、花莲等几个。即此四者, 已占数量比率近五分之一。南投一名尚未计入 (另详后文第3类型)。

宜兰   此名是从“噶玛兰”转化。 嘉庆十七年(公元一八一二年)设置噶玛兰厅;定名宜兰则在光绪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设置台北府升噶玛兰厅为县时,噶玛兰本是今宜兰平原的平埔族群语,初有“蛤仔难”、“甲子兰”等几种近音异字的不同写法。宜兰的“兰”字就是依旧音的转化,本与汉文字义无关。 宜兰县治今称宜兰市,为一县辖市,旧名五围,是起源清代闽籍移民通过北路入垦宜兰平原时,陆续扩大垦区所筑土围子以聚居垦民的第五围命名。当年在宜兰平原及其附近一带,原有不少土著居民聚落,他们的村社有各种不同命名,其后因垦区扩大,农业繁兴,多已改称。例如县治南方著名的罗东镇,便是由原来意为“猿猴”的 “老懂”一名音转。

新竹   县治新竹市,为台湾省北部重要城市之一,旧名“竹堑社”,是平埔族的著名聚落,属早期诸罗县北境的一部份。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分虎尾溪(即令浊水溪)以北设彰化县 , 并在彰化设淡水同知,稽查北路。乾隆二十年(公元一七五五年) 淡水同知自彰化县治移设于竹堑。自光绪元年议定设台北府于大佳腊(今台北市中心区) 后,五年 (公元一八七九年) 台北开始筑城,淡水和新竹亦开始分治(自光绪元年起已各立为县)。光绪十五年 (公元一八八九年) , 新竹县又以中港溪为界,分设苗栗县。惟今新竹、苗栗两县之界,已移至中港溪之北。

新竹一名。虽是设县时所取。县治原在竹堑社,本是平埔族聚落,但其命名来源,或说是依土著语音转译,或说是因环城植竹而起。后一说,疑不可据,因“竹堑社” 之名 ,已见于康熙三十五年高拱乾《台湾府志》,而此时台湾地区凡所建置,均不许筑城,且竹堑为土著村社,自无筑城在先可能。但台地多竹,土人植竹环护,或亦有之。故若谓此名必是出自土著本来语音,并无汉文词意,则仍有商榷余地。旧志所列早期的土著族群居民点,如上述 《高志》的诸罗县各社社名,有一部分显然是汉文词义,但其中是否亦有土著族群语音成分,很难判断。“竹堑” 之名 , 疑亦同此。

苗栗   此名完全可以肯定是由土著族群语言的音译转化。县治苗栗镇, 即旧“猫里(裹) 社”所在,位于后龙溪河谷平原西侧的阶地上。“猫里”原意为平原。

苗栗虽在日占之前设县(光绪十五年,即公元一八八九年),但日占后便被废县改隶,或置为厅,后属新竹州。至一九五O年,才从一九四五年已恢复为县的新竹分出,仍为苗栗县。本县居民,以祖籍粤东的“客家”移民后代为主,闽籍后代居次。至于现时还保持原来生活习惯的先住族群,已为数不多,其分布则以后龙溪与大安溪上游泰安乡 (本县唯一山地乡) 较为集中。可见目前的本省县级命名中,虽还有仍沿用土语音译的, 但在居民特点上,早已不同原来状态了。

花莲   东部花莲地区在本省县级建置上最晚。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四年)。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受命巡台,有“开山”之议,自是东部台湾,即所谓“后山”地区,先有南部的卑南厅之设,继有北部的花莲港厅之设。二厅取名,与土著族群聚落“卑南社”和花莲地方旧名 “奇(歧)莱” 有关。前者厅治卑南宝桑, 在今卑南溪口的台东镇;后者厅治在花莲溪口以北的米 (美)崙溪口,即今花莲县治花莲市。两厅同属当时的台东直隶州,州治定于二厅之间的水尾,即今花莲县的瑞穗乡,在台东纵谷中部。日占期间,“花莲港”和“花莲港厅”两名均曾被袭用。 清代花莲港厅设置之先,此地一带本有“奇莱”之称, 其名来自土语音译无疑。同治末,光绪初,沈葆桢等规划开发“后山”时,有台东地方可建一府三县之议,当时沈氏等曾认为“建城之地,应在奇莱” 。惟建城设县的意见,并未实现。迟至光绪四年(公元一八七八年) 前后。汉族移民始于今花莲市地方形成小村市,取名新港街,亦称“迴澜”。后一命名,按其语音,疑与“奇莱” 有关,而为“花莲” 一名语音所自。今花莲县治 (花莲市) 以北有以嘉里 (佳里)、加礼宛、佳林等为名的聚落,其附近并有加礼宛山、奇莱主山等,疑皆与“奇莱” 和“花莲”诸名有来自同源语音汉译的演变关系。

花莲县境有花莲溪,此溪溪口岸附近有小山亦以花莲名,但“花莲”或 “花莲港” 之名的来源当与此溪、山无关, 因而本文并不将花莲县的命名归入因水或因山为名之列。当然此名更不属于植物类型。


(3)因山起名。台湾多山,山地和丘陵约占全岛面积三分之二,高峰丛集,尤为东南各省之冠,虽现行的县、市地名中,直接取之山名的,为数不多,然若追源溯始,则清初首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因山为名的,实占其二。“凤山”县名固取于山,“诸罗”之称,亦当与山地关系不可分。其后,由凤山县推移演变而出现的“高雄” ,无论为今县或今市名,考其根底,仍不离于山,至若今之屏东、基隆的取名所自,实与其近邻山地(或岩岛) 相关。惟在此一类型中,亦有与早期土著族群使用的语音相联系的, “诸罗” 即其著例,南投亦然。因 此,在同前一类型之闻,不易尽作严格的区分,这也是本类型的重要特点。

先一究“凤山”与“诸罗”两县名的演变。

清初台湾府三县,惟附廓的台湾县面积独小,其南、北二县的辖境均远过于台湾县。当年台湾府分中、南、北三路:台湾县属“中路”;凤山县地处“南路”,极南达于沙马矶头,即今恒春半岛南端,其辖境大致包括今高雄、屏东两县地;诸罗县地处“北路”,极北远至“鸡笼山”,其辖境包括今台南县以北至台北、基隆等地。

凤山县的前身为郑成功时的万年县,郑经时的万年州。凤山县名是因县境南部的凤山而起,与先住族群的土语无关,今高雄县南有丘陵区,距海约三公里处,有海拔一百四十一米的凤山,旧说谓其山形有“凤凰展翅之势”,因被用为县名,以取代郑氏的“万年”。凤山县旧治原在兴隆里,今高雄市北部左营区莲池潭南有地名旧城,即其遗址。乾隆五十二年(公元一七八七年) 因林爽文起义之役,旧城遭破坏,县治南迁至埤头街,即后来的高雄县治凤山镇 (近已改为县辖市)。光绪十三年 (公元一八八七年) , 凤山县曾分设恒春县(县治在今屏东县恒春镇)。日占时期,风山县曾划归台南厅,一九二O年实行五州二厅制后属高雄州。自一九O九年起,无论“厅” 、“州” ,均再无凤山之名。现时凤山一名,只是作为高雄县治存在,而高雄县辖境,则远较昔年凤山县为小,因其原来辖境已分化为高雄、屏东两县和高雄市。

至此,应该说明的是: 取代凤山县名的“高雄”之称 , 究从何来?

“高雄” 一名,不见于台湾旧志,亦不见于日据前期的台湾行政区划表上。它的出现,应自一九二O年的五州三厅时始。高雄州是日据后半期划分的最南一州。一九四五年我国接收之初,台湾的五州、三厅、十一市中,州和市皆有“高雄” 之名 。一九五O年全省改制为十六县五市后,“高雄”仍是县、市同名并存。此名的根源,是与旧地名”打鼓”(打狗)有关,但它并非从这个出自先住族群语音的地名直接演变而来,它是一个具有外来语因素相混杂的命名,是台湾地名上一个反常的变型。

原来紧邻今高雄港口北侧有一座海拔三百五十多米的山头,在一般现行地图上,常被记名“寿山”或“高雄山”;但在明、清两代文献上,是写作“打鼓山”或“打狗山”。它是从当地土著 居民的语音转译过来的。尽管早在明代以前已有人从大陆放洋远航到达过这座山地前缘的港口( “打鼓”或“打狗仔”港),并登上过这座山头,但此地及其近邻并未闻有与汉文“高雄”读音相类的地名。只是由于明代中后期“倭寇”在台湾沿海地区频繁出没,他们(日人) 曾将、“打鼓山” 或“打狗山”一名错转成日语的“高砂” (读同“Takasago”) , 然后又从“高砂”转化成“高山国” , 最后成为“高雄”。

由此可知,“高雄”一名,无论是县或市名,都不是出自台湾所固有,却确实同早期土语音译的“打鼓”或“打狗”有关。应该指出: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将来进行台湾地名普查工 作时, 对“高雄”一名应如何正确处理,必须充分予以考虑。

“诸罗”之名,本有“诸山罗列”和“诸罗山”两说,主前说的,不仅是就汉文词义设想,亦因“诸罗山”究指何山。未得其实。至主“诸罗山”之说,则固可求证于“诸罗山社”,惟旧志虽有 “ 诸罗山社”,却未明示此社名的由来。考康熙二十三年诸罗初设,其县署及北路参将均驻接近府治的佳里兴 (地在今台南县西部佳里镇北约三公里),本是临时性措施。县治原定地点, 应在诸罗地方,故以“诸罗” 名县;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O四年) 实行迁治至今嘉义市所在地点。按之最早的《台湾府志》所列庄、社之名,县治附近有“诸罗山社” 和“诸罗山庄” (汉人聚处称“庄”,与“社”区别),还有“阿里山社” 等。据此,县治附近,当有山名“诸罗”和“阿里”。 《台湾府志》虽云阿里山在县治东十里,惟今之“阿里山” , 乃指一峰群集结的山地,并非专指一山,且与县治相去远逾十里之程。则古“阿里山社”所取名。或亦未必源自其中的一山。 问题还是在于古之“诸罗山”,究即今之何山?或说: “大武峦” 即“诸罗山”,此亦不能令人无疑。因康熙五十六年成书的《诸罗县志》山川篇所说的“大武峦山”,仅云是“邑之主山”,却未言即是“诸罗山” 。

虽然“诸罗山” 还不能断为必是“大武峦山”,但当时的“诸罗山社”形成之先,其所在地或附近当有“诸罗山”之名,土著族群乃以山名社;而其后入垦的汉人,亦因之名庄,然后新县命名才有所据。至于选址设治于此,当因其时台湾府北路地方流移开垦,还只及于今云林县治斗六镇一带,诸罗地当台湾西南平原入“内山” 地区之冲,以为经营台湾北路的一处中心,对于平原开发,山地控制,均居有利地位。 如以 “诸罗” 一名释为“诸山罗列”之义,从地形景观立论,虽亦不无可取,然究不免有“望文生义”之嫌。总之,关于此名,仍可存疑待证。

南投   本旧诸罗县 (嘉义)地,康熙三十五年刊印的《高志》,其中诸罗县已载有“南北投社”。雍正间彰化设县,划归彰化辖境,称为“南北投堡”,有南、北投街,相距约十里 (旧《彰化县志》)。 乾隆间已设南投县丞。光绪十三年(公元一八八七年)云林设县时,南投堡和北投堡曾隶该县,旋归同年新设的台湾县,仍设南投县丞。日占期,南投初为厅,一九二O年后改为“台中州”的一郡。一九四五年底台湾恢复县级建制,初将日设的五州三厅改制为八个县时,尚无南投县。一九五O年全省改设十六县五市,南投遂为新设县之一。

南投县名,当出自“南投社”或“南投山”。今南投县治南投镇,当即早期聚落南投社所在,位于台中盆地南端、乌溪支流猫罗溪上游左岸。惟旧南、北投之名是否皆与土著族群语有关,其涵义为何,还未能明。又因社、山同名,俱见于旧志,究竟社名、山名谁先谁后,也都有待于探究。目前所能指出的,如旧《彰化县志》所附地图显示,为南、北投二山并列,其位置当在今八卦山台地东南麓;而连横 《台湾通史》所附台湾县图,则仅有北投山。据彰化旧志,北投山有碧山岩,为邑治八景之一,南投山麓为南投县丞署。现今县治南投镇尚有南投里,草屯镇则有北投里,又不知此“南”、“北” 之称,是否亦与原来的社名语音词义相一致。

屏东   是一九五O年新设县之一。县境在下淡水溪以东,县治屏东市(县辖市) ,位于屏东平原中心。其地旧名“阿猴” (社名,亦称“阿猴林” (山名),原属凤山县。清代统一台湾之初,康熙二十三年 (公元一六八四年)于其地置下淡水巡检司。十七世纪后期,粤人开始入垦下淡水溪东岸,其后闽人相继大量移入。十八世纪初,屏东平原垦区已扩大至北抵旗山,南至东港、枋寮。光绪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 划凤山南境设恒春县,并于阿猴林置下淡水县丞。 其时屏东平原农业已兴,设县本已可期。日人据台,于一九O九年改设阿猴 (缑厅) 为当时全台十二厅之一。一九二O 年改制,属高雄州,为屏东部;一九三三年又改为屏东市,与高雄市共隶高雄州。依此,屏东既非旧名,亦非一九四五年“光复”后所改。或以为日人曾因其地是在今高雄市的半屏山之东而取名。但据考,清代当地原有“屏东书院”(即今孔庙)之设,其所以名“屏东”,是由于平原东部诸山为之屏障。是知“屏东”之名,并不自日人始,且其因山而名的山体对象,应在治东的中央、山脉,而不在治西境外的半屏山。

基隆   这是台湾五个省辖市(应包括台北市) 中两个不以方位定名的市之一 (另一个是高雄市)。但它的新、旧命名都与高雄不同。“高雄” 本是土著族群语音被日人错译而成,基隆则与外来语音全然无涉,其旧称是“鸡笼”。光绪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 “鸡笼” 被以同音的 “基隆” 改名,意取“基地昌隆”;自此,遂不复旧日的“鸡笼”涵义。但日人曾有主张平埔族群的一支名“凯达格兰 (Ketagalan)”是汉文“鸡笼” 一名的起源,殊不可信。

“基隆”或“基隆港”的本名(即“鸡笼”旧称),应是来自“鸡笼山”或“鸡笼屿”。而当初所以用 “鸡笼”为名,则是由于形似。现时台湾北部共有三处曾以“鸡笼”为名著称的地点:一在今基隆港口东侧,一在基隆港口外,一在基隆港以东海岸。

在基隆港口东侧的,旧名“大鸡笼屿”,后改名社寮岛,近年又改称和平岛。这是基隆早期的港市所在,有十七世纪中叶西班牙人建筑的小城堡“圣萨尔瓦多(San Salvadore)”它曾是荷、西殖民者在台湾北部争夺的主要对象。

在基隆港口外的是“鸡笼屿”,距港口北偏东约四公里海上,为海拔一百八十二米、周围约二点三公里的火山岩小岛,以形肖鸡笼浮水,向有“鸡笼屿”或“小鸡笼”之称。自鸡笼港改 名基隆港,此岛亦改称基隆岛。岛上虽向无居民,但进出基隆港诸航线,皆经其侧,为港口外的天然标志。

在基隆港之东约十公里的海滨,有基隆山,旧有“鸡笼山”之称。为一近圆锥形的火山体, 海拔约五百九十米。旧志说,“鸡笼山是航行日本 (“东洋”) 的标志,因而近人亦多认为此山是基隆 (鸡笼) 之名所由起。我认为:指此山为今基隆一名的来源,而不认为基隆港口外,“形肖鸡笼浮水” (《裨海纪游》) 的小岩岛为基隆港命名所自,未见确切。最简明的理由是:自闽海经台湾北部来往日本、琉球各地的航线,是过基隆岛 (屿) 附近至彭佳屿一带向东北,而无须沿基隆港以东的海岸找寻航向标志。

关于“基隆”一名的来源问题,不妨作为有关台湾历史地理的悬案暂不在此细论。但有一事必须说明:在包括台湾在内的东南沿海区部分具有沉降特征的岩岸间,常有形似鸡笼而被人取名“鸡笼”的小岛屿。是以“鸡笼”之名,非必由于某一土著部族的名称或语音而得。且所谓平埔族群中“凯达格兰”一支,据已有的调查材料,自淡水河下游各地室基隆海岸附近均有分布,倘独以旧鸡笼港附近先住居民语音为“鸡笼”,(基隆)一名来源所寄, 未免牵强。看来,此论颇与以“台湾”一名是源自所谓“台窝湾”族之称相似,且因均是出自殖民地时期的日人所倡,尤不能不令人疑惑。


(4) 因水起名。台地环海,河川水网又极发达,因而以湾、澳、 港等为通名及其它从水起名的地点甚多,但在古今县、市级命名中,与水相关的,仅有台湾、淡水、澎湖三者。

台湾诸县级命名中,澎湖得名最早。但“澎湖”之名,非源于县,远在设县之前,宋人著作已见此名。古文献中早期言及此地,多作“澎湖” ,或称“平湖”,其音相近。考此名,当与澎湖列岛中的澎湖、白沙、渔翁三岛间天然所成的海湾有关,其为源自汉语,亦无疑义。

宋、元诸书,屡见有关“彭湖”的记述。大抵南宋时,澎湖地方已成为泉州“ 外府” , 隶属晋江(据《诸蕃志》)。元代始设巡检司。明初则曾有好地迁民之举,元继又复置巡检司,惟旋置旋罢。郑成功收复台湾,先取澎湖,曾设安抚司,重兵驻守。清代统一台湾,对澎湖的控制特严。康熙二十三年设巡检,隶属台湾府台湾县,驻水师副将。雍正五年(公元一七二七年) 设厅,以通判兼海防事务。光绪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年) 改设总兵,始建城于厅治 (妈宫城)。

自台湾府改称台南府后,所领除安平、嘉义、凤山、恒春四县外,澎湖仍为府属的一厅。十九世纪以来,向为台湾门户的澎湖,在海防上的地位日益加重,中法之役 、甲午之役,澎湖皆为战场。日人据台后,澎湖仍称厅,至一九二O年曾并于高雄州,一九二六年复为厅。一九四五年归还我国之初,即已成为“五州三厅”所改的八县之一。县治马公镇,原名 “妈宫”,日人改称今名。县境范围相当澎湖列岛全部,为台湾省现存唯一因水为名的县。

关于“台湾(县)”一名,因在本文第一类型有关的府名中已曾论及,无须重复。至于旧“淡水”县名,虽已为“台北”所代,惟此名曾经长期使用,在台湾行政区建置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仍当一述其产生和废止的经过。

“淡水”与“澎湖”或“台湾”之得名于水,有所不同。“淡水”之名,与明人所说的“鸡笼山、淡水洋”有关,也当同台湾北部最重要的淡水河有关。

《明史·外国传》关于“鸡笼山”和“淡水洋”之文,实源于张燮的《东西洋考》。其所言“淡水洋”,应是指台湾北部淡水河口一带的近海水域;其有关地区的中心,就是后来曾被称为“淡水城” 的相当今台北县淡水镇市街所在之地,亦即十七世纪四十年代初西班牙和荷兰曾经争夺过的对象。但台湾早期的“淡水厅”建置,其取名虽与此有关,而其设为厅治和后来的县治,都并不在此。淡水设县是以雍正九年(公元一七三一年) 设“淡水同知”为矢;其任务,虽是总管大甲溪以北的刑名钱谷,却设置于远离淡水河流域的大甲溪以南的地方。初以彰化为淡水同知的暂驻地,乾隆二十年 (公元一七五五年)才移驻竹堑(即后来的新竹县治)。至光绪四年(公元一八七八年),设立台北府,五年(公元一八七九年)淡水、新竹分治,皆成为县,淡水县治才与台北府治同设于淡水河畔的艋舺(今台北市万华区)。可见“淡水同知”驻所,长期是在淡水河流域地区之外多此盖由于大甲溪以北的地区开发较迟所致。惟淡水河口有一六二九年西班牙人侵入时所筑的“圣多明各” (San Domingo) 堡,后为荷人所据,郑氏收复台湾,作为北路重要据点,遣兵戍守。归清后,康熙四十九年始设淡水防兵,雍正二年并曾重修沪尾城(即淡水城)。至乾隆二十四年(公元一七五九年),淡水都司已移于艋舺;而迟至淡水设县后,成为台北府首邑的县治才与淡水河相合。

淡水河是台湾唯一称“河”的水道,它的流量较大而年中水量的季节变化又较小,其下游曾是全岛最好的通航水道。此河主流的航运可上溯至台北市西南今桃园县的大溪地方。古文献上所称的“淡水洋”,应与淡水河下游及其河口一带近海情况有关,《东西洋考》所指“鸡笼山、淡水洋在澎湖东北”当指此淡水河口一带为主。《高志》和郁永河的《裨海纪游》所记有关此河情况,皆可说明当年淡水河口一带(以“淡水城”为代表)在淡水厅和淡水县设置前的重要地位。

台北府和淡水县的出现,无疑是决定于淡水河的航运利用和台北盆地的开垦两个有利因素。但是,随着基隆港的建设和纵贯铁路基隆至台北段的兴修,以及淡水河因下游各地的农垦日盛而致淤浅加速,以淡水为名的台北府首邑的命名涵义,也随之日见减色。一八九五年日人据台,台北府废,但留“台北”之名以代“淡水” (县),而“淡水”自是遂仅被用为河口港沪尾的代称,但此港亦已不复是台湾北部的主要进出口岸。不过,直到今天,作为台北县的淡水镇,仍然是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地点;其对“淡水” 一名的保持,仍然可以引起人们回忆台湾开发过程的许多联想。


(5) 因气候或植物起名。本省一般地名反映气候特点的甚少,在县市级命名上,仅曾有过“恒春”一名。一惟以各种植物为名的,几则颇为常见。例如茄苳、䓶桐、槺榔、枫、樟、楠、松、桃、梅、柑,以至蒜头、葱子等等,均被用作地名的组成部分,而以“ 树”、“林” 或两字并用的亦不少,惟皆用于范围较小的地方。其在县、市级地名中,则古今以来,仅“桃园”一名可为代表。“云林” 之名,本可划属此类,但因已附加人事涵义,故当归入第六类。至于“花莲”原为土著族群语的音转,已见前述,自与本类无涉。

“恒春”作为县名的采用,起于光绪元年,时因沈葆桢巡台防日,建议划凤山县南境率芒溪以南、东至八瑶湾之地另设新县。县治在今屏东县的恒春镇,旧名“琅(瑯)”,为土著族群语的音译。因其在台湾最南,气候常热,取名“恒春”,盖以“春”代“夏”之意。县治所在,本名“猴洞山”。建县不久,便因日占据,被降为厅,后复被并入“阿猴厅”。今则全境均属屏东县。 原名“红头屿”的兰屿,本亦归恒春管辖,现属台东县。

桃园   位于新竹与台北二县之间,为一九五O年新设县。县治桃园市(县辖市)是近年因桃园镇所改,旧名桃仔园,清末属淡水县。自雍正至乾隆初,闽、粤移民始渐来垦,后以居民多植桃树,起名桃园;但桃园并不以产桃著名,作为温带果类的桃子,也不是台湾重要果类。本县是台湾重要产茶区之一,稻谷生产则占北部各县首位,故桃园县的命名,只是反映居民点发展初期的某一特色,并无重要经济意义。台湾各县人口大都以祖籍福建的移民后代为主,惟桃园及其相邻的新竹、苗栗三县以祖籍粤东的“客家”移民后代为主,至今三县居民操粤语(主要是“客话”)的仍占半数,但在县名上并不反映这一特点。


(6) 因历史事件或人物起名。属本类型的有嘉义、彰化、云林三县。

嘉义  本是清初三县中的“诸罗”所改名,但其辖境范围,较之诸罗已大为缩小。旧诸罗县设置之初,治所暂设佳里兴,其后迁至原定治所地点,即今嘉义市;经过已见前述〔见第 (3) 类旧诸罗县〕。乾隆五十一年(公元一七八六年)林爽文在台湾起义,全岛各地广泛响应,惟诸罗县治的驻军和居民坚持拒守。林氏失败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一七八七年) 清政府以该县为清廷出力有功,改赐“嘉义”新名。日占期曾沿用此名,但改县为“市”,后又改“郡”。一九四五年我国收回后,曾一度为全省八县九市中的一市;一九五O年起恢复为县,县治即今嘉义县辖市。

彰化  本属诸罗县地,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设县,县的命名是对清王朝圣德的歌颂 ,取“显彰王化”之义。县治在八卦山西侧,原为“半线社”所在。设县后,以虎尾溪(即今浊水溪)与诸罗县分界,其辖境及于今台中、南投两县境。至台中地方建立新台湾府及云林设县后,彰化县辖境才大为缩小。但因彰化县拥有八卦山台地以西、大肚溪以南的滨海平原,县浩西南约十二公里的鹿港,过去曾一度发展,经济地位仅次于旧台湾府城(今台南市),故彰化县治一度有移迁鹿港之议,终以鹿港因受浊水溪泛滥影响,河道淤浅,航运不畅,而是时又有在台中地方另设台湾府的规划,迁治之议遂止。但彰化县治因位处全岛南北陆运中枢,自郑氏开发台湾以来,凡自西南沿海中心地带至“鸡笼”、“淡水”各地,皆须经“半线”地方,然后取道沙鹿、苑里等沿海之地北行。其后彰化县治固因近邻台中市的兴起而减色,但至今在经济上仍不失为台岛西中部的重要县市。惟此“彰化”旧名,亦一如“嘉义”之称,早已事过境迁,不复为人们所乐道了。

云林   县名本自云林坪,其地在今南投县竹山镇西北(云林里)。据称:云林坪东南多山,森林密茂;云气时现于山腰林际,以此得名。但后来设治的云林县,其命名,则以纪念郑成功部将林纪为主。郑成功经营台湾时,参军林绝曾率众深入至浊水溪流域的今竹山一带屯垦,后因遭土著族群袭击牺牲,遂改云林为“林纪埔”以纪念其人。竹山为一九二O年尽占时所改名。光绪十三年(公元一八八七年)分嘉义县以北之地建新县时,县治设林绝埔,取名“云林”即所以纪念林把开辟之功。惟“云林”固非林纪名姓,依上述“云林坪”的本来涵义,应是转借以纪念林纪其人。但因云林旧治地处浊水溪与其南侧支流清水溪之间,易遭泛滥,光绪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 县治西迁山外的斗六门地方(今称斗六)。故今云林县治在地理上已与“林绝埔”或“云林坪”皆不相涉。此地因是自嘉义进入内山的要道,乾隆二十六年已设巡检,分治近山。光绪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并发“后山”,自云林以东北的集集镇(南投县境)沿溪谷深入,越海拔二千八百二十米的八通关 (“八同关”)东下至台东纵谷璞石阁(今台东县玉里镇)的山道开通,县治斗六曾被誉为“前山第一城”。惟近年已另有横贯公路干线及其它公路网联络东西, 此“前山第一城”的云林县治,在省境交通任务上,自亦有其今昔之别。


(7) 自大陆移植的命名。台湾诚然有不少自大陆移植的地名,但在甚、市级命名中,只有曾经于清末一度出现的安平县。它是由于台湾府和台湾县两名被同时移用于中西部后作为新改名的台南府附廓县出现的。这是一次一间接的移植,因为“安平”原是当年郑成功将荷人的热兰遮堡改以其大陆泉州故乡“安平” (安海)为名的移植,而且当它被用为县名时,地点也改变了。再则,仅仅经过八年,即从光绪十三年到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 日占时期便告结束。现时台湾省虽仍保留着“安平”一名,却是属于台南市西部附有同名港口的一个“区” (台南市七个区中的一个区),但区内的“安平古堡”,仍为台湾保留着郑氏时期大陆地名移植的历史见证。


五、 关于台湾县,市命名的结语


台湾的现行二十一个县、市级地名,及其有关而已废的六个县级地名,都已于上文七种类型中分别论述。虽然本省的此级地名数量,远较各兄弟省、区为少,但其名称的形成和演化,已可谓复杂而多变,至其全部古今县、市命名取义,固非皆依汉文字义所能理解,个别命名,其确切含义,因与土著族群语言有关,亦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其原委。

关于台湾县、市级地名,就本人目前考虑所及,还可略作如下申论,以为本文的结束。

其一,“高雄”之名,目前虽不妨权宜使用,日后必须更易。否则,无论从民族感情或爱国主义教育立论,皆非所宜。又“高雄”的“高”字,牵涉及下淡水溪的今名,因此河近年已被改名“高屏溪”,意谓介于高雄,屏东二县之间。“高雄”一名既不宜长期保留,则“高屏溪”之名亦不应作为两县间的界河之称:至于仍用旧名或另易新名,自可重新考虑。

其二,本省多县、市同名,高雄市、县固为一例,而五大城市中,与相邻县名重叠的已居其四,自应有所更新。至于“打鼓”或“打狗”,原是高雄旧称,实不雅驯;“凤山”之名,应可恢复以代高雄县名,但不可再蹈县、港、市同一命名的前辙。

其三,光绪元年设置的恒春县,已被废于日占时,今则归于屏东;惟以“屏东”为台湾最南一县,究不如往昔取名的“巨春书于台湾南部风土名实为近。如以为“屏东”是取义于半屏山之东,则此是出于日人以“屏东”统属“高雄州”为其一郡时之说,原不可取,若从本义,以县东的中央山脉为其屏障而取名,亦未见妥善,因就此县的辖境位置、山川形势,及与台东县为邻等关系,都与“屏东”之义不相切贴。

其四,南投一县,位处台湾本岛的地理中心,加以高峰盘结,山地所占余县面积比率亦特高,且如日月潭、埔里盆地、雾社、合欢山、玉山等均在县境,或与邻县的高峰线脉络相 联,县境的山色湖光之胜,为全省各县、市所不及、尤其是玉山主峰高冠群伦,倘能以此山名县,岂不较“南投”之名更为美善?

以上数端,只不过管见认为台湾现用地名中首应考虑的问题之一部分。

台湾省由于在历史行程上曲折多变,其所形成的各级地名有待解决的问题正多,县、市级地名问题,仅是其中的一面而已。将来全省地名的普查、整理和研究工作,无疑也是行政上的重要课题,且涉及其它重要方面必多,尤其是与少数民族有关的行政区划问题。台湾现有的少数民族分布区,均分别编入各县辖境,称为“山地乡”。在现时全省共有的三十个山地乡中,各县所占数目多寡和地区面积大小不一,十六个县中,仅彰化、云林、台南、澎湖四县无山地乡;而所有山地乡,都是分布在自台北县南部开始、沿中央山地及其两侧延续至恒春半岛这一南北袤延三百多公里的地区。将来如何考虑它在全省行政区域上的地位 ,和如何进行合理调整,都不是简单的问题。而这些,都必然影响到地名整理的各个方面。

作者对台湾的历史情况理解不深,对有关现状的所知也很有限,更因手边可供借助的资料不足,尤其对于台湾学术界近年从事研究的收获,未能多所接触,以致不少与上文论述有关的问题,还感未能逐一提出较为满意的解答。草率成文,亦正是抛砖引玉之意,至盼识者教正。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第1期

文章作者:吴壮达

文章转化:白琳蔓

本期编辑:白琳蔓

终校:王士珍

审订:程亮



往期精彩推送

台湾地名中的中国意识

台湾地名中的人物印记

谈谈我国县名的命名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