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关·武候·武关候:论战国秦汉武关位置与武关道走向

王子今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江西地名研究



//武关·武候·武关候:论战国秦汉武关位置与武关道走向//


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872)



[提 要]作为战国秦汉时期联系秦楚地方的交通要道,武关道在交通格局中有重要的地位。楚怀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以及商鞅、张仪、周亚夫等都曾经以武关道为舞台,进行了重要的历史表演。武关位置的确定,对于认识武关道走向至关重要。陕西丹凤武关镇曾经出土有“武”字戳印的板瓦和“武候”文字瓦当,有助于推进战国秦汉武关与武关道的研究。地湾出土简文“武关候”,可以证实“武候”即负责武关管理守卫的职能设置,从而成为推进交通史研究的重要文物资料。


[关键词]武关;武关道;“武候”瓦当;地湾;汉简;武关候



武关道在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中有重要的地位。许多历史表演曾经以武关道为舞台。陕西丹凤武关镇曾经出土有“武”字瓦文的板瓦以及“武候”文字瓦当,是有助于明确战国秦汉武关位置和武关道走向的文物资料。地湾出土简文“武关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武候”文意。“武候”、“武关候”即负责武关管理守卫的职能设置。地湾“武关候”简文作为有益于深化交通史研究的重要的文物实证,应当受到重视。



“武关道”的历史作用



清华简《楚居》记录楚人先祖早期活动的区域包括丹江川道。从关中越秦岭沿丹江可以直抵南阳。联系秦楚地方丹江通道,史称“武关道”。有迹象表明,秦人对这条道路早有经营。秦汉直至中古时期,“武关道”都表现出重要的历史作用。考察武关的位置和武关道的走向,是秦汉交通史和秦汉交通考古研究的重要课题。“武关道”因“武关”得名。《左传·哀公四年》:“……将通于少习以听命。”晋人杜预注:“少习,商县武关也。将大开武关道以伐晋。”《史记》已多见涉及“武关”的交通史记录。《史记》卷40《楚世家》记载,齐湣王遗楚怀王书说到“武关”:“王率诸侯并伐,破秦必矣。王取武关、蜀、汉之地,私吴、越之富而擅江海之利,韩、魏割上党,西薄函谷,则楚之强百万也。”又“秦昭王遗楚王书”也说到“秦楚”边境的“武关”:“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驩,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见秦王书……于是往会秦昭王。昭王诈令一将军伏兵武关,号为秦王。楚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蕃臣,不与亢礼。”“秦要怀王不可得地,楚立王以应秦,秦昭王怒,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记述秦始皇出巡路线,“(二十八年)上自南郡由武关归”,“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很可能也经行武关道。史念海言武关道路时说,此即“秦始皇二十八年北归及三十七年南游之途也”。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之行,得到睡虎地秦简《编年记》“【廿八年】,今过安陆”(三五贰)的证实。其实,在实现统一之前,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游至郢陈”,很可能也经由此道。也就是说,这条道路秦始皇或许曾三次经行。里耶秦简可见“武关内史”(8-206)简文⑤。这是有关“武关”的明确的简牍资料。


秦末,刘邦由这条道路先项羽入关,结束了秦王朝的统治。《史记》卷8《高祖本纪》:“乃以宛守为殷侯……引兵西,无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鳃、襄侯王陵降西陵。还攻胡阳,遇番君别将梅鋗,与皆,降析、郦。”“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汉初,因武关地位之重要,武关道的战略意义亦显得突出。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即由武关道出其不意,直抵洛阳,奠定了胜局的基础。《汉书》卷40《周亚夫传》:“亚夫既发,至霸上,赵涉遮说亚夫曰:‘将军东诛吴楚,胜则宗庙安,不胜则天下危,能用臣之言乎?’亚夫下车,礼而问之。涉曰:‘吴王素富,怀辑死士久矣。此知将军且行,必置间人于殽黾阨陿之间。且兵事上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雒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太尉如其计。至雒阳,使吏搜殽黾间,果得吴伏兵。乃请涉为护军。”


由《史记》卷129《货殖列传》“南阳西通武关”可知,因南阳地方“成为当时联络南北地区的最大商业城市和经济重心”,这条道路形成“交通盛况”。


“武关道”是战国秦汉时期联系关中平原和江汉平原的重要道路,曾经在军事史和经济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来说,“武关道”是重要的学术主题。



“武关道”考古发现



丹江川道考古收获十分丰富。从交通史考察的视角取得的新认识,也值得学界重视。


1984年我们在对“武关道”的考察中发现了蓝桥河栈道遗迹。这是“武关道”穿越秦岭的重要路段。对于中国古栈道建设,蓝桥河栈道遗迹可以提供工程史的重要资料。武关道蓝桥河段发现的栈道遗迹,形制与子午道、灙骆道、褒斜道等秦岭古道路不同。蓝桥河栈道以其提供了可以满足车辆通行的必要宽度的特点,显现出形制的优越。战国时期,秦军战车队列可能曾经由此向东南进发,很可能曾经这条栈道实现过大规模的兵运和粮运。而秦始皇出巡记录中所谓“上自南郡由武关归”等,也说明这段栈道曾经具备通行皇帝乘舆的条件。通过对武关道蓝桥河栈道遗迹形制及设计通行能力的研究,我们对于涉及秦岭古代交通条件的若干历史文化现象,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


2001年5月,王子今、焦南峰、张在明又考察了蓝桥河栈道以及唐代诗人多有记述的七盘岭—蓝关道路。蓝桥河中的Ⅲ段栈道遗迹,因为G312国道的修筑,已经难以寻觅。然而考察者又发现了一段栈道遗迹。


与“武关道”交通结构有关,商鞅封地商邑的考古发现值得重视。1984年的“武关道”考察将丹凤故城镇遗址的调查列入工作对象。所取得的收获有助于商邑位置的确定。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写道:“1984年,在陕西丹凤西3公里的古城村进行调查,证实是战国至汉代的遗址。这里发现的鹿纹半瓦当,花纹类似雍城的圆瓦当,几种云纹圆瓦当则近于咸阳的出土品。有花纹的空心砖、铺地方砖,也同咸阳的相似。一件残瓦当有篆书‘商’字,说明当地就是商鞅所封商邑。这是一个有历史价值的发现。”商鞅封于商,有在秦楚争夺丹江流域的背景下强化秦国政治军事优势的意义。而商鞅最后的活动,其交通行为值得关注。《史记》卷68《商君列传》:“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所谓“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的位置,以及后来“去之魏”,而“魏人”“归”之“内秦”的路线,我们均不得而知。“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则行经我们讨论的“武关道”。至于“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而后“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可知自商邑有北上“郑”(今陕西华县)、“黾池”(今河南渑池西)的交通路线。由商邑往“郑”,应行经“上雒”地方。这样的路线,应看作“武关道”交通体系的构成内容。



“武关”的空间定位



关于“武关”的空间位置,以往有不同的判断。史念海认为,武关道“为当时之通衢,必由之道路也”,“秦汉时武关在今陕西和河南两省交界处丹江之北”。所说不很明确。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在战国时期地图中标志“武关”位置即“在今陕西和河南两省交界处丹江之北”,在今陕西商南东南。秦代地图则标示在商南正南丹江北岸,较战国时期位置似稍有西移。西汉地图向西略微偏移。东汉时期则更向西移动,然而仍南临丹江。三国西晋至东晋南北朝以及隋代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然而到了唐代,武关的位置被标记在今丹凤与商南之间的武关河上。也就是现今丹凤武关镇,亦曾称武关街、武关村所在。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篇16《蓝田武关驿道》曾考论“武关”位置:“由商洛又东南经桃花驿,层峰驿,亦九十里至武关(今关),有武关驿。此关‘北接高山,南临绝涧’,为春秋以来秦楚交通主道上之著名关隘,西去商州一百八九十里,去长安约近五百里。或置武关防御使,以商州刺史兼充。”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唐代武关标示的位置,就大致在这里。


然而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为战国至秦汉的武关始终在丹江北岸,并不偏离丹江水道。严耕望则以为唐代武关“为春秋以来”历代承继,位置应无变化。两种认识的分歧是明显的。


1984年进行的“武关道”考察,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示的地点,曾经在竹林关一带寻找“武关”遗存,然而没有收获。但丹凤武关镇附近却有值得重视的秦汉遗存。



武关镇的秦汉遗存与“武候”文字瓦当



丹凤武关镇曾经发现重要的秦汉遗存。张在明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有所记录。《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的执笔者已经认定战国以来的“武关”遗址就在这里,“据史载,战国时秦国于秦楚界地置武关。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诱楚怀王会于此,执以入秦。公元前209年刘邦入秦,唐末黄巢军自长安撤往河南,均经此地”。“武关城遗址”还有其他的发现。


1984年春季,笔者进行战国秦汉武关道考察时,在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示“武关”位置的地点注意到当地出土“武”字瓦文板瓦,调查了发现汉代窑址的地点,也得知有关“武候”瓦当出土的信息。当时介绍者称瓦当文字是“武侯”。承李学勤先生教示,“武侯”应即“武候”,是“关候”所在的标志。如果确实,可以证明这里就是汉代武关遗址。笔者在一篇小文中曾经介绍,这件“武候”瓦当丹凤县博物馆和商洛博物馆均未陈列,两个博物馆的文物工作者甚至都说库房中也没有这件文物。笔者探寻多年,始终未能看到实物或拓片。2013年7月,承田爵勋先生惠送,得到他的大著《守望武关》。其中写道:“1956年在武关小学西墙取土,发现五角形汉代陶质下水管道。历年多次出土铜鼎、铜钫、铜剑、铜矢及大量陶器及碎片。”“1980年商洛文物普查,武关城址发现篆刻‘武侯’、‘千秋万岁’瓦当及篆书‘武’字瓦当。”并有“武关出土的千秋万岁瓦当、武侯瓦当”图版。


我们看到,瓦当文字所谓“武侯”者,应是误读。原文应当读作“武候”。对照汉印文字和简帛文字,也可以确认此瓦当文字应当读作“武候”。


“武候”瓦当的发现,可以证实丹凤武关镇历代看作武关城的遗址,就是汉代武关的确定位置。这里也很可能是战国至秦代设置武关以来长期沿用的伺望守备的地点。



地湾出土“武关候”简文



河西汉代遗址地湾出土汉简可见“定阳令□”与“武关候杨□”并列的简文,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定阳令张□


武关候杨□(86EDT8:44)


“定阳”为上郡属县。《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上郡”条下写道:


上郡,秦置,高帝元年更为翟国,七月复故。匈归都尉治塞外匈归障。属并州。户十万三千六百八十三,口六十万六千六百五十八。县二十三:肤施,有五龙山、帝、原水、黄帝祠四所。独乐,有盐官。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畤。木禾,平都,浅水,莽曰广信。京室,莽曰积粟。洛都,莽曰卑顺。白土,圜水出西,东入河。莽曰黄土。襄洛,莽曰上党亭。原都,漆垣,莽曰漆墙。奢延,莽曰奢节。雕阴,推邪,莽曰排邪。桢林,莽曰桢干。高望,北部都尉治。莽曰坚宁。雕阴道,龟兹,属国都尉治。有盐官。定阳,高奴,有洧水,可□。莽曰利平。望松,北部都尉治。宜都。莽曰坚宁小邑。


     上郡直南对应长安执政中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上郡所辖“定阳”,颜师古注:“应劭曰:‘在定水之阳。’”“定阳”见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秩律》,列于“秩各六百石”诸县之中(简四五二)。“定阳”县名又见于《续汉书·郡国志五》:


上郡秦置。十城,户五千一百六十九,口二万八千五百九十九。肤施 白土 漆垣 奢延 雕阴 桢林 定阳 高奴 龟兹属国 候官


“定阳”地名未见于《史记》。作为县名,仅出现于《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和《续汉书·郡国志五》。相关历史信息“前四史”再无记录。地湾简出现有关“定阳令”的简文,是汉简资料充实对汉代县级行政单位认识的重要一例。


就这条简文中的内容,我们更为注意的是“武关候杨□”透露的信息。“武关候”简文为我们考察“武关”和“武关道”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物资料。



关于“武候”“武关候”



瓦当文字“武候”,就是“武关候”。我们提出这样的认识,考虑到“玉门关候”的历史存在。《汉书》卷87下《扬雄传下》:“西北一候。”颜师古注:“孟康曰:‘敦煌玉门关候也。’”《后汉书》卷80上《文苑列传上·杜笃》:“立候隅北,建护西羌。”对于“立候隅北”的解释,李贤注:“杨雄《解嘲》曰:‘西北一候。’孟康注云:‘敦煌玉门关候也。’”或说“西北一候”秦代已置。《水经注·泿水》:“秦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東南一尉,西北一候。”《后汉书》卷88《西域传》明确可见“玉门关候”:“(永建)四年春,北匈奴呼衍王率兵侵后部,帝以车师六国接近北虏,为西域蔽扞,乃令敦煌太守发诸国兵,及玉门关候﹑伊吾司马,合六千三百骑救之,掩击北虏于勒山。”《隶续》卷12《刘宽碑阴门生名》可见:“玉门关候□□□段琰元经。”


《三国志》卷39《蜀书·陈震传》记载了蜀汉与孙吴政权重归和好时,蜀汉卫尉陈震使吴“贺权践阼”的情形:  


(建兴)七年,孙权称尊号,以震为卫尉,贺权践阼,诸葛亮与兄瑾书曰:“孝起忠纯之性,老而益笃,及其赞述东西,欢乐和合,有可贵者。”震入吴界,移关候曰:“东之与西,驿使往来,冠盖相望,申盟初好,日新其事。东尊应保圣祚,告燎受符,剖判土宇,天下响应,各有所归。于此时也,以同心讨贼,则何寇不灭哉。西朝君臣,引领欣赖。震以不才,得充下使,奉聘叙好,践界踊跃,入则如归。献子适鲁,犯其山讳,《春秋》讥之。望必启告,使行人睦焉。即日张旍诰众,各自约誓。顺流漂疾,国典异制,惧或有违,幸必斟诲,示其所宜。”震到武昌,孙权与震升坛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属吴,并、凉、冀、兖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震还,封城阳亭侯。


陈震“践界”方“入”,担心礼俗不同,“惧或有违”,“移关候曰”:“幸必斟诲,示其所宜。”表现出充分的谨慎客气。陈震故事体现的外交史信息,应反映秦汉制度的承续。“驿使往来,冠盖相望”的边关,其长官“关候”是最初接待邻国来使的国家代表,地位相当重要。如张铣解释“西北一候”时所说:“候所以伺候远国来朝之宾也。候亦官也。”


肩水金关汉简可见类似“移关候”的文字,如“建平元年十二月己未朔辛酉橐他塞尉立移肩水金关候长宋敞自言与葆之觻得名县里年姓如牒书到出入如律令”(73EJT37:1061A)。然而与陈震事未必情形相同。河西汉简迄今尚未见“玉门关候”、“阳关候”字样。这也是我们以为应当特别珍视“武关候”简文的原因之一。


承故宫博物院熊长云博士见示在函谷关附近采集到“中候”瓦当。瓦当文字所见“中候”名号或可作为我们理解“武候”意义的参考。


“中候”可能是函谷关“关候”职名之一。《汉书》卷27《五行志中之下》:“成帝元延元年正月,长安章城门门牡自亡,函谷关次门牡亦自亡。京房《易传》曰:‘饥而不损兹谓泰,厥灾水,厥咎牡亡。’《妖辞》曰:‘关动牡飞,辟为亡道臣为非,厥咎乱臣谋篡。’故谷永对曰:‘章城门通路寝之路,函谷关距山东之险,城门关守国之固,固将去焉,故牡飞也。’”关于“函谷关次门”,颜师古注:“韦昭曰:‘函谷关边小门也。’师古曰:‘非行人出入所由,盖关司曹府所在之门也。’”韦昭和颜师古的说法或有推测成分,但以为函谷关门设置比较复杂的认识是可取的。函谷关“关法”严峻,管理苛厉,程序紊烦,关门设置不会十分简单。由“函谷关次门”的有关记载推想,“中候”或许是函谷关中门的管理者。


函谷关在秦汉关防中等级最高,有“函谷关都尉”设置。也有可能因函谷关地位的特殊性,“关候”在“函谷关都尉”属下有各有分职的数位,“中候”应是函谷关的“关候”之一。当然,就此进行确切的说明,还有待于新的资料的发现。



说明:因微信排版需要,在此略去注释,如需查看,请查阅原文。


END




往期精彩推送


《中国历史地图集·明时期》正误一则

八一广场

天津市地名管理条例

“地名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与评价

进贤门与抚州门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8年第1期,5—11页;

转化初校:常宏宇

本期编辑:常宏宇

终校:曾依婷

审订:代停停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